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雷赛尔大学细胞组织工程系卡尔霍恩讲席教授Peter I. Lelkes于10月29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为应化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献上了一场题为 “Green alimentary protein and other natural proteins based bioactive scaffolds for wound healing and regenerative engineering ”的学术报告会。 

随着创伤愈合和细胞组织再生研究的发展,对支架材料的研制也在不断地深入。报告中,Lelkes教授对新型的智能支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普及了该材料的多项基本功能。Lelkes教授还结合具体实例,讲解了基于动物蛋白和绿色食物蛋白的各类支架材料在细胞组织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Peter I.Lelkes于1949年2月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1967年至1974年期间在西德知名技术学院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主攻物理与生物物理。硕士毕业后进入西德原子能研究中心继续深造,从事细胞生物学、生物薄膜以及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并于1977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到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从事为期一年的博士后工作。1978年后,Peter I.Lelkes先后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职。2000年受聘为美国德雷赛尔大学教授。Lelkes教授曾组织举办过多次大型研讨会,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与编写书籍45部。

 

 

 

 

10月24日,武汉物数所2010届硕士新生胡春龙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并以5小时15分46秒的成绩顺利跑完全程。
 
作为世界高水平马拉松赛事,北京马拉松赛已连续举办了29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次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终点在奥体中心田径场,共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9公里马拉松、小马拉松4个项目的比赛。本届比赛共有近3万名运动员及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参赛,其中近8000名运动员参加全程马拉松。
 
比赛当天,风雨交加。在凌厉的北风和雨水的冲刷下,有些选手支持不住,中途放弃了比赛,但是胡春龙同学一直坚持跑完全程。

胡春龙在今年5月2日曾参加过载合肥举办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并由此激发了对马拉松长跑的兴趣。在去北京比赛之前,他一直坚持锻炼,努力提高长跑耐力。临行前,武汉物数所的同学纷纷为他加油鼓劲。在北京赛场上,他充分展现了武汉物数所学子强健的体魄、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同时也以这些优异的品质为大家树立了新的榜样。

 

 

 

 

为使研究生树立起良好的学风道德观念,养成正确的实验数据记录习惯,熟悉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大连化物所研究生部今日邀请所内具有多年科研教育经验的韩秀文、王秀岩研究员为同学们分别作了题为“科学实验规范与学风建设”及“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的专题讲座。

 

  韩秀文研究员从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入手,列举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影响比较恶劣的科学造假事件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告诫同学们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杜绝科研不端行为,避免发生科研违规行为,并就“加强学风道德建设”谈了大连化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自己的看法,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认清肩负的历史重任。规范实验数据记录在科研中的位置举足轻重,韩秀文研究员分别从题头、实验目的和计划、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合成样品的去处、实验结果分析和下次试验基本设想八个方向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规范的实验数据记录的要求。

 

  王秀岩研究员则为同学们讲解了撰写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重点讲解了学位论文的结构及写作要点。他结合自己多年来指导学生的经验,指出了同学们在撰写学位论文时易犯的错误,加深了同学们对撰写学位论文的理解。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学风道德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验数据规范记录及科技论文、学位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10月17日,正值中国传统的九九重阳节,材料学院1206党支部组织党员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集体瞻仰革命先烈,向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付出生命的先辈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在静谧的公墓中,只听见松柏伴随着秋风飒飒地响,同学们凝望着一座座耸立的墓碑,脑海中闪现出先辈们的身姿,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敬仰。支部委员李凯、张金凤与王小珊、王会敏、徐化君、霍卫松、黎挺挺、周卫东、韩叶茂等,向同学们介绍了闻一多、瞿秋白、陈毅、聂荣臻、张澜、任弼时、罗荣桓等先辈们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秋寒乍冷,同学们依然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几位同学的讲解,从中,也更加深了对这些已故先人们的怀念和崇敬。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非常感慨:我们今天能够幸福的生活、安心的学习,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和付出而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唯有现在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在未来去积极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才能对得起前辈们的殷殷期望。
 
同学们说,纪念先烈,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振奋精神,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努力践行自己应尽的责任。
 
 
 
 
 

9月,又一批二年级的硕士生完成研究生院集中教学阶段,进入中科院化学所,开始他们新一阶段的科研生活。全新的生活该如何面对和规划?书本理论应如何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本着解决问题、力求实效的原则,在化学所研究生办公室的指导和筹划下,2009级硕士一、二班班委举办了主题为“优秀学长领跑新人、科研导航指引创新”的报告会。
 
报告会于2010年10月22日在化学所礼堂举行,报告人为化学所2006级硕博生陈立和2008级博士生刘会贞。化学所研究生办主任徐辉老师到会讲话,他简要阐述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示将联系实际陆续举办系列活动,希望广大同学能积极参与并从中有所收获。研究生办其他几位老师同时与会,化学所2009级硕博生、专业硕士生和部分2010级硕士生约150人参加了报告会。
 
陈立同学在过去的3年多科研历程中取得了多项成果,在J.Am.Chem.Soc.Adv.Mater.发表文章多篇,并在科研交流、日常活动、体育锻炼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在报告中,他结合自身的体会和认识,分战意、战略、战术三个章节,旁征博引,生动具体地为师弟师妹们做了有关科研的“科普”;同时结合化学所研究生科研实际,在各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
 
刘会贞同学2008年进入化学所开始课题研究,并于2009年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她关于苯酚加氢合成环己酮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报告中,刘会贞主要从自己的科研方法、习惯出发,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告诫大家要调节好心态、培养并坚持一些良好的科研习惯(如及时记录和用好自己的想法等)、多看文献并提高看文献的质量。最后刘会贞同学回顾了她在Science上发表成果的历程,并谈到这同样也是一个厚积爆发的必然,鼓励大家不断冲击新的科研高峰。
 
报告会后师弟师妹们踊跃提问,两位报告人热情答疑解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学长们这种最直接的科研及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对于尽快适应研究所生活,开拓科研思路、提高创新能力都非常有益。
 
本次报告会是化学所自2008年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后,继续精心策划、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后期将紧密联系研究生培养环节,继续加强班级活动的指导与支持力度,打造班级品牌活动,努力推进纵横服务体系,切实面向学生,服务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