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学院是开学典礼上国科大最富“人气”的学院。金发帅哥、碧眼美女们一出场就引得同学们侧目围观,而他们也“不甘示弱”地举起相机拍摄着好奇的围观者。

 

中丹学生的“异国缘分”

中丹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的奥尔堡大学等8所丹麦高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包括公共管理、创新管理、脑科学、水环境四个专业,居住在奥运村园区,今年共招收学生105名。学院内,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以丹麦学占绝大部分)人数几乎各占一半。他们在毕业时,除了获得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还会获得由丹麦大学的学位。

由于今年是中丹学院招生的第一年,知道这一消息的同学并不多。一些同学是在面试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个机会;而另一些同学则是“因为经常逛学校的考研论坛,偶然发现了中丹学院”。

初遇这样一份难得的“异国缘份”,两国学生都很欣喜。丹麦学生Pamela表示,中国同学比她本国的同学更加热情,更乐意跟你打招呼和帮助你。中国学生潘凌飞则说:“在知道我被录取到中丹学院后,就花了很大精力学习英文,就怕到时有沟通障碍。”现在的她,可以操一口流利的英文跟丹麦同学交流。内心渴望交流的热情,与为更好的交流做出的努力,一定会扫除他们相处上的障碍。

 

中文很“溜”的德国帅哥

英文目前是同学们之间主要的交流方式,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有学习中文的打算,而有的甚至能够用相当“溜”的中文与记者交谈。Christoph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丹学院中绝少数来自除中国、丹麦以外其他国家的学生。当被问及名字时,他第一反应是回答自己的中文名“叶夫瑞”,并介绍说这是他刚开始学中文时,他的老师起的。

Christoph很热爱中国文化。他从07年就开始学习中文,去过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在来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前,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一年留学生。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并非都如他心中所想。他说:“在德国,或者国外,中国文化都被宣扬得很好。但是来中国之后,才知道并没有那么好。比如,在德国,你送别人礼物,如果是你自己DIY的,别人会很喜欢,因为那能表达你的love。而在中国,大家都喜欢名牌,要很贵的礼物才好。”虽然期待和现实间总会有所差距,但Christoph所感受到的这一现象,还是值得我们反思。

 

异文化冲击是好是坏?

在与Christoph做过简短交流后,记者继续采访了两们丹麦姑娘。聊到异文化冲击时,Diana笑着回答说,“中国人很多。中国学生也很多。”她认为这是中国和荷兰最大的差异。“在荷兰,我们可以直呼老师姓名,甚至在课后跟他们一起喝酒。但在中国,我们必须称呼他们为老师或者教授。我们国家的老师基本上是不管我们的,我们没有像中国学生那样的导师。” 

不一样的师生关系,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异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许将是中丹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交体会到的感受。他们的加入,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也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育,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也许通过外来者陌生的眼睛,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太过熟悉而被遮蔽掉的东西,进而修正。

也许正如在开学典礼上发言的留学生代表Christian所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愿他们在收获学识的同时,也得到温暖的友情。

 

【新闻网讯 记者徐志双】白露时节,秋渐凉。学期伊始,意甚暖。于百万考研人之中崭露,又从万余科苑人之中脱颖,他们是优秀学生,他们是学习楷模。9月6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国科大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有318名三好学生标兵,1014名优秀学生干部,以及357名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他们的成功有目共睹,他们的优秀令人欣羡,他们的故事,或传奇、或励志、或感人,他们的声音,是我们最贴心的正能量。

“一路走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能力、心态和了解自己的重要性,挑战过各种第一次,我一直没有停止去尝试去突破……。”自动化研究所的三好学生标兵李娜,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 14名优秀学生代表带来了他们的故事。我们不一样的是阅历,可以共勉的,是关于青春和奋斗的道理。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李娜  

    李娜曾带领团队获得过研究所机器视觉创意大赛最高奖,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EI检索国际会议论文两篇(第一作者),申请科技创新项目1项。参加过第四届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并成功晋级决赛。她的座右铭是: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她说:“研究生学习的特别之处在于,要专注于你该做的及你自己想做的。能够真正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并坚持,下多少工夫都不为过。”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白博

白博从小学开始就从事学生工作,这俨然成为他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他说:“每当看到来自不同年级、实验室和课题组的同学,有的甚至还不熟悉对方,却能为了学生工作——这个最最公益的事业,通宵奋战、群策群力、不计得失,只为了把工作做好,就觉得心里面暖暖的。”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刘西  

刘西现任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他说:“学习、做事应该积极主动,这是我最大的体会。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从师兄、师姐、导师身上学,这样就少不了在实验室的积极主动,敢问、敢交流。可能前辈们的方法不会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多听多看多想,再结合自己的环境和特点,总能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谢红辉

谢红辉目前的职业是自控设计,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她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动化大厦,很醒目,却不招摇,那里虽然没有大学那样的宽敞,但是学术氛围浓厚,民主,自由。我认为研究生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研究生生活是否精彩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三好学生标兵,凡石磊

凡石磊曾获得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他的经验是:“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候看书,多与其他人交流讨论问题(学数学的,交流讨论很重要),在效率低下的时候,打球调节状态。另外就是一定要主动,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懂就要主动向别人请教、交流。”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优秀学生干部,于垚

于垚爱好足球、网球、科幻小说和推理小说。他的人生信条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终将知道。他说:“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最大的遗憾是感觉自己在专业领域进步较为缓慢。”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刘亚锋

刘亚锋说:“‘你不能和别人比,而是要和自己比,这就比如一个迭代的最优化算法,只要下一个迭代点比当前点好,我们就应该接受这个点’。这是我的导师戴彧虹研究员的一句话,对我影响极大。而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以及浓厚的兴趣。是科研中最重要的三点。”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叶昌青

叶昌青分享了他在2011年为一名同学募捐的故事,“仅当天下午的1个多小时,我们就募捐了5万多元,2天总共募捐了10万余元。整个过程让我很感动,觉得每个同学都是那么的可爱!”他说:“在这里有很多好朋友、以及美好的回忆。认识了科研、了解了北京、开阔了眼界。遗憾就是没有遗憾。”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周强军

周强军目前已经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Axel T. Brunger实验室的博士后工作机会。他在中科院最大的感触来自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几名老院士,“有一次在日本同步辐射KEK光子工厂熬夜收集晶体衍射数据,正好遇见将近80岁高龄的梁栋材先生,带着他们实验室的人员也来收集数据,更让我感动的是,梁先生的“夜宵”尽然是从国内带过去的面包和牛奶……郭爱克院士也同样在我们都觉得很难吃的食堂吃饭;陈润生院士经常坐公交车往返于生物物理所与计算所……老一辈科学家是我们的榜样!”

他说:“我最为遗憾的,是父亲于2010年底被查出患有肝癌,已到晚期,而我却无能为力。当时我的课题是研究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特异肿瘤治疗靶标的结构和功能。现在我的课题已经做成功,正在准备投稿,而我父亲的病情更加恶化。”

他还认为:“新生入学后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研究者或科学家”,以这样的身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刘武 

刘武还是计算所研究生会副主席,学生党总支文体委员,计算所篮球协会会长,微软驻中科院校园大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党员。

他评价自己:“没少折腾,一直在努力。”关于为人处世,要 “做人一身正气,遇到困难时有骨气,待人接物要大气。”成长感言是:“重在总结。最好每天能都对自己做一个总结并写下来,然后一周一小结,一月再一总结,半年再一总结,一年再一总结,这样做至少能让自己一直抓着时间的尾巴,不至于一眨眼就让时间溜走很多。”

他分享的学习经验是:“一、基础很重要。技不压身。二、 要时刻关注前沿。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能让你事半功倍!三、 养成一个好的科研习惯。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一点马虎。四、 主动和老师、师兄师姐交流,能让你茅舍顿开、柳暗花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邱强

邱强现任博士班班长,他说中科院学生干部的特别之处在于:“大家时间精力有限。也正由于这样,大家会把事情想得全面,办事效率高了不少。以前一个比赛可能需要20个人组织,现在34个就可以。”

他的人生信条是“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王岳

王岳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他说研究生阶段最遗憾的事是:“考虑到一些专利申请问题,没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他这样描述中科院:“最大的特点是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无论导师,项目负责人,青年员工,还是学生都很注意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科研工作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团队的科研氛围都十分融洽,大家可以平等地学术讨论,相互学习科研方法和工程经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尤其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快速成长。”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王璐

王璐的时间安排是周一至周六基本是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周日会出去放松一下。

她的学习态度是:努力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整体的水平。

她最喜欢的电影是大学时候看的励志电影《美丽心灵》。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硕士,优秀学生干部,杨妮 

杨妮还是动物所的研究生会主席,第一期动物所研究生专刊的主编。

她说:“作为学生干部,除了比别人多一份忙碌,更是多了许多收获。这样的工作明显培养了我多为他人着想、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这让我受益终生;再者我一直处于为同学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当中,自然增加了许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机智,这期间养成的良好性格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对我的真心回馈也让我收获了一生的朋友,让我觉得无论我怎样尽心尽力都是值得的。而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好每一天的事情,那么惊喜都会在意料之中;如果踏实地做事情,就会慢慢走向成功,这与行业和兴趣无关,重要的是积累。”

 

“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是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白春礼在开学典礼上这样寄语研究生。以这14位优秀学生的故事,与大家共勉,希望不一样的经历,却能成就同样出彩的人生。

 

 

9月6日,秋高气爽,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级新生迎来开学典礼。这是一场可载入史册的典礼,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首次迎新典礼。对于2012届新生,这是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典礼,将赋予2012届学子继往开来的使命。

爽朗的秋风,葱葱的草坪,来自不同学院的新生队伍身穿粉,黄,蓝,绿,白不同颜色T恤,在早秋金色的阳光下相映生辉。新生意气风发,在国科大礼堂前嘹亮高歌。红色经典,颂扬祖国,热情洋溢的声音唱出了为伟大事业献身的激情;流行歌曲,朝气蓬勃,昂扬上进的旋律拨动每个学生的心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唱歌,有一种万众一心的感觉,这是归属感的体现”,外语系语言学专业魏晓龙同学感慨地说。

“充满激情,展现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白春礼校长讲到,浑厚的声音饱含了热切的期盼和厚望,“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思想高度决定人生高度。” 白春礼校长提出几点希望,鼓舞学子奋发图强,摘得诺贝尔桂冠。同学们听得神采奕奕,开始展望未来。“我终于来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校园,可以继续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外语系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崔敏激动地说。

绿色的草坪,白色着装的外语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支只有二十一名学生的队伍的确很显眼。绿色代表活力四射,白色代表纯真务实。小团体,大力量,外语系的学子将从新的起点起航,扬起拼搏的旗帜,绽放五彩的青春。

“前辈依然存在的蓬勃的青春活力令我感动”,外语系英语翻译专业学生崔敏谈起这持续一小时的开学典礼说到,“马副院长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听到这首歌曲,带给我强大的力量”。

作为英语翻译专业的第一届学生,特殊的形势赋予了新学子特殊的使命——既是未来国科大翻译领域的开路人,又是未来国科大学翻译学子学习的榜样。两年后,他们能否担当得起“开创”这个词?

面对留学生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思考,在优秀学长代表“众多第一次挑战”的激励下,2012届新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届,我们是国科大严谨求实精神的继承者,更是国科大与时俱进的开拓者。

 

【新闻网讯 记者徐志双】2012年秋季开学典礼,是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这一次,1600余名硕士、博士生被授予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的光荣称号,他们中的14位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学典礼。就自己在中科院成长的感受,特别是科研能力和道德修养两方面,他们有话要说:

 

充实的生活让人感觉光阴似箭,可在这流逝的时光里,在这宝贵的科学殿堂中,沉淀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自己更加坚韧成熟的心,更加澎湃深厚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努力顽强的意志,无论未来的路会怎样,经过这里,我找到了面对一切从无到有的勇气。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优秀学生干部 杨妮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三好学生标兵 王璐

 

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从师兄、师姐、导师身上学,这样就少不了在实验室的积极主动,敢问、敢交流,能帮助我们在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可能前辈们的方法不会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多听多看多想,再结合自己的环境和特点,总能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优秀毕业生 刘西

 

我们正值付出的年纪,只有不过多地考虑得失,真真正正地付出汗水,才有可能在将来收获一份成功。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优秀学生干部 白博

 

我相信脚踏实地,平平淡淡才是真。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三好学生标兵 李娜

 

在科学院的五年求学生涯,我对科研的感悟归结为天道酬勤。另外,调整好心态,以一颗平常心乐观地面对生活科研中的困难也尤为重要。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优秀毕业生 刘亚锋

 

做任何事只要用心,细心,耐心,下苦心就没有不成功的。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优秀学生干部 于垚

 

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科研。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三好学生标兵 凡石磊

 

工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之间呈螺旋式增长。丰富的项目经验基础,磨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课题,更关键的是激发出科研探索精神。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优秀毕业生 王岳

 

过去我们常讲,做学生工作要有激情,有热情。现在渐渐地感觉,做工作更需要有耐心,有责任感。我们因为热爱而从事这份工作,在热爱中,学到了技能,学到了经验,在成长过后,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继续踏踏实实的把工作做好。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优秀学生干部 邱强

 

我的导师李锦涛研究员,在我入学之初就教导我,做人做事要讲“三气”——正气,骨气,大气!过去三年,我要求自己做人要一身正气,遇到困难时要有骨气,待人接物要大气;而今后,我会更加努力领悟和实践这“三气”。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三好学生标兵 刘武

 

新生入学后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研究者或科学家”,以这样的身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另外,导师在研究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毋庸置疑。但是千万不可完全依赖导师,而需要自己有规划。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优秀毕业生 周强军

 

人生只有一次,并且短暂,只能专注于梦想,活的要精彩。等要挂掉的时候,尽量地少留遗憾。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优秀学生干部 叶昌青

 

科研方面戒骄戒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有平和的心态才能顶得住压力,荣辱不惊!另外一定要多思考,不要蒙头做实验,还要多交流。道德方面要实事求是,一定不能为了荣誉利益弄虚作假。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三好学生标兵 张名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