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出油率大于90%并可一步获得高品质玉米胚芽油的新工艺,日前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发成功并在长春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工艺技术在降低酸价、提高萃取率、改善油品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据介绍,玉米胚芽油是在玉米深加工中产生的大量辅料玉米胚芽中获得的,含有大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婴幼儿成长、延缓衰老的亚油酸,脂肪酸,维生素A、E等成分。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协作,于2006年开展了长春市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计划项目“超临界萃取制备玉米胚芽油新工艺”的研发。经过一年的艰苦拼搏、协力攻关,他们先后优化了萃取温度、压力、二氧化碳流速、萃取时间、玉米胚芽粒度和前处理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工艺参数,突破了在萃取的同时完成脱酸、脱臭、脱胶、脱色的精制过程等技术关键,成功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出油率大于90%、酸价低于0.5的超临界萃取一步获得精制玉米胚芽油的新工艺。

    有关专家认为,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出油率高、萃取温度低、不破坏生物活性物质,并能有效防止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等特点,而且无需有机溶剂,无废弃物产生,是一个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流程,可广泛应用于植物油的提取和精制。同时,该新工艺为玉米深加工提供了新的经济生长点,对将玉米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化学会刊物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10月(2007,6,3872)的Currents栏目发表了题为“Monolithic SCX column for shotgun proteomics” 的新闻报道。该报道介绍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方军、董靖、叶明亮和邹汉法研究员等人关于强阳离子交换整体柱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JPR每期从各种重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中挑选5篇左右的关于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作为重要新闻在Currents栏目中进行报道。

    国际上普遍采用带磺酸基团的单体合成强阳离子交换整体柱进行离子色谱分离分析,而这种类型的整体柱在不同分离缓冲溶液中容易发生溶胀或收缩,且在分离过程中可能掺杂有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因此不利于在多维色谱分离方面的应用。邹汉法研究员等人首次采用带磷酸基团的单体制备成功了一种新型强阳离子交换整体柱材料,该整体柱材料具有性质稳定、柱压降低、传质阻力小、离子交换容量高的特点,且表现出单一的阳离子交换机理。采用所制备的整体柱作为预柱,以两相柱进样和柱切换的原理建立新的接口模式,成功发展出高性能的用于纳升级RPLC-MS/MS分析的自动进样和柱切换多维分离技术。该系统有效减少进样时间、进样过程中的样品损失,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的通量。该新型阳离子交换整体作为预柱被应用于在线多维色谱分离复杂的酵母蛋白酶解物,通过shotgun的技术,鉴定得到了1522个蛋白质(假阳性率仅为0.46%)。该研究成果9月份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刊物Analytical Chemistry (AC)上(Anal. Chem. 2007, 79, 6599-6606)。

10月8日,随着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公布,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季又将开始。截至10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将陆续揭晓。这一次的生理/医学奖由来自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伊文思因胚胎干细胞研究而分享。
 
每一次诺贝尔奖颁奖,总会引发国人对于中国科学家获奖的期待。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代表世界最高科学褒奖的诺贝尔奖从未落在中华大地上。这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扼腕。个中原因众多学者自有高论,但是前一段时间中科院院士王绶绾先生的断言却从根本上谈到了诺奖在中国的尴尬,他说:应试教育出不了诺贝尔奖。
 
这句话得了教育研究的真谛。与应试教育相对照的素质教育在中国也推行了一段时间,在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中小学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是从目前许多中小学生家长的反应来看,在高考这个最大的考试指挥棒之下,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的主旋律。即便是刚刚过去的暑假和十一黄金周,也成了学生们准备各种考试的“黄金时间”。
 
从广义上看,应试教育也对目前的科研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某些领域,虽然不再有考试标杆,但是同样有“应试思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者张结海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他听过的一堂地理课上,老师问学生,你们看中国地图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公鸡,有的同学说像山羊。接下来老师一再问后者,“你们再看看真的像山羊吗?”他把“再”字说得震天响。于是那些同学胆怯地说:“像公鸡。”
 
而论文挂帅等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让那些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工作者,变成了“一年打十件”的计件工人。而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恰恰就在于取乎法上。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自由空间,诺奖得主们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和开拓性的思想,来夺取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皇冠。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会官员就曾经对新华社记者解释说: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和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是创造诺贝尔奖得主的沃土。
 
应试教育的最大问题,恰恰就在于通过不断的标准化和试卷化,让应试者和教育者都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开拓精神。当这个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唯一的时候,我们还怎么来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选拔新的诺贝尔奖得主。更重要的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再创造,如果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或者在考试中获得高分,那么我们很难想象学习和研究的乐趣在哪里。而2001年诺奖得主保罗·内斯恰恰说,没有兴趣,他完全不可能完成枯燥的研究。
 
当然,有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完全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下的标准。在目前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个国家是以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的。但是诺贝尔奖所象征的最高科学贡献,却是始终不变的。诺贝尔奖之所以成为衡量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正是因为这些诺奖得主们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和技术前景,而不是一套新的科学标准。
 
教育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中,因为教育资源的局限,我们不得不以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并非最好但却可取的选拔标准,来培养人才的话;那么今天教育资源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足以让国人有机会对应试教育进行变革。问题只不过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动力和魄力。在目前这个阶段,中国人恐怕还要多想想诺贝尔奖以外的一些现实问题。
 
(作者:周庆安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7-10-13 11:22:52)
 

2007年国庆节期间,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的师生们得到了最珍贵的节日礼物——束流峰值第一次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意味着他们七八年来的辛勤劳动终于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的胜利建成。

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HIRFL-CSR)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扩建工程,工程总投资2.935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五年。  
 
HIRFL-CSR工程于1999年12月破土动工,其建设内容包括:主环CSRm、实验环CSRe、束运线、放射性束(RIB)分离器、实验探测装置、HIRFL改进和建安工程。CSRm周长161米,最高加速能量为900MeV/u(12C6+)和400MeV/u(238U72+),CSRe周长129米,最大接收能量为600MeV/u (12C6+)和400MeV/u(238U90+),束线总长473米,磁铁总重量1451吨,磁铁电源总功率8234千伏安,建筑面积约17000平方米。  
 
1999年至今,近代物理所的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然而,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工程的进度不得以一拖再拖,近物所的领导和职工们也因此承受着资金和心里上的双重压力。面对困难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加班加点,一步步向成功靠近。终于,在2007年十一“黄金周”,他们得到了对于自己来说最最珍贵的礼物——束流峰值第一次达到了设计要求,这意味着他们七八年来的辛勤劳动终于要结出丰硕的果实了。 
 
得到这一喜讯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甘肃省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发来贺电,对参加这项工程建设的专家及广大职工致意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为祖国的第58个生日和即将召开的十七大献上这份珍贵的礼物。同时路甬祥院长希望同志们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做好准备,迎接国家验收,使实验装置正式投入科学实验。

 

由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杨小怡、黄瑞新、王东晓在《气候学报》(Journal of Climate,影响因子3.6)2007年7月号(20卷14期)发表了南大洋气候变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与南大洋海表风应力在近20年的显著增强趋势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杨小怡是黄瑞新(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教授、南海海洋所客座教授)与王东晓研究员联合指导的南海海洋所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从事中高纬度气候学研究。这也是南海海洋所首次在《气候学报》上发表论文。

    近二十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使南极臭氧量大幅度减少,春季出现的臭氧空洞可导致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增强。论文结论指出平流层低层纬向风异常通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耦合过程以及与南半球环状模相对应的中纬度经圈环流异常和波流相互作用机制向下传播到大气边界层,从而触发南大洋表面风应力的增强趋势。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科技部973课题(AIPO)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