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庆:中科院研究生院有条件走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好路子

  • 严苑轩 (严苑轩 )
  • 创建于 2011-04-11
  • 2750
邓勇向张保庆介绍思想政治课改革进展
张保庆在座谈会上讲话
苏刚汇报研究生培养工作
座谈会现场
    “相信你们有条件,也有办法,能够走出一条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好路子来。”3月31日下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与中科院研究生院领导班子和部分教师代表座谈时作上述表示。他指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支撑条件都不错,具备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础和实力;研究生院现行的春季、夏季、秋季三个学期制度也很好,夏季学期很有特色,能够有效促进研究生面向当今的科技前沿、了解科技前沿。

  张保庆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是好的,本科教育也是好的,但研究生教育有差距,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博士是‘念’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他认为一定是“做”出来的。博士论文一定要有点“创新”,也就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博士到底如何定位、培养什么人?”他强调,虽然不排除少数博士后来做官员,但博士培养的总体定位不能动摇,就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而不是培养了就去做官员。要研究总结西方在教育上的经验,也要吸取他们的教训,“许多西方已经犯过的错误我们不能够再犯了。”

  谈到师资队伍,张保庆指出,我国教师队伍变动最大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普遍存在着教师学术水平低、师德不高等问题,尤其表现为不忠诚于教育事业、不关心学术研究进取、教书育人意识不强。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博导制度应该改革,博导不能够作为一个职务职称层次,更不能终身制。一个正直的科学家、正直的教授,不可以一切向钱看。“一切向钱看”要坏大事的。还是要多为国家考虑。事业发展,总是依赖于一大批忠心耿耿把自己献给国家的人。

  针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张保庆认为,政治课确实应该改革,这是一件值得重视的系统工程。他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着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掌握做人的基本内容和文明素养,比如怎样认识自己的国家制度、国旗、国歌,怎样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些基本的善恶常识等;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之后,才要开展真正意义的政治教育。他对中科院研究生院正在进行的思想政治课试点工作给予肯定。

  张保庆最后强调,中国的未来,必须依靠教育和科研。这些年来,国家反复强调科教兴国、科教强国,但还没有完全落实,这不能仅是一个口号,必须有切实的措施去落实。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还得老老实实走科教兴国的路。人才培养是有规律的,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一下子将规模实现快速翻番;规模发展不能实现大跃进,还是要循序渐进。我国累计已经培养了273万多硕士、33万多博士,目前在学研究生已超过140万人,其中博士生超过24万人,规模上不少了,重点应该是在不断提升质量,尤其是提升代表着国家高等教育标志的博士生质量。

  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邓勇主持座谈会,副院长苗建明、吕晓澎、叶中华、侯泉林、王艳芬、王颖出席会议,苏刚副院长汇报了研究生培养有关工作。

  据了解,张保庆一直十分重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发展、重视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早在2000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组建前后,他就曾给予有力地支持和指导;2006年6月12日,他又莅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十七场报告会,发表了《若干教育问题的思考》,引起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本次座谈中,他还对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责任编辑:严苑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