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实况录像已于5月10日下午上传研究生院“空中课堂”。其他校庆活动的录像正在进行后期制作。
 
5月10日,研究生院迎来了建校30周年的喜庆日子。为了让全院师生共享欢乐、铭记具有历史意义的这一天,远程教育中心根据校庆活动组委会的安排,事先制订了校庆当天校友赠石揭幕仪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领导同志及嘉宾视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专题展”展览活动、“青春的风采”暨校庆大型文艺汇演、大型篝火(模拟)联欢晚会等5项主要活动全程录像和其他活动录制的详细工作流程及工作预案,对所需设备进行了调试,以保证校庆当天的录制工作顺利进行。
 
在工程教育学院、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和玉泉路园区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支持、协助下,远程教育中心顺利完成了校庆活动的全部录制任务。
 

从右至左分别为:科学院教育局前局长王文涛、研究生院前副院长吴塘、研究生院前党委书记屈忠 (刘佳摄于5月10日研究生院食堂)
 
5月10日,中科院研究生院30年校庆之日,平日素雅安静的校园里很是热闹喜庆。校园中焦点所集之处大多是耄耋老者,老领导、老校友们纷纷从各地赶回母校参加这一盛典,他们是研究生院3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人。
 
原中国科学院教育局局长王文涛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校庆大会结束之后,在研究生院食堂二楼,王老接受了采访。
 
研究生院的优势在于集中了最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
 
王老说,目前我们的办学方针“三统一、四结合”是根据中科院当年的领导、科大的创建者们为科大确立的办学方针“全院办校、所系结合”衍生出来的,是与现实相结合,使其具体化的成果。
 
这个方针很好,非常有利于发挥中科院的优势——集中了最优秀的科研教学人才,在本科生培养方面中科院确实远远不及那些老牌名校,但是研究生教学的特性使中科院研究生院能够发挥“人才库”的优势,培养出一批批杰出的毕业生来。
 
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定要缓一缓,加强质量
 
同时王老也给出了建议:在发挥优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地扩大规模,一定要保证、加强质量。
 
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追求数量上扩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额,会使导师的任务过于繁重。科学院要培养最优秀的科技人才,不仅要培养学术造诣,更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学问。很多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跟他所学专业并不相同,知识方面的东西很容易在毕业后就丢掉或者被时代淘汰了,但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却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而导师正是要在做人、做学问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言传身教,如果导师任务过重,可能会使他们没有精力在这些方面花费心思。
 
现在学界的学术作风有些浮躁,很多人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为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甚至不惜采用剽窃手段,学术道德这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这种情况跟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相背离的。
 
数量的扩充非常好办,但是质量的提高非常困难,需要更用心做才行。
 
教学工作要广邀各方面专家,不拘于本院专职老师
 
王老一直从事的是教学管理工作,所以对如何办好研究生院有很深的感触和体会。他说,研究生院确实有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在科研和教学领域里都人才济济。但是并不能因此就一味追求教学课程的设置都由研究生院专职教师解决。要广泛地邀请各方面专家来给同学们讲课,这对学生是很有启发性的。研究生教育重在思路和方法的研究,而不在于公式讲得如何透彻、板书写得如何好看,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都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新思路。
 
最后,王老在记者采访本的扉页上写了以下这句话:
 
“祝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同学们做出重大贡献——王文涛”
 
朴实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学校老领导们对我们每一个学子的殷切期望。

【新闻网讯 记者俞雷】遇到屈忠书记是在他刚刚参观完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专题展之后。他1977年底进入研究生院工作,先后任院办主任和党委书记,1987年调到教育部。屈忠见证了研究生院在建设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

 

谈到美丽的校园,谈到研究生院一路走来的历程,屈忠感慨道:“比起以前,现在的条件真是要好多了。78年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时,院址设在北京林学院。当时只有一栋5层的楼房,兼作教室和宿舍,房间不够了就住在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81年迁至玉泉路校区之后,有了教学一、二、三号楼和礼堂,但是住板房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当时研究生院流传着一个雅号,有‘板房学府’之称。”屈忠说到这里,面带微笑,丝毫没有抱怨,反而带着些许自豪。
 
当时李政道来到中科院 研究生院讲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学生,“现在条件差不要紧,有了人才,什么都有了。回想西南联大的时候,条件跟现在差不多,但我们那时却出了很多科技英才。短时间的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30年来,研究生院的教师们也一直恪守着教师的最高准则。如已经90高龄却仍然活跃在教育第一线的李佩老师,从事教学从不缺课、改课的刘东生院士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首届招生一千多人,都是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选拔出的优秀分子,都是一颗红心报祖国。”屈忠说。30年来,虽然从这里毕业了一批有一批学生,这颗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并没有变,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研究生院成立初期的培养目标就是“品学兼优的科技人才”。研究生院广泛地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课和讲学,其中有谈镐生、彭桓武、李政道、黄昆等等。
 
30年,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寄予了几代人的希望,研究生院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依托全国100多家研究所,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吸引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优秀青年学子。
 
籍此30周年校庆之际,研究生院还公布了雁栖湖新校区的规划图。雁栖湖校区建设用地约为1300亩,预计于2010年建成。新校区投入使用后能满足1万余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5月10日下午2点半,“青春的风采”——庆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文艺汇演,在我院玉泉园区大礼堂隆重上演。热情地开始,精彩的过程,难舍的结束,一幕幕终将撒在每一位校友的心中。而这汇演背后的故事——演员的台下付出,平静却依旧精彩。下面便是记者采撷的点滴记录:
 
早在下午1点,中科院研究生院体育舞蹈协会就来到演出现场,化妆,彩排,一丝不苟,舞协主席石玉祥同学对记者说,今天他们要奉献一场拉丁show,名为《夜魅》,这是为本次汇演专门排练的。
 
为了表演得更具拉丁活力,他们从北京体育大学请来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个半月,希望能用他们的演出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献礼。演员们彩排后,还纷纷合影,张扬的动作预示今天必将掀起台下的一片欢呼!
 
1点半,演员陆续在前排坐下,一位穿着火红彝族传统开襟上衣的男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记者和他聊了起来,他来自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里一共来了16位同学,难得的是,他们昨晚21点上火车,今早7点到北京,略休息了一会便投入了排练,他说,他们今天要为大家献上彝族民族舞《七月火把节》,这是他们研一时就演出过的拿手好戏,这次又经过了精心地修改,值得期待。
 
一位着粉装的女演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来自中科院兰州寒旱所,坐了21小时的火车,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看一下今天的研究生院,她要同其他9个女生,表演汉族民间舞《月亮女儿》,表现女孩的羞涩与雅致,真心祝福她们演出成功!
 
结束采访时,汇演也即将开始,演员的兴奋,观众的期盼,汇聚在在这座陪伴中科院研究生院成长的礼堂,礼堂上书:“青春的风采”,三十而立,正青春时,青春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必将风采永驻!

 

【新闻网讯 记者韩洪涛】在5月10号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演出的过程中,先后有老干部合唱团和博士合唱团为观众献上演出。这一老一少两组队伍的演出成为整场演出的亮点。
 
老干部合唱团在演出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从第一线退下来了,但我们在研究生院工作过、奋斗过,我们的心无时无刻不和研究生院联系在一起。演出中,他们献上了《祝福祖国》和《祖国不会忘记我》,也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博士合唱团特地将他们首张专辑的首发式安排在了校庆的演出中间。已经成为研究生院名片的博士合唱团,走访了全国许多地方。他们的东北行、遵义行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将中科院的精神和风采带到了各地。
 
马石庄副院长在首发式上对这两支合唱团给出了高度评价,“老干部合唱团唱得不错,祖国不会忘记他们;而博士合唱团朝气蓬勃的风采让我们看到了科学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