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 记者朱叶】音乐能使人的心灵与精神境界变得高尚、纯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年轻人往往关注音乐的时代感,因此古典音乐在年轻一代中较少得到了解与欣赏。“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西方古典音乐讲座,近日在玉泉路教学楼举办。北京创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的霍向华先生用生动幽默的讲解,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向美轮美奂的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

    霍向华先生以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为线索,围绕各个时期的代表音乐家的作品、生平和创作特点展开讲座,讲解中穿插播放经典音乐作品片段。巴洛克时期,巴赫将辅调音乐发展到极致,他的作品充满了逻辑美;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巅峰之作《四季》之《春》,让同学们在冬天感受到拂面的春风。西方古典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达到全盛,诞生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空前绝后的音乐家。旷世奇才莫扎特的音乐欢快向上,常用于启发美好的情趣;贝多芬将人生的斗争写进了音乐,所有经历过坎坷人生的人听到都会唏嘘感叹。浪漫主义时期百花齐放,《蓝色多瑙河》便在这个时期从维也纳流向全世界。讲座中,霍先生妙语连珠,让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拉近了与古典音乐的距离。

    流行音乐以其贴近生活、反映特定的情绪、通俗易懂的特点,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的途径。虽然流行音乐不一定有很深刻的内涵,但当它恰好契合了听者当时的心境,说出了心里想的话,就会产生奇妙的吸引力。古典音乐似乎与流行音乐泾渭分明,它的本质,正是流行音乐里普遍缺少的“严谨精致”和内在感染力及思想深度。这种感染力有两方面:理性的一面表现在其曲式结构、和声对位的严谨精致、久经锤炼;感性的一面表现在其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宽广的表现幅度。许多古典音乐表现的那种崇高雄伟、壮丽巍峨的美恰是流行音乐所普遍缺乏的。在当今的音乐界,有这样一种趋势正越来越明显,也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所接受和推崇——走古典与流行结合的道路。古典作品用现代的手法加以演绎,或是加入一些流行元素被改编成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作品也尝试借用古典名曲的旋律,或是采用交响乐团伴奏等形式,向古典、高雅音乐靠拢。不拘泥于古典或流行的外在界限,把音乐中最感动人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并发挥出来的音乐人,带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感受,更是对人类心灵的一份尊重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音乐可以被誉为永恒的流行。

    霍先生讲到,音乐本无优劣之分,只要能唤醒心中的感动,就是好的欣赏对象。古典音乐没有像流行音乐那样有歌词,可以直白地感受,阅读和理解音乐。尤其对于时空背景与西方古典音乐没有交集的中国人,需要以空白、平静的心态,慢慢地体会、想象音乐包含的思想和感情。或者可以从流行化的古典音乐入手,慢慢步入古典音乐的殿堂。达尔文曾说,一个科学家的成功取决于丰富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的感情世界,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思考。高雅艺术有益于修养气质,能力因此跟随,知识因此吸附;有了气质,虽不一定都有鸿鹄之志,但都不会只存燕雀之心。青年学子应当走近古典,欣赏人类永恒的艺术杰作,收获的将是心情愉悦与修养、能力的共同提升。

 

 

 

 

2010年11月19日,在海岸带所领导、各部门的支持和研究生会的精心准备下,海岸带所第二届卡拉OK 大赛在欢呼声中拉开帷幕,幽默诙谐的主持,信心十足的选手及热情奔放的粉丝团,使整个比赛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

经过两轮紧张的比赛,研究生陈磊磊同学凭借《今夜你会不会来》和《你是我的眼》荣获大赛冠军;王妍同学的《我可以抱你吗》和孙飞飞同学的《青藏高原》荣获了二等奖;唐家奎老师的《向天再借500年》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并与赵克新、张晓黎同时获得三等奖。为增加观众与选手的互动性,此次比赛还增设了“海岸带所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评选环节,经过现场观众投票,王妍同学凭借专业的唱功和优秀的舞台形象,一举斩获了“海岸带所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周雪菲和李斐的“双飞组合”带来一首精彩的《南泥湾》,为比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最后由研究生总辅导员马建生老师、王德强处长、秦伟研究员与刘东艳研究员一同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次大赛受到了全体职工、研究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热情奔放的歌声增进了职工、研究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丰富了所内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青春风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培养自信、创造自我的平台。

 

 

 

【校园时评 记者闫祯】2010年11月23日晚上在阶二1教室举办了一个名为“走近古典音乐,感受音乐魅力”的讲座,在主讲嘉宾的引领下,同学们重回时间长廊,追溯古典音乐的历史,聆听音乐大师的心灵之声。从音乐的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从音乐之父巴赫到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再到施特劳斯父子,在今天,这些熟悉的名字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故事,随着这些古典音乐大师命运的跌宕起伏,同学们时而开怀而笑,时而扼腕叹息,时而若有所想的自我反思。每当那些或是舒缓悠扬,或是强烈激昂,或是欢快明朗的音乐在教室中响起,每个人都屏息倾听,此时此刻那不仅仅是音乐,而是触动心灵的共鸣。当讲座时间已到,还有一部分内容没讲,所有同学都强烈要求延长时间,全部讲完,当讲座结束的时候,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肯停息。
 
    今晚讲座的每一幕都让我们看到,中科院学生们对音乐的强烈渴望,由此让我想到了研究生院的课程设置问题。研究生院的公选课要求每位理工科学生必须选择两门人文或经管类的公选课程,我想大多数同学对此强制要求并不反感,因为这明显是为了弥补理工科学生一向缺乏的人文素养而设,目的在于完善我们同学的知识结构。但是仔细看一下公选课程,不难发现公选课种类不多,而且大多数公选课缺乏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不少同学并不是凭个人兴趣或者是个人学习需要进行选课,相反很多同学迫于没有十分感兴趣的课程,为了凑足学分而选课,这就导致了公选课出勤率不高,学习收获较低的现象。由今天“走近古典音乐,感受音乐魅力”的讲座中,爆满的教室和全神贯注的同学们不难看出同学们对音乐等其他方面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学校可以通过对同学需求进行调查,开设公选课程,适当的增加音乐欣赏、文学鉴赏等课程。以音乐欣赏课为例,一方面可以增加同学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可以从音乐作曲中领悟科学的逻辑性,从音乐家的成长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音乐欣赏中宣泄个人的情感······试想一下,公选课上坐满了同学,每个人的目光都炯炯有神,充满了渴望和期待,希望这样的场景离我们不会很遥远。
 
 
 
 
 

霍向华老师讲课
 
教室座无虚席
11月23日晚19:00,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团委主办、研究生院学生会承办、北京创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霍向华主讲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第50场——“走进古典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主题讲座于玉泉路园区阶二(1)教室举行。为玉泉路区数百名师生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
 
古典音乐指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一直被世人称为“比较难理解的音乐”,实际上,古典音乐是艺术殿堂里最具高雅、最能感染人、最具震撼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霍向华老师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现任北京创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次讲座以普及高雅艺术为宗旨,内容丰富、形式通俗易懂。在讲座中,霍向华老师分三个历史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向在座的师生分别讲述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约翰·斯特劳斯等音乐大师们的生平、轶事、音乐风格及代表作品,教会大家如何欣赏古典音乐,为大家打开一扇走进音乐浩瀚世界的门。
 
讲座语言诙谐幽默,使在座师生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11月20日晚7点,人文学院首届K歌友谊赛暨迎新交流会在玉泉路园区二公寓多功能厅拉开帷幕。本次友谊赛由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办,共有16名选手参与角逐。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本次比赛未设立名次,最终由自然科学史所杨阳和科技传播系李林分别摘得“歌王、歌后”称号,另有公共管理系田园、科技哲学系黄原和心理所李梦姣同学分获“最佳人气奖、最佳给力奖和最佳激情奖”。

    “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说K歌大赛,我也就跟着过去凑一把,没想到竟然得了奖。”科技哲学专业的黄原同学在记者联系到他的时候,仍然穿着周六晚上的那件黄外套,一脸笑容的向记者讲述着那天晚上的难忘经历。他的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打动了全场观众,并最终获得最佳给力奖。“这个奖项的名字也很有趣,是下了一番功夫。”

    来自法学专业的杨柯巍同学也对比赛表示赞许。“虽然可能设备有些不太好,但整体同学们的气氛是很不错的。”虽然“只是去加油”,但他仍然深深的投入到了整场比赛的气氛之中,并多次上台为比赛选手献上祝福和礼品。“如果明年能再热闹一些我也想去参加。”最后他这样向记者补充道。

    在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了人文学院学生会相关负责同学。据悉,本次活动是在人文学院相关领导关心下成立的新一届的人文学院学生会的第一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K歌友谊赛,让人文学院新生找到归属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我们人文学院的学生活动非常重视,以后会大力支持我们学生会开展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够给人文学院学生和整个研究生院营造出丰富多彩的人文气氛。”这位同学表示,“从老师和各年级同学的反馈来看,大家都认为这次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尽管筹备时间短,但参与这次学生活动人数多,主持专业,活动准备也很有序。我们之后还会定期推出人文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等活动,欢迎其他院系和所的同学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