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品德教育重在坚持

  • 陈能端 (联合早报)
  • 创建于 2011-11-12
  • 686

和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品德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无法有效地用分数来鉴定。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是最难教的课程,但德育虽难,却重在坚持。
 
    自教育部长王瑞杰两个月前在该部常年工作蓝图大会上陈述新加坡教育未来要以价值观导向为发展重点后,不少家长通过媒体表达了正面回响,许多议员也在最近的国会辩论中赞许这个方针。王瑞杰昨天为首届品格与公民教育研讨会主持开幕时进一步勾勒出教育部想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达到的成果。
 
    他解释,品格与公民教育的宗旨是栽培出品行端正,拥有良好价值观的国人。这样的国人才会对新加坡有归属感,成为能积极贡献及负责任的公民。 

    加强学生的人格素养,是为了协助他们争取日后的成功。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里,学生不仅要具备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必须懂得处世待人之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应该有理性的判断能力,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负责,并坚守原则。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建国历史不长的国家,有必要通过公民教育深化学生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学生成人后应该成为一个忠于新加坡,愿意保家卫国的公民。他们要有恻隐之心,体恤他人并珍惜多元种族和睦共处的家园。最后,他们应有能力反省攸关国内外的重大议题,做个积极的新加坡和全球公民。
 
    王瑞杰坦言,把品格与公民教育的目标一一列出并不困难,最具挑战的是如何有效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的知识,确保他们把所学到的内化为价值观。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成果的事,更无法以测验的方式来评估,但却不容教育部和家长忽视。 

    王瑞杰过后还形象化地以竹子成长的过程说明了这点。 

须为落实德育理念 付出精力坚持下去 

    他说:“如果你要种竹,当然要选好土壤、勤于浇水和施肥。但几个星期后不会有什么变化,甚至在四年后也可能没有动静。这是因为竹子前四年的生长期都在地底下,到了第五年才会一股劲长到24至27公尺高。一开始,我们虽然什么都看不到,但竹的根已经在慢慢成型。种竹和塑造孩子的性格,将他们培养成有责任感的公民一样,是一个过程。这需要很多努力,不能在一夜间看到改变。我明白学校面对许多挑战,但我们必须为落实品格与公民教育的理念付出精力,坚持下去。” 

    为了给予教师更多的帮助,王瑞杰昨天也在致词时宣布,教育部与学校合作编写的品格与公民教育工具手册已经正式推出,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电子坊2.0”(Edumall 2.0)下载资料。 

    这个手册收集了不同学校优秀的教学方案,可以供教师团队作参考。与此同时,教育部计划每两年举办品格与公民教育研讨会,让教师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吸取海内外专家的教学经验。 

    王瑞杰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忘重申,实现价值观导向的教育方针不能单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长和社区的紧密配合。此外,教育部会不断与家长、学生和学校沟通,确保品格与公民教育与时并进。 
 
    他说:“品德教育应该无所不在,融入课程和课堂以外的活动。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学校的伙伴很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在这方面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因为他们最了解孩子。所以学校必须和家长和更广大的社群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责任编辑:陈能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