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2008年工程硕士论文培养工作研讨会”。来自企业、中科院系统及相关高校的30余人导师出席。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主持了研讨会。
 
研究生院副院长吕晓澎简单介绍了研究生院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的各个环节,重点介绍了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工程硕士培养,并对计算学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她为首次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导师颁发了聘书。王颖教授回顾了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目前学院的情况。计算学院副院长姚郑在会上详细地介绍了工程硕士的培养流程。中科院自动化所彭思龙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切身感受。
 
讨论中,导师们普遍认为,撰写论文有利于工程硕士提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但工程硕士在素质上差别较大,有些学生甚至能在SCI上发表论文,而有的则存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困难。因此,需要各位导师积极地引导。导师们积极献言献策,如建议完善淘汰和奖励机制,加强导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等。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金融和信息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两大热点行业。面对如此年轻并在蓬勃发展的金融业,置身于信息技术领域从事生产研究的金融IT人员,是否已经对金融有了最根本的认识和了解?是否已经掌握金融运作的基本规律?是否已经准备好,用科学的方法论为金融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IT与金融系列讲座”的第四讲的“金融与信息技术”讲座,潘辛平教授就以上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说到“金融与信息技术”,拥有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和金融界权威双重身份的潘教授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我到这里来是给大家讲故事的…”。儒雅的潘教授刚一落座,淡淡的一句话使得同学们耳目一新,轻松恬淡的气氛瞬间充满了整个教室。
 
“1994年的我感到了中科院的困惑和痛苦…”。潘教授从“金桥工程”、“金卡工程”开始讲起,娓娓道来,一直讲到“N金工程”。正如潘教授所讲,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金融改革刚刚起步,正在酝酿从传统的以算盘为主要工具的操作模式向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操作模式的转变。就像任何的改革一样,金融改革同样承受着阵痛,加上当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方兴未艾,金融改革由于缺乏信息技术领域的支持而举步维艰。潘教授作为金融改革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亲历者,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当时自己身处困境时的迷茫、痛苦和反思。
 
潘教授讲解了金融的本质和金融的广泛存在。金融是有趣的和有用的,是高度非物质化的产业,并且影响极为普遍;金融业区别于其它生产领域,不生产有形的产品;金融业却掌握着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同时金融业也是IT服务和产品的最大买主,这一点反映了金融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裙带关系。从美元的“暴利”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从美国岌岌可危的房地产业到当前石油期货市场的非常火爆;从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之前由坚船利炮造就的“生产增长”的辉煌历史到二战之后由金融业擎起的“生产公平”的大旗,再到中美两国金融市场成熟度的对比,无不折射出“金融”的影子。
 
如何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秩序?潘教授给了我们启示:不要相信权威,要用科学辩证的态度来“研究”金融。接着,潘教授从金融支付入手,为我们阐述了与支付相关的方方面面:支票在金融领域的独特作用;指纹银行的内在价值;网银支付安全的背后;关于第三方支付以及支付体系发展的问题。潘教授从金融支付作为切入点,并不拘泥于具体工具和具体实施,而是开宗明义,引用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为我们阐明了研究“金融”的一般方法论。例如,在讲述“支票在金融领域的独特作用”时,潘教授简单介绍了“USB支付”的独到之处,并启发我们去研究更为新颖的支付方式。更加让人振奋的是,潘教授敢于挑战权威的治学态度。在讲述“电子支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一号令)》中的关于“点子支付”的分类是不科学不严谨的,进而给出了科学严谨的分类方法。
 
潘教授的讲座发人深省,不但为我们揭示了金融的本质,还启发我们在金融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不畏权威,用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研究”生这个称号。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信用?世界先进国家的信用体系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另外,对于新兴学科的数据挖掘技术,我们了解多少?数据挖掘是如何在商业智能领域被运用的?

作为夏季IT与金融系列讲座的第三场次,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刘世平博士《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与数据挖掘》的报告给了我们答案。刘博士分别就美国银行信用体系的历史和中国银行信用体系的现状"以及数据挖掘及其应用两个主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交流。

信用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名词,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这正是现代人给予信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的新内涵。

博士结合自己在美国近20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为我们鲜活呈现了美国信用制度发展的历史;简明描述了构成美国信用体系的主要信用指标;简单介绍了与信用相关的若干美国法令,其中着重介绍了《均等信用机会法令》即ECOA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1974)。博士不失诙谐的语言点缀着短小有趣的事例故事和科学准确的数字数据,为我们精彩描绘出了美国信用体系从萌芽到健全,从纷乱到统一的清晰的发展脉络。对应地,博士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信用体系年轻的历史,又结合亲身经历的项目案例,就分级模型、信用定义、数据挖掘模型、项目实现方法、小企业信用评分的评级哲学、信用评级方法等问题做了一一阐述。博士时而漫步在同学中间进行互动,时而在黑板上以图明义;同时他流利的英语和精确的中文解释,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博士在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的讲座中,从数据挖掘的定义入手,介绍数据挖掘的数据准备工具等重要环节;其中在对工具的介绍中着重讲解了聚类(Clustering)和建模(Modeling)的不同策略和方法;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强调了好的数据源、好的方案、好的算法、好的系统支持和好的团队在数据挖掘中的重要性。博士图文并茂的幻灯演示和深入浅出的精彩解释,使得一些生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深奥的概念变得亲切起来;并且结合亲身经历的工程项目经验,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数据挖掘的精髓之所在。

恰如前晚那一场如约而至的豪雨一扫炎炎烈日下的持续闷热,博士酣畅淋漓的精彩演讲使济济一堂的莘莘学子们如沐春风。最后,博士的精彩演讲在与会同学持久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刘世平,博士,现任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裁,中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兼职教授、论文导师。刘世平博士先后毕业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分别获得统计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刘世平博士是业界资深的商业智能(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专家,拥有近十年商业智能领域的国际开发和管理经验,曾任IBM全球银行数据挖掘咨询组组长及全球服务部商业智能首席顾问等职。曾任济丰环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商业智能事业部总裁,IBM全球银行数据挖掘咨询组组长及全球服务部商业智能顾问,高级顾问及首席顾问等职。

7月8日,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学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产业界资深人士、中科院系统及高校专家教授等20多位授课教师就教学中经验、心得与改进措施,进行了充分交流,总结了很多好的方法。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颖教授主持会议,对各位老师表示感谢,希望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在交流过程中增加沟通了解。
 
作为面向信息产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学生大都来自于产业一线的IT人员,具有多样化的专业和工作背景。鉴于这种情况,学院在教学方案上进行持续的创新和实践。学院副院长潘辛平教授提出,面向产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在更加专业的知识教育过程中培养市场技能,重点培养研究能力。他认为,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提倡的研究与传统的研究不同,传统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发现新的科学知识、规律,对科学本身进行的研究;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希望传授的研究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进行任何问题的探索方法,问题可以是技术的、应用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可以是家庭的。中国目前面临高速发展阶段,从简单来料加工,到学习仿制,将进入独立创新阶段,因此将需要大量具有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工程硕士大多数工作在企业创新的最前线,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来自美国UMKC大学的韩亮教授长期从事密码学的研究,有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的观点与潘院长不谋而合,认为传授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一门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优秀的科学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怎样提出这些方法的,通俗来说就是教给学生钓鱼的技术而不是鱼杆。例如Turing在二战中最大贡献是破译了法西斯的密码机,而他使用的并不是非常的高深方法,关键是他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会有效。
 
作为考核手段,老师们认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简单的作业、考试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需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改进和创新。易卫东教授认为,考试测验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考试测验帮助同学们整理知识,其讲授的《微机电系统引论》分三个方面考评:一是课堂小开卷,让同学们将这节课的重点写在一张A4纸上,加强短时记忆;二是平时作业,敦促学生在课下拿出一定的时间巩固和提高;最后是期末的报告,这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研究能力的关键步骤,要求先写摘要,打分后再继续完成全文。沈孝钧教授来自美国UMKC大学,他讲授的《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人数达到230多人,通过采用课堂测试的方法,让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起来。
 
来自清华大学的张文俊副教授强调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实验有两个层次:一是配合课堂讲授,熟悉巩固教学内容;二是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把代码、算法、状态图等都给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实验在最后的考试中占到40%。来自澳洲的张瑞老师,除了讲授基础知识之外,还加入了研究性的Project内容,例如查阅文献,做相关领域内的文献综述。Project不算分数,但是其内容与最终考试密切相关,很好的将两种考评结合起来。
 
针对IT工程硕士的特殊性,很多老师也提出了教学互动、课外沟通的重要性。姚前老师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监,主讲《金融信息化》,结合课程领域的特点,每次讨论课上拿出一定时间,对行业领域内的热点进行讨论,如经济、证券、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对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起到很大帮助。来自中国电信的刘阳高级工程师认为,IT工程硕士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平时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因此,必须适度把握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的分量,做到理论与应用案例并重,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创新研究的能力培养,学院邀请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王保成副研究员讲授《文献检索》课。王老师将传统的文献检索与流行的网络搜索工具如Google相结合,受到了广泛欢迎,为解决学生不会查文献、不会做研究、不会写文章的“三不会”的问题奠定了基础。针对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学院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对于学院邀请徐中平教授讲授的《财务管理》课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对于学生职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2008年7月14日,我做为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心理援助志愿者队的一员,与其他9位研究生、博士生一同赶赴灾区,协助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完成心理援助前期的社会学调查工作。我被安排到了绵竹工作站,并光荣的成为绵竹队的队长。在那里,我主要完成关于东汽灾后心理干预问题的社会学调查,并运用所学的生态学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对灾后心理重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我看到了东汽的满目疮痍,我听到人们的心在颤抖,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震撼—因为我的同胞受苦了;我震撼---因为他们受伤后还保持着东汽精神和意志;我震撼----因为他们迅速恢复生产,用行动报答祖国和人民;我震撼---因为他们心存感恩……我想,我们此行是为了献出爱心,为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们在灾区,从老乡们身上收获了更多的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入的来到基层,来到灾区,那里的人民朴实、善良、积极乐观、懂得感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作为科学院的学生,我们被当成社会的精英分子,但是我们身上还有好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提高。比如对社会的不了解、对政治的不关注、甚至还有“80后”的浮躁和急于求成等等,我们很少去关注社会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回报社会些什么。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应该扛起属于我们的那份责任,脚踏实地的干工作。
 
除此之外,我还感恩于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给我们这次机会,使我从中收获了人生的这笔宝贵的财富;我也感恩于我的团队,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处融洽,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将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
 
总之,奉献爱心,收获感恩------此行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