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晚上,被誉为“人工大脑之父”的雨果·德·加里斯教授走进清华大学讲堂,在两小时的演讲时间内,给大家描述了一个“人工智能的世界”:“可能20年、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就可以和人做朋友了,但50年后,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世界最终会因人工智能超过人类而爆发一场战争,这场智能战争也许会夺去数十亿人的生命。”这种听起来像“骇客帝国”一样的描述却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他的著作《智能简史》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成中文正式出版。
 
2000美元就能“制造大脑”
 
雨果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霍金”,世界仅有的4个人工智能机器均出自雨果之手。人工智能机器并非电脑,雨果的工作是用“基因算法”设计神经网络,也就是“生产大脑”。他的“CBM”大脑制造机器可以在几秒钟内进化成一个神经网络,可以处理将近1亿个人工神经元。它的计算能力相当于一万台个人电脑。在2000年,人工大脑就可以控制“小猫机器人”的数百个行为能力。
 
制作人工大脑的研究现在发展得很快,上个世纪制造人工大脑需要数十万美元,而现在做这个工作只需要两千美金。雨果说要感谢“摩尔定律”,因为它降低了研究成本,使他可以进行“便宜的大脑制造”。
 
人工大脑迟早会超过人类
 
雨果认为,“人工大脑”迟早会超过人类。人脑的转换能力是10的16次方/秒,而人工智能机器的运算速度高达10的40次方/秒,是人脑水平的10的24次方倍。“那时候他们对待人类可能就像拍死一个蚊子这么简单。”雨果预测,人工大脑并不会立即控制人类,此前还会有一段与人类“和平相处”的时期。这一时期它不断接近但尚未超越人的智力水平,因此“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但这样的美景并不会长久,人工大脑的继续发展将使人类面临灾难。
 
在灾难来临前,所有的人类将分为三派:宇宙主义者(主张发展人工智能的人)、地球主义者(反对发展人工智能的人)和人工智能控制论者(将自己改造成机器人的人)。也许在人工大脑对付人类之前,这三类人会先展开人类内部的斗争。
 
“这不是天方夜谭,一切变为现实只是时间问题,也许你的孙子一代就将经历这样的事情。”雨果说,早在2000年,他就打响了“人工智能战争史上的第一枪”,他用一支玩具手枪将人工智能芯片打入了控制论学者凯文·沃里克博士体内。依靠这枚芯片,沃里克博士无需张口说话就能与自己的妻子进行意识交流。
 
“从内心深处说,我是一个宇宙主义者,因为如果有能力而不去做,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痛苦的。但我又非常矛盾,因为我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最终毁灭人类。”在雨果眼中,人工大脑研究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可以使人造胚胎、飞秒开关、一进制等科学理想成为现实。但雨果对人类的未来却是悲观的:“我们是在制造上帝还是在制造我们潜在的终结者?科技前进的脚步是挡不住的,也许我们只能期望,人工大脑最终能放弃地球去更广阔的宇宙,让人类在这里继续自由生存。”

日本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模拟运算,从夸克层面验证了在质子和中子之间起作用的“核力”,从而在更基础的层面验证了汤川秀树介子论的正确性。
 
日本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介子论。他认为,质子和质子间、质子和中子间、中子和中子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的力,他把这种力称作“核力”。汤川秀树指出,这种“核力”是由于交换一种名为“介子”的粒子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而现代物理理论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3个夸克组成的,并且认为“核力”源自夸克的运动。但是,以描述夸克运动的法则——量子色动力学为基础,计算“核力”的产生,需要庞大的计算工作。
 
日本媒体报道说,筑波大学和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借助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超级计算机,计算一对质子和中子所含总计6个夸克的运动。经过4个月的运算,成功以量子色动力学为基础推导出了质子和中子之间的作用力。
 
科学家们此前已通过各种实验证实了汤川秀树介子论的正确性。研究小组认为,介子论产生时人们还未发现夸克,此次研究是利用夸克理论对介子论进行的一次成功验证。
 
据悉,相关论文将发表于近日出版的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日本专家日前提醒说,姜黄、小球藻等部分食品含铁量较高,慢性丙肝患者摄入这类食品,会妨碍病情的改善。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6月24日报道,三重大学肝脏内科副教授垣内雅彦等研究人员调查了在这所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丙肝患者日常食品的含铁量。
 
研究人员称,对健康人来说,即使摄取过量的铁也不必太担心,但对丙肝患者来说,过量的铁很可能蓄积在肝脏中,制造出活性氧,破坏肝细胞,甚至可能促使其癌变。
 
研究人员提醒说,丙肝患者每天摄取的铁元素量应该控制在6毫克以下。

最近,科学家首次发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内涵体信号系统不仅仅存在于动物细胞内,植物同样具有类似的调节机制。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的《基因与发育》(Genes and Development)上。
 
内涵体(endosome)是细胞内的一个泡状细胞器,它的释放与细胞的内吞作用(endocytosis)紧密相关。科学家长期以来认为,内吞作用是由单纯的信号失活和受体减量调节(down regulation)机制引起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才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一些配体结合受体(ligand-bound receptors)需要内化进入内涵体,才能进行信号表达。
 
近些年来,通过对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protoplast)进行研究,科学家意识到,植物体内很可能也存在着内涵体信号系统(endosome-mediated signaling)。不过,受原生质本身的限制,研究人员无法激活或灭活相关受体,也无法证实这一结论。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国萨克生物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in La Jolla)的Niko Geldner和同事在论文高级作者Joanne Chory的指导下,研究了一种促进拟南芥根部细胞分裂的类固醇受体——激酶BRI1。他们跟踪研究了该受体在细胞质中不同位置的分布和被激活情况,结果发现,这些受体不仅会出现在质膜(plasma membrane)中,而且同样会存在于内涵体中,不论激活与否。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当增加内涵体中的受体时,相关的路径会被打开,基因响应也有所增强,这表明内涵体中的受体被激活,并出现某种信号机制。
 
科学家一般认为,植物和动物从10亿多年前开始分道扬镳,并逐渐进化出截然不同的受体库。不过,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的David Robinson表示,“该论文最出色的地方就在于,它表明植物和动物的受体内化机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Geldner也说,“这一事实意味着,要么内涵体信号系统的出现比我们认为的要早得多,要么是植物独立进化出了与动物类似的方式,而我倾向于后者。”

据英国《自然》杂志日前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将果糖转化成相当于石油的高效能燃料的方法。
 
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方法,可将果糖转化成二甲基呋喃。二甲基呋喃是一种液体燃料,其能量密度与石油相当,比乙醇高40%。二甲基呋喃不仅能量含量高,而且不吸水,挥发性弱,更便于储存。
 
研究小组负责人詹姆斯·杜梅西克教授说:“目前,乙醇是唯一大规模生产的可再生液体燃料。但是乙醇有一些缺点:它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易挥发、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而受到污染,而且将乙醇和水分离的蒸馏过程会消耗大量能量。”
 
杜梅西克教授预测,虽然甲基呋喃的商业应用仍面临一些困难,但使用这种燃料有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