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9日北京讯(记者韩琳)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在此间举行了2013年奖学金奖教金颁奖典礼。全校今年共有873名优秀研究生、204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获得中国科学院各类奖学金、奖教金。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校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邓勇教授出席典礼并为获奖师生颁奖。国科大副校长王颖主持典礼。

白春礼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学院早在1989年就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其中“院长特别奖”已成为中科院奖学金中的“奥斯卡”,是公认的中科院优秀研究生的标志。25年间,累计评选出526名院长特别奖、3927名院长优秀奖,激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的拼搏进取。2004年,又开展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活动,十年来共有648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此殊荣,得到院内师生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白校长特别强调,在造就创新型人才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教育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一个有造诣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很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国科大在批判性思维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应成为国家批判性思维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

白校长还对获奖师生提出了三点期望: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先辈精神,立志报效祖国;希望同学们务实求真,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攻克难关;希望同学们尊师爱友,常怀感恩之心,传播社会正能量。

据了解,长期以来,一些个人和企业在中科院及国科大设立了多种冠名奖学金、奖教金,包括朱李月华奖学金和奖教金、宝洁优秀奖学金、地奥奖学金、美国超导公司奖学金、CAS-Springer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保罗生物科技奖学金、中科集团环保奖学金,等等。部分捐赠方代表也参加了今天的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上,保罗生物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武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优秀导师奖获得者高福研究员,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科技政策与管理所汤铃博士也分别发言。

国科大的130余名获奖师生代表、400余名在读的研究生代表,及来自各研究所的教育管理干部代表参加了今天的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师生还举行了“中国科学院学子讲坛”。

 

 

中国科学院院长、国科大校长白春礼院士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国科大副校长王颖主持典礼。

保罗生物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武庆作为捐赠方代表发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优秀导师奖获得者高福研究员发言。

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科技政策与管理所汤铃博士发言。

何畅、张泽阳两位学生主持了颁奖仪式。图为两位学生主持人与颁奖嘉宾及受奖者合影。

白春礼校长向获奖优秀导师颁发奖状。

白春礼校长向获奖学生颁发奖状。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中国科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造就了其独特的科研和育人交融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此形成了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年11月7日下午15时,中国科学院大学MBA学子走进中国MBA教育网《对话MBA生涯》访谈栏目,与我们分享在国科大的MBA生活,以下为总结实录。 

葛洪岩: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级MBA学员 

择校是MBA备考过程中极其关键的环节,是一个既要知已又要知彼的过程。选择国科大MBA的原因很多,国科大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品牌响亮,口碑好,务实严谨,以及强大的师资队伍,这些都深深的吸引了我。 

国科大在职业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能够让我们各显其才,各施其力!有针对准备创业的学生的创业班,也有针对准备回归社会的学生的企业实训,通过校企联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模式。其中的两段式培养,即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企业实训。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完成企业实践,所学即所用,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将“知行合一”真正的落到实处!  

国科大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国科大MBA户外协会、职业生涯发展协会、IT论坛等,更加促进了同学间的经验交流与知识分享,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促进同学们的学习和进步。国科大MBA生活,不仅让我收获了管理知识体系、扩展了人脉,同时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也有了新的突破。 

汪鑫: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级MBA新生 

在备考过程中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辗转反侧”,不知道选择哪所院校MBA项目,不知道怎么复习;第二个阶段是“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复习方略;第三个阶段是“坚定信心”,因为备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第四个阶段是“持续前进”,只要能够考完、只要发挥自己的水平、不要轻易放弃。 

国科大本身是一所具有独特影响力的大学,也是一所正在成为世界级名校的大学,而且中国科学院严谨的治学学风,院所结合的教学方式加上数不尽的大师教学资源,都有足够理由相信,这里是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对于管理科学也是如此,国科大的MBA项目可以让我们领略管理科学精髓,让我们学到扎实知识,提升思想,实现改变的地方。 

在培养环节上,国科大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第一,从课程模块来讲,老师会通过很多案例来教学,不仅学会了管理的方法,而且在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第二,国科大MBA项目在论文环节是比较严格的,通过论文把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更加融汇贯通,更加能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会给自己将来的职业职场更有帮助;第三,国科大MBA组织了很多活动,比如职业生涯发展论坛、金融论坛、户外协会、商务礼仪等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如果我们有了很好的学习理论,很好的实践能力,很好的综合素质,我想对将来的发展一定非常有益处。

不少中国学生常常抱怨:中国高校的老师为评职称、拿项目,往往更关注科研而忽视教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近日举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澳大利亚创新研究大学联盟主席、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校长伊恩·奥康纳对此表示“十分理解”,并称“对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管理者而言,如何平衡好对教学和研究的激励措施都是一个挑战,而对任何一个大学老师来说,如何平衡这两者也同样是一个职业操守上的难题。”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奥康纳说,通常情况下,那些之所以能够成为教授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研究领域感兴趣并有所建树的人,因此,你可以理解这些人就是“天然”地喜欢搞研究;与此同时,他们也并不排斥和学生交流。奥康纳近几年发现,不少教授走进课堂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尝到了和学生交流的甜头,“那可是在和下一代研究者、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交流,会有无数的灵感。”他也因此建议,任何一个大学都需要在平衡两者的激励机制上多下功夫。

那么,年轻的学生该怎么办?“不要把自己就当作一个课堂上的学生,你要知道,其实你也可以是一个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或是老师办公室里的‘勤杂工’,总之喜欢搞研究的老师在哪里,你就在哪里。”奥康纳说,在大学,非常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就是如果你和那些大师、教授一起,在最前沿的地方工作,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哪怕是些看似繁琐的事情,都有可能是未来最富有应用潜力的研究领域。

当然,奥康纳也表示,身在其中的你,或许并不能体会到这种成就,甚至一丁点的新鲜感,因为你已经站在了最前沿,似乎没有任何经验告诉你是对或错,成或败,因此,“你需要非常大的耐心才行”。

“创新思维受到尊重、对认定的目标锲而不舍,这是年轻人成功的根本原因。”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雁栖湖校区,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对年轻学子们表达了这样的期许。 
这是路甬祥第六次做客由国科大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报告的题目为《从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分子结构说起》。 
今年是《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一文发表60周年。沃森和克里克当年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相识,二人并非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却在缺乏实验条件和科研经费的情况下,最终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以1000多字、1幅插图、不到两页的短文,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当时,沃森23岁,是肯德鲁教授的博士后,后者主要从事蛋白质结构研究;克里克35岁,是师从佩鲁茨的博士研究生,正从事血红蛋白的X光衍射分析研究。两位年轻人都不相信蛋白质是遗传载体,而认为DNA是遗传物质,解读DNA的分子结构是关键,并对此有着强烈的兴趣。 
“兴趣归兴趣,如果导师不允许他们做,实验室不让他们做,也是很难成功的。但可喜的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和他们的导师尊重并支持了他们的选择,为他们开展研究、取得成功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优良传统,也是这里大师辈出的重要原因。”路甬祥说。 
路甬祥认为,沃森和克里克不怕经费短缺,不怕资历浅薄,满怀自信和激情,锲而不舍、紧密合作、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求真唯实,这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他指出,目前一些青年人不敢于、不勤于、不善于独立思考及培养创新思维,这样当然不会取得什么大的成就。沃森和克里克的成功事例,对年轻人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在路甬祥看来,实验证据和创新思维是突破科学前沿问题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我们应下决心转变教育观念,从注重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开展交流合作的能力。” 
“具备这些能力,不管是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还是以后做科技管理或者创业,我觉得都一样重要。”路甬祥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3-11-12 第1版 要闻)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前不久举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保罗·纳斯谈到了最近热门的转基因话题,他首先承认该问题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也尚未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但他表示,在民众对这一问题充满困惑、不解和质疑的情况下,一个“明智”且“最终还是要做”的事情就是“来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保罗·纳斯曾因其对细胞周期控制因素的研究而在200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看来,转基因技术并不被人所诟病,真正引起争议的在于转基因食品,乃至主要粮食作物上的推广,他说,“通过基因工程把那些人们搞不清楚的基因介入到植物中,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有争议的,英国也是如此。”

然而,保罗·纳斯知道,大多数植物方面的科学家却认为,转基因粮食其实是安全的,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

“中国现在要为全世界22%的人提供粮食,却只有全世界可耕种土地的7%。因此,你们要开发出新的品种,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有时候甚至还要对基因进行一些改变。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纳斯说。

然而,与政府、科学家考虑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普通民众更多地是关心“吃到的东西是不是安全的”。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其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就常感到忧虑。纳斯曾参加过一个公共咨询会,他看到很多民众在科技食品面前的表现可谓是“望风而逃”,原因就在于他们担心这些粮食会含有某种基因,甚至,一些英国新闻媒体把转基因食品称为“怪兽食品”,“认为科学家对自然进行过多的操纵,这样感觉好像是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在改变粮食的纯洁性。”

当然,科学家却不大会想这个问题,“因为科学家知道所有的食物都是含有基因的”。保罗·纳斯说。

保罗·纳斯很理解自己的同行,他说,科学家们一旦遇到这种“指手画脚”、“被指摘”的情况,通常会感到“委屈”,但他说,“科学家一定多一份耐心,要听从公众的意见,来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回答他们的问题。”

原因在于,“科学的一个重要本质就在于要竭尽所能去证明一些东西是不正确的。” 保罗·纳斯表示,这就是科学和信念不一样的地方,信念会更多地强调传统、态度以及信仰。好的科学家应当要有批判精神,如果一个观察和试验的结果和一个想法并不符合的话,那么这个想法就应该得到否定或者加以修正。

换言之,一旦“通常打质疑牌”的科学家开始鼓吹某样技术,这就不免会让公众感到焦虑,“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我们必须要在公众舆论当中引发高质量的辩论。科学家要从最开始就参与这种辩论,但前提是,要确保每一场辩论的发言都是理性且有实质根据的。” 保罗·纳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