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成思危先生在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的年终总结会上,提出研究中心的重点工作是出成果、出人才。他重点论述了如何出成果和出人才。

    成先生指出,科研成果要有“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前人的成果,提出新观点。新观点要有论据和论点,要严谨,不要哗众取宠。要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能力。要针对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什么是高水平的人才,成先生指出,要具备四元知识结构:专业的深度;学科的广度;哲学和政治的高度;战略的眼光。要有事业心、责任感、求知欲。成先生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自身说法说明出成果和出人才的重要性。最后,成先生鼓励大家:逆境不沉沦,顺境不懈怠。

    成先生的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对中心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师生们表示,成先生高屋建瓴的指教,使自己受益终生。

 

 

 

 

12月23日《自然》杂志封面

封面故事:《自然》杂志年度新闻人物

今年的“Nature年度新闻人物”是Jane Lubchenco。作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她深入参与了今年最大新闻事件之一——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件。

远古西伯利亚“人族”个体的基因组被测序

从解剖上来讲,现代人在距今20万年前之后的某个时间点上还在非洲,在此之后相当长时间才达到欧亚大陆。与此同时,包括“尼安德特人”(穴居人)在内的古“人族”至少在23万年前就已在欧亚大陆了,只是在距今约3万年前才从化石记录中消失。现在,来自南西伯利亚Denisova Cave中的一个女性古“人族”个体的基因组已根据从一个手指骨中提取的DNA被测序。这个“Denisovan”个体所属的群体与“尼安德特人”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而且尽管它并不涉及假设中的从“尼安德特人”向欧亚人的基因流动,但它对今天美拉尼西亚人的基因组的贡献达4%~6%。另外,一颗牙齿的线粒体基因组与手指骨的线粒体基因组非常像,这颗牙齿的形态表明,这些“人族”个体在演化上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都是截然不同的。

与冲动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冲动行为(不考虑后果的行动)是几种精神疾病的一个特征,其中一些已被发现具有中度遗传性。在寻找这种遗传性的基因特征的一项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将外显子测序工作的重点放在有严重冲动特征的芬兰刑事罪犯的14个血清素和多巴胺相关基因上,其结果显示,冲动与“终止密码子”HTR2B的一个突变有联系。研究人员以前并不知道该基因(它编码5HT2B血清素受体)影响行为。这种血清素受体在冲动行为中所起作用得到了剔除该基因的小鼠表现型的进一步支持。

含“Bromodomain”的BET蛋白

扰动染色质蛋白的小分子的发现,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焦点。在本期Nature上发表论文的两个小组以含“Bromodomain”的BET蛋白为研究目标,这些蛋白在基因激发过程中结合乙酰化的赖氨酸残迹,到达基于融合的“triazolo-diazepine”环的具有类似结构的、可透过细胞的小分子化合物上。James Bradner及其同事报告,他们研制出一种取名为JQ1的化合物。BET蛋白BRD4(带两个bromodomain)与人类鳞片状细胞癌有关。JQ1在小鼠模型中抑制依赖于BRD4的肿瘤的生长。Alexander Tarakhovsky及其同事发现,名为I-BET的抑制因子干涉BET家族某些成员与乙酰化组蛋白的结合。它抑制巨噬细胞中“促炎”基因的激发,在一个炎症小鼠模型中具有免疫调制活性。

简化的细胞分裂周期

细胞分裂过程需要一系列有序的事件来确保遗传信息的正确复制及其准确分布。这种复制周期的调控非常复杂,使得了解其关键原理很困难。为了研究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的核心引擎,Damien Coudreuse和Paul Nurse在裂殖酵母中生成了一个高度简化的最小控制网络。基于用基因工程方法做成的单一CDK(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振荡器的这个体系,在没有那些在能够完全发挥功能的细胞中起作用的很多已知的调控性输入和反馈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了细胞周期中主要事件的有序演进。

用纳米线实现“自旋—轨道量子位”

量子位的一个很有希望的新形式,即“自旋—轨道量子位”,对于电荷量子位和自旋量子位来说可能都是一种进步。在量子物理中,电子的运动会通过被称为“自旋—轨道互动”的一种基本效应影响它们的自旋。Nadj-Pege等人在一根砷化铟纳米线中实现了一个“自旋—轨道量子位”。这个“自旋—轨道量子位”是可以用电控制的,信息可以存储在自旋中。纳米线特别适合量子计算,因为它们能充当可扩展的量子位注册器的一维模板,在电子和光子器件中都能发挥功能。

地幔超塑性得到实验证实

超塑性(一种固态晶体材料发生弹性形变到超过其正常断裂点的异常能力)已在金属甚至陶瓷中被发现。超塑行为也被认为发生在一些地质材料中,包括地球的下层地幔,但此前这一点一直没有在实验室中用地质材料得到演示。现在,Hiraga等人报告,与地幔的复合材料非常相似的合成岩石的确表现出超塑性,能够伸长500%。他们的计算表明,地幔“超塑流”伴随着相当大的颗粒生长,这种生长能将细粒岩石变成粗粒聚合体,导致地幔黏度增大,并最终导致“超塑流”终止。

eNOS的一个分子开关

名为eNOS的酶(eNOS是“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缩写)是调控血管功能的关键,因为它既能产生让血管扩张的一氧化氮,又能产生让血管收缩的超氧化物。Jay Zweier及其同事发现,与“氧化物应激”相关的一种修饰,即“蛋白质谷胱甘肽化”,将这种酶从形成一氧化氮切换成形成过氧化物。在高血压血管中,eNOS的“蛋白质谷胱甘肽化”水平增加,而且这种增加与受损的、依赖于内皮的血管扩张相关。“氧化物应激”发生在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糖尿病和癌症在内的很多疾病中。这项工作表明,能够复位这一氧化—还原开关、从而恢复正常NO合成酶功能的药物也许有治疗潜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8日消息,达尔文进化论的批评家经常指出,进化论缺乏化石证据。尽管化石在达尔文进化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关键环节化石证据的缺失也曾令达尔文倍感头疼。在随同“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过程中,达尔文也曾经在南美搜集了许多奇怪的哺乳动物化石,并思考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达尔文的同事和支持者们在纷纷寻找关于古代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变化的证据,反对者们同时也在论证进化论的正确与否。以下就是能够证明达尔文的由自然选择产生的生命树观点的标准化石物种,这些奇怪的化石物种曾经让科学家们迷惑不解,不过最终也让他们对生命的进化历史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1. 始祖鸟 

    从表面上看,始祖鸟似乎刚好在恰当的时刻出现从而证实了物种逐步进化的观点。这种远古动物被一些人认为是可以用来证明进化是一个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细微变化过程。很明显,始祖鸟是一种半爬行半鸟类的动物,它似乎恰好是达尔文所期望的那种证据。然而,达尔文在评估这种动物时仍然显得较为谨慎,他并没有把始祖鸟作为自己理论的直接证据,而只是将这种动物作为一个实例。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位坚定追随者。赫胥黎也对这一化石持谨慎态度,虽然赫胥黎也明显赞成如下假设:这种鸟是由较小的、恐龙状动物进化而来。尽管达尔文和赫胥黎心存疑虑,但始祖鸟仍然被广泛承认为最早的鸟类,并在关于鸟类起源的猜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二齿兽

    19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安德鲁-吉德斯-拜恩的苏格兰年轻人开始在非洲的岩石中寻找化石证据。他最初发现了一些动物的头骨,这些动物似乎并不符合分类学的一些标准,尤其是一种“两齿”动物在两条巨大的尖牙之间还长有一个与海龟类似的那种喙。1844年,拜恩将这种动物的头骨带到了英格兰。著名的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将这种动物定性为类似哺乳动物的异常爬行动物,并将其命名为“二齿兽”。随后,又有许多人将发现的怪异化石送到了欧文那里,欧文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爬行动物的化石,这些动物似乎打破了向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的种类界线。
  
    随着越来越古老的类似哺乳类动物的发现,如在美国西南部发现的有帆状背的异齿龙和基龙,它们最终被认为是哺乳动物与爬行类祖先之间的过度类型。然而,这些动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类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如异齿龙肯定像爬行动物,但它们已经从所有爬行类动物的最后共同祖先那里分离出来,而且比任何爬行动物更接近早期的哺乳动物。
  
    3. 龙王鲸

    龙王鲸化石的发现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时间还要早25年。关于鲸类的起源,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龙王鲸已经成为了鲸类起源争论的焦点。最初,科学家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真正的鲸。1834年,美国博物学家理查德-哈尔兰对出土于阿拉巴马州种植园中的一组骨骼化石碎片进行了定性。它们很像是蛇颈龙和鱼龙的骨骼,因此哈尔兰将它看作是最大型的海洋爬行动物。
  
    几年后,理查德-欧文对哈尔兰的化石和新标本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最终证实这种动物确实是一种鲸。它与此前已知的任何鲸类都不相同,尤其是它还长有一组可怕的尖利牙齿。根据这一事实,赫胥黎认为,鲸类是由陆生食肉类动物进化而来。不过,龙王鲸已经是完全水生,很难提供这一演化过程的任何线索。直到20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4000万年前的岩石中发现最古老鲸类骨骼后,鲸类起源之谜才得以揭晓。这些鲸类并不是海洋哺乳动物,而是行走于陆地上的两栖动物。随着越来越多化石的发现,鲸类起源已由最大的进化谜团变成大规模进化过程的最佳例证。龙王鲸就是其中最早期的完全水生形态之一,大约生活于4000万年到3400万年前之间,其生活的远古海洋大约位于如今的埃及、巴基斯坦和美国南部的山区。

    4. 三趾马 

    在《物种起源》发表之后不久,法国古生物学家阿尔伯特-高德里开始在希腊皮克米地区寻找500万到2300万年前的动物化石。在那里,高德里发现了灵长类动物、古代长颈鹿、剑齿猫和其他一些怪异动物的化石,其中最重要的化石当属三趾马的化石。然而,高德里自己并不赞同自然选择理论。他利用这些化石绘制了一棵马类进化树,其中三趾马代表了古代祖先与现代一趾马的中间阶段。其他一些科学家在高德里的带领下建立起欧洲马类进化的顺序,从古代的貘样祖先到三趾马,再到现代的马类。这种顺序后来被更完善的化石证据所取代。但问题是,古生物学家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马类。从小型的始祖马到现代马类的一条进化直线图谱被广泛接受。这种“缺失的一环”不得不忽略许多间接的近亲。然而,近期的研究工作打乱了这种直线式的图谱。正如现在人们所理解的,三趾马并不是马类进化到现代马的中间阶段。

    5. 猛犸
  
    猛犸已成为了进化理论的标志性动物。猛犸在西伯利亚当地语言中原意是指一种地下怪物。1796年,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古维尔将猛犸的骨骼与现代生活的大象骨骼以及出土于美国的一块怪异化石进行了对比。古维尔发现,猛犸的骨骼完全不同,它们进化自一种独特的、已灭绝的大象。随着后来大地懒属动物和沧龙的发现,猛犸被证实为一种完全不同的史前世界动物。直到最近古生物学家才能够搞清楚它们进化的图谱。
  
    2005年的一项研究认为,猛犸应该位于进化分支的一个间歇性图谱中。故事应该是这样的:大约在250万年,一种最早期的猛犸欧洲猛犸开始向亚洲分散。但100万年后,这些猛犸的一个群体开始分离出去,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即通常所说的草原猛犸。这两个物种一直并存生活,直到大约60万年前草原猛犸才开始大规模地取代它们的祖先。与祖先一样,草原猛犸也到处分散,又形成了两个新物种,即真猛犸和哥伦比亚猛犸。这些物种分化事件发生非常突然,新物种迅速出现并与祖先物种并存直到最终取代祖先物种。 
  
    6. 爪哇人

    虽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尽量避免直接讨论人类的进化,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思想适用于人类。然而在他完成这本著作时,还没有人类化石记录。直到19世纪60年代,穴居人骨骼才被发现并被科学界所认知,它们与人类的骨骼非常相似。发现于19世纪90年代初的化石也成就了一个新的名词“缺失的一环”,它们是由荷兰博物学家尤金-都波士在爪哇岛发现的。这些骨骼包括一个头盖骨、一根大腿骨和一颗牙齿,一些细节表明它们似乎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的形态。
  
    都波士将这种形态称为爪哇直立猿人。这些骨骼化石引起了一场巨大的争论。一些科学家认为头盖骨应该属于一只长臂猿的,而腿骨则属于人类的腿骨。都波士则认为,所有这些骨骼都是属于一起的。后来因为某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原因,他于1900年拒绝公开这些化石。直到20世纪20年代,都波士才再次开放这些化石。此后不久,中国也发现了“北京人”骨骼化石。尽管叫法不同,但这些骨骼应该都归属于直立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重点从产业链终端的家用视听、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整机制造向前端的器件、元件、材料转移。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第一制造大国。2009年,我国重点电子信息产品中手机、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的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和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向价值链上游迈进,不断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产业国际地位。

目前,我国建成投产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有4条,正在建设的有3条,12英寸晶片的产能规模已达到每月12万片。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达到4条,多条7.5代线及8.5代线正在建设。海信、TCL、长虹等企业逐渐向液晶模组上游延伸,模组生产线相继投产。

电子信息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华为、海尔、联想、中兴等多家企业出口和海外经营收入占比超过一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产品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建立的研发、生产基地超过500个。华为、中兴凭借多年海外经营,在全球软交换、SDM(用户数据管理)、NGHLR(下一代归属位置寄存器)等多个领域取得市场领先位置,已经进入全球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一线阵营。海尔、海信、TCL等多家整机企业在东盟、非洲等主要国家建立了完整的研产销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占据了领先的市场份额,部分企业海外自主品牌占比已超过30%。

2004年至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从2450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5020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43%;利润从100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791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2.27%;出口额从2070亿美元增长到4572亿美元,年均增长17.17%,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3以上。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带来很大冲击,但经过努力,产业回升速度逐月加快。2009年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12月份增速达到19.8%;出口降幅进一步收窄,全年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8%;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高端产品继续以高于同类产品的增速增长。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50589亿元,增长25.9%;出口交货值29651亿元,增长28.4%。

朱宏任表示,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基本走出金融危机阴影,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日益增多,总体回升趋势明朗。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面临着产业增速放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努力在电子信息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刚刚过去的2010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科学事件:人造生命的诞生毫无疑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则给当地生态带来灭顶之灾;而曾被认为只在微观世界存在的量子效应也能用肉眼看到了……经过编辑初选、网友投票,以及专家顾问团评议,《环球科学》最终盘点出2010年最值得铭记的十大科学新闻。 
  
    1、人造生命诞生

    2010年5月20日,美国J•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宣布,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基因组,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命”,取名为“辛西娅”(Synthia)。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团队首先选取了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对这种细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后,人工合成了它的基因组。然后,科学家将人造基因组移植到另一种名为山羊支原体、去除了遗传物质的细菌中。通过分裂和增生,山羊支原体逐渐为人造基因组控制,最终成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在培养皿中,合成细菌的分裂等行为就像天然细菌一样。 

    文特尔认为,这种人造细菌将来可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帮助人类从岩石和工业废料中提取金属,把泄漏的石油转化为无毒物质,还可用于制造新药物、疫苗。但也有科学家认为,文特尔的研究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人造的有机体如果扩散到自然界,引发生物基因变化,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还有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第7期《人造生命背后》一文。)

    2、墨西哥湾大规模漏油事件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公里处海域的“深海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火势持续约36小时后,平台沉入墨西哥湾,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造成大面积海域受到原油污染。直到9月19日,漏油油井才被彻底封堵。 
  
    浮油涌至美国海岸,多处野生动物保护区面临严重威胁。原油泄漏还威胁着墨西哥湾海岸生态及沿岸百姓生活。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评估,此次原油泄漏事件造成约44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海湾战争漏油事故(约800万桶原油流入波斯湾)的第二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的影响将持续数年或者数十年。(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第8期《漏油猛于虎》一文。)
  
    3、私营太空产业迈出第一步

    2010年12月8日22时53分,美国SpaceX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猎鹰-9”大型火箭将名为“龙”的太空舱发射升空。这个子弹形状的太空舱在10分钟后进入轨道,绕地球两周后从低轨道再次进入大气层,于12月9日3时04分在墨西哥海岸外以西海域成功软着陆。 
  
    “龙”是第一架私人设计的载人宇宙飞船,这意味着人类史上首次有私人公司(而非国家)有能力进入地球轨道。此次太空舱飞行试验没有搭载相关人员,但它具备搭载7名工作人员和充裕货物的空间。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明年航天飞机退役计划后,使用“龙”太空舱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它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意味着新的太空产业的硬件部分已准备完成。
  
    4、NASA发现“砷基生命”

    2010年12月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天体生物学家费丽莎•沃尔夫-西蒙(Felisa Wolfe-Simon)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新发现了一种名为GFAJ-1的独特细菌,能利用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进行一些关键的生化反应。 
  
    长期以来,科学界都认定碳、氢、氧、氮、磷和硫是组成地球生命的6大基本元素,它们不可代替。磷元素在细胞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遗传物质DNA和RNA的骨架、参与形成细胞膜、以三磷酸腺苷分子的形式输送能量等。GFAJ-1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理论。因此,那些过去被描述为“不适合生命存在”的外星环境或许也可以存在生命,这将极大提高人类在外星球上找到生命的可能性。(这一发现尚存争议,参见本期第30 页《质疑砷基生命》一文)
  
    5、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

    神秘的暗物质一直令科学家感到迷惑不解,这种不可见物质在星系、星系团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施加着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引力作用,但它们本质上由何种粒子构成依然成谜。2010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宣称,他们已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 
  
    据研究人员介绍,在过去9年中,他们一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一个名为索丹的废弃铁矿来捕捉暗物质的踪迹。实验动用了30台高灵敏度探测仪,并将温度降低至-273.1℃。终于,他们通过位于地面以下2 000英尺(约610米)的高灵敏度探测仪捕捉到两个“暗物质粒子”的踪迹。科学家们认为,这次探测到的事物应该有3/4的可能是暗物质粒子,而不是背景噪音。但研究者也承认,要想确认所发现的确实是暗物质粒子,他们必须要继续发现更多这样的粒子。(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12期《暗宇宙里的隐秘生活》一文。)

    6、单分子层上的类脑计算
 
    2010年4月25日,来自日本筑波市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的人工智能和分子电子学科学家安尼班•班德亚帕德耶(Anirban Bandyopadhyay)、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的兰吉特•帕蒂(Ranjit Pati)以及其他科学家模拟大脑的工作原理,首次在有机单分子层上制造了一个同样具备自我进化功能、能够解决复杂运算问题的电路,这是科学家首次制造出类似大脑、能够自我进化的电路。 
  
    基于这种电路的新型计算机能够并行运算,远远胜于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迄今为止,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一个通道一次也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类脑计算能够为那些很难确定算法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比如预测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暴发等。为了证明这种独特性,研究人员在分子层面模拟了两种自然现象:自然散热和癌细胞的扩散。
  
    7、宏观物体的量子效应

    2010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阿龙•奥康奈尔(Aaron O’Connell)及同事首次成功观测到宏观物体的量子效应。奥康奈尔制作了一个1微米厚、40微米长的类似音叉的谐振器,然后把它置入超导线圈并冷却到-273.125℃(只比绝对零度高0.025℃)。研究者向超导线圈导入特殊电流,就可以使谐振器出于振动和不振动的叠加态。实验表明,量子力学的原理不但适用于原子,还可用于日常所见物体。该研究结果对物理学的发展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见《环球科学》2010年第7期《量子麦克风》一文。) 
  
    8、可能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2010年9月30日,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物理学教授史蒂文•沃格特(Steven Vogt)和华盛顿卡内基学会的保罗•巴特勒(Paul Butler)领导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利用设在夏威夷的“凯克”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处于所在恒星系统“宜居带”内的行星。所谓“宜居带”是指距离恒星不太远也不太近,适合液态水在行星表面存在的一个区域。地球就位于太阳系里的宜居带内。 
  
    这颗行星围绕天秤星座内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运行,距地球约20光年,质量至少为地球的3~4倍,公转周期约为37个地球日。与太阳系中的水星一样,这颗系外行星也被其恒星“锁定”,也就是说这颗行星的一面几乎永远面对恒星,另一面则几乎永远背对恒星,表面温差较大,平均温度在-31℃~-12℃之间。研究人员表示,这颗行星的引力足以固定住大气,表面具有很多岩石,也具备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最适于生命存在的区域可能位于明暗交界带。(参见本期第9 页《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行星》一文)
  
    9、新一代DNA测序技术问世

    DNA测序在个人医疗、精确搜查罪犯、超高速检验病毒等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2010年4月6日,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的川合知二(Kazumichi Yokota)和谷口正辉(Tomoji Kawai)宣布,他们利用电测方法,成功识别了DNA的核苷酸碱基,首次验证了新一代DNA测序技术的可行性。 
  
    研究者制作了两根间距仅为1纳米的电极,然后让碱基分子从电极之间通过。当不同碱基分子(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通过电极时产生的电流值不同,研究者就可以据此识别碱基的种类。以这项研究为理论依据,研究者预计,通过改变电极间距离(从纳米至微米),还可对病毒及过敏原等各种尺寸的分子粒子进行超高灵敏度、超高速度的检测。(参见本期第22 页《DNA 晶体管》一文。)
  
    10、NASA发现地球附近最年轻黑洞

    2010年11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利用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发现地球附近最年轻黑洞。这个形成只有31年的黑洞是距离地球约5 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的超新星SN 1979C的余烬,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质量恒星是如何爆炸的,那些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是黑洞还是中子星,以及我们这个星系和其他星系黑洞的数量。 
  
    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望远镜、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望远镜和德国ROSAT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显示了一个明亮的X射线源,在1995年—2007年这段观测期内一直非常稳定。这说明该天体极有可能是一个黑洞,正在吞噬这颗超新星或一颗伴星落下的物质。如果上述解释得到证实,这将是人类观测到的最年轻黑洞,也是人类亲眼目睹它形成的唯一一个黑洞,更是到目前为止超新星爆炸能够形成黑洞的唯一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