【见证】从“板房学府”到“国内一流”

  • 俞雷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08-05-12
  • 819
解放军帮助盖木板房和铺马路
雁栖湖校区规划设计图

【新闻网讯 记者俞雷】遇到屈忠书记是在他刚刚参观完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专题展之后。他1977年底进入研究生院工作,先后任院办主任和党委书记,1987年调到教育部。屈忠见证了研究生院在建设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

 

谈到美丽的校园,谈到研究生院一路走来的历程,屈忠感慨道:“比起以前,现在的条件真是要好多了。78年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时,院址设在北京林学院。当时只有一栋5层的楼房,兼作教室和宿舍,房间不够了就住在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81年迁至玉泉路校区之后,有了教学一、二、三号楼和礼堂,但是住板房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当时研究生院流传着一个雅号,有‘板房学府’之称。”屈忠说到这里,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抱怨,反而带着些许自豪。
 
当时李政道来到中科院 研究生院讲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学生,“现在条件差不要紧,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回想西南联大的时候,条件跟现在差不多,但我们那时却出了很多科技英才。短时间的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30年来,研究生院的教师们也一直恪守着教师的最高准则。如已经90高龄却仍然活跃在教育第一线的李佩老师,从事教学从不缺课、改课的刘东生院士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首届招生一千多人,都是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选拔出的优秀分子,都是一颗红心报祖国。”屈忠说。30年来,虽然从这里毕业了一批有一批学生,这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并没有变,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研究生院成立初期的培养目标就是“品学兼优的科技人才”。研究生院广泛地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课和讲学,其中有谈镐生、彭桓武、李政道、黄昆等等。
 
30年,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寄予了几代人的希望,研究生院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依托全国100多家研究所,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吸引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优秀青年学子。
 
籍此30周年校庆之际,研究生院还公布了雁栖湖新校区的规划图。雁栖湖校区建设用地约为1300亩,预计于2010年建成。新校区投入使用后能满足1万余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责任编辑:俞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