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清晨,
    空气有些凉意,
    哗啦哗啦的声音里
    试卷被来回翻动。
 
    这一刻,除了思维,
    似乎一切都静止了。
    很安静、很平和,
    也许这是仅属于考场的一种安静方式。
 
    一群年轻人在短暂的安静里,
    抒尽其能,为理想、为前途、也为生活。
    文字和符号并不能完全的表达他们,
    但在此刻却决定着他们之后的生活可能发生的种种改变。
 
    这就是考试,
    一个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生活改变着考试方式
    考试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者:车国冬,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学研究所教育干部。)
 

4月17日,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2008年春季拔河比赛在园区排球场举行,信息学院,物理学院,管理学院参加了比赛。最终物理学院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中拔得头筹。

当天,天气晴朗。开赛前,大家兴高采烈地围在一起,摩拳擦掌,商量着战术,不时传来阵阵朗朗笑声,因为这次比赛是男女混合制,即每队各允许10名男同学和5名女同学参加,也正是由于科院女生们热情参与,给这项本来竞技性和力量性很强的比赛项目增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12点半比赛各队队员集合完毕,本次比赛由三个院队循环较量,三局两胜,胜多者为冠军,首先是信息学院对阵管理学院,裁判老师向双方交代完比赛规则后,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似乎就那一刹那,场面就由低潮转向高潮,同学们的欢呼声,跺脚声融成一片,管理学院准备十分充分,不仅每名队员都装备了耐磨手套,而且还有声势浩大的啦啦队助威。相比之下,信息学院在气势上就落了下风,结果管理学院兵不血刃以2:0拿下了信息学院。

稍事休息,信息学院再战物理学院,此时物理学院的同学早在一旁跃跃欲试,等不及了,而信息学院则在体力上处于一定地劣势。结果物理学院的同学轻松地拿下了信息学院。

最后是管理学院与物理学院的较量,这是最后的冠军争夺战了,场面变得紧张而又火爆起来。第一场比赛开始,双方都攒足了劲,在裁判哨响的那一刹那,大家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想一下子就对方于死地,结果管理学院凭借其强大的爆发力,使得物理学院措手不及,很快就拿下了物理学院。第二场开始,物理学院的队员们吸取上一场重心太高而且不稳的教训,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绝地一战,正所谓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物理学院的队员们硬是顶住压力,拿下了这场关键的比赛,把整场比赛带人了生死局,也把比赛推向了高潮,赛场上紧张激烈的气氛引来众人的围观。休息片刻,颠峰之战到来了。这时物理学院的啦啦队们也开始活跃起来,虽然在人数要比管理学院少许多,但在助威呐喊的气势上丝毫不落于对方。真正的较量开始了,一条长绳把30个人紧紧的连在一起,一声哨响,人人用力,在这短暂的时刻, 胜负已经不再重要,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在这场势均力敌的决赛中,物理学院的队员们发挥了他们在相持阶段的优势,最终逆转,拿下了比赛。

拔河本身奉扬的就是是一种“团结就是力量”“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而大家都在拼搏中深切的感受到也发扬了这种精神,比赛没有胜负,大家都是胜利者。

4月18日晚,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为植物研究所患病的燕子募捐的活动顺利结束了,两天的时间里我们筹集到了救助金一万余元,更重要的是燕子的遭遇引起了院内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校园里,一颗爱心火种被无形传递着。值得燕子和我们大家高兴的是,我们看到,当我们中的一员遇到困难时,有那么多的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浇灌绿色的生命。
 
在这两天里,我们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每一张面带微笑的令人崇敬的脸庞,每一声暖人心怀的对燕子的悉心问候,每一次驻足打听,每一次慷慨解囊,都将让我们久久难忘。两天的日子里有着让我们数不完的感人场景,一位男同学手里拿着未吃完的馒头从食堂里出来把钱币塞进捐款箱;一位老奶奶第一天把皱巴巴的钱币捐给燕子,第二天又蹒跚而来满脸幸福地再次奉献爱心;有很多同学打听燕子的病情和就医的医院,为她出谋划策并希望去医院看望燕子;又有那么多的老师同学不止一次两次地慷慨解囊。这些由一位位好心人凑起来的救助金一定会极大的帮助燕子,而当这么多人的爱心火种被传递到燕子那里时,我们也必将把更多的鼓励与关怀,乐观与坚强注入到燕子的生命当中去,帮助燕子更加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更加执着地重塑自己绿色的生命。
 
在这里,让我们感谢每一位好心人,也让我们一起为燕子祝福,祝福燕子早日康复,祝福她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最后,也祝愿每一位好心人一生平安!
 

电脑长期使用,极容易积累灰尘,容易引起故障并且减少电脑的使用寿命。为了方便同学们电脑的使用,生命学院学生会生活部联系到北京天水宇通电脑维修中心,于4月19日义务给大家进行电脑除尘。
 
除尘活动定于下午一点到四点,刚刚十二点半,维修部经理就赶到了学校,和学生会相关人员一起将除尘所需物品布置妥当。将近一点,同学们陆续拿着笔记本或者台式机机箱赶到阶一6教室,大家在学生会成员的组织下排队领号,秩序井然。
 
有些同学的机箱长久不除,灰尘很多;有些键盘里面掉进食物残渣,工作人员都耐心对其进行清理。同时也解答了一些电脑使用中的疑难问题。活动一直持续到四点二十分,除尘任务顺利完成,共清理笔记本及台式机箱八十余台。
 
同学们看到电脑清理后崭新的面貌,都不禁交口称赞。此次活动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基本信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页码:380 pages
·ISBN:7544703762,9787544703765
·条码:9787544703765
·版次:2008年1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在《剥洋葱》中,格拉斯记叙了他从12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共11章,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一直写到他在巴黎的简陋条件下完成《铁皮鼓》。当年,17岁的格拉斯主动报名参军,没有机会进入潜艇部队,却阴差阳错地被编入党卫军,成了一名坦克兵,接受训练,“秋去冬来,麻木不仁”。时值二战后期,德军全线溃退,败得连“全线”都只在地图上存在了。

在书中,他一次次地诘问年轻的自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因为格拉斯认为“必须为这本书找到一种形式,这是最困难的。我们的回忆、我们的自画像都有可能是骗人的——它们也经常是骗人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美化、戏剧化自己的经历,让它们一桩桩浓缩成轶事。我想,所有这一切一目了然,包括文学回忆录的坏名声。这就是‘洋葱’。在剥洋葱时,也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会一层皮一层皮地、一句一句地越来越明显,让人可以看出来,这下失踪者将会重新活过来。”

作者简介
格拉斯,1927年生于但泽。作家、雕塑家、画家。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作家,文学创作涉及小说、诗歌、随笔,199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称其以“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揭露了被历史遗忘的面孔”。  

媒体推荐  
“我想,要是我们能够全面完整地了解他的回忆录那该多好啊。毕竟格拉斯对别人的评头品足是毫不留情的,所以今天他迟来的坦白遭到了大量批评也是不足为怪的。鉴于格拉斯过去对人的那种强硬态度,我可以理解现在人们对他的反应。”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编辑推荐
看了这本书,就能看到一个老者的一生,回忆是件痛苦的事,每个人都想留住快乐的瞬间,把耻辱和过错忘掉。这本书可以看到格拉斯痛苦的回忆,没有隐瞒,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就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很好的一本回忆录,比那些为了出名,挣钱的名人回忆录强好多。回忆就像剥洋葱,看的时候我也在不知不觉回忆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