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乡下跑到兰州,弹指一挥间六年过去。感谢近代物理所的海纳百川,将我这个自学物理本科生纳入麾下。而今我即将博士毕业,自己一路走来,不仅验证了四十多天学一门课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还通过耳闻目睹所做所想,产生了一点对科研的看法。假定生活问题已解决,倘若还痴心不改地热衷科研的话,那么下面的东西或许有点用。
 
     先说科研选题。周济说,要顶天立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要能改变世界。上述标准缩小一百倍,就是说,做基础研究的要选国际重要的前沿基础领域,搞应用的要考虑到其应用价值的重要性。这就是something important. 对于我们小人物来讲,选择一个目前看来刚有苗头但有发展前途的方向至关重要。把握的好的话,若干年后,你与这个方向同步发展,你那时想不牛都难。这个方向的把握,要从你的专业领域,物理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甚至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当然,如果愿意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甘为他人做嫁衣,也无可厚非。但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在你归西之后,面对你的骨灰,高尚者将不会撒下热泪。上面说的属战略选题。至于战术选题,胸怀研究课题去看其它专业文献即可。联系创造事物的质,看不同的概念之间是否能建立起某种联系,能的话,idea就有了。这其中,类比算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了。
 
     然后就是怎样做的问题。虽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做不出来也不行。基本功扎实,精力充沛,就自己干。否则,就要善于借力,以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之不足,进而达到目的。合作交流是当今科学最明显的特征,具有团队意识很重要。如果融入优秀的团队,不要时刻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要有奉献精神。对于凝聚力不佳,人心不齐的团队,恭喜你有机会实践毛主席的统一战线理论了。
 
    如果幸运地得出了结果,还要看物理上是否something new. 发文章与造人不同,一篇文章的出世,相对于现存的浩如烟海的文献来讲,没有something new的话,那是很可悲的。要something new并不难,充分阅读文献资料就能做到。
 
     最后就是结果检验,即how to test的问题,也就是坚持走理论实验或者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不关心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除非你说服了全世界,不然是难以成器的。因而,做理论的关注国际著名实验室或机构的proposal等是很重要的。
 
     顺便啰嗦一下,适时补充些中外哲学、逻辑,兵法之类的维生素并不增加你的负担。相反地,祖宗们的智慧将有助于你的科研战略战术的谋划。
 

     缘分是世间最神奇和不可思议的,在茫茫人海中,我和你们——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东南西北,却相聚在皋兰山下黄河之滨,你我有幸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结缘。诗人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是的,我们都是偶然地投影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波心。而今天你们完成了你们的硕士或博士的学业,我们又要分手,又要奔赴新的岗位,踏上新的征程。但我们没有离愁,没有别绪,只有期望,只有祝福。雏鹰终要离巢,广阔的天空会丰满你们的羽翼,小树终要撑起蓝天,风雨才能使你们成为栋梁。虽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勿忘我们相会时互放的光芒。无论在哪里,只要祖国需要,都会发一份热放一份光。
 
     三年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但给你们留下的回忆却是那样的久长。在图书馆沉醉在书的海洋,在实验室度过愉快的周末,体育室留下健美的身影,在计算机前深夜未眠。怎能忘记学术上激烈的辩论,又怎能忘记彼此间真诚的无私相助。
 
     在这里你们明白了科学是一盏神灯,它带给了人类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它要求追求者一生的奉献。在这里你们开始领悟人生的真谛,开始懂得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恩,你们的眼界和心胸逐渐变得开阔和高远。
 
     不管你是个性内敛,少言寡语,还是热情奔放,激昂陈词,不管你是莽撞冲动,年轻幼稚,还是镇定自若,成熟稳重,你们都在所研究的领域,显露出东方的智慧和创见,施展了才华,奉献了自己。
 
     在理性的科研背后,你们依然能感受到朝气蓬勃的气息,难以言传的、富于节奏的生活。无论是晨曦将至或晚霞满天,无论是和风夏日或瑞雪严冬,生活都是芬芳而多彩的。在黄昏中散步,傍晚的球赛,生日的团聚,赶写论文的忙碌,最平常的小事都无比生动地记录了你们的分分秒秒。相信就是你们到了老年,也会回忆起这些生活的片段,深深地搅起对这段美好时光的眷恋。多久多远都会感到熟悉而亲近,因为那曾经溶入我们的生活,是生命中的一个美妙的段落,刻在内心深处,会弥漫我们的一生。因为,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青春。
 
     今日相别无酒,几句平淡的话语却情浓于酒。期望你们永远不要失去对科学强烈的好奇心,去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人生之路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完成他的旅行,别停下,把今天作为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大四下半学期来所里实习时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转眼间已经到了博士毕业的时候。站在毕业的门口,回顾来时的路,往日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有太多的体会值得回忆和诉说。
 
     由于一直以来在学业上的顺利,自己对未来对责任都考虑得很少,就这样在懵懂中读了研究生,又在懵懂中度过了研究生的前两年。总以为自己在天赋上占有优势,从来不肯在学习和工作中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顶多过一个阶段给自己定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完成之后就沾沾自喜一阵子;而遇到问题,往往像鸵鸟一样,不敢面对。虽然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总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还认为自己的态度超然。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还为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而惋惜。幸运的是,转变还是到来了,虽然有点迟。最开始反省自己是因为看到了导师做事的态度,虽然他很忙,但他一旦开始做一件事情就会很执着认真,从他这种作风中,我逐渐明白他为何能达到现在的成就;而自己在生活中的挫折加速了这个转变的过程,虽然当时觉得痛苦,但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幸运,如果不是这些经历,也许自己会走更多的弯路,而浪费的是大好的青春。
 
     如果问我,在读研究生的几年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我的回答是对人生的一种正确的态度。早在中学时,保尔的名言就已经烂熟于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但直到现在,我才对这些话真正地认同。
 
     站在毕业的门口,我的心里少了几分对过去的不舍和留恋,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2003年7月,我整理行囊,告别家乡,来到兰州这座地处西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城市。肩负着亲人的殷殷期盼,承载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踌躇满志、带着年轻的自信和些许轻狂走进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度过我的年轻生涯中最值得珍视的五年时光。
 
     这是奋斗的五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于一名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子,是一处需要仰望的神圣殿堂,为了珍惜在这里深造的机会,为了实现自我超越的梦想——奋斗,就是我的精神,我的动力。回想五年时光,近千个日日夜夜,实验室、图书馆、自习室、宿舍,简单的两点一线占据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看似单调,却给予我丰富的精神追求。求学之路,本就漫漫而艰辛,我用自己坚定的努力见证了上下求索的执著。犹如一次次攀登高峰,每到一个新的起点,就意味着离峰顶又近了一步。辛苦吗?的确,但在这里,我找不到不去奋斗的理由,那么多优秀的老师,那么多科研的技术,那么多宝贵的经验,都让我沉浸在努力、努力、再努力的信念里,不能自拔,辛苦亦然,坚定不改。
 
     这是成熟的五年!从22岁到27岁,人生最青春、最灿烂、最光彩夺目的五年。22岁的我不能说年少轻狂,但也傲气十足,大学毕业,顺利深造,伴随着多少羡慕的眼光,也激发了我心里满满的自足。来到所里,导师要求严格,当我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刻苦读书的氛围里的时候,我学会了冷静,分析了自己的不足;我懂得了理智,战胜了心理的冲动;我敬佩我的导师,确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渐渐地,实验失败我不再焦虑,冷静分析,积极改进;论文受阻我不再抱怨,重新修正,尽善尽美;心情低落我不再逃避,勇敢面对,自我调节。对朋友,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疼惜;对老师,有了不尽的感谢。直到今天,我看到27岁的自己,充满激情但不失理智,自信自强冷静处事,这是五年的奋斗给予我的另一层收获。
 
     这是收获的五年!有耕耘就一定有收获,这是在近物所五年里,我用实践证实了的真理!从五年前只是熟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到今天具备了自主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从只知道一个人埋头苦读,到懂得团队合作、自我完善。记得在这里第一次得到导师赞许时的高兴;第一次成功发表学术论文的欣喜;第一次独立完成一项科研技术的激动……收获的又不仅仅只是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情同兄弟的朋友,还有我甜蜜的爱情,五年时光,如今,我满载而归!
 
     这是难忘的五年!这是必须铭记在我人生阅历中的五年!难忘恩师,难忘同窗,难忘兰州这座给我收获的城市,难忘近代物理研究所这片培养我的沃土。2008年7月,同样的炎炎盛夏,同样的火热心情,我再次打点行装,满载希望,踏上行程。不同的是,我带上了我的奋斗,我的成熟,我的收获,我值得骄傲的五年时光,继续为了明天拼搏吧!
 

你喜欢肯德基还是喜欢吃饺子?你喜欢看rain的演唱会跟着high还是坐在茶馆听着昆曲品头论足?你喜欢网上冲浪还是抱着《红楼梦》熟读?在这个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激流飞速的年代,更多的人喜欢速食式的快餐,而忽视了精工细作的美食,更多的人喜欢看美剧的冒险、韩剧的缠绵,而忽视了京剧的高昂、昆曲的婉转。很多人或觉得传统文化艺术太高雅无法欣赏或觉得太呆板过于陈腐。
 
“我们现在很少讲国学,而是学习西方文化,忽略了国学和传统艺术教育”,来自管理学院的张同学。简言之,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偏于一隅。
 
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对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但喜欢看,喜欢听,更喜欢去表演,去传承。在中科院,就有这么一批人。
 
6月20号晚七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礼堂曲艺社相声专场晚会成功举办,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传统艺术大餐。贺鹏的多才多艺,山鸡的插科打诨,王俊的花样快板,老廉的沉稳老练,元龙的守正出奇,老朱的火候拿捏、闫荣的丰富经验,凯亮的表演天分,唯一的美女演员卢静,还有矿业大学外援的精彩表演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曲艺社的成员每周二晚上都会在中关村园区排练,“大家都练的很狠”,此次晚会表演《日遭三险》《挂票》的元龙说,“大家都比较敬业,见了面基本上只谈与相声有关的事,基本上都很‘贫’,三五句就套上段子了”。来自矿业大学的李禾香说,为了准备这次的相声,他从五天前就开始准备了,可以说是“早上练,晚上练,连做梦都在练”。
 
李禾香说:“我喜欢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我不仅喜欢听,喜欢看更喜欢演,相声艺术是我们的传统艺术瑰宝,我希望能做个传承者”,他正在筹建中国矿业大学的曲艺社,并正式拜了师傅,“用郭德纲的一句话总结我对相声的感情,那就是:‘我喜欢相声,我怕它完了’”。和中科院的其他表演者一样,元龙则相对低调的多,表示自己不敢说那样的话,“我们才疏学浅,就学了一点皮毛,根本谈不上传播相声艺术”,可是他在电脑上存了10G的相声作品,对这门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正是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让我们欣赏到那么精彩的演出,甚至,改变了一些同学对传统艺术的看法: “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相声,总觉得很俗套,但看了今天的演出,我才发现自己的浅薄,相声是一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既高雅又通俗的艺术,不愧为传统瑰宝”。lulugump同学则说:“是你们的努力让传统艺术可以在中科院发射光芒”。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正是传播了这项艺术吗?
 
事实上,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度还不是很热烈,地学院的王同学说:“凡事莫强求,别人的意志是强加不了的”,还有同学表示“自己喜欢、传承就可以了,你又无法让别人喜欢、传承”,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表面看来是在倡导自由化个性化,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们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是不够的。当韩国急切的要将"端午节"、"中医"、"祭孔大典"等代表中华古老文化的意识形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很多人揭竿而起:这,这怎么成了你韩国的了?一方面说明韩国对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视(当然这其中不乏其夜郎自大的思想),另一方面却昭示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够。很多人把传承传统文化艺术想得过于神圣,总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其实,在平常生活中多关注,多了解,发掘自己的兴趣,也是一种途径。所以,相声专场晚会会在科院玉泉路园区大受欢迎,美丽绽放!
 
“感谢演员的努力,是你们给了中科院人笑容,只有更多人爱传统文化艺术,这门艺术才不会灭亡”,lulugump同学说。
 
 (研究生记者团 张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