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蜀志》:“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李冰治洛水已两千余年。在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的组织下,在中科院心理所的领导下,我作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教育基地研究生服务团的一员来到了什邡市洛水镇。我才真正接触到李冰的故乡,青山脚下的美丽小镇,洛水。
 
出发时,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知在电视中见过无数次的重灾区,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几乎马不停蹄,上午到达什邡后,先我们一批的志愿者对我们做了简单的培训,下午便来到了洛水镇洛城村,算是正式开始了工作。志愿者的工作还是非常辛苦的,每日早起,在尚未修好的公路上颠簸四十分钟来到洛水,然后再转乘“蹦蹦”,去将要进行访谈的村子。傍晚,回到镇上的集中地时,坐在哪里就可以呼呼大睡,当访谈的各组全部到齐后,再颠簸回什邡。晚上,还要将走访得到的资料整理、汇总,每天都早起晚睡。回来同学问及,我都会简单的回答,很累,却值得。因为我从这里感受到太多。
 
大地震动,山川相合,房屋倾倒。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曾经美丽的村庄成为一片废墟,百分之九十五的房屋都不能够继续居住,许多家庭,在这次大地震中丧失了亲人。一路走过,路边的残垣断壁和那统一颜色的救灾帐篷,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这里灾情的严重。然而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看到更多的却是洛水人民的热情、淳朴,感受到他们在大灾之后的坚强和乐观,和对帮助过他们的人的感激、感恩。走入洛城村,在热情的招呼声中,听到最多的便是“真的很感谢你们”,他们认为志愿者是不辞辛苦,不远万里来帮助他们抗拒灾难,走过难关的。太多时间,这种热情会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们的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真正乐观,坚强,不怕困难,勇敢面对灾难的人是他们自己。很多家庭已经自己动手搭建起了过渡安置房,很多人用心的将房间布置的漂亮、温馨,慢慢开始了对未来的规划,生活的气息越来越浓厚。洛城的村民,已经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在为重建家园而辛勤的劳动。他们虽然遭遇灾难,却坦然,虽然收到伤害,却依然乐观的去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和村民的交谈中,他们没有太多的抱怨,却不断的在感谢,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志愿者,感谢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们。我也更加明白如何去感激别人,去感恩生活。那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大智慧,学会感恩,为自己的拥有感恩,感谢生活对自己的赠予。
 
最后一天,我即将结束了志愿者的工作时,新的志愿者,也已经来到,我带着他们一起去拜访我走访过的家庭,去一一和他们道别,衷心地祝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没有痛苦和不幸,永远快乐、幸福。离开洛水之前,我们都买了一件印着红色的“洛水加油”字样的文化衫,希望洛水的未来会更好。这段作为志愿者工作的时光,也将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正如彭院长所说,我们此行,“奉献了爱心,了解了社会,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人生”。
 
再见什邡,再见洛水,你的坚强和乐观,我将永远铭记,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在北京政府的大力援建下,什邡、洛水一定会重建的非常美好。到那时,我们再去,展现在面前的一定是一个崭新的什邡,一个崭新的洛水。

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早晨7点整,中科院寒旱所的师生们早早的乘上了开往兴隆山的旅游客车,开始了一天的兴隆之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程,旅游客车顺利到达我们出游的目的地——兴隆山。融入兴隆山,一路行来,我们心情舒畅,满口的佳句赞不完这甘肃境地的绿色小环境,丘陵山地中间的绝色小绿洲。
 
初到兴隆胜景。兴隆山脚下,空气清新宜人,但略有一点冷。没有带外套或者是穿短装的同学们对这兴隆山脚下的凉气显然毫无防备,个个抱胸于怀,以解这山里的冷气。但是眼前美丽的景色,周围清爽的空气,瞬间便将同学们从稍冷的空气中拉了回来,三五成群的谈论起了眼前的秀色。
 
进入山门,迎面闯入眼帘的便是蒋氏行宫,这座行宫是1941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为迎接蒋介石先生到兰州而建造的。行宫几经风雨仍然完好无损,并且在人们的维修与护理下更胜初年。
 
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转暖,同学们没有了初到兴隆山时的那种冷的感觉,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且行且停,且说且笑,且走且照。慢慢的队伍在行进中拉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欢歌笑语在古老的生态系统中间荡漾开来。照相机成了这一刻不可或缺的奢侈工具,只听得咔嚓一声,山中的美景连同拜访美景的人们瞬间被定格到时光隧道里。
 
行走在能工巧匠开辟出来的山间小道上,师兄弟们一路观赏着这美不胜收的天然景色。似乎是兴隆山美景的有意撮合,新老生之间的关系迅速趋于融洽。抬头看看那条蜿蜒的小路上,有谁能够看得出来欢笑的人群中有新生有老生,并且刚刚见面一会儿。这一独出心裁的“接新生迎奥运”主题会就这样在绿色山景的掩映下,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得到了升华。
 
这次“接新生迎奥运” 为主题的兴隆山出游活动,充分的将寒旱所新老生的关系拉近,并且有力的加强了新老生之间的感情和学术交流,新生在与老生的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到今后工作的流程以及科研的技巧。同时交流着各自的专业和在科研上所遇到的问题。高年级的同学热情地向新生介绍着所里的环境、领导、实验室情况以及一些专业的出野外情况,满足了新生的好奇心,也让新生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整个活动现场气氛其乐融融,最后大家在兴隆山下合照留念。
 
在北京奥运开幕前夕,同学们充分的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奥运会的召开更增强了我们为建设祖国贡献自身力量的信心。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从事科研活动离不开科研论文的写作。也就是说,科研工作者对科研与实践工作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与推理之后,需要将所得出的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以书面的形式加以表达。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是进行学术交流和延续科学的主要手段。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必须有相应的文章在相应级别期刊杂志上发表。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为例,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一般应在国内CSCD收录刊物上或国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申请博士学位则要求一般必须要有一篇SCI文章或者在EI、ISTP上发表篇多篇文章等。总之,论文的写作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并且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位获取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因此如何写论文以及如何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是我们每一个即将进入科研阶段的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了解决我们最关心的这个问题,研究所特别邀请了罗格平研究员于7月23日下午为我们做了一场及时而精彩的“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讲座。罗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创新性研究员,新疆生地所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地理学报》、《生态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应用生态学报》、《干旱区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有着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论文写作经验。
 
罗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科技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了解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题目过大过泛、缺乏创新性等,并特别强调引言与讨论部分写作的重要性。然后分别就论文退稿的原因、写作某篇文章的原因、刊物选择以及投稿等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精细的分析,其中特别强调了态度决定一切,撰写论文 的目的是学位申请、职称晋升还是项目结算,不同得目的、态度则决定了论文写作的水平,也决定了我们该选择何种级别的期刊,更加决定了我们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最后,罗老师就如何撰写论文的七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题目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处,罗老师强调在我们不熟悉论文题目拟定的情况下,可以先力求准确,通过查阅参考核心期刊中类似文章的题目写作方法后,再力求简练;对于引言部分,是最难写的部分,老师特别强调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并且必须包含引言结构所有内容;材料与方法部分相对简单,根据不同期刊,选择不同的写作方法,但必须简单真实;结果部分是作者贡献的集中体现,其中,罗老师重点强调了图表,一个好的图表是一篇好论文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属于文章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应用表格时应尽量避免对表格的重复描述;讨论部分是论文写作中又一重点,且是难点之一,在国内往往被忽视和淡化,但是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罗老师强调讨论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介绍了如何撰写讨论部分;最后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结果”与“讨论”部分的高度概括,通常要单独成一节,需总结性地阐明研究可能的应用价值、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整个讲座,生动而具体,对于即将开始撰写论文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盛的知识大餐,它解决了大家心中无数的疑团,并让我们对如何撰写论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罗老师强调:态度问题是真正决定我们写作论文的核心因素,只要我们摆正论文写作的态度,把写作论文看作是为表达自己科研成果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毕业文凭或者职称晋升,那么你的论文写作过程必然是充实的、快乐的而且是轻松的。

2008年7月25日下午7:00-8:00,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的篮球场上,07级新到研究所的硕士与师兄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热情激烈的友谊篮球对抗赛。
 
比赛一开始,师兄们先下一城,连拿4分。不过,新生的场上队员不甘示弱,在对方投篮不中后,抓住时机,扳回一球,并由此将比赛带入了正式的对抗阶段,比分交错上升。
上半场进行到一半时,师兄们领先并换下主力。抓住这一机会,新生利用挡拆、突分、传球、上篮等手段将比分不断缩小。在上半场结束时,比分定格为16:24。
 
下半场,双方队员重新回到场上,由于师兄们的精准投篮以及新生在配合上的较多失误和体能上的问题,师兄们一直保持领先。但在场外啦啦队员热情、高亢的加油声的鼓舞下,队员们不轻言放弃,仍在场上积极拼抢,利用机会进行适时的反击,并伴随着一名队友的连续进球得分及啦啦队的热烈掌声,将场内外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终,比赛以师兄们的胜利宣告结束。但双方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全力竞技、永不言败、诚实、友善、讲求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场外啦啦队员对场上队员的理解和支持,使比赛的整个过程熠熠生辉。

7月24日下午,魏文寿老师在百忙之中抽身为新疆生地所的研究生们做了一堂有关气候变化的精彩报告。报告内容包含了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内涵,全球变化的新观点,以及比较了IPCC四次报告的结论,对于新疆干旱区这种特殊地域的全球变化特点做了归纳与总结,最后介绍了观测气象数据的各种仪器,并对刚从研究生院回所的研究生们寄予了厚望。
 
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在此领域进行研究探索。由于全球变暖、CO2浓度上升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能源经济,政治性问题,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球变化问题的研究领域具体深入到了粮食生产、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否受到威胁,生态系统自身恢复是否受到影响等等,所以是政府和人民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平时,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报告又进一步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机会认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前言问题以及研究进展,通过这次报告我们弄清了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变暖是总体趋势,并不能代表所有区域,如甘肃祁连山地区就有气温下降的趋势。但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论中指出全球变暖是事实,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主要是燃料的燃烧),为此工作组成员对未来气候进行了预估,主要表现在陆地和北半球高纬度增温显著,南极将持续低温;由于CO2的存活期可以达千年以上,所以清除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需要一定的时间;高纬地区降水增多,云量增加,多数副热带地区降水减少。科学是民主的,必然会存在争论和反对意见,目前以俄罗斯科学家为代表,对全球变化问题出现了新的呼声:气温将在未来几年内出现冰冻期,并在2041年达到最低值,冬季表现尤为明显;同时CO2气体并非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
 
新疆位于亚洲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也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气温变暖程度北疆大于南疆,并且体现在冬季;降水呈总体增加趋势,北疆的降水增幅小于南疆,主要表现在冬季和夏季。这种变暖变湿的气候变化,对新疆的农业灌溉,作物种群等都是十分有利的,但也要考虑到由于全球变暖而造成的极端事件对本地区的危害。

最后魏老师给研究生们提出了期望和要求,用十六字总结就是:“历史责任、把握目标、实事求是、集合创新”。研究生们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明确科研学习的目的求实创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报告结束后,同学们都踊跃的向老师提问,虽然专业不是气候方面,但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热情以及气象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应用的重要性。我作为本专业的学生,也更加有信心学习好这门科学,用心体会,着重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时刻以这“十六字”鞭策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