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支教社的志愿者冒着严寒,来到田村半壁店流动人口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免费发放图书活动。
 
田村半壁店流动人口活动中心,是北京市社科院韩嘉玲研究员组建的一个供田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学习、阅读、娱乐的公益活动站,在此服务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志愿者。
 
活动进行的前一周,支教社的同学把中心现有闲置书籍进行分类整理,活动当天虽然室外寒风割面,但现场气氛热闹非凡,附近的居民和孩子们都过来积极的挑选书籍,并不时询问志愿者的建议。志愿者们都说在帮助孩子们挑选书籍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孩子对优秀书籍的渴望,又实现了爱心的传播和责任的传递。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把图书发放给有需要的居民,帮助他们丰富精神生活和对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反馈了解以后应募集的书籍类型,目前发现他们需要少年儿童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书籍。由于此次发放的图书是由韩嘉玲老师一人收集得来,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还需要更多人来关心这些务工人员和孩子。
 
田村半壁店是支教社今年新建立的服务点,已积累足够服务经验的活动如一帮一学习辅导、爱心图书馆都会持续在该社区进行,并计划开展包括健康、法律、科技(如计算机)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无论命运好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有书籍就有精神食粮,让我们与科苑支教社同行,给社区务工人员和孩子送去关爱,送去精神食粮,给他们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新闻网讯 记者何海勇】11月28日下午4时,东城区中小学生科技英语创意大赛决赛随着最后一位参赛同学从考场走出而宣告结束,来自中科院的志愿者们担任的评委工作也圆满完成了。
 
从11月6日的复赛到今天的决赛,中科院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骨干何海勇同学先后组织了李淑娟、王琳、郭帅帅、谭少阳、陶爽、何婷等6位同学走进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担任比赛的评委工作。
 
此次决赛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组,每组参赛人数为90人。比赛主题为“Amazing universe”, 内容上要包括天文及地球科学等方面知识。与复赛形式不同,要求每位参赛选手在三分钟内借助PPT展示自己的内容,而评委从语言、创意、科技性、表演和PPT制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在决赛中每位选手都竭力做好准备工作,虽都有些紧张情绪,但他们制作出的精美PPT、附上的精美图片及英语表达能力都是可圈可点的,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同学的出色表现令评委老师称赞不已。
 
科技英语比赛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综合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这两次评委经历也给了志愿者很好的锻炼机会,让自己的所学在志愿服务中有所用。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始建于1983年,承担着全区近百所中小学8万余名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及全区数百名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中科院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近几年广泛参与了该馆的科普活动,引导同学们将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自己就学过《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了,那时背诵的很熟,但对其内在的含义并不清楚。今天,我成为了一名研究生,再次学习《为人民服务》,内心涌现出的是一种感动。
 
 小的时候学这篇文章,老师说,“为人民服务对你们来讲,最能够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勤于帮助身边的同学”。好好学习,这貌似是个很漫长的过程,那时候没有太多的显现。不过,勤于帮助别人,我们却努力做了,而且大家个个做得很棒。当周围有同学生病了,我们都会争相的举着小手,说:“老师,我陪他去医院吧”;身边的同学考试没带橡皮,自己会拿着小刀很认真的切下一小块给那位同学。那时的人们很简单,同学之间很纯真,也很幸福。
 
 小的时候学习《为人民服务》,仅仅是要听老师的话,局限于朗读和背诵,对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它的意义又是什么?没有理解过,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按部就班的走完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生活,“为人民服务”的词在周围的人群中很少能提起,但是,尽力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却是自己依然坚持做的事情。或许,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延续至今。
 
 来到了研究生院,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在这个新集体里,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让我再一次的读到了《为人民服务》,体会毛泽东同志“老三篇”的精髓。重新学习《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的我,又有了一层新的感受。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已不再是单纯的助人为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我想,对于正在求知读书的我们,现在能为国家服务的本领还不具备,我们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学好知识,从理论上、思想上提升自己,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党员来说,政治觉悟的提高,党性修养的提炼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科技知识的普及已非常广博,但理论方针的指引更显重要。《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年轻的党员来说,则更具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她让我们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或许,自己理解的“为人民服务”还很肤浅,但是,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的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为我们生活的社会、为我们的校园环境尽一份自己的努力和责任,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那么,我们国家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社会也就会更加和谐。
 
 

 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发表于1944年9月8日,是为了纪念张思德同志,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席演讲。
 
 奉献,本是共产党人的美德。在抗日战争年代,在解放新中国的年代,曾涌现出了无数为人民奉献、不计报酬、不要名利的共产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人民,中国才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是,随着雷锋时代的远去,这种高尚的奉献精神和作用逐渐淡化了,宣传的少了,看见的也少了。反之,在不少的党员干部中,追名逐利的多了,计较得失的多了,“为人民服务”似乎成为挂在嘴边的一种口号了。
 
 来到了研究生院读研,自己心中开始想的是如何在这一年中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进入科研打好基础,而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学院党总支在保障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为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读书学习活动,给每个党员发放了毛泽东同志的“老三篇”,让久违了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奉献精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集体里重返光彩。意外之余,让我有了一丝思考。
 
 学习《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年轻的80后党员来说,有了一种新的感触。前辈们所处的年代与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语,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幸福而又丰富的。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走到今天,依然更需要的是为人民服务和奉献。这种精神的力量,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
 
 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我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周围的同学们带去更多的关心与帮助,用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去关爱他人,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落到实处。
 
“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这代人继承和弘扬下去,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民族的发展担当起一份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校园时评】如果将新中国的成立视为一场伟大的政治革新,那么新文化运动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的一次彻底的文化洗礼。一群受过新式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旗,批判封建礼教思想。由此翻开了中国文化界崭新的一页,“德先生”和“赛先生”开始深入人心。
 
如今,我们依然向往“民主”与“科学”。但是时下真正地践行这种信条的人却越来越少。当一个社会充满物欲的时候,恐怕只有少数人还依然清醒,他们会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纵观社会的发展,忧国忧民。这些人应该是科学家。
 
科学家,顾名思义,是一群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曾有调查显示,中国的父母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中科学家名列前茅。当今,科学工作者不计其数,然而真正称得上科学家的人却寥寥无几。学术界的造假等不正之风在近些年不能不说是愈演愈烈。人们对科学家的期望与信任正逐渐丧失。并不是说科学的辉煌成就者就该被人们所敬仰,而多数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就该被人们所遗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家?而科学家又该具备哪些素质担负哪些责任呢?
 
笔者在阅读完李醒民先生大作《爱因斯坦》之后,不禁有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冲动。自知才疏学浅,不过还是试着写出来,仅算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倘若对受众有所启发就更感欣慰了。
 
(一)   怀疑精神
 
怀疑与批判在科学探索中是必不可少的。纵观爱因斯坦的一生,怀疑始终是他手中的利器,他曾毫无保留地抛弃自己数年的研究成果,为的是向更新的理论迈进。肇始于爱因斯坦十二岁那年阅读通俗的自然科学书籍,抛弃使他得到心灵寄托的宗教天堂之时,当时他对所有的权威和流行信念都持怀疑的态度,从此怀疑和批判精神成为爱因斯坦的主要精神气质之一。[1]
 
怀疑精神的缺失也就意味着科学失去了生命。在如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青年科学工作者(包括在读研究生)应该大有作为。但是长年累月的应试教育抹杀了不少年轻人怀疑的天性。笔者看到:在研究院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做作业,俨然一群中学生。当然,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且不能一概而论。笔者只是想提供一些思考,当学校被社会追问为何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时候,是否可以先从教育制度层面反思。
 
(二)  合作精神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不论科学家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如何,作为一个社会人,在事业上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周围亲朋好友的协助。爱因斯坦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围绕在他周围的不乏知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爱因斯坦文集》收录的大多是爱因斯坦与诸好友之间的通信。他的很多思想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萌发的。例如数学家格罗斯曼对爱因斯坦研究理论物理提供的数学帮助不可谓小。[2]
 
一位博士生海外学习归来,在被问及在国外学习工作的几年,最大的感触和收获是什么的时候,他提到“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许多灵感来源于某一个教授的一句话,一个问题,一句建议,许多火花来源于这种讨论和闲聊。[3]
 
可以说,在一些领域,我们缺乏这种合作的态度,没有这种“闲聊”的时间。
 
(三)  社会责任
 
爱因斯坦是倡导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者,是反对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者,是自由的民主主义者,是人道的社会主义者。[4]除了科学成就以外,爱因斯坦还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被人们所熟知。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他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最好体现。
 
在当今世界,学术腐败使我们开始怀疑科学家是否都是无私的、可信赖的。一些科学家为了获得学术上的成就不惜伪造作假,更有某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竟然践踏法律,不可谓不无耻。我国生物化学界泰斗邹承鲁先生生前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他称“反虚假是科学家的责任”。他还提出了科研工作的“七宗罪”,提醒每一位从业者洁身自好。[5]
 
尽管利益的诱惑很大,但是希望科学家们不要像西方传说中的浮士德博士那样,为了获得知识,不惜把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从而忘却了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爱因斯坦说曾经对年轻的理工科学生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可见,科学家作为当代社会的精英,不仅要以其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以其在美和道德方面的良好教养帮助社会敦风化俗,主持正义和公道,对公共事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
 
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担当的责任远不止这些。写到此处,笔者不禁感到,作为一名将要在科学道路上行进的青年人,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又该担起那份责任?应该说,上述精神与责任均是我辈年轻人所应有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唯有把责任放在肩头,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在科学大道上走得远,走的顺。
 
 
 
参考文献
1 李醒民,《爱因斯坦》,第105页
2 李醒民,《爱因斯坦》,第482页
3 科学网,王德华的博客,《一位博士生海外学习的几点体会》
4 李醒民,《爱因斯坦》,第3页
5 腾讯网,中国生化界泰斗邹承鲁
6 许春彬,《科学家及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