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阳光明媚,鲜花灿烂,“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奖征文比赛”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此次征文比赛贯彻了文化艺术节一贯的宗旨,旨在推动研究生院创新文化建设、活跃研究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展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风采。 在以往数届研究生院文化艺术节中,有奖征文比赛一直是艺术节的一个重头戏,吸引了科苑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注意,也得到了他们的热情参与。以2006年的第五届艺术节征文比赛为例,大赛共计收到稿件140余篇,最终评选出了其中的20篇优秀作品,给予了奖金以及颁发了证书,有很多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的作品,如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李国琛的《致母亲的一封信》,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的《威廉港之行记》,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熊志建的《梦里相逢玉泉路》,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于东海的《幸福是一颗感恩的心》等等,给评委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年的第六届有奖征文比赛已于3月底开始面向所有中科院在读研究生,包括京区及京外各培养单位和教育基地在内的研究生征稿。截至到目前,已经收到京区京外各研究单位研究生的大量稿件。在这些收到的稿件中,有的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的讲述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感悟,有的则将自己的感情经历娓娓道来,这中间既有叙事亦有抒情,既有散文也有诗歌,阅读这些作品,犹如享受一次文学的盛宴,又给人带来人生旅途中的思索。 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够欣赏到这些文章,与作者进行更亲密的交流,真正的参与到这样一次文学的盛宴中来,比赛承办方研究生院学生会宣传部联合了“科苑星空”BBS站的“心情故事(Feeling)”版,将在该版块刊登出所有收到的优秀稿件,供网友们一一欣赏品读。同时,网友们还可以直接在BBS上发文参加比赛,具体的参赛步骤请见附文。目前距离投稿截止时间还有近20天的时间,征文比赛主办方及承办方在此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踊跃投稿,整理自己的心情,回首自己的过往,说出属于你自己的心灵感悟,写下自己为梦想奋斗的足迹,记录自己执着于梦想的的青春之旅。 研究生院有奖征文比赛现在进行时,期待你的参与! (学生会宣传部:赵媛媛 陈立) 附: 中科院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奖征文比赛参赛须知 五月的鲜花,芳香流动沁人心脾,五月的歌声,响彻校园回荡心头。在你尽情感受校园春天的气息时,在你无限留恋校园多姿多彩的学子生活时,不妨放飞你的思绪,唤起心灵深处的情愫,注入笔端,尽情抒写你的非凡经历和特别感受…… 一、参赛对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包括各教育基地、各培养单位、集中教学园区)的在读研究生。 二、题目:自选 三、内容和主题 父母的养育之恩、导师的谆谆教诲、同窗的深厚友谊、恋人的纯洁情感、家乡的故土人情、社会实践的切身体会、创新课题组攻关的日日夜夜、科技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个人的难忘经历……,可任选某一侧面为题。 四、体裁:戏剧之外,体裁不限。 五、投稿截止时间:2007年4月30日。 六、投稿要求 1.参赛稿件不得抄袭他人。 2.内容为自己亲身经历,真实感人。 3.征文紧扣主题,文笔优美,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1500-3000字之间。 4.参赛者可以发文至科苑星空-心情故事(feeling)版,标题请注明:“征文比赛:正文标题”,但为了配合主办方最后的评奖及奖金发放,请同时务必将原文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邮箱:yuquanxinwen@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有奖征文投稿”,稿件采用附件形式传送。 5.电子邮件附件正文请用word文档排版,宋体五号字体、1.5倍行距、页脚注明:姓名、学号、培养单位、院系、宿舍电话、手机、邮箱;京外同学注明邮政通讯地址和邮编以备邮寄获奖证书。 6.主办方保留此次比赛的最终解释权。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名,奖励200元及证书。 二等奖:四名,奖励150元及证书。 三等奖:六名,奖励100元及证书。 优秀奖:八名,奖励50元及证书。 以上获奖征文,将编辑成册出版。

为增加研究生业余生活的趣味性,增强研究生的凝聚力,把握当代娱乐的主流,用新的词汇诠释时代强音,4月14日新疆理化技术研究团委及学生会举办了首次棋牌大赛。。 棋牌比赛分为四个项目:进行中国象棋和五子棋比赛时,只见选手们冥思苦想却又各个踌躇满智,因为都是需要动脑筋的项目,会场上鸦雀无声,经常静悄悄的,真的是智慧的竞赛呀!到了进行双升、斗地主的比赛时赛场就热闹非凡了,参赛者时而兴致大起叫到“好牌”,时而感叹“这牌打错了”,运筹帷幄与自己的脑海当中。当天战势也异常激烈,常常无法分出高低,不得不加时加赛,以决出我们的冠军选手。 比赛为期两天,大家在这场比赛中,不仅仅在智力方面得到锻炼,还锻炼了耐心,统筹全局的能力,以及增强互相合作的精神。大家利用自己的头脑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本次比赛与15日晚圆满结束。 (研究生会 魏菁晶)

4月13日下午2点,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青藏高原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五讲,在教学楼阶一2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现任中国科学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站长和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的张宪洲研究员。张老师的研究领域是高原植物生理生态学,他数十年来一直关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演变以及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高原植被生产力形成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本次讲座的题目为:青藏高原农牧业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老师的报告共分成四个主要的部分:首先,他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地理条件和科研地位,认为青藏高原对于我国目前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接着,他从青藏高原的农业气候条件入手,分析了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的现状,强调了当前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极不平衡,并且利用统计数据,分析说明了西藏地区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现状,指出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是当前社会和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接下来,张老师列举了青藏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包括森林植被破坏、农田生态系统退鼠虫害猖獗、季节性饲料短期、草畜矛盾突出,等等,并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剖析其原因,认为目前急迫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藏北牧区草地沙化退化、牲畜超载以及农牧民收入低农牧业落后;最后,张老师从战略的高度,对西藏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分析,提出“南上北下”或“异地育肥”的策略,即利用南部丰富的农业资源,建立大面积的牧草基地,将牧草运往北方,或者将北部的牛羊送往南部育肥,并对其可行性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张老师以几张反映西藏宗教及民俗的照片结束了本次讲演。 在提问阶段,同学们踊跃发问,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以及农牧业发展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张老师都一一作答。在场的资环学院副院长王艳芬教授也参与互动,将自己的在高原工作的经历同大家分享,并高度赞扬了张老师和其他高原科研工作者的执著探索和高度责任感。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4月13日—14日,资环学院806班近40人在京城郊外的十渡旅游风景区进行了春游踏青活动。 位于京城西南约100公里的房山十渡风景区堪称“塞上江南,北方小桂林”,有山有水,山水相衬,风景秀丽。传说远古的拒马河河水很大,河上不能架桥,每拐一个大弯进一个村庄就有一个渡口,在一渡至十渡20千米内共有10个弯,也就有10个渡口,十渡也就由此而得名。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游览十渡并留下很多诗句。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的范仲淹曾赞誉道:“丹峰翠壁相辉映,纵有王维画不如”、“拒马河,靠山坡,曲曲弯弯绕山过”等等。 4月中旬的北京,已经是芳草返青,鲜花盛开,万物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校园里春天早就遍布了各个角落。于是,806班班委适时组织班级同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近自然,春游踏青。日常的学习生活让大家感觉有些疲惫,一听说春游大家兴致都比较高,纷纷收拾好行李于13日晚六点半集合出发了。晚上八点半我们安排好住宿后,来到拒马河畔进行篝火晚会。同学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席地而坐玩起了儿时的“丢手绢”游戏。14日早上大家游览了东湖港景区。东湖港海拔约1200米,雨后则显得更加险峻、迷人。团结的806集体克服了体力不足等不利因素登上了顶峰,一览了雄伟的东湖港全貌。中午稍作休息后,我们又来到拒马河畔,拿起竹篙,登上竹筏“浪遏飞舟”。河水之上,同学们相互“战斗”,不亦乐乎。之后,又骑上骏马在跑马场纵横驰骋。下午五点,全体同学按计划踏上回京客车返校。 “青山新雨后,我们来春游。勇登东湖顶,拒马遏飞舟。”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并不是仅仅在春游。东湖港内,仿佛我们在“强渡大渡河”,想到了伟大的“红军长征”;拒马河上,仿佛我们又在“赤壁战场”,想到了“孙刘抗曹”;跑马场上,仿佛我们又在“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想到了“岳飞抗金”;住在农家,仿佛我们和大自然成为好朋友,正和大自然和谐对话。作为资源类、生态类的研究生,相信大家在经历了十渡二日游后,回想多多,灵感、思考更多,这无不有利于日后的学习、工作。 (资环学院 阴黎明)

4月1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和煦的春风轻拂着我们的面颊,生物物理所一行近100名学生党员在学生党总支书记刘勤瑞老师以及研招办另外几位老师的带领下乘坐两辆大客车前往位于北京西南郊的北京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活动。 一路上欢歌笑语充满着车厢,窗外一派北国春色的景象,树儿绿了,花儿红了,生机勃勃。经过1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顺利抵达了位于房山区的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下车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挥下合影留念,然后以中心为单位在导游的带领下向山上进发。 山路陡峭而崎岖,一路上大家互相掺扶,互相提醒小心,同学间的真情显露无疑。在上山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由于平时在实验室工作太忙,没有注意锻炼身体体质下降了,今天这个锻炼的机会真是难得。大约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我们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云水洞。云水洞是我国华北地区最早开放的溶洞,素有“幽燕奥室”之称。早在 1400 多年前,云水洞便有僧人的行迹。洞内 108 处 景观皆为历代僧人命名而成,凝结着历代僧人的智慧,是上方山历史文化的结晶。云水洞内各种岩溶沉积物种类齐全,形态各异。由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形成的天然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第二大厅中高达 38 米的石笋,被誉为“擎天柱”,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洞中的石钟、石鼓、石琴能够敲击出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们在惊叹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更觉得大自然需要我们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洞内出来向山脚放眼望去,春天的上方山峰峦叠嶂,万壑鸟鸣。山花烂漫的上方春色,构成了变幻无穷的森林景观。穿梭于山林之间的野生猴群,更为这片秀美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气。 远离都市的喧嚣,来到寂静、秀美的森林和花丛中登山、健身、吸氧、洗肺,即让我们充分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收到强身健体、治病怡神的功效,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认识与感情,让我们党支部这个大集体更团结,更有战斗力! (研究生党总支 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