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考古学》杂志报道,未来几十年,提到2010年,人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茶党”和iPad。不过,仍有不少人会为今年一些重大考古发现而激动不已。由于不法分子的盗墓行为,考古学家今年分别在土耳其和危地马拉发现了两座壮观的皇家陵墓,除此之外,实验室中还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于文物年代的准确鉴定。以下即是《考古学》(archaeology)杂志网站评选出的2010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1.赫卡托姆努斯王陵
 
 
 
赫卡托姆努斯王陵
   
赫卡托姆努斯王陵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还要归功于盗墓者。这座王陵建在土耳其城市米拉斯附近一座宙斯神殿下面,专家认为它属于公元4世纪卡里亚王国(位于现今土耳其西南部)的统治者赫卡托姆努斯(Hecatomnus)。赫卡托姆努斯是摩索拉斯之父,后者葬在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摩索拉斯陵墓。
 
据数十年来跟踪土耳其境内非法文物交易的记者阿卡介绍,盗墓者在2008年春天进入赫卡托姆努斯王陵,将墓中物品洗劫一空,并在今年夏天开始四处寻找赫卡托姆努斯石棺的卖家。土耳其警方得到消息后,于今年8月在一次突袭行动中逮捕了10名嫌犯。据悉,盗墓者可能已在黑市上将墓中的文物出手。
 
2.旧石器时代工具
 
 
 
旧石器时代工具
   
普维敦斯学院考古学家汤姆斯·斯特拉瑟(Thomas Strasser)和希腊文化部官员艾勒尼·帕纳戈波罗(Eleni Panagopoulou)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今年宣布,他们在克里特岛的两处遗址发现了距今13万至70万年前的石制工具。这些石器类似于海德堡人和直立人制造的工具,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祖先曾经跨越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海洋来到克里特岛,这也是人类航海的最早的间接证据。参与这项研究的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柯蒂斯·鲁尼尔斯(Curtis Runnels)说:“如果早期人类在13万年前移居到地中海,他们应该还穿越了其他水体。”
 
3.秘鲁发现早期金字塔
 
 
 
秘鲁发现早期金字塔
  
考古人员在秘鲁亚马逊低地西边的哈恩(Jaen)镇附近发现了两座古代金字塔建筑,表明这种纪念性建筑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以前数千年,便已扩展至整个安第斯山地区,延伸至亚马逊丛林。其中,最大一座墓冢的底部方圆1英里(约合1.6公里),杂草丛生,现代城市人将其当作了倾倒垃圾的地方。
 
后来,秘鲁考古学家奎利诺·奥利维拉(Quirino Olivera)开始对它进行发掘。不久,他发现这些早期金字塔规模宏大,墙的厚度达3英尺(约合1米),在建成后的2800年里一直在不断完善。奥利维拉说:“人们原以为纪念性建筑永远没有扩展至丛林。最新考古发现推翻了这种观点。”
 
4.埃尔·迪亚波罗王陵
 
 
 
埃尔·迪亚波罗王陵
   
利用盗墓者打通的深沟,考古人员在危地马拉城市埃尔佐茨(El Zotz)的埃尔·迪亚波罗(El Diablo)金字塔下面获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放有严重受损手指和牙齿的盘碗及部分火化的婴儿残骸。美国布朗大学的斯蒂芬·休斯顿与得克萨斯大学的艾德温·罗曼和危地马拉的卡洛斯实施了这次考古发掘工作。
 
据休斯顿介绍,陪葬品紧挨一个早期古典玛雅人坟墓,墓中放着一个舞者打扮的国王遗骸。陪葬的物品还有四个婴儿的骸骨、两个年龄更大孩子的头骨、丝织品、雕刻品和众多陶瓷制品。根据王陵的位置、陪葬品和年代(公元350年)判断,考古人员认为这位国王或许是一个王朝的缔造者。
 
5.英国“勘测者”号沉船
 
 
 
英国“勘测者”号沉船
 
考古人员今年7月在加拿大奥拉弗克国家公园附近发现了英国“勘测者”号(HMS Investigator)沉船,它并没有像以前各种理论认为的那样随风飘到大海,或被美国捕鲸船打捞出来。“勘测者”号是历史上第一艘到达西北航道(位于北美大陆和北极群岛之间)最西端的船只。
 
由于困在浮冰中动弹不得,船员在度过了三个冬季以后,最终于1853年弃船随救援人员返回英国,不过仍有三名船员在此期间遇难。鉴于“勘测者”号最后的受困地点,如此轻易地发现这艘船着实令人感到意外。领导实施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赖恩·哈里斯说:“我们来这里时准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连续干上两个星期。可我们仅仅不到三分钟就发现了‘勘测者’号。”
6.破译尼安德特人基因组
 
 
 
破译尼安德特人基因组
 
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家斯万特·帕博今年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克服了DNA研究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首次完成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虽然这种DNA测序仅仅包括60%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但却让我们对这个独特人种的进化历史有了深入了解。
 
测序结果表明,单单一种基因的差异或许就能解释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在头骨、胸腔、肩关节等器官外形的不同。帕博的团队在对尼安德特人DNA和三个现代人种DNA比较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发现,这三个人种全部遗传了1%至4%的尼安德特人DNA。这项研究支持一种观点,即尼安德特人在距今10万至8万年前开始与智人通婚。
 
7.迦太基儿童墓地
 
 
 
迦太基儿童墓地
  
 
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家杰弗里·施瓦茨(Jeffrey Schwartz)领导的研究小组推翻了一个长期说法,即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迦太基人将大量儿童作为陪葬品。他们在用时数十年对发掘于托弗特(Tophet)的540具儿童遗骸进行了细致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结论。托弗特是位于迦太基主坟场附近的一座墓地。
 
施瓦茨认定,在这些儿童当中,大约一半死于出生以前,或在出生几天后死亡,还有大约一半死于出生一个月或几年后。仅有少数几个孩子死时只有5岁至6岁大,葬于迦太基主坟场。施瓦茨说:“虽然迦太基人偶尔可能会将人当作陪葬品,但托弗特墓地的情况表明,它不仅是用于埋葬人殉,也是用于埋葬夭折的孩子。”
 
8.“大个子”古人类化石
 
 
 
“大个子”古人类化石
 
过去35年,小短腿的“露西”骨骼化石令一些科学家怀疑,南方古猿阿法种并不能像现代人一样完全直立行走,而是像猿类一样手指关节触地行走。今年,科学家在埃塞尔比亚平原发现了距今360万年前的古人类骨骼化石,并将其命名为“Kadanuumuu”,即阿法尔语中的“大个子”的意思,它的发现使上述争论尘埃落定。
 
“大个子”骨骼化石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祖先完全是“两足动物”。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人类学家布鲁斯·拉蒂莫说:“根据我们找到锁骨、肩胛骨等证据,‘大个子’使用手臂的方式不同于猿类。”“大个子”身高5.5英尺(约合1.7米),比“露西”高了近2英尺(约合0.6米),从而支持了一种理论,即南方古猿存在高度的两性异形。
 
9.詹姆斯敦1608年教堂
 
 
 
詹姆斯敦1608年教堂
 
美国詹姆斯敦历史遗迹保护机构考古研究部门主任比尔·科尔索(Bill Kelso)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今年在寻找詹姆斯敦(英国在新大陆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兵营时,意外地发现了北美大陆最早的新教徒教堂的残骸。他们发现了5个深坑,每个相隔12英尺(约合3.6米)。
 
据记载,这个木制教堂建于1608年,长度为60英尺(约合18米)。科尔索指出,作为詹姆斯敦最醒目的建筑,“这座教堂清楚地表明,宗教在殖民地居民心中有多重要。”詹姆斯敦殖民地早期历史的多个重要事件都发生在那里,包括波卡洪塔斯(Pocahontas)1614年嫁给种烟草的约翰·罗夫。
 
10.非破坏性放射性碳定年法
 
 
 
非破坏性放射性碳定年法
 
准确测定考古文物年代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轻而易举。放射性碳定年法是当前最常用的办法,但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过去20年,美国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化学家马文·罗(Marvin Rowe)一直在研究一种萃取二氧化碳的非破坏性方法。根据这一方法,物体放在真空室内,将一种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
 
接下来,使等离子体穿过文物表面,从样本中有选择性地萃取二氧化碳。马文解释说:“这个过程基本上就像慢慢烧样本,这样可以令其表面稍微氧化,从而采集二氧化碳。”据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研究人员介绍,马文的非破坏性放射性碳定年法使得测定文物年代的精确性提高了一倍。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南极夏季,也是科学家利用南极独特自然条件开展科学研究的大好时机。仅仅在12月一个月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将在南极施放5颗科学探测气球。

NASA和NSF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0日从南极施放了一个科学探测气球,以探测宇宙射线对地球的影响。由马里兰大学设计的宇宙射线能量学与质量实验(CERAM Ⅵ),是为研究来自于银河系遥远超新星爆炸引发并到达地球的高能宇宙射线粒子。目前,该种粒子悬浮在南极126000英尺(约39公里)上空。

在此之前,两个相对较小、可手工发射的空间科学有效载荷,在成功升空飞行后,已经完成其使命。它们携带的用于研究辐射带相对电子损失的气球组实验,由达特茅斯学院设计和建造,该实验的目的是寻找产生极光的地球范艾伦辐射带,其如何及在何处与地球高空大气层发生周期性相互作用。这项飞行实验将为于2013年和2014年的同样飞行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宾夕法利亚大学正在开展亚毫米光圈望远镜的气球实验(BLAST),该实验将研究银河系中磁场如何阻碍天体形成。亚毫米光圈望远镜的测试设备和望远镜将采集数据,第一次在一些天体形成区域获取磁偏振尘埃的高清晰图像。

另外,NASA的超压气球测试飞行也正在南极进行。NASA用轻型聚乙烯膜制造的、飞行高度接近40公里、有效载荷高达2700公斤的科学探测气球,体积达到了约40万立方米,是目前升空飞行的最大单体、全密封和具有超压结构的气球,其体积是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升空飞行的同类探测气球的两倍。NASA的最终目标是研发出一个约74万立方米的超压气球,其将和一个足球场一样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大约在30亿年前随着早期动物开始学会如何利用来自太阳的能量,地球上的生命突然进入一个爆发期。 
  
    科学家们对远古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绘制出一幅地球最早期动物的图景。他们认为,当微生物开始学会利用氧气和来自太阳的能量生活时,最早期的生命开始进化和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究了1000个如今仍然存在的关键基因,并掌握了它们是如何从远古时期进化过来的。
  
    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基因化石”,这种“基因化石”不仅仅可以告诉人们基因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让人们知道远古微生物是如何支配这些基因的。他们的计算结果显示,所有的现存基因,大约有27%形成于33亿年前到28亿年前之间。在大约5.8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化时期,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当时生命形态复杂多样。
  
    化石可以帮助古生物学家制定出生命进化的编年史,但是如果想绘制出寒武纪之前的30亿年间的生命图景则相当困难,因为那个时期的软体动物很少会留下化石印迹。不过,那些早期生命形态仍然留下了一种细微的化石:DNA。
  
    由于所有活着的生物体都从父辈那里遗传基因组,因此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生物学家推理认为,他们可以利用现代基因组推想古代微生物的进化过程。他们将不断增长的基因组库中的信息与一种数学模型结合起来。这种数学模型考虑到了数百万年间各种基因遗传、交换和丢失的因素。
  
    科学家埃里克-阿尔姆和劳伦斯-戴维将这一时期称为“太古代大爆发”。由于他们识别的许多新基因都与氧气有关,因此阿尔姆和戴维首先考虑到,氧气的出现可能也是造成“太古代大爆发”的原因之一。科学家认为,直到大约25亿年前,氧气才开始在地球大气层中出现并不断积聚,并可能在“大氧化事件”中杀死了大量的厌氧生命。阿尔姆表示,“‘大氧化事件’可能是细胞生命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事件,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的生物学记录。”
  
    然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利用氧气的基因直到28亿年前的“太古代大爆发”末期才出现。这一发现与地球化学家关于“大氧化事件”的设想更为一致。阿尔姆和戴维相信,他们已经发现了现代电子转移的最初来源。电子转移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它负责在细胞膜内运送电子。电子转移被动物用来呼吸氧气,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在光合作用时也需要这一过程,光合作用直接收获太阳的能量。一种被称为“生氧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被认为是与“大氧化事件”的氧气产生有关,也与我们今天呼吸的氧气有关。
  
    “太古代大爆发”期间的电子转移进化应该经历了生命历史的数个关键阶段,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两个阶段都导致生物圈收获和存储了大量的能量。戴维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说明电子转移的进化是否直接导致‘太古代大爆发’。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到,生物圏得到了更多的能量,因此可以支持更大、更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据12月23日(北京时间)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荷兰科学家利用砷化铟纳米线,研发出一种基于电子自旋和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量子比特,新系统能更容易同其他电子设备结合在一起,非常适合用于未来的量子计算或密码系统中。

量子计算依靠量子机制内在的不确定性来处理信息,其处理信息的速度远远快过传统机器。普通的信息比特只能代表0或者1,而量子比特以0和1的叠加状态存在,这种模糊性使几个量子比特可以被并行处理,因此可以一次执行多个运算。

电子自旋具有磁性。磁场可以控制所有电子的自旋,但由于磁场振动很难在纳米层级实现,通过磁场控制单个电子的自旋非常困难。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利奥·柯文采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使用电场而不是磁场控制电子自旋规避了这个问题。尽管电场并不会直接影响电子自旋,但电场能通过影响电子围绕其原子核的旋转来间接地影响自旋。

当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时,原子核的电荷就会移动,通过改变电子围绕原子核的旋转,就可以改变这个磁场,反过来改变电子自旋——这种现象被称为电子自旋—旋转交互作用。    

在实验中,柯文采团队使用了一根砷化铟纳米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电子自旋—旋转交互作用。研究团队朝环绕在纳米线周围的5个窄门施加电压,隔离出两个电子,这两个电子就像两个量子比特,沿着纳米线施加电场脉冲,研究人员能将量子比特的自旋从并行改变到非并行。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半导体自旋传输专家丹纳·麦卡密表示,展示出自旋—旋转量子比特是一个“重要的结果”,但他也提醒说,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测量出的自旋—旋转连接的存在时间短于之前在半导体砷化镓中的电子上测量的结果。然而,砷化镓内的自旋—旋转交互作用比新的砷化铟内的交互作用更加微弱。麦卡密也认为,砷化铟自旋—旋转交互作用的存在时间可以改进。

与砷化镓内的电子相比,砷化铟纳米线也有另外一个优势。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研究人员首次以纳米线或纳米颗粒的形式合成了四元半导体,这种半导体可以用来制作发光二极管,这让电子态被转变到光子态成为可能,而电子态被转变到光子态是量子密码学的基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英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我们所在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被其他平行宇宙“推挤”的证据。在对大爆炸后效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下简称CMB)中的图案进行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这一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 

    英国科学家称,他们可能发现了证据,能够证明CMB中发现的4个圆形图案就是我们所在宇宙与其他宇宙相撞产生的“撞伤”,这种撞击至少发生4次。这一发现立基于复杂的宇宙永恒膨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只是一个更大宇宙中的一个“泡泡”,其他宇宙在物理学方面的特性与我们存在差异,它们同时与我们所处的宇宙存在。永恒膨胀理论也被称之为“多元宇宙论”。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这些宇宙“泡泡”彼此发生相撞的地方,会在背景辐射中留下痕迹。这一发现由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学与天文学系的斯蒂芬·费尼得出,可能会在科学界引发争议。很多宇宙学家撰文进行回应,他们表示不能如此简单地对在CMB发现的东西做出结论。撰写研究论文的研究小组指出,在类似CMB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集中寻找所有在统计学上不可能的特性并非难事。他们表示:“如果可以用未来获取的数据验证一次‘泡泡’撞击,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同时也可以洞察我们所在宇宙之外的一个多元宇宙。”

    研究论文于14日刊登在互联网上。在对CMB进行了短短一个月的研究之后,科学家便声称发现能够证明大爆炸前存在宇宙的证据。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由大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创造。恒星和星系在大爆炸后大约3亿年形成。太阳诞生于大约50亿年前,大约37亿年前,地球上首次出现生命。
  
    CMB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爆炸后30万年,现在的温度已降至零下270摄氏度左右。牛津大学教授罗杰·彭罗斯和亚美尼亚国立耶烈万大学教授瓦赫·古尔扎德亚发表在arXiv.org网站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宇宙的年龄可能超过此前的预计。彭罗斯和古尔扎德亚表示,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在CMB中发现的证据显示,CMB中的印记年龄超过大爆炸。
  
    两位教授表示他们共发现了12个同心圆,其中一些由5个环构成,说明一些天体在其历史上经历了5次大规模事件。这些环似乎环绕星系团,星系团内CMB出现的变化辐度出奇地低。这项研究发现似乎否定了得到广泛支持的有关宇宙起源的“膨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宇宙开始于大爆炸,将继续膨胀下去,直至未来达到某一个点才停止膨胀。彭罗斯和古扎德亚认为,同心圆是上一次大爆炸前的上一个永世中特大质量黑洞碰撞产生的极度强烈的引力辐射波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