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所首届导师研讨会成功举办

  • 张潇冉 (动物研究所)
  • 创建于 2010-04-07
  • 891
集体照
“我们希望奉献给社会的人才,应该有深深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广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并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
 
 为提高动物所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导师自身建设,2010年1月12日,动物所首届“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导师研讨会”在九华山庄如期隆重举行。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研究员、副院长王颖研究员应邀作了大会报告。动物研究所所长孟安明院士、党委书记段恩奎研究员、副所长张德兴研究员、副所长兼党委副书记李志毅译审、副所长魏辅文研究员、刘以训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张钟宁研究员以及动物所50多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部全体教育干部齐聚一堂,就新导师的角色调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角色与职责、如何处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规划人生和择业、如何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等导师们所关注的10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讨论。会议由动物所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张德兴副所长主持。
 
   孟安明所长首先在大会上致辞。他指出研究生是研究所主要科研力量,研究组的发展与研究生分不开,研究生的培养与导师的认真指导分不开,希望导师把研究生培养成为高质量特别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术型人才,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都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胜任工作,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马石庄副院长作了关于《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努力做好全院学生工作》的报告。该报告从关注科研教育和谐、分析学生思想状况、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和提出学生工作建设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报告中强调导师要以自己的学识、才智、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从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对于中共中央关于全国高校加强稳定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及针对中科院研究生党建工作和学生特点,马石庄副院长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导师培训,强化教师角色;健全学生会,疏通正常诉求渠道;健全应急机制,快速有序反应;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使教育管理干部稳定化和专业化。
 
王颖副院长作了题为《研究生教育与制度解读》的报告,向动物所各位导师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关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政策以及培养方式、研究生院学位组织与学位授予制度。王院长强调,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平等交流,心灵的沟通,永远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计算机和网络所不能取代的。在报告最后,王院长指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根本的检验标准还是要靠历史评价,靠实践评价,要靠社会评价,也包括国内国际学术界的评价。
 
  张德兴副所长对动物所教育工作进行了展望。他首先指出,现阶段动物所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几个突出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导师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同时提出动物所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即“公平、公正、主动、服务”和“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高效率”,并强调导师在意见反馈、政策建议、监督和培训等方面对研究生管理部门支持和配合的重要性。
 
  动物所段恩奎书记对于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了《传道、授业、解惑——应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始终》的报告。段书记结合研究生科研学习的实际情况,将思想品德教育如何融入到“传道、授业、解惑”中为各位导师做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指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培养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将是“1+1>2”。
 
  听完了精彩的报告,导师们针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议题展开了自由的交流与讨论。导师们积极踊跃的发言,对动物所招生选拔制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大胆锐意的改革思路,对学生学术水平如何提高和对实践环节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导师们对于科研与实践、教学环节对研究生创新模式的培养各抒己见,形成了共识;并明确了导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们多次提到要多关爱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使学生在科研道路上能够顺利行走。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在座的领导和导师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样的会议给导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培养学生经验的机会和平台,对于动物所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张潇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