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王绍宗】4月21日,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所同学怀着朝圣的心情到革命圣地、共和国的摇篮——西柏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汽车在太行山东麓蜿蜒穿行着,导游做着生动的讲解,同学们透过窗外领略着太行雄风。在西柏坡同学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伟人们当年奋斗的战场和革命文物,听到了动人的故事,收益甚多。 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河北省平山县境内。西柏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碧波万顷,苍松翠柏。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了全中国,故西柏坡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赞誉。西柏坡送走了旧中国的最后一个冬天,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洒向全国。 在红色之旅中,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领袖故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革命遗址,历史画卷仿佛重新在大家眼前展现,把大家拉回到那些炮火纷飞的日子里……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同学们不但看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用品、打退敌人的武器及毛主席亲手编写的电文,还有当年土地改革的场面。沿着展厅的道路看着那些文物同学们好像掉进了历史的长河。纪念馆中的展品,有毛主席乘坐过的吉普车,先烈们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敌后兵工厂生产的地雷、手榴弹,支前队伍使用过的小推车……纪念馆还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用虚拟成像和声光技术再现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个名为“不夜的山村”的蜡像景观展现了伟人当年指挥作战的情景:深夜,雪静静地飘落,小平房内灯火通明,毛主席等人或坐或站地俯身在一幅作战地图旁。电报声声,喊杀阵阵,相对应的是三大战役作战场景:我军奋勇杀敌,国民党反动武装纷纷缴械投降,一座座工事转眼化为废墟,顽抗之敌如摧枯拉朽般被歼灭……观后令人心情振奋。 在毛主席等五大书记的故居,简朴的陈设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解放战争年代。时光倒转,伟人们曾经使用过的床、桌、椅、柜、书架、澡盆似乎焕发了新的生命:任弼时正在寝室内翻阅一摞摞的书,身下铺着在延安大生产时织的破旧毛毯;刘少奇坐在桌边批阅着文件,旁边放着跟随他转战南北的旧木箱;毛主席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桌上是一盏油腻腻的煤油灯;周恩来坐在屋内沉思,可折叠的简易书架高低错落地摆放着各种书籍;朱德总司令的行军桌收拾得干净利落……在如此简朴的陈设下,我们的党中央集思广益战胜了国民党的千军万马,敬佩之情在同学们心中油然而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座落在中共中央旧址山坡西南一隅一片茂密的小松林中,是一间长30米宽15米,可容纳百人的土墙砖顶大统房,室内简陋的陈设至今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样子。当年的开国元勋们正是在这简陋的会场,召开了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主席向全党提出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号召,并发出“两个务必”的进军令。 红色之旅虽然只有短暂的两日,却使同学们受到了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不是一般的旅游观光,那历史的遗址不仅起到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的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大家产生永久的魅力,它给同学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参观西柏坡,使大家的内心远离了喧嚣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得以升华,作为我们祖国科研队伍的生力军,大家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们遗志,在科研道路上为祖国现代化增砖添瓦。愿西柏坡这面革命的旗帜,永远在太行山麓飘扬!

4月13日晚7点,信息学院2006级篮球循环联赛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和电工所篮球场同时拉开战幕,11个班的选手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由于中关村园区体育场馆资源有限,中科院自动化所和电工研究所的负责老师对信息学院篮球联赛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为篮球比赛提供场地保障。 本次篮球联赛由信息学院体育部主办,信息学院11个班随机分成ABC三个小组,采用分组循环赛决出四强,最后决出冠亚军。 篮球比赛在学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举行本次篮球比赛也是响应各班篮球业余爱好者的要求,旨在促进各班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对于本次比赛,各班同学积极参与,进行了积极充分的准备。 在第一周周末的10场小组赛中11个班的劲旅纷纷亮相,比赛异常激烈也异常精彩,在篮球场上不时的传出各班拉拉队的喝彩声和场上队员的欢呼声。在被称为“死亡之组”的A组中,经过四场龙争虎斗,夺冠大热门707班和706班分别各胜两场,在小组中占据了有利位置,基本保证出线。B组总体竞争力较弱,705班凭借其强大的内线和极深的板凳深度成为B组的一支独秀。C组中,703班和704班分别战胜对手令出线形势不甚明了,相信在本周的比赛中,两个班级必将为C组唯一的出线名额而为我们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随着各组的出线形势不断明朗,相信在后面的小组赛和接下来淘汰赛中,各班同学将为我们奉献更加精彩的比赛。接下来的两周,我们期待着各班篮球队将继续给我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和享受,欲知冠军奖杯花落谁家,请同学们届时关注精彩比赛,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喝彩! (信息学院学生会体育部 李栋)

4月22日,由演讲与口才协会主办的“梦想-奋斗-崛起 ”演讲比赛预赛在中关村园区举办,合奏了一曲激情与梦想交织,幽默与机智互鸣,青春与智慧同行的交响,为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揭开了序幕。 “今天被很多选手都感动了”,“意犹未尽”“crazy....”,这些都是BBS上题名为“梦想和激情点燃今夜!”的帖子中大家的感受。比赛结束后,被燃起的激情却似乎久久不能退场,沸腾的心情也难以平静。无怪乎此贴一出,即被迅速顶上十大,很多人也按捺不住,发出了“everyone has a dream!!!”的呐喊。 由此,演讲比赛的魅力也可见一斑了吧。就让我们再“梦回现场”,重温一下精彩。 选手与观众篇 比赛分为演讲环节和即兴环节。如果说演讲环节是语言、技巧的较量,即兴环节则是机智与应对能力的PK,全面公平地对选手进行了评价。 比赛共有17名选手,其中有些人有着丰富的演讲经验,无论从演讲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抑或现场表现都无可挑剔;有些人则甚至是第一次登台演讲,也许演讲技巧运用的并不巧妙,甚至有些生熟。但精神是相通的,梦想是相知的,带给大家的感动与热情是相同的。 有的人慷慨激昂,发出了“一个强大国家的崛起、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绝对不能丢弃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呐喊;有的人理性分析,发出“昔日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日有你我为中华之崛起而科研”的号召;有的人温文婉约,发出“那是你期冀已久的远方, 那是你梦寐以求的桃花源,你怎么能不想去看一看”的呼唤。 有的人以身说法,讲述着自己历经挫折、苦苦追梦的历程,几次激动地无语;有的人就地取材,感触于残疾人艺术团演员们的追求,带给我们无尽的思索;有的人身体力行,保护着失学儿童“只要能上学”的普通梦想,唤起你我共同的责任;有的人形式巧妙,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情,换来大家会心的微笑。 有趣的是,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最后一位选手竟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演讲稿,做了一番即兴演讲,真可谓不吐不快。 成功的演出仅仅靠好的演员是办不到的,还要很好的观众互动才行。演员要激起观众的共鸣,观众才积极呼应;观众要给演员以鼓励,演员才愈演愈勇。成功的演讲也是如此吧。 “台下的观众都很宽容”,“台下观众特别贴心”。掌声一次次响起来,不仅仅在精彩时、震撼时,还在紧张时、无语时。正是这一次次的掌声,让选手们勇敢地、从容地展现自我的风采。 评委与组织篇 评委团也是阵容强大,由霍国庆、赵宝奇、尚智丛、刘红雨等多位老师组成,他们遵照评分细则,为每一位选手认真打分,并对比赛进行了点评。 尚智丛老师说,选手们不仅勇敢、聪明,而且最重要的是“有思想”,能够认识社会,也能看到问题,如儿童失学问题,中国科技落后问题等,能够清楚自己的责任并为之行动。深受感染的尚老师说他也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虽然人到中年,但梦想不可缺少。” 霍国庆老师认为大赛主题很好,选手们表现很棒。同时指出了选手们的一些不足并给出了建议,如内容的选择,技巧的运用和知识面扩展等。霍老师还亲自示范,做了短小的演讲示范,赢得了大家的一片叫好声。 赵宝奇老师从各个方面对大赛进行了点评,感谢选手们的付出,演讲与口才协会的组织和观众的配合,称此次比赛为“校园文化艺术节”开了一个好头。 谈到比赛的组织,演讲与口才协会真的是功不可没。一个多月的悉心准备,在比赛现场得到完美验证。备受赞誉的主持,精巧的题目设置,无微不至的细节安排无一不彰显了他们的付出与贡献。 结尾篇 比赛最后晋级的有10名选手,再加上京外各所晋级决赛的选手,他们将在决赛中一决高低,相信比赛会更加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晋级的10名选手中,男女比例为1:9 ,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记者手记:唱着“青春之歌”的追梦人,他们以切身体会诉说着自己“为梦想而奋斗”的经历;他们以深沉的故事“你的眼睛朝后看了吗”叩问你的梦;他们关注并保护着那些“普通的梦想”付出并被感动;他们“为中国传统文化呐喊”,他们为“为中华之崛起而科研”,他们邀你我“与梦想一起飞翔”。 (研究生记者团 齐娟)

     4月22日,作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科院研究生院业余党校本期356名学员,在业余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参观,重新学习了从1931年到1945年期间那段民族受欺、祖国沦陷的历史。

    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的纪念之年,在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同学们根据展馆中八个部分的内容,全面、系统、深刻地学习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开端的日本侵略史,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军民不屈不挠,并最终在1945年取得胜利的抗日战争史。

    日本侵华劣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面前,在一件件残存的可怕的武器面前,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据面前,年轻学子们的心一次又一次的被触动了。有一位同学说:“以前只知道日本侵略者可恨,但是,对他们的概念其实很模糊。而经过今天的学习,我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的展板前,几位同学久久驻足。问及他们的感受,一名同学说:“要感慨的太多了!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远见,非凡的领导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优秀的中华儿女,所具有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近似于悲剧性的执著!而且,跟当时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比起来,中国共产党具有更广阔的胸怀,在民族危难面前,是共产党率先捐弃前嫌,主动要求跟国民党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民族敌人,拯救民族危亡。这种胸怀,可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政党所没有的!”

    在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的表情或凝重、或严肃。说明这次参观学习已经对同学们产生了影响。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入党积极分子们将加深对党的的历史的认识,丰富对党的理解,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从而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更强烈的入党愿望。

    (研究生记者团 王姝)

为充实同学们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们的交流和相知,在学院的支持下以及班委的精心安排下,709班同学周末地开展了八达岭长城一日游的活动。709班是信息学院的一个特殊班级,他的特殊性表现在,全班62名同学分别来自中科院系统内和系统外共八个培养单位,要想将这个班级中的同学凝聚在一起,班干部们花了不少功夫。 周六早晨7点,大家如约齐聚。接着,长长的队伍就向清华园火车站出发了。当火车悠悠地载着悠悠的同学们驶向那个向往已久的圣地时,那种登上浩浩长城、追思历史先贤的豪情再度回荡在同学们的胸中,而我的脑海中也再次浮现出在地图上和教科书里所绘的、梦想了无数次的长城轮廓。一路上同学们互诉衷情,互相谈起儿时与长城有关的梦想和回忆;互相聊着与人生与梦想有关的故事;一同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互相倾吐登临长城之顶、感受历史足迹的愿望。谈笑风生中同学们彼此增进了相知。这正是,人在路上,心与神早就已经到达了那个怀念已久的地方--同学们国家和民族的标志,长城。 中午11点半,同学们到达八达岭长城脚下。春意融融,煦风和畅,三月的长城透着豪迈与伟岸,在春之绿的掩映下亦不乏秀美。而长城蜿蜒,直走千里,可谓众山之脊。其浑厚与秀美相得益彰。游人熙熙,更给这座庄严且透着浓厚的历史韵味的长城平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也是怀着夙愿初登长城,喜悦之情与游览胜地的虔诚之心更是溢于言表。买完票后,同学们一行四十余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渐次从入口进入了八达岭长城的怀抱。经过分组安排,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行开始直奔顶峰而上。而登到险处,或互相搀扶一把,或相互激励而上,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女生登山的激情丝毫不输于男生,即使到了险处也鼓足了勇气一步步拾级而上。而男生们也激情飞扬,忽而有人发足狂奔,忽而有人放声高呼,即使累至气喘吁吁,也都乐在其中。而登长城的每一步都似乎在循着历史留下的脚印,随着山势渐高,长城也愈来愈险,登临途中则愈加小心翼翼。在险要之处停下,或留影纪念,或凭高远眺,或顺势俯瞰,莫不壮观之极,此情此景,豪情顿生。最后,同学们终于登上好汉坡,见证了历史伟人留下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笔迹。缅怀先贤、纵览胜景之余,同学们在好汉坡下留下了集体合影,以为纪念。稍作休息之后,同学们便开始了下山之旅,下山时仍是格外险要,所以大家仍然分组结伴而行。 下午3点,同学们顺利地完成此次长城之行,坐上了返校的火车。再次纵声谈笑,互诉感慨,都说不虚此行,此行可谓满载而归。 (709班 周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