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中科院最后一批奥运志愿者(呼叫中心)心理测试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多功能厅举行。中科院团委委员、化学研究所团委书记徐辉老师到现场指导工作,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同学们有条不紊地维持了考场的秩序。

呼叫中心志愿者主要负责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电话转接和现场引导等工作,其工作时间相对于其他志愿者较为灵活,时间也相对较短。

今天到场参加心理测试的志愿者共70人。心理测试题是由中科院心理测评专家组专门为奥运志愿服务设计的,旨在为奥运会提供一批更具素质的志愿者队伍。除此之外,每个到场的志愿者都得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时勘教授主编的《志愿者服务心理指南》一书。此书为志愿者们在奥运志愿服务期间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提供了较为专业的处理办法,并且为志愿者的心理状况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调节方法。

此次招募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徐辉老师在现场作了动员讲话。所有志愿者都必须得到其导师的签字和院所的盖章,确保奥运期间志愿服务随叫随到。由于北京夏天天气炎热,徐老师特别强调了学生一定要注意身体,协调好工作时间,做到志愿服务、科研两不误。前几批已录取的科院奥运志愿者得到了奥组委的肯定,徐辉老师希望最后一批志愿者能够做得更好,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呼叫中心提供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技术合格、心理健康”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虽然今天气温高达35度,但志愿者们还是迎着炎热准时来参加测试,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对奥运的期待和热情。我们相信,他们一定可以为奥运会、残奥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展现科院人的风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时,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老师对长城的希冀和向往。当时的我就经常在想,为什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呢?我一定要亲眼去看看!
 
听说暑期学校要组织去八达岭长城游玩,我们都特别高兴。揣着童年的梦想,我们叽叽喳喳地踏上了去长城的班车,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抵达了梦中的那座绵延万里的神秘高墙(The Great Wall)。
 
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据说,八达岭长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万历年间曾修葺,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关城有东西二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刻于万历十年(1582年)。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今天是个阴天,不热,所以应该是登长城的好天气,我们一边浩浩荡荡地往上爬,一边想象着如果是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都在这座没有遮掩的石板上像晒虾子一样地被炙烤着,那将是什么样的感受哈,边想边乐着,暗自庆幸。不过也有遗憾之处,湿气很重,能见度不高,尽管登上长城之后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能够看到辽远的边疆和气派的京城,但是仍然能领略到八达岭巍峨险峻、气势磅礴的英姿,犹如一个坚强的男人,无论骄阳似火还是朔九寒天,始终高高地屹立着,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家园。等到我们都登上了心中神往的这座古堡后,老天也没忘了给我们再来点浪漫,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于是我们又欣赏到了长城在雨雾中秀丽缥缈、婀娜多姿的另一面,似一个柔美可人的女子。一路上又说又笑,不知不觉到了该返回的时候了,同学们都留连忘返,八达岭,让我再看你一眼。
 
今天的行程包括三个部分: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八达岭长城——明定陵参观,但是整个过程都有专车接送,因此安排得很紧凑,也很顺利。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生命科学院的老师们还为我们准备了餐包、鸡蛋和水,这可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哦,我们打心里感谢生命科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的关怀,还有众多班委的精心组织。尽管今天的天气有点阴冷,但是心是暖暖的。
 

    6月26号中午12:00,声学所2008年度“中科海讯杯”篮球比赛决赛暨颁奖和捐赠仪式在海淀体育馆举行。网络新媒体、中科海讯、机关联队分别获得冠、亚、季军,比赛结束后,举行了简短的颁奖及“义赛援建、爱心捐赠”仪式。
    机关联队VS一部二室的三四名比赛与网络新媒体VS中科海讯的冠亚军争夺战相继拉开了帷幕。季军争夺战刚开始,场上硝烟已起,机关联队王书记带球急行,快速传中,强攻未果,传回后卫,移动换位,再传中锋,转身跳投,球进了,机关联队率先打破僵局,取得二分;一部二室不甘示弱,快速发球,步步紧逼,奈何机关联队防守慎密,久攻不入,外围强行投篮,稍有偏差,篮板落入机关联队手中;双方你来我往,攻守并济,最终机关联队因防守严密、进攻迅速以18:3领先上半场。下半场一部二室认真总结经验并调整了策略,在全力进攻的同时加强了防守,采取盯人与联防相结合,接二连三强攻奏效,比分差距快速缩小;机关联队迅速回应,及时部署了更加严密的攻守方式,稳扎稳打,进一步加强防守,最终,机关联队以33:27战胜一部二室代表队,获得本次比赛季军。
双方激烈拼抢
 
    冠亚军争夺战打响,网络新媒体与中科海讯都是实力超群的球队,两队在各自小组赛中技压群雄,均以小组赛第一出线,在半决赛中,分别力克对手,进入决赛。比赛尚未开始,双方阵容强大的啦啦队就早早地来到了球场,等待着为各自的队员加油、助威。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双方的手感都不太好,投篮命中率较低,双方犯规次数较多,比赛打得较为谨慎与保守。随着比赛的深入,双方也逐渐找到了感觉,你强攻我死防,你突破我远投,比分交替上升,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双方的啦啦队也开始较起劲儿来,震耳欲聋的助威、喝彩声此起彼伏,决赛愈战愈烈。上半场结束,网络新媒体以15:11微弱优势领先。中场女子投篮,中科海讯代表队以6:5搬回1分。下半场比赛,双方拼抢的更加激烈,中科海讯加强了攻势,进攻强势、全面、迅速;网络新媒体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凭借身体优势加强内线防守,严防死守并伺机突破,场面一度焦灼,双方僵持不下。最终,网络新媒体防守奏效,稳扎稳打,将微弱领先优势一直保持到了终场,28:23,网络新媒体获得本次比赛冠军。
精彩从第一分钟就开始了
巾帼不让须眉
 
    2008年,既是炎黄子孙享有光荣与梦想的一年,同样也是中华儿女承受坎坷与艰辛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迎来“08北京奥运”,为喜迎奥运,全民健身,我们举办了这场激情、火热的篮球比赛。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发生8级地震,这场罕见的灾害,是对中华民族的又一次磨砺。灾难发生后,声学所职工、研究生和所属企业积极行动,先后为汶川捐款、为中科院成都分院捐款、交纳特殊党费、为北川希望小学捐款等,声学所团员青年们还组织了“绿丝带心系汶川”、“蜡烛祈福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支援灾区。
    为缅怀逝者,抗震救灾,声学所团员青年们“篮球义赛,节约捐赠灾区”的倡议得到了所有参赛队的支持,全体参赛队员不拿纪念品、获奖队员不发奖品,省下来的资金将通过科学院团委与绵阳市团委捐献给北川希望小学或其他拟建立的希望小学,专款专用。此次,我们将比赛节约的一万元全部捐赠出,同时比赛的赞助方“中科海讯公司”又慷慨解囊,尽管先前已多次向灾区捐款,又一次拿出一万元一同捐献给受灾的北川希望小学,再次体现了科学院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手拉着手,心连着心,让爱一路前行!
    决赛结束,举行了简短的颁奖和捐赠仪式。仪式由声学所党委王小民副书记主持,出席仪式的嘉宾有:张春华副所长、院团委胥伟华书记、中科海讯蔡惠智董事长、所长助理易洪、工会主席倪宏等。
党委王小民副书记主持颁奖及捐赠仪式
 
    仪式开始前,为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随后,颁奖仪式开始。本次比赛共设置六个奖项:最佳领队由五部的蔡宇同学获得,最佳男女球员分别授予中科海讯代表队的王子怡和林晋美,冠军为网络新媒体代表队,亚军为中科海讯代表队,季军为机关联队,创新文明奖则颁给了球风严谨、球德高尚的综合声纳代表队。张春华副所长、院团委胥伟华书记、中科海讯蔡惠智董事长、工会倪宏主席、所长助理易洪和团委张云鹏书记分别为获奖的集体和个人颁奖。
    颁奖仪式后的捐赠仪式上,院团委胥伟华书记代表北川的孩子们接受了捐赠,并对中科海讯公司、所有参加义赛的球员以及赛事组织者的义举表示深深的感谢。他赞扬这种义举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的精神。随后蔡惠智董事长和张春华副所长分别发表了讲话。作为本次比赛的赞助方——中科海讯董事长蔡惠智表示非常感谢声学所团委提供了这样一次好的机会,中科海讯非常愿意赞助这样的比赛,同时更加愿意为灾区重建贡献科学院企业的爱心与力量,希望这样的比赛能保持下去。蔡董事长的发言博得现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随后张春华副所长对到场的嘉宾表示了欢迎,对团委、研究生会等赛事的组织者、参赛的运动员和到场的观众表示了感谢。并对中科海讯公司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示了高度赞扬,为声学所有这样的企业而感到自豪。
中科海讯公司爱心捐赠
 
声学所团委爱心捐赠
 
    最后,随着张春华副所长宣布本次比赛胜利闭幕,声学所2008年度“中科海讯杯”篮球比赛圆满画上句号。
 
网络新媒体代表队全家福
 
中科海讯代表队全家福
 
机关联队全家福

在这段时期内,四川震区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灾区及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和心理健康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深切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参与,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主办,爱心志愿者承办,发起了“一元爱心捐款”公益活动。通过前期的宣传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一共有606名同学参加,累计筹得现金陆佰零陆元整。之前有不少同学在震情公布时就已纷纷慷慨解囊,而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同学们在学习繁忙、离校事宜繁重的夏季学期里,再次为灾区及困境儿童献上了一份爱心和帮助。
 
现在正值夏季,灾区现需大量物资,如风油精、蚊不叮、夏季的鞋、内衣、T恤、雨伞、湿纸巾等,而儿童的抵抗能力相对更弱,对于这些物资的需求也相对更多。此次爱心募捐活动的受捐单位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承办组织是儿童希望基金爱心志愿者,捐助方向为企业捐建社工服务站,捐款将直接用于购买灾区稀缺物资。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工作部(简称为“儿童希望”),是专门从事孤残儿童和其他身处各种困境的儿童救助的非营利性机构,是当前中国最大规模的国际儿童慈善机构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儿童希望”通过接受国内外的捐赠,与地方民政部门合作,开展对孤残儿童的助医、助学、助养等儿童公益事业,向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以及身处其他困境的儿童提供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帮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6月30日晚,小提琴青年演奏家白亮先生独奏音乐会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礼堂成功举行。此次演出是为庆祝中科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并欢送即将奔赴各培养单位的莘莘学子而专门举办。
 
这次演出可谓高雅韵味十足,吸引了很多研究生院的师生员工前来欣赏,大家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爱的问候》是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一首极为精致的小品,风格温婉动人,曲调优美无比,堪称绝响,如同爱人在晨风里的问候。
 
《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将故事描述得真实生动,扣人心弦,将现代演奏风范融入古老的奏鸣曲中,并加入了新颖的华彩乐段。
 
《牧歌》形象地描绘出内蒙古的草原风光:蓝天、白云、绿草、羊群,一阵阵清脆的笛声,抒发了牧民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心情。
 
《美丽的罗斯玛琳圆舞曲》用轻快的连断弓奏出,表现出少女的可爱,舞曲中部加入爽朗的副旋律,使人仿佛看到一位拖着舞裙翩翩起舞的美丽少女的形象。
 
《新疆之春》旋律欢乐优美,热情奔放,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生动地表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疆自治区人民欢乐的生活情趣。

而最后压轴的曲子更有特殊意义,它是白亮先生的父亲亲自写的曲子,得到了很多专家和听众们的广泛认可,以风暴骤起的象征性的手法,庞大的气势,描绘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