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巡礼(18):培养机制改革: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 王莉萍 (科学时报)
  • 创建于 2008-06-18
  • 4077
在实践中开拓前进
——中科院研究生院培养机制创新之路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希望更清晰地释义“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以及由此而演绎出的培养机制。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资助体系、奖惩考核体系等培养机制的主体框架,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搭建已久。
 
但是,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培养机制既包含导师、学生及培养目标、内容等各要素,更涉及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实验室实习、中期考核及论文开题、撰写、答辩等多环节。中科院研究生院正发挥110多家培养单位的多元创造性优势,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总结和创新。
 
唯有源头活水来
 
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有着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10多家培养单位,它们在学科布局、培养方式等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各培养单位呈现多元积极性和创造性,促成了研究生院对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制度、经验、成效的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立体多元化的培养机制。
 
由上海生科院等率先推行的“硕士轮转制度”,旨在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提供一个互相“二次选择”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更合理匹配。师生们的肯定验证了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在随后的几年内,遗传发育所、生物物理所等培养单位也效仿推行这项制度。研究生院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了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更换导师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应当予以保障。征求意见的时候,来自研究所的教育管理干部几乎一半提出了异议,怕引起混乱。“在实施之后,效果很好,它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选择权,但迄今没有发现学生滥用这种权利。”马石庄说。
 
伴随制度的推开,所内轮转在学科、导师等方面的局限渐渐体现出来,为此,研究生院在充分调研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于去年推出了4项教学创新举措之一的TOP100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研究生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在经过严格选拔具备了一定的素质条件后,研究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导师,也可以无障碍地更换导师。
 
物理所发挥在学科领域拥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地位的老导师的优势,聘任了8位德高望重的老导师作为“教育督导员”,建立并推行了教育督导制;金属所通过定期举办选题能力培养论坛,以此带动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在各培养单位引起许多共鸣……
 
几年来,马石庄几乎走遍了研究生院的100余家培养单位,每到一处不但和导师交流,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现在的培养机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群人坐着开会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各研究所30年的实践。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总结推广,‘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精华,再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一套体系。”
 
培养质量是生命线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同时,它也直接衡量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记者看到的一张研究生开题报告评议表不过一页,表格也很简单,但其中却被一些研究所赋予了很多内涵。
 
大连化物所就坚定地认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做好开题报告则是完成学位论文的依据。”
 
因此,一个专门针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阶段报告的暂行规定出台了,在该所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都要对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认真论证,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课题条件、实施方案、预期目标、进度计划等都要考虑到。而且这个开题报告在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小组评审。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归档。之后学生如果要调整开题报告,必须由导师提出书面意见,经研究生部同意后方可进行。
 
作为一名研究生,如果顺利通过了开题报告,等着他的就是中期考核。在计算所的相关规定中,对博士、硕士的评价有所区别:博士侧重理论创新,硕士侧重工程质量。而且考核由研究生部统一协调安排,以避免课题组内部“走过场”。 最后还有一个“硬”规定——90%的通过率。因此,学生的丝毫懈怠都可能将自己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从尽早发现学生论文工作中的问题,以便提醒导师把好质量关,到中期考核,警醒学生时时努力,同时也为一些优秀学生提供舞台,使他们脱颖而出,这如流水般顺畅的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研究生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革“导师资助制”
 
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实力无疑是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的最大优势。然而,在广大考生心里自有一个“算盘”:在中科院,读研不仅不需交学费,而且还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金。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们的负担,自然也吸引了更多优秀的考生报考研究生院。
 
近年来,“导师资助制”已成为高等院校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早已实施了成本分担,学生自己无需付费。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在国内首先实施“导师资助制”,也最早提出“三助制度”(即助研、助教、助管)。目前,中科院并没有专门的教育经费,培养研究生的培养费用由研究所、课题组、导师承担。研究生院的姿态很坚定:承担科研课题、拥有科研经费是招收研究生的前提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导师们提升科研水平,以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正如所有的制度都有利弊两个方面一样,导师提供资助,在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出现了“导师老板化、学生职工化”的现象。“我们在两个方面做了工作,强化导师的角色意识,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马石庄介绍,在导师层面,研究生院开展了全院范围内的导师培训工作,由教育专家、管理人员组成的讲师团已经巡回举办了几十个培训班,反复强调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收效显著;在学生层面,通过评选“三好学生”等措施,强化学生的角色和定位,引导综合素质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都能获得导师资助,且都能获得等同的补助金,这不利于激发优秀研究生的创造性。马石庄透露,研究生院下一步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对资助制度的完善,“我们将打破平均主义的‘铁饭碗’,尝试建立考虑研究生贡献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研究生资助制度”。除了国家规定的助学金奖学金,导师给学生的津贴是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作为助研、助教和助管应得的报酬。考虑以合同的方式,把学生、导师、课题组、研究所、中科院等各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设涉及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中科院研究生院110多家培养单位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活力。创新无止境,中科院对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也将不会止步。
 
 
责任编辑:王莉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