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刘佳】5月25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4场题为《地震灾害预警及快速评估――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思考》报告上,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倪四道教授在回答中科院研究生院同学提问时表示,汶川地震的产生与三峡大坝没有关系。
 
汶川发生地震后,关于三峡工程这样一个大工程是否与此次地震有关的话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倪教授认为,此次汶川地震不符合水库诱发地震模型。
 
首先,“是因为三峡大坝离得太远,水库诱发地震有一个特性就是一定是在水库周围30至50公里以内。”根据精确定位的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中资料证明,震中位置均分布在坝区、水库库盆及近岸地段范围内,距库边线一般不超过3~5千米,最远10千米。而四川汶川距三峡大坝直线距离有700余公里,这样的距离已经远远超过水库诱发地震的距离了。
 
第二,历史上由水库诱发的地震都比较小。“比较大的大概是6.2级, 6.5级地震威力都不是那么大,造成损失也比较小,只要稍微设防,造成的伤亡是相当小的。2005年9月九江地震造成13人伤亡,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很多农村,乡镇的房子太差,没有任何抗震能力,在现代社会里面合适的设防,6级地震造成伤亡是相当小的。”
 
第三,“汶川地震基本上没有前震,不符合水库诱发型地震模型。”有些人认为由于在震中附近有几十个小水库,是不是由于这些小水库造成了地震发生呢?倪教授说,水库诱发地震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水位增加地震会从无到有,先引发一些小的,然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来一次大的。这一次汶川地震基本上没有前震,“所以这一次地震不能怪水库。”
 

【新闻网讯 记者张越月】
 
第一次:欢迎的掌声
 
九点五十分,来自灾区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缓步走向讲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里响起了第一次掌声。
 
和刚做完报告的滕吉文教授相比,崔鹏老师没有那么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蓝色条纹的衬衫在没有背景光的舞台上有些偏黑,稍许有些乱的头发下,台下观众看到了一张略显疲惫的脸。
作为抗震小组的成员,崔老师在地震发生两天后就进入汶川等重灾区调查次生灾害,尤其是堰塞湖造成的影响。他进入随时可能有塌方危险的山区,爬上堰塞湖的堤坝,取样研究。在大山中经受住多次余震的威胁后,又连夜返回成都开始分析总结工作,直到今天。
 
第二次:鼓励的掌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崔鹏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我想很多的中国人在心里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不哭,中国坚强!”说完这几个豪气干云且满含真情的字,他流泪了。台下的观众响起第二次掌声。
 
接着,崔老师以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为题,展示了他看到的来自前方的信息,很多照片是他在灾后研究中拍摄的。在讲解这些照片的时候,崔老师的每句话都会有停顿,整理一下感情,然后轻轻地舒一口气,才继续说。
 
两张北川城区前后对比的照片出现在幻灯片上。他说,“令人痛心的就是这一张照片,震前是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震后……”这句话是他整场报告中唯一一句没有说完的话。
 
第三次:希望的掌声
 
很快,幻灯上出现一座没有倒塌的学校的照片。“……这一所学校没有倒塌,温总理就说我要代表全国人民感谢这个建筑商!”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是激动的声音!全场第三次响起了掌声。
报告继续,崔老师开始讲解堰塞湖的成因、目前的情况和专家组对于堰塞湖的处理意见和如何减少次生灾害。他的语句不再断断续续,而是自信且连贯;他的语气也不再如开始般悲伤,而是平静且客观。
 
“四川遭受了那么大灾难,我们都是非常痛心,但是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来,我们还要重建家园。”十分钟内,崔鹏老师的表情一直写满了坚定,话语也充满了信心。他的脸上仍带着地震给中国人的留下的悲怆,而对未来的自信和希望更多地出现在他的脸上。
 

【新闻网讯 记者黄磊】地震发生后10秒钟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有效的保证安全,减少损失?地震的发生是否完全没有办法预测或者预警?在25号早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4场报告会上,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与科学学院的倪四道教授为我们简要讲解了地震灾害预警及快速评估的技术和国际上新进展,为以后的抗震减灾指出了一条新路。

 
在报告中倪教授谈到,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据报道,1900年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53%。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地震短临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时候地震危害的评估和预防就非常重要和有效。事实证明,如果做好地震灾害的预防工作,可以将灾难的损失降低最低。如身处重灾区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在过去几年内将教学楼加固,并经常举行紧急疏散演习。地震过后,全校没有出现一个人员伤亡。
 
在吸取旧金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之后,美国人提高了抗震防震的风险意识,在加州北部地区做了非常细致的地震危害性分布图,掌握整个地区的地质情况,相应的对各种建筑进行设防。我国也应该做这样的图。通过仔细研究各主要地震断层,对各地区的地震灾害性进行评估,制定严格的抗震标准,并对重点地区和关键设施设立较高的防震等级。
 
另一方面就要引入新的抗震防震技术。据研究,地质造成危害主要是靠地震波。地震波有三种:P波,S波,SS(表面)波。P波传播速度最快,也最弱;SS波传播最慢,危害最大。地震在中心地区发生后,沿一定方向传播继续对附近其他地区造成破环。如果我们能够在地震发生的前几秒内根据P波的数据判断出这次地震的等级,影响区域和传播方向,就能赶在地震波到达之前给其他地区提供预警。以汶川地震为例,它由汶川—北川—青川逐渐传播,传播到北川70秒,青川需要100秒左右。我们在第一时间给北川青川提供预警,这样他们就有70-100秒的时间实施紧急的避难措施。100秒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如停掉急行中的火车和汽车,关掉一些电器设备,工厂处理好有毒有害的工段,防止有害物质泄露等等,还有人员紧急疏散,或就近躲在墙角桌底等较安全的地方。这样灾难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将会大大下降。
 
那这项技术到底成不成熟呢?倪教授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如日本,土耳其等已经开始利用并逐步完善这项技术构建地震灾害预警系统。最近几年国际上报道的最快已经可以在4秒内可以知道地震大概有多大,我国现有的技术也可以做到10秒内。在首都圈这样基站较多,通讯设施完备,各方面条件较好,又有较大地震危害可能性的地方,建立这样的预警系统是很有必要的。一旦灾难发生,就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同时也便于灾害救援工作的进行,将灾难损失降到最低。
 

【新闻网讯 记者张晓娟】5月25日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3场报告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研究员做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方略》,在提问环节葛研究员提到:心理重建和灾区重建同样重要。
 
在汶川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夺走了6万多人的生命和物质家园,幸存的人们面临着重大灾难之后的创伤应激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抒解,将长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如自杀和暴力等极端行为,这种影响在日后生活中会越来越明显。对于幸存者来说,除了物质的救援、身体的医治、政府的温暖,他们还需要亲情的抚慰、压力的疏解、悲伤的辅导。
 
基于此,葛研究员表示,自己虽非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但在灾区重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心理重建是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也积极在这方面努力,心理救援行动正在展开。
 
相关链接:
 
葛全胜研究员是我国全球变化和旅游科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是国务院新成立的“中国西部开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陆地表层系统格局与变化研究室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新闻网讯 记者黄晓慧】5月24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2场主题讲座《5.12汶川大地震与次生灾害》进行到最后时,主讲人崔鹏教授向现场的听众展示了一张自己几天前奔赴四川重灾区考察救灾时拍摄的照片。他说:“这是我在青川拍的一张片子,中间是一个佛,旁边是一个庙,神连自己的房子都不能保护,我们靠什么来保护我们自己呢?”
 
崔教授的话立即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沉思,大家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眼前这张“佛雕看似屹立不倒、神庙却已经全部化为废墟”的照片。虽然他的面容略显疲倦,但是他的目光坚毅。停顿了片刻后,他继续说道:“我想只有两种,一个就是靠我们的智慧,靠我们的毅力去把我们自己的家园去建设好。在我回来的路上我感到非常欣慰,尽管我通过灾区考察回来,灾区里面学生不能去读书了,但是他们自发写着无限感激,就是感谢沿途奔赴灾区抢险救援,包括有组织的支援。另外就是知道感恩的民族我想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民族,我们的孩子他知道感恩,他只要知道感恩,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着,自己应该怎么对待生活,自己应该怎么建设自己的家园,所以我看到这也就看到我们灾区今后的希望,谢谢!”语毕,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崔教授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5.12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后,他作为四川省水利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在第一时间就与他的团队成员一起冒着余震不断、地质灾害频发的危险赶赴北川等几个受灾十分严重的地区考察地震所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的情况。他们带回了很多宝贵的灾情情况,为救灾排险、灾民安置转移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根据我们的经验,往往在一个大的地震以后,在主震区在今后震后2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都会是一个泥石流滑坡高发期,所以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都应该非常非常地关注泥石流滑坡次生灾害。”崔教授认为,现阶段诸多次生灾害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而首当其冲的危害就是堰塞湖。除了目前按照危险程度排序进行紧急排险外,在日后很长的时间内还要不间断地监控当地的变化,马上就将到来的汛期将给本来就是地质灾害频发的灾区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要通过在重点地方安装监测仪器,并结合天气预报等前期预报“多渠道、多尺度、多方法的观测,尽可能保证当地居民的安全,特别是我们今后进行灾后重建重点居民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