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水环境系统及其资源安全研究进展”系列讲座再续新篇章,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曾任14年国务院参事的王秉忱教授与资环学院学生畅谈饮水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问题。
 
讲座首先以一段新闻联播开始,片中温家宝总理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王秉忱参事就此向温总理作出汇报。现在全国将近4亿城乡居民有饮水问题:饮用水含氟、被污染、不达标、远距离运水等,这种情况严重危害了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也与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相违背,必须尽快解决。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只有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目前,在中国的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00多个。而且,缺水区域已由华北、西北扩展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历史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不足并严重紧缩的同时,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已成普遍趋势,水量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王秉忱参事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给我们分析了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典型城市的发展与水资源现状,并针对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水资源统一调控,优先保障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城市、合理制定水价,利用水价杠杆调节不同行业用水量等等。
 
从讲座中,大家意识到水资源保护的严重性、紧迫性,保护水资源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已经是75岁半的高龄,王秉忱参事不辞辛苦来到中科院的课堂,他以自己在水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实事求是忧国忧民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专家背景介绍】
 
王秉忱,08年6月刚卸任的国务院参事(城建与水资源组长),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建设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电集团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级咨询专家,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王秉忱193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1954-1957年随苏联专家、教授进修水文地质专业,并在后两年内协助苏联教授培养了一批我国早期的水文地质研究生与进修教师,成为中国水文地质界的重要技术骨干。王秉忱曾任长春地质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研究员和学报编辑室主任;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勘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水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院水文地质专业总工程师等职。1994年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至今已服务了三届政府;1998-2002年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9年以来多次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2004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王秉忱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及水资源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的研究工作。他率先在80年代初于山东省济宁市主持进行地下水质模拟试验研究获得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下水质模型。
 
 

7月10日下午,大连化物所特邀大连市慈铭健康体检中心刘桂岚副主任医师做了题为“常见疾病分析与预防指导”专题报告。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研究生120余人在礼堂听取了本次报告会。
 
刘桂岚现任慈铭健康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健康体检经验。报告中,刘桂岚医师结合体验存在的问题,对大家生活中的常见疾病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不同病情的预防和治疗给出了具体建议。报告结束后,刘老师对现场听众咨询的问题给与了解答。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有效提高了大家疾病防治意识和健康体检意识,受到与会职工和研究生的欢迎和好评。
 

7月9日上午,是资环学院举办的《地球信息科学进展》的第六场系列讲座。对地球信息科学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使阶二五教室座无虚席。
 
《地球信息科学进展》系列讲座的开设意在传授基本概念,提示前沿问题,宣扬科学发展观,为缩小数字鸿沟服务。
 
本次讲座我们荣幸地聆听到了周成虎研究员对于数据挖掘的精彩解读。周成虎老师是地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GIS协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特邀名誉专员。
 
讲座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准时开讲。“其实我也是个学生”,周老师开场就这样介绍自己,同学们顿时一愣,周老师接着笑着说道:“不过我比你们早一些,我是在84年,而你们是在08年,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教学楼,都是小平房,不过还是有篮球场的,我总是在那里出现”。亲切的开场白立即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感觉眼前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名家,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大师兄”…… 整个讲座周老师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地球信息科学进行了阐述。
 
首先周老师为同学们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简况与趋势。从1960’s到2000’s,经历了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地理信息服务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提及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周老师使用了“三十而立”这个词,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由于国家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仅去年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领域就投入了2000亿的资金。并且这个专业同学的就业率可以达到95%。
 
在这个专题的开篇,周老师就引用了nature在2004年的文章,指出地球空间技术是最具潜力的三大高新技术。周老师用大量的图片和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产生的背景。仅以遥感数据为例,每一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遥感数据,而被应用的仅占获取数据的10-15%,原因就是由于数据处理方法的匮乏。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各种具体方法。
 
短短三个小时的报告,同学们对数据挖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周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我们为周成虎老师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精神所倾倒!
 
 

人类对生命的最初认识来自于蛋白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坚信蛋白质才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为开端,上世纪发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核酸的研究蓬勃发展。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组被测序,多种蛋白质序列的测定,蛋白质组学的提出,互作网络思想的确立,蛋白质的地位又一次得到人们的重视。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刘斯奇研究员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夏季学期开设蛋白质科学与医学研究课程,向同学们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主要研究技术以及我国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使同学们重新认识了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刘老师从基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开始,逐渐深入。不仅介绍了现行常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包括双向电泳和质谱,回收双向电泳的凝胶,特定位点蛋白质的质谱,采用相应的算法,测定该蛋白质的序列等。而且还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肿瘤中蛋白质生物标记物研究与个体化诊治的关系、蛋白质生物芯片对疾病诊断的影响,以及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互做研究的推动作用。此外,还介绍了我国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难题等。
 
刘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以生动的范例介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蛋白质有了新的认识,对微观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 许多学生和老师早早来到教室, 听张殿琳院士关于“人皆有错” 的报告。  

 张殿琳院士的开场白就求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翻译问题,立刻把大家带入了关于名家是否也会有错,名言和经典是否就不能怀疑等问题。对物理学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关于两获诺贝尔奖的巴丁曾反对还是研究生的约瑟夫生的‘对隧穿’理论(后来是另一个诺贝尔奖),号召大家要理性思维,不要迷信权威和经典,不要认为好的杂志就一定是对的,而差些的杂志就一定不对。同时告诉大家,一些经典的结果也历经了漫长的修修补补,要大家从迷局中跳出来,还引用了一副漫画及诗“只是青云浮水上,叫人错认作山看”来说明问题。以具体的事例告述大家要创新就不要迷信权威。 

然后,张殿琳院士利用对“出--重”,“射--矮”的理解, 似乎是错位的文字,比如“射”是“寸身”该是“矮”,而“矮”才和射箭有关, 但从文字演化看,这并不是错位的文字。然后又举了一个近期的物理效应为例,同一组数据的不同处理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些均说明同一个现象可能有多种看似合理的解释。用这些例子告诫同学们要认真求证,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创新的研究来不得丁点的虚伪。 

最后,张殿琳院士用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要大家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同时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要以一种“玩”的心态做研究,同时建议大家要融入集体,“融入集体涨落小”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才有可能作出创新的成果。 

通常谈创新的人多,但谈如何创新的人少。而张殿琳院士用了一些经典的事例,通俗易懂的语言,也结合近期的发展,用事实来说话,用事实教大家如何提升创新思维。对张殿琳院士的报告,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今年的《凝聚态物理进展系列》落下了帷幕。  

张殿琳院士简介: 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实验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并发展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取得了多项成果。在准晶物理性质研究中,首先发现了D相准晶多种输运性质的强烈各向异性。发现了沿准周期方向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增强效应。在D相准晶的隧道谱中发现了一系列低能尖峰,有可能显示准晶长程序的能谱效应。首次在电荷密度波材料NbSe3中观测到在通过第一相变点时,其电子态密度是连续变化的。首次在远高于相变点直接观察到赝能隙的存在。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以及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