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陈树钢】11月5日晚7:30,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主办、研究生院学生会承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第48场——岚雅外交官夫人艺术团演出在玉泉路园区礼堂精彩呈现,吸引了数百名师生到现场观看。艺术团的演员们由外交官夫人组成,平均年龄56岁。她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参与演出上千场,曾进入社区和驻京部队中进行慰问演出,并多次在奥运会、祖国60周年大庆等大型活动参加表演,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接下来,就跟着记者的镜头走进这场激情的演出吧!
 

【校园时评 记者毛志成】 “有人说,爱心就像冬日里的阳光,她能驱走严寒给人温暖,也有人说,爱心就像黑夜里的油灯,她能驱走黑暗给人光明。”
 
11月4日,在寒冷的夜晚却让人感觉到温暖,因为有一种爱,温暖了北京的夜晚。来自成都生物所的两名女生王梅和沈贤宇在得知广州医药生物健康研究院的小韦同学住院的消息后,两人冒着严寒,带着水果,一路询问来到该同学的所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看望住院的小韦同学。病房外一遍寂静但不时传出推车声,使两位女生心惊肉跳,但是却还强忍住恐惧感,陪着小韦同学。她们给小韦同学削苹果,接热水,如姐姐般照顾小韦。病房里,三人有说有笑,谈学习,聊生活,话人生,用家乡话愉快地聊天。整个病房充满了浓浓的暖意,温暖着小韦,也温暖着两个女生。有一种力量叫凝聚,而力量的泉源来自爱心。爱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北京这个寒冷的夜晚。当天晚上当这个消息陪传开过后,引起503班所有同学的共鸣,同时也引起深思。
 
当然这对于大家来说,每个人都有爱心,可是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爱心拿出来给身边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呢?又有多少人在没有舆论压力媒体宣传的作用下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别人呢?又有多少人敢于把自己的温暖留给别人而自己承受寒冷呢?这点值得大家深思,虽然这两位同学的举动是多么的自然,是那么的不起眼,是那么的平凡。可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内心是多么的美好。有人会说她们是班委干部这样做理说当然,然而她们却不是;有人会说她们和小韦同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然而也不是;有人会说她们是代表集体去看望的,然而也不是。她们带着一个平常心去的。我们能像她们那样做到吗?可以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爱心是无私的,爱心是不分你我的,只要我们心中充满无私的爱心,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网讯 记者陈丽莎】11月5日下午1时,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教学楼604教室里,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林景星研究员主持的海洋生态学课堂上,一场名为“海洋生态学与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的沙龙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同学们开动脑筋,提出各种与低碳经济发展和新能源开发的新观点,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的发展献计献策。

    沙龙活动前,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事先做好准备,以PPT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观点;在沙龙上,每人有3分钟对自己的观点做简要介绍,随后有1分钟的观众提问时间。

    活动中,同学们的思维都很活跃,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利用海洋的丰富动植物资源进行发电、生产新能源等一系列十分新颖的想法。例如,一位来自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同学提出利用海藻织布。他指出,海藻中含有丰富的海藻纤维,海藻纤维是良好的阻燃剂,且易于降解吸收,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纺织材料;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养殖和加工国,如果能发展一种利用海藻纤维织布的技术,我们即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减轻焚烧处理棉麻纤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同学受人们利用旋转门发电的启发,提出“不遗鱼力”——利用海洋中密集鱼群的运动进行发电的想法,得到同学们的赞赏。还有同学提出,可以利用海水冷却火山,让活火山能以比较缓和的方式释放能量的同时,火山传到海水中的热能可用以发电。其中有些想法可能并不成熟,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和新颖的想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有同学都阐述完了自己的观点后,林景星研究员引导大家进行自我点评。不少同学表示,这次以沙龙形式进行的课程教学方式很新颖,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沙龙活动的整个流程包含了资料的搜集、整理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公开介绍、提问和讨论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不同专业同学的专业背景不同,大家在一起讨论和交流时,从各自专业的角度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利于,扩阔视野,拓展思路。

    沙龙结束后,记者对林景星研究员进行了简短的采访。林景星研究员告诉记者,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新能源的开发是应对当前能源危机的重要研究课题。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因此海洋对整个地球生物圈的二氧化碳循环有重要影响。海洋中不计其数的低等生物如藻类,是二氧化碳吸收的主力军。而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的低等海洋生物就成为了很好的能源来源。例如,发展海洋藻类发酵生产乙醇的技术,不但原料来源充分,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依赖。这堂课他以沙龙活动的形式进行,希望能够调动大家的思维。

    林研究员强调,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同,大学是一个夯实专业基础的过程,而研究生需要在了解前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我们不能跟着外国的脚印走。他希望这次沙龙活动的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发挥自由想象空间的平台。他认为,科学研究不要怕出错,不论提出的观点是否有实用性,只要大家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就达到了锻炼创新思维的目的。

    林研究员表示,这次沙龙是他在海洋生态学这门课程上第一次尝试使用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他将在下学期的课堂上继续举办类似的沙龙活动。


    附:林景星研究员简介
    林景星,中国地质科学院林景星研究员。1958年-1964年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4年-1980年任职于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院地质研究所;1980年-1994年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理学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并做博士后,随后任研究生院教授;1994年-2009年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院兼职教授。从事海洋生态、生态环境地质、地质环境、地质景观、微体古生物和第四级地质学研究。

【新闻网讯 记者陈树钢】11月5日晚6:30,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系、研究生院团委主办的“2010年中科院研究生院英语故事大赛”在中关村和玉泉路园区拉开帷幕。比赛分别在中关村S104、S106、S204和玉泉路阶一6、阶二1、阶二4、阶二5等7个赛场同时举行,来自各个班的选手、英语爱好者和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渡过了这一英语故事盛会。
 
本次比赛为全校的入围选拔赛,分设硕士组和博士组。经过班级选拔,产生了211名选手,其中硕士组99名,博士组112名。来自外语系的各位老师就座于赛场前排担任评委,选手们纷纷登台深情讲述自己的故事。
 
此次初赛共设两个环节:3分钟讲故事和2分钟现场提问。在讲故事环节,参赛选手们表现都比较出色,语言生动,表达准确流利,主题内容丰富多彩,譬如“My grandmother”、“Friendship”和“All women born for loving”等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同学的语言十分幽默,给在场的评委和同学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赢得了阵阵掌声。现场提问环节,对于大部分参赛选手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评委及现场观众,选手们的紧张心理可想而知。参赛选手曹倩表示:“上台前非常紧张,看着前面的选手很发挥得很好,压力很大。但上台后,紧张感突然消失了……”。在评委提问后,选手们都能够从容地回答问题——可见他们都将压力转化为出色发挥的动力了。
 
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就参赛选手的表现做了精彩点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在场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经过这次初赛,硕士组和博士组预计各选出12名选手进入下一轮的复赛。比赛结果将于11月8日公布。
 
讲英语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同学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形式。组织讲故事英语大赛更是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展现个人风采,同时可以避免以往一般性英语演讲比赛出现的内容重复空洞的弊病。
 
 
 
 

 【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陈丽莎】“祖国您好,祖国您好,您的儿女都在为你祈祷……”迈着轻盈的步伐向舞台走来的是岚雅外交官夫人艺术团的驻外武官夫人们。平均年龄已有56岁的她们,体态优雅、舞姿优美,脸上充满幸福、愉悦的笑容。

    11月5日晚七点三十分左右,科苑礼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身影——岚雅外交官夫人艺术团。这个由我国驻外大使馆中武官、大使等外交官夫人组成的演出团,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演出。离退休后,夫人们为了健康,为了快乐,选择继续留在团内演出。她们参与演出上千场,上至敬老院,下到幼儿园,还曾参加过奥运会、祖国60周年大庆等大型活动,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鲜红飘逸的舞姿、蓝色优雅的步伐、雪白柔美的羽毛扇,合着舞台灯光、音乐节奏,唯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全场观众在晚会一开始就被热情和喜悦感染。掌声经久不息,送给这一群可爱的外交官夫人们,感谢她们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带来的精彩演出。

    外交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外交的舞台上,潇洒自如地在各国穿梭往返,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奔忙着,奉献着。然而,又有多少人曾注意到这群特殊群体背后的那些默默的力量——外交官夫人。她们“以其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凭才干、重情感,活跃在外交舞台上,常使那些外国记者起初视她们为红粉佳人,而后又咋舌倾倒”。她们时刻与丈夫们并肩战斗,在丈夫身后开辟着第二条战线: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努力地为丈夫及国家积攒人脉,她们的活动是丈夫工作的外延。这些都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国家利益。 

    历史上卓越、优秀的外交官夫人比比皆是,她们中很多人本身既是外交官又是外交官夫人。例如,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的夫人胡济邦,外交部部长乔冠华的夫人龚澎,副部长章汉夫的夫人龚普生,副部长、大使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副部长、大使黄镇的夫人朱霖,副部长、大使章文晋的夫人张颖,大使陈叔亮的夫人康岱沙等等。这些外交官夫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天下己任的胸怀,为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世界的主旋律。外交官夫人们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自己在新时期的使命做出了新的诠释。工作的舞台虽已谢幕,可生活的舞台仍在继续。她们利用闲暇时间,举办各种文化交流会,传播东方文化。王希暖正是她们中优秀的一员。在驻伊朗期间,为了能让跟随丈夫出国的夫人们发挥作用,她将驻外夫人们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如开办波斯语和波斯舞学习班、太极拳及旗袍展示会等。外交官夫人们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东方女性之美,令无数人折服。
  
    受启于外交官夫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奉献的精神追求,在祖国的科学最高殿堂里学习的科苑学子们,应当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树立理想,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并要用一生去追寻和回答的问题。

    “落后叫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始终浮现于眼前、萦绕于耳畔。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是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直观体现。只有繁荣的经济体系,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巨额的社会财富,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只有强大而可靠的军事实力,才能保证着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试想,如果没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学者的不懈努力,肯定不会有今日强大而可靠的核遏制力;如果没有袁隆平、李振声这样实干的技术工作者的执着,连吃饭都仰仗别国的我们必定要忍受敲诈和奚落。这些默默奉献、可敬可爱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使国家有了可靠的支柱,民族有了坚挺的脊梁。他们的不懈追求保证了中华民族自信而坚挺地矗立。

    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始终肩负着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巨大的历史使命。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的前途和希望,而要把这些前途和希望变为现实,则需要莘莘学子树立崇高的理想、刻苦踏实地奋斗、积极乐观地生活,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奉献,有所作为,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但愿若干年以后,当我们走下舞台,也能如这些可亲可敬的外交官夫人们一样,用心绽放生命之美,向科学院,向祖国奉献出我们最闪耀的成果,交上一份最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