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4日讯(记者韩琳) 昨天上午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首次在雁栖湖校区举行开学典礼,这标志着建设十年的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正式启用。中科院院长、国科大校长白春礼出席典礼并致辞。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邓勇主持典礼。国科大及各研究所的4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典礼。
白春礼校长在致辞中说,国科大高扬“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旗帜,依托中科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的优势,发挥得天独厚的与科研实践密切结合的特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走进国科大,其实就走进了中科院这所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的“大学校”。
白春礼谈到,“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科大的育人品格,也是国科大的育人优势。研究生教育的精髓是与导师一道参与科技创新,在实践中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有“两弹一星”的攻坚克难,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严谨设计,有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苦心推演,也有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准确计算;在这里,还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矢志报国的事迹,有陈景润等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有竺可桢等淡泊名利的风范。一代代中科院人,用智慧和热血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赞歌,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历史碑文。在这里,有大亚湾核电站中微子振荡的前沿探索,也有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的技术攻关,还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领先应用,这些前沿的科技平台和国家级项目,构成了同学们科技创新的实战场地。在这里,还有国内最强的师资阵容,300余名院士领衔的万名导师群体,与学生一对一的悉心指导,激发出同学们的科研潜能,让同学们真刀真枪的直面学术挑战、破解科研难题,让同学们在科技创新中学到真本领、获得真经验,成为年轻的科技“达人”。
白春礼对刚入校的6061名博士生和7786名硕士生表示,走进国科大,就要不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就要主动锤炼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就要自觉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白春礼特别强调,今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中科院视察工作时指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他要求中国科学院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当前,全院上下正认真落实“四个率先”要求,深入推进“创新2020”和“一三五”规划,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开学典礼上,白春礼还向获得2012-2013学年“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15名学生代表颁发了奖章。
教师代表——生物物理所研究员赫荣乔、优秀学生代表——计算所2010级博士生韩雪同学、新生代表——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刘璐同学、留学生代表——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院博士研究生NNAEMEKA EMMANUEL OKPALA分别在典礼上发言。
典礼之后,白春礼等中科院领导及国科大校领导、各学院院长一同到办公楼南侧草坪上,植下纪念新校区启用的两棵玉兰树。之后,白春礼等参观了新校园的教学楼、物理学院基础实验室、学生宿舍、火箭发射基地以及东区施工现场等处。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南部,毗邻雁栖湖,由京加快速路分为东西两区。校园总用地1070亩,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米,将作为国科大主校区满足1万余名研究生、2000余名教师的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使用。整个校区设计既参考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技巧,更引入了先进的景观生态学理念。园区里的建筑群以中式风格为主,高低错落,铺缀有致。红灰相间的色调古朴典雅,庄重大气。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曾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的颜基义同志,曾任中科院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的王文涛同志和姜丹同志,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北京分院以及国科大各直属院系、高能物理所、国家科学图书馆馆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