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让我们的心更接近——记支教社第二次培训

  • 陈丽莎/文 陈丽莎/图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1-04-05
  • 1045
【新闻网讯 记者陈丽莎】“大家先围坐成一个圈,然后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围成了一个圈鼓起掌来。这是4月1日晚,教学楼804,支教社的志愿者们如约进行的第二次培训现场,社工们正带领志愿者们进行一项动作传递游戏。来自北京大学的社工赵杰和宋文静同学再次和志愿者们相聚在一起,共同进行这次培训的活动。
 
这次的培训和第一次培训的内容不同,第一次培训主要锻炼志愿者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完成一个指定任务的能力。而这一次培训则将关注点放在了每位志愿者个体,关注每位志愿者的内心的发展进程。培训由三个环节组成。
 
“松鼠与大树”——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在动作传递游戏结束后,培训正式开始。第一项,“松鼠与大树”。这是一项锻炼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活动。两人组合成一组,双手搭成“拱桥”,谓之“大树”;另一人蹲在两人搭成的大树下,称为“松鼠”。三人一组,要求每组都要有异性。当所有志愿者都三人成一组后,多出来的一名志愿者则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报出一个口令。口令有三个:“松鼠”,这意味着松鼠要挪窝了;“大树”,这意味着两人合作组成的大树要拆散与别人重组;而“地震了”则表示松鼠和大树要重新组合,而且不得与原组员组合。所有的变动都要求每组要求有一个异性。当主持人宣布开始时,志愿者们都忙开了,三三两两组起队来。“松鼠!”社工赵杰也加入了活动,刚喊完,她一头钻入旁边一棵“大树”下。其他蹲着的志愿者们赶紧开始“挪窝”。“不幸”被落单的松鼠无奈地站在一旁。下一轮游戏开始。落单的志愿者则担任发令官。“大树!”于是担任大树的同学则忙于拆散重组了。“地震啦!”整个教室气氛瞬间热烈起来。“快点,这里这里!”“这里啊,我们的松鼠在哪里啊?”同学们都在争抢着。“咦,这儿怎么有两棵大树?”原来忙中出错,两位男同学两位女同学两两成组成了两棵大树而另外的地方还在抢着松鼠呢。大家不由得为自己忙乱的样子笑开怀。
 
主持人提议要小小地惩罚两组志愿者。大家一致建议让男同学和女同学来一个交谊舞的动作。他们在另一位同学的指导下摆出的姿势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我们来相识:三人访谈”活动——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这项任务与第一次培训的“我是大明星”环节有点类似,也是要求访谈,但这次访谈的难度有所提高——要求在十五分钟内每人采访三位不相识的志愿者,完成采访后用最简短的语句把自己对采访对象的印象写下来并贴到对方背上。在所有人都完成采访后,每位同学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然后再拿下背后贴着的纸条并读出其中内容,大家可以就自己的描述与他人的看法相对比。这将有助于大家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
 
志愿者们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两位社工分别主持两组同学的访谈活动。“男同学们主动点啊!”主持人鼓励道。于是大家也就放下拘谨开始寻找自己的访谈对象了。刚开始大家都只是泛泛聊天,后来则聊得热火朝天,直到主持人多次宣布访谈停止大家才重新围坐成一个圈,开始交流。
 
在一圈交流下来,大家都发现,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别人对自己的认识相差其实十分大,说明了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其实与其内心是有一定差距的。正如主持人赵杰说:“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表现出来的性情跟我们自己认识的自我是不一样的。当我们了解了对方的内心时,就会理解对方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了。”
 
描绘“人生曲线”——笑谈往事,展望未来
 
回想过去,每个人都有很多快乐和伤心的事情。主持人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白纸,请大家以年龄为横坐标,心情指数为纵坐标,纵坐标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10,为自己这些年来的心情做一个总结,汇出曲线。大家对这个绘制心情曲线都十分好奇,纷纷拿起笔开始画起来。不到5分钟,每位志愿者手上都拿着一张或起伏曲折或平缓的曲线图。大家都急着要了解其他同学的曲线变化背后的故事。于是大家按照原来的分组围坐好,安静地倾听每位同学分享其成长的经历。每位同学在回忆起自己童年往事时都不约而同提到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情,不少同学也颇有同感地点头。当有同学提到自己心情起伏与亲人的离世有关时,志愿者们都感叹生命的脆弱,大家都应该好好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
 
这次培训让志愿者们的关注点从团体合作转向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认识他人,了解他人。有志愿者表示,这次活动让自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学会了换个角度去看世界和看待他人。
 
支教社的第三期培训将于4月8日下午6:30在教学楼804举行。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陈丽莎/文 陈丽莎/图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