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 寒叶飘零,冷风穿空,冬至即至。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学生约70人参加了央视名嘴和晶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说》的现场录制,地点在中华世纪坛旁边的蓝石俱乐部,下午1:30准时开始录制。内容是重温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
 
陆续出场的四位嘉宾分别是:范梅强先生——梅兰芳先生的外孙,央视的戏曲导演;白燕升——能演能唱的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姜凤山——梅兰芳唱戏的琴师,与梅兰芳合作13年;侯耀华——孩童时代曾经在梅家大院跟梅兰芳先生几个孙子孙女一起玩耍,当孩子王。
 
白燕升老师说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京剧的不多,没有把梅兰芳和梅艳芳搞错就算很好了。随着贺岁影片《梅兰芳》的播出,社会对于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关注与评论开始成为热潮。范梅强老师说要是他的父亲还在世的话,他们这些晚辈根本没有资格评论梅兰芳先生,因为在他们父辈眼里,梅兰芳简直就是神,那整个时代的人们都痴迷梅兰芳的表演,拥护梅兰芳的戏迷们被称为“梅党”。尽管影片里面的内容跟历史不大相符,但是只要能激起现代人对于当年的所谓流行巨星的好奇与欣赏就已经足够了。姜凤山老师年过八旬,鹤发童颜,戴着一条鲜红色的围巾很好看,拉起琴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精神焕发。当和晶主持说今天我们有眼福看到梅派传人的表演《贵妃醉酒》时,同学们都兴奋了,等看到华丽出场的“贵妃”时,我们的眼睛变得熠熠闪光。姜老师用当年给梅先生配乐时拉的京胡,表演完后坐在他旁边的侯老师把他拉琴时取下来的红围巾小心翼翼给他围上,不知道《实话实说》节目播出时会不会有这个细节镜头,总之这是一个很令人温暖的动作。
 
当谈到梅兰芳出访美国为什么会引起美国观众轰动的时候,范梅强老师拿出了几本很宝贵的线装书,那是当年梅兰芳的编剧也是知心好友齐如山(留学过欧洲的戏曲理论与实践家)精心给美国观众准备的梅兰芳戏剧的英文介绍,访美获得巨大成功与这个艰辛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当谈到梅兰芳演戏时有没有出过错的时候,姜凤山老师呵呵地笑:“谁没有出错的时候啊?不过梅先生却能够在错中扭转为不错。比如那出《断桥相会》,白娘子看到许仙时,内心是爱恨交织啊,用手指去摁许仙的额头,拍戏时应该是轻轻一点,不料演出时梅先生扮演的白娘娘在许仙额头上摁得重了,居然把许仙摁得往后一倒,白娘娘本能地马上伸手去扶住,观众为这个动作热烈鼓掌大声喝彩,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个既没在剧本里也没在演员意料中的动作。”当谈到梅兰芳演戏时乐队里打鼓、拉胡、弹琴之间的默契配合时,姜凤山老师尽情回味,仿若回到80年前的难忘岁月,说那时打鼓的就是乐队的指挥。乐队这个词好像不可能出现在梅兰芳那个时代,但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梅兰芳是那个时代谁也掩盖不了其光芒的娱乐界巨星,然而摒弃娱乐一词包含的庸俗意义之外,梅兰芳戏里戏外都是一个追逐思想人生艺术之美的人,任何对他有印象的人都感到他为人中正平和,优雅大方,内外如一,涵养极高。
 
说到梅兰芳演戏时的编剧齐如山先生的时候,范梅强老师都抑制不住地留下眼泪。梅家很记齐如山先生的恩情——厚重得无法言表。即使后来梅兰芳与齐如山因为各自政见不一而分道扬镳,这丝毫不影响梅家后人对于齐先生的敬重与感恩。可以这么说,没有齐如山,就没有梅派艺术,就没有当年的梅兰芳。
 
节目中没有谈到孟小冬这个在梅兰芳情感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在影片中孟小冬的出场也不多。短短几小时的节目录制还来不及谈到这些话题,毕竟梅兰芳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京剧艺术的话题,艺术与生活,时光与朝代,个人与国家,冷落与繁华……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中国科学院合唱团成立十周年,由院工会和院文联主办,中国科学院合唱团承办的《科学之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合唱团成立十周年合唱音乐会》于12月21日下午两点半在玉泉园区礼堂拉开了帷幕。

  参加本次合唱音乐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合唱团,老科学家合唱团,老科技工作者合唱团,博士合唱团,侨联合唱团,计算所二部合唱团,自动化所紫冬花合唱团,高能所老年合唱团和理化所礼花之声合唱团等合唱团体。在这严寒的冬天里,他们以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方式——合唱——给我们奉献了一份精美的艺术大餐。

  合唱团团员的平均年龄接近花甲,但是他们澎湃的激情真真切切地感染了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嘹亮的歌声,和谐的旋律环绕着我们古老的礼堂,久久回响;矍铄的精神,让我们不由的感叹——最美夕阳红!

  尤其中国科学院合唱团的一首经典曲目《大漠之夜》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歌声把我们带进深远的意境之中:月色朦胧中,一队骆驼在茫茫的沙漠中跋涉,勇敢而又执着;四周寂静寥廓,驼铃声声从夜幕中飘过。丰满秀丽的音色,沉稳有力的节奏,委婉悠长的旋律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混声合唱的交响,强烈震撼着我们。

  整场音乐会以一首承载着我们科学院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大合唱——《科学的旗帜高高飘扬》圆满结束!

 

【新闻网讯 记者周露玙报道】李敏春同学是生命科学学院509班的一名普通学子,在开学之初加入了校学生会的学术部,在期末的时候在学术部的例会上经过大家投票被选举为今年的“学术部之星”,我有幸占用了她一小时的时间进行采访,看到了她不平常的一面。这项荣誉来之不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星光后面,李敏春同学所付出的苦辣酸甜。

初见李敏春同学,便觉得她是一个朴素而坚强的人。在谈到加入的初衷的时候,她提到自己在本科的时候就在学校科技部工作过,来到这里之后就很自然的加入了学术部。她在学术部工作得非常愉快,非常钦佩学术部部长,认为学术部如此一呼百应的氛围离不开部长的积极调动,以及安排工作的合理,同时学术部成员中男生居多,她觉得可能男生豪爽的气质也帮助学术部营造了一个开明的氛围,她笑着说,学术部可是被校会的其他部门嫉妒得不行了,同时她自豪的提到自己从未缺席学术部的例会,因为她很喜欢这样的开会氛围。同时她本科的工作经历也为她的现在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她的言谈中,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她对学术部的热爱,这也是她工作的原动力。

参与学生工作,相信大家都会面临学习时间与学生工作时间的安排问题,而她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其实李敏春同学面临着比学多人都大的压力,因为她是跨专业保研,从园艺学转到了细胞生物学,要补的课程很多,这学期她的专业课都是生命学院的“重头课”,比如吴乃虎的基因工程、信号转导以及生物信息学,每一门都是需要花一定功夫去学的。她坦诚的说,第一次上信号转导的时候她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但这并没有成为她降低对自己要求的借口,相反的她以巨大的学习热情来面对这种挑战,并且选择了法律专业的“Program 10”项目,此外她的导师每周都会布置一篇文献让她阅读,并且每周末都得回去向导师汇报读后心得。就算是在这样忙的情况下,她仍然积极参加了学术部的活动以及班里的各项活动。交谈中,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太忙了,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做”,但她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她一天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多,她也没有牺牲自己休息的时间,她的秘诀就在于高效率做事以及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她也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玩、也喜欢多睡一会,但是一旦有“正事”了,她会放下所有想玩的心情,专心高效地把事情做完。

提到以后的工作计划时,她说学术部上半学期主要侧重于娱乐活动,比如学术部内部出游活动,以及组织学校同学去《鲁豫有约》,下半学期工作重心将转向学术领域,同时会推出一些原创性的活动,至于活动细节,暂时保密。对于自己将来,她说她还没有在实验室做实验的经验,但是她会尽自己所能达到导师的要求,不辜负导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同时她也提到,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狭小的实验室里,在做实验的同时,她还是会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至于闭塞视听,保持自己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的先进性。

从李春敏身上我们看到许多值得学习的品质,她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科学的做事方法,以及对自己所热爱事业的坚持,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提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如何更加充分的利用时间,在这一年中最大限度的充实自己,为自己未来的实验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网讯 记者屈正中报道】来自生科院507班,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曹春伟同学,在今年九月踏入科苑大门的同时,选择加入了校学生会生活部。也许他没有料到,临近期末时,他又获得了一项新的荣誉——校学生会“部门之星”。
 
谈到曹春伟,同学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知识渊博,虽然外表比较瘦弱,但是很有内涵,谈吐中透露出其对生活对世界独特的见解。带着好奇与神秘,记者小屈近日采访了生活部部门之星曹春伟。
 
被校学生会评为“部门之星”,曹春伟首先的感觉是:出乎意料。他坦言:自己参加学生会,并没有想去评什么“星”,只是觉得应该在服务同学们的同时,也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获得经验,而不是整天呆在宿舍泡在网上。加上自己曾经有过在大学学生会工作的经验,他决定在科苑继续尝试。加入的心态要正,做喜欢的事,积极主动去学习——被称为曹春伟的社团法则。对此生活部长的看法则是:曹春伟同学雷厉风行,说做就做。这是他被评为部门之星的重要原因。
 
曹春伟说,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很让他高兴的事情,意味着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刚加入学生会时,生活部就被传为“清水衙门”,没有太多让部员表现的机会。然而曹春伟相信,只要同学们有需求,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基于这一信念,他们邀请了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的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在北京生活即预防疾病的常识,这一讲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曹春伟认为,自己通过学生会的工作首先学习到的是责任感。认识到当自己的工作能为这么多同学服务时,自己的责任也越加重大。再就是见识到了集体智慧的强大,每周的生活例会表明,再困难的问题在大家一块出谋划策的情况下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最后,曹春伟认为自己通过学生会还获得了一种荣誉感,这种被承认的喜悦,是当初所没想到能获得的。
 
曹春伟的兴趣爱好如我们所料一般广泛。但是喜欢看书看报,思考军事政治文学与历史的他,却并不爱好体育锻炼。也许正如他的网名“若水”一样,他是个喜静不喜动的人。另一方面,他也喜欢摇滚音乐,喜欢如bon jovi等动感的乐队。呵呵,也许他还有更多我们没有发掘的方面吧。
 
谈起对于下个学期工作的展望,曹春伟希望能多举行一些部门内部的活动,增加部员之间的交流。我们也为他祝福,希望即将到来的09年里,他的学习和工作能更加顺利,更加卓越,更上一层楼。
 
 

 
基本信息:
作  者: (美)蕾切尔·卡逊 著,吕瑞兰李长生
出 版 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2-1
字  数: 282000
版  次: 1
页  数: 354
印刷时间: 1999/10/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206028083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你若有心去翻阅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寂静的春天》于1972年-1977年间陆续译为中文,开首的几章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 “环境地质与健康”上登载过,全书于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在,这本书已纳入《绿色经典文库》再版。我们衷心希望,这本彪炳史册的著作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带来的启迪和推动,能够继续下去。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匹兹堡附近的泉溪镇,1932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36~1952年在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工作。著作有《海风之下》(1941)、《我们周围的海》(1951)、《海之边缘》(1955)、《寂静的春天》(1962)。1963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64年4月14日因患癌症病逝。1980年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媒体推荐
在初版25年过后,《寂静的春天》依然不只具有历史意义。这样的书,在斯诺所谓的两种文化的鸿沟上架起了桥梁。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现实的、受到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并且禀有一位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她不后悔对自然做了一次有感情的回应。她知之愈多,她称为惊异的感觉就生长得愈多。正因为此,她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了一阕生命的颂歌。
                                                         ——(美)保罗·布罗克
    在美国,它成了当时正在出现的环境运动的奠基石之一,并且在由国家公园式的自然保护的视角向关注污染的视角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美)《自然主义者书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女作家雷切儿·卡逊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卡逊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