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克尔德什应用数学研究所科学家列昂尼德·叶列宁于12月10日发现了一颗名为C/2010 X1(Elenin)的新彗星。这是俄罗斯天文学界近20年来首次发现新彗星。
 
    据报道,叶列宁是借助俄罗斯ISON-NM天文自动观测站获得这一发现的。叶列宁发现C/2010 X1(Elenin)彗星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几位天文学家12月11日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麦达纳克天文站通过观测证实了这一发现。12月12日,一些日本和美国的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发现。国际天文联合会天文信息局13日正式确认了叶列宁对新彗星的发现,并根据星体命名原则将新发现的彗星命名为C/2010 X1(Elenin)彗星。

    新彗星的轨道参数目前尚不确定,根据此前公布的信息,这颗彗星的近日点距离木星轨道四个天文单位。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这是俄罗斯天文学界近20年来首次发现新彗星。上一次是在1990年的前苏联时期,苏联立陶宛籍天文学家卡兹密尔·切尔尼斯与日本科学家一起发现了C/1990 E1 (Chernis-Kiuchi-Nakamura)彗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并警告称,随着气候变暖,融化的冰河和冰盖正在不断地向空气和海洋中释放出大量致癌污染物。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发现,这些长效持久的化学物质将进入食物链,并最终在人体内积聚,进而导致癌症、心脏病、不孕不育等严重疾病。 
  
    在一项由多国参与的国际性课题中,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与一类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造毒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发布了上述警告。完整的研究报告将于下月正式公布。研究报告称,温度的不断上升以及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让人类越来越暴露于全球的污染物之中。
  
    科学家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因为这些毒素可能会在环境中持续数十年,并最终在人体内积聚。它们包括各种杀虫剂(如DDT)和化学物质(如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印刷电路板)等。
  
    联合国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唐纳德-库珀表示,融化的冰河和冰盖将数十年来积聚于其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再次释放到空气和海洋中。极端的气候事件(如本年度巴基斯坦等地的灾难性洪水)也将某些被禁止使用的污染物释放出来,这些污染物本来已被封存准备销毁。此外,越来越高的气温极有可能会促进疟疾的传播,也可能会提高各种杀虫剂的使用率,这些都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库珀表示,“短时间内可能有很少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但是,长此以往这些毒素在食物链中越积越多,而食物链的终端则是我们人类。我们已在婴儿母亲的乳汁和血液中发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分国界。它们有可能传播到数千英里之外,而且会继续积聚。以前,这些污染物会传播很远的地方,并冻结于冰河和冰盖之中。但是随着冰河和冰盖的融化,或当气温继续升高时,它们就会被释放回海洋和大气中。不管你是生活在肯尼亚还是在英国,这些毒素会传向全世界。”
  
    科学家通过对全球部分地区的哺乳期妇女的乳汁和血液进行检测发现,她们的乳汁和血液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呈升高趋势。此外,研究还特别关注DDT等杀虫剂、印刷电路板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多环芳香烃等有毒污染物的传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总监阿基姆-施泰纳表示,“反常的气候事件也将一些封存的杀虫剂和其他污染物释放出来。热带气旋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灾难性洪水威胁着存储数千公吨杀虫剂的仓库。”联合国的报告还认为,越来越高的气温让海豹、鲸、北极熊等动物更易受到污染物的侵袭。

 

 

 

 

12月10日上午10点,资源与环境学院在玉泉路园区教学楼举办2010年度学术年会,学院全体教师以及本部研究生参加了本届年会。各课题组就近一年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分别作了报告,老师与同学们认真听取并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会议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胡正义教授主持。

    资源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勋教授首先总结了以往年会取得的成绩,肯定了举办学术年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学术年会的召开旨在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展示各位老师与同学的学术工作,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同时对扩大学术视野和活跃学术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胡正义教授表示,希望每一位老师同学认真听取报告,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他强调,老师同学要好好把握这次交流的机会,这不仅仅是科研知识的相互学习,也是科研艺术的相互学习,各研究方向之间取长补短,才能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本届学术年会,资源与环境学院近20个课题组分别就不同的研究方向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涉及地理、生态、环境、土壤等多个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这些学术报告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各课题组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尽管各组之间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科研理念把全院师生的注意力紧紧集中在一起。通过每个报告后的提问,老师和同学们进行积极交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参会师生受益匪浅。

    下午4点,年会在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胡教授总结认为,做报告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准备得非常充分,讨论气氛热烈,达到了了解学院科研动态、加强内部交流、开阔学术视野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院会总结经验,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相信今后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资环学院将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一个神秘人物,向来口风很严。最近,这位登月第一人对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站刊登的博客做出回应,分享其月球漫步的细节,这些细节此前并未对外界透露。在1969年具有历史性的探月之旅中,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巴兹·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他本人更是因为第一个登上月球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2月7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站刊登了一篇博客,对阿姆斯特朗及其同伴奥尔德林1969年7月20日上演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月球漫步进行了分析。对于他们为何只在月球表面行进了很短一段距离,这篇博客也提出了疑问。
  
    国家公共广播的罗伯特·克鲁尔维奇拿到了美国宇航局提供的一张地图,上面标出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表上的所有行进方向。随后,他将地图与足球场和棒球场的地图叠加。结果发现,两位宇航员从月球登陆器出发进行的历史性月球漫步不足100码(约合91.44 米)。他说:“从棒球场的角度上说,阿姆斯特朗最长最大胆的月球漫步距离大约相当于乔·迪马吉奥一局的奔跑距离——从本垒跑到大约球场中央的位置。”
  
    第二天,克鲁尔维奇刊登了一份后续帖子,上面有阿姆斯特朗本人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这位曾经的“阿波罗11号”任务指挥官在邮件中列出了很多理由,解释为何只行进了很短的距离,这些理由包括月球表面的高温、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宇航局的要求。由于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他们不知道航天服的水冷式内部结构能否经受住考验,此外,宇航局方面也要求两位宇航员在一台固定摄像机前做实验。
  
    阿姆斯特朗在邮件中写道:“我们没有任何数据告能够告诉我们,背包内的小水箱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宇航局官员将我们第一次探索月表的工作时间限制在3/4至2小时,以确保我们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面临生命危险。在返回加压月球舱之后,我们排出背包里的水并测量水量,最后证实了此前的预测。”
  
    阿姆斯特朗指出,如果有更多自由活动时间,他和奥尔德林会在月球表面进行更多探索。他说:“我们都希望在表面停留更长时间,到距离月球舱和电视摄像机更远的地方探索。但我们需要进行大量实验,记录和提取样本并拍摄照片。可用时间被全部分配掉,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工作,完成任务。”
  
    他表示,由于使用了月球车,后来的“阿波罗”号任务中,宇航员能够在月表停留更长时间,但月球毕竟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仍有很多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他说:“美国人曾6次造访月球,共对6个不同月球区域进行探索,有的面积与一座城市的郊区相当,有的则相当于一座小镇。我们仍有超过1400万平方英里(约合3625万平方公里)的月球区域尚未进行探索。”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一种蓝色的新型钯纳米材料,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或可成为癌症光热疗的“希望之星”。

    日前,《自然—纳米技术》刊登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题为“具等离子体光学和催化性能的钯纳米薄片”。

    钯是一种稀贵金属,在化学中主要用做催化剂。但高比表面积的钯纳米材料多为黑色,被科学家们通俗地称为“钯黑”。郑南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却发现,通过形貌的精细调控,纳米钯可以展示出绚丽的蓝色。实验表明,所制备出的这种蓝色钯纳米材料——“钯蓝”不仅拥有“漂亮的外表”,而且拥有独特的光学、催化等性能。

    据了解,“钯蓝”由尺寸均一的六边形超薄钯纳米片组成,薄片的厚度仅为1.8纳米,边长可在20—200纳米间调控。郑南峰说:“这样超薄的结构特征不仅使‘钯蓝’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使催化性能更为优越,而且结合理论计算,我们还发现超薄结构是‘钯蓝’具有强近红外光吸收并呈现蓝色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发现使得课题组成员将之与当前用于肿瘤治疗的光热疗联系起来。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课题组发现,“钯蓝”的超薄厚度使其无法散射近红外光,所吸收的光被完全转化为热,导致周围环境快速升温,可直接应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疗。“同时,作为近红外光敏剂,‘钯蓝’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超高光热稳定性,这一特性是其他现有贵金属纳米近红外光敏剂所无法媲美的。”

    郑南峰说,目前,课题组正在对“钯蓝”的催化、生物应用等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着手与厦大医学院等单位展开联合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