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发教授谈“出版与全民阅读”

  • 李锐 (国科大记者团)
  • 创建于 2013-04-04
  • 218

2013年4月1日晚7点,国科大明德讲堂文艺版块本学期第四场在中关村教学楼S101顺利举行。本场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与国科大学子畅谈“出版与全民阅读”。

讲座一开始,肖东发便向同学们谈起 “十八大”会议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观念,而讲座的核心也就围绕着文化、出版、阅读进行。肖东发首先定义了“出版”,如今“出版”概念更加广泛,是“将人类的精神成果经过加工、编辑,通过一定载体,传播给公众”,他认为出版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并引述了大量名言来论证出版与阅读之于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接着,肖东发向同学们介绍了图书(知识传播)的发展史,并从历史中还原了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他将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并总结三个阶段社会中出版物的特征,特别对比了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中国《四库全书》和法国《大百科全书》两本出版物,旨在说明不同社会阶段下的出版物折射出了那个社会阶段的特征,18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欣欣向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刊印了《大百科全书》,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而中国社会却停滞不前,中央集权发展至顶峰,出版了《四库全书》,书中很多知识为统治阶层服务,内容遭到篡改。借此论证了出版物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出版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历史的回溯,肖东发将主题推回到讲座伊始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这一命题上,他认为文化是“人为的,为人的”,他号称自己对文化的定义是最简短的,“文化就是要形成自然、人、文化三点的互动”。肖东发向同学们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状况,“出口入不敷出,无原创,编多著少”,他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于“自强不息,厚物载德”,并提出“只有抓好教育,抓好出版,抓好阅读,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才能建设真正的文化强国”。

讲座持续了足足两个多小时,由于肖东发想与同学们分享的太多,而又限于时间关系,讲座之后并没有能就讲座内容与同学展开互动,此乃本次讲座的遗憾,讲座也只能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结束。

肖东发在讲演
责任编辑:李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