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斌,男,1972年2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 创新研究员,中共党员。1995年由山东科技大学考入测地所攻读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转入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留学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现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GNSS导航定位定轨研究等工作,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获得者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国际大地测量学界权威专家曾专门致信给测地所负责人,认为袁运斌是一位十分优秀和杰出的人才,称赞他是一位“年轻而前途远大的科学家”。
 
2008年4月17日下午3点,我们在袁老师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采访。虽然平时和袁老师接触不多,但他朴素的作风和热情的态度让我们很快融入到访谈内容中,采访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袁老师是一个很勤奋很善于思考的人,他认为科研工作仅仅依靠态度和工作环境是不够的,还得靠科研能力和素质,具体来说就是勤奋和善于思考。他认为能够考上科学院的学生应该都具备不错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科学院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环境,所以对于广大研究生来说,只要勤奋和善于思考,将来一定有希望取得成就。
 
袁老师在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生活和工作都很充实,原因在于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古诗可以贴切的形容袁老师信奉的真理。从测地所到哥本哈根大学,从基础理论的学习到国际先进软件的掌握,他一路上勤恳踏实,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这为他现在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读博和毕业后工作期间,袁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的专业刊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如何写出高水平有价值的论文呢,他认为写文章需要有完整的思路。他说:“文章是研究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写文章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和构思。但是思路和文章是两码事,文章的细节非常多。其实,我写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的想法和思路早就有了,但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文章写出来。因为在上完研究生基础课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和写出来发表。成果出来后,就是确定论文的写作思路,然后着手写,不断地推敲文章中的细节问题,力图将每个细节考虑周到,其中的每一步过程都是我亲自计算的。”这也道出了袁老师硕博连读第四年才发表第一篇文章的原因。文章投出后,评审得很顺利,只要求改了一次就顺利发表。论文发表后的引用率还比较高。袁老师从丹麦回国后不久又顺利在本专业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另有一篇论文获美国导航学会ION  GPS年年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之所以发表的很顺利,原因也在于此。
 
袁老师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写博士论文的绪论,曾经在答辩的前一个月,把答辩论文的其中两章内容删掉,只因为他觉得内容还不够严谨和完善,并将答辩时间主动推迟一年多。正因为袁老师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才使得他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同行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其学位论文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在采访时,袁老师讲的一个在火车上推公式的小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9年8月,袁老师参加了在昆明举行的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参加学术会议。当时坐火车从昆明到武汉需要四十多个小时,在去和回来的火车上,袁老师还一直忙着推导公式。会议期间,组委会安排到昆明的各个景点参观,袁老师也完全没有心思去游玩,一心扑在工作上。袁老师能做到这么专注和勤奋,那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就不难理解了。
 
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有想法,沿着目标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总有一天会走出来的。”这是袁老师的信念。
 
袁老师说:“我喜欢的做事情的原则是:一件事情要不就不做,要干就认真干,干到底,干出特色和成果来。”提起这个原则,袁老师回忆起了充实而快乐的大学时光:普通话并不出色的他曾经在大学里获得过院演讲比赛男子第一名,另外,他还获全校高等数学竞赛第一名、院万米长跑冠军,还在全校有两百多名学生选修的计算机课程中获得了最好的成绩。谈起这些光辉的经历的时候,袁老师开心的笑了起来,“这些当时都是与奖学金没有关系的,只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求最多,但求最好”是袁老师的座右铭,凭着这种信念,他精心设计实验步骤,认真完成每个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机遇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人,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对他来说既是一种崇高的荣誉,也是一种鼓励、鞭策。他勤于思考、悉心钻研、学风严谨、思维敏捷、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正是这种忠实科学、潜心投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探求真知的精神,使他在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参与的国家航天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既要质量,也要效率
 
在和袁老师的交谈中,他多次提到“质量”和“效率”这两个词。他说:“工作必须要有质量和效率,质量是看最终的结果,效率却要靠自己掌握,时间不等于效率,尽量避免时间花得多,最终的质量不如别人好的情况。所以在科研工作中必须要兼顾质量和效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袁老师毫无保留的把这些观念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认为科研活动应该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工作时间和状态的权力。所以袁老师不流于形式,他从不要求自己的学生按时按点来办公室,但是要求学生最好能够按时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对于布置的工作,袁老师要求学生与他进行及时的交流并反馈进展中的问题。
 
作为博士生导师,对一些创新能力很强的学生,袁老师支持他们去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课题,并且会去指导他们完成这项工作,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遇到一些在本单位不方便完成的课题,袁老师会推荐学生去其他单位或国外完成这些工作。对一些具有比较出色的完成任务能力的学生,袁老师会带着他们做他的课题。这种培养学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使每个人都保持科研的兴趣和激情。另外,袁老师还安排有课题组定期例会。这种一两周一次的例会用来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增进知识,促进创新,激励组员自主学习。因为例会是以做报告为主,所以例会的开展还可以锻炼学生做报告的技巧和心态,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为了不让报告流于形式和应付、走过场,真正有实效,袁老师允许学生在他们自己认为准备确实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再选合适的报告时间,并不一定要按他指定的时间进行。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袁老师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科研中。他是如何保证有这么充沛的精力的呢?对于我们的疑问,袁老师坦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直以来我对身体都非常重视,我在精神上很轻松,没有什么烦恼,每餐饭后都要散步半小时左右是铁打的规律。锻炼好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不仅不耽误我的科研时间,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人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选择研究课题很重要。目前,我们课题组承担的项目和课题都是国内外学术前沿或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所以,完成好了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也希望能在年轻的时候对学科的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既然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不管工作多么紧迫、压力有多大,做事的感觉总是很充实的。”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
 
当了博士生导师以后,袁老师不仅仍然保留着优秀的科研品质和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方面也表现的非常出色。他从来都不会口头告诉自己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人。袁老师认为,现在的研究生从小到大已经听了太多关于如何做人的言论,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言传。相比较而言,袁老师更注重用自己的行动来给学生做表率。他认为导师为人处事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说:“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遇到沟通出现问题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而不是觉得自己的学生不了解自己。”在工作中,袁老师是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上,袁老师是学生的益友。正因为这种师生平等关系的定位,才使得袁老师和学生相处得非常融洽。作为导师,他认为老师自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展视野,积累经验、技能、知识,这也是保证一位老师指导研究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面。
 
在科研上,袁老师态度严谨,要求在工作中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学生也如此要求。一般而言,对学生的第一篇论文他都会修改得非常认真,他会把所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细心的找出来并且指导学生如何去改正。他要求学生交给他的第二篇论文的初稿中,不要出现在第一篇论文中已经出现过的任何问题。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养成了严谨的好习惯,以至于不少学生的第二篇论文几乎不需要进行修改。另外,为了提高自己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教材上的知识,在研究中,他很少和学生重复这些基本的东西,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真正用在创新性研究上。
 
对于名利和荣誉,袁老师表现得很淡然,他认为名和利都是好东西,但可遇不可求,做事情干工作,都要有长远明确健康的目标。同时,他也用自己切实的行动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国外学习和工作期满后,他多次谢绝了国外导师和同行专家的挽留,严格按照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要求按期回国,并将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软件与资料带回国内。采访时袁老师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科学院培养了我,所以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出一份力。”
 
 
后记:
在确定采访时间时,袁老师一再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很有限的工作,建议我们去采访所里其他的专家学者,他的谦逊与和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采访中,因为气氛很轻松,我们没有完全按原先拟定的问题进行,很多问题都是即兴提出的。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让我们全方位的感受了一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
                                           
 

罗布泊——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一个让无数人梦想着能一睹其芳容的地方,一个让许多优秀科学家为之奉献一身甚至生命的地方,一个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揭开其神秘面纱的地方。
所情教育日程安排公布,其中夏训诚研究员的关于罗布泊研究进展专题报道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夏老是60年代以来,提到沙漠,就离不开的人物,曾任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所长,五十年来,进出罗布泊近30次,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结束了当时在社会上流传的“罗布泊、楼兰在中国,而它的研究在国外”的说法,为我们更好的认识罗布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昨天刚从库尔勒回来,研究所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能和同学们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
夏老首先给我们大概介绍了罗布泊地区位置及自然和社会特点,然后主要讲解了罗布泊“大耳朵”的地形地貌以及楼兰故城消失的原因。夏老娓娓道来,就像在讲述一个个小故事。
“今年六月我又一次进入罗布泊腹地。临行之前朋友们都劝说,六月是‘黑色六月’,70多岁了,别去了!”但夏老还是不畏艰苦,毅然前往,坚持研究。
在提到陪同刘东升院士前往罗布泊的那次经历中,夏老颇有感触,“刘东升院士87岁高龄,坚持去罗布泊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精神,一直激励我继续罗布泊的相关研究。”
报告中,夏老这些朴实的话语久久不能让我平息,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夏老先生谦虚、儒雅和立志继承彭加木先生的奉献精神,从他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中国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科学家的身影。
报告加深了我们对罗布泊的认识,虽然结束了,大家仍意犹未尽,蠢蠢欲动想要去探秘,有许多疑问迫不及待地向夏老请教,夏老也耐心地为我们一一答疑解惑。
探秘一:罗布泊是不是游移湖 
罗布泊是游移湖吗?这个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最先提出的问题,曾在世界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论。夏老认为罗布泊并不是游移湖。
历史上罗布泊一直是一个经常有水停积的湖泊,只有形状大小的变化,并无游移和交替的可能。罗布泊与喀拉库顺湖其实不是分离的两个洼地,它们之间有密布的河道联系,主要水源河塔里木河水注入喀拉库顺湖后,并未在此停滞,而是通过40公里长的河道,进入罗布泊。罗布泊的湖盆比喀拉库顺湖低10米多,是罗布荒原地区海拔最低的地方,是这里所有水系的最后终结,水不可能倒流回喀拉库顺湖。罗布泊地区从北向南依次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洼地,北为罗布泊,中间是喀拉库顺湖,最南面是台特玛湖,罗布泊最低。自东而来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是这片洼地最主要的水源,两河下游地势平坦,历史上曾多次分别改道和河道合并,有时从北、有时从南注入罗布泊。由于泥沙沉积和洪水、经常性的泛滥、不断形成新的支流和湖沼等原因,最终影响了罗布泊作为终端湖的位置、水量的变化。
探秘二:卫星影像图“大耳朵”解释
如果我们将卫片上的“大耳朵”,按位置套叠在有地形标高的地形图上,就可以发现“大耳朵”的范围恰恰是罗布泊海拔高程780米等高线,量测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
“大耳朵”的“耳轮”——湖水退缩蒸发的痕迹,不是湖岸阶地和湖岸堤。
“大耳朵”的“耳孔”——伸入湖中的半岛,将罗布泊分成东西两湖。
“大耳朵”的“耳垂”——喀拉和顺湖注入罗布泊形成的三角洲,在卫星像片上有四个不同时期的三角洲。
探秘三:若羌县改名为“楼兰县”是否合理
曾经尉犁、鄯善、且末和若羌都想将名称改为楼兰,但夏老个人认为若羌县改名为“楼兰县”较为合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若羌县的地理位置最接近楼兰,而且可以以改名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前落后的经济飞速发展不失为一项有利的举措。其实随着输水管道、沙漠公路、钾盐矿场的建成,若羌县的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为若羌县更名为楼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研究生院一年一度的夏季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于7月21日召开。根据党委工作安排,我校今年夏季党委中心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理论学习和工作务虚为主,第二个阶段则在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务虚的基础上,总结上一学年工作,研究部署新学年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务虚会于7月21日,在玉泉路园区办公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党委书记邓勇同志主持,副院长、党委委员、教务长、院长助理出席会议,中科院京区党委组织员李利军、宣传部王健同志出席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京区党委《关于转发中组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的通知》和《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通知》(科京发党字〔2008〕21号);与会人员在会前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教育战线情况、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等方面实际,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上级领导机关文件、领导同志讲话的重要精神;针对我校的办学思想、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不足,展开了务虚交流,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议准备充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此次会议前,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中心组2008年度学习计划》,党委办公室制定了学习安排,整理了领导讲话、文件精神等若干学习材料,提出了学习要求,并提前发放给与会人员。根据惯例,会前向京区党委有关部门汇报了有关准备情况。与会人员在会前认真自学,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为开好务虚会提供了充足的准备。
 
此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务虚,为第二阶段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夏季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工作研讨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和北京有什么不一样?”“企业研发作一些什么样的工作?”“企业人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为了让学生们拓宽视野、开阔思维,认识并提升自己,7月16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部为学生特别策划了暑期上海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有所感悟,实现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考虑上海独特的经济文化,以及中心学生的学科背景,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特意安排在上海与研发技术相关的默克、拜耳企业,及科研理念以产业化开发为导向的华东师范大学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中科院药物所李亚平实研究员实验组。
 
短暂的三天时间里,在研究生部范老师、潘老师的带队下,研究生们在上海两所著名外企和院所单位进行了参观和交流,其间接触的人和事仍深刻留在记忆中:默克企业里漂亮优雅的总裁秘书Shirley、成熟干练的朱曼曦博士、活跃开朗的实习生徐晓敏;拜耳企业中潇洒随意的拜耳亚太总裁朱博士、年轻热情HR主管David;药物所里风趣幽默的李亚平研究员;华师大从进化论讲到LED的孙卓教授、热情的学生;此外,拥挤的地铁、美丽的黄浦江,还有每晚在宾馆大厅里进行交流体验的“圆桌会议”……大家在提交的实践总结里写到:走出实验室这三天里,除了对上海这个活跃的城市有了了解之外,更主要的是能从不同的视觉认识生活、了解社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工作的定位。
 
三天的行程,紧张而充实,回忆起其中的体验,大家各有不同的感悟。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在默克,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和默克业务拓展经理朱曼曦博士的对话“你到底想要做什么?”。曾经来自中科院研究机构,继而到国外读博士后,再回国进入外企工作的朱博士和大家分享她的体会,回答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即使目前进行基础研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将来进入企业研发工作或者是市场开拓工作,仍然是拥有很多机会。我们目前的学科背景不但是现在做论文实验的理论基础,更应该是我们不断学习前进的跳板。大家在博士期间,要做的不仅仅是阅读大量文献,每天埋头实验室,更重要的是综合考量,摆脱自己的学科传统观念,善于交流,养成思维习惯,具备强大的快速学习能力和思维转化能力,才能应对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不断创新,以及国内外公司提供的研发机会。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可以从一个PhD转到研发人员的身份或是台前的市场开拓和营销。”
 
“良好的人品是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在拜耳和员工共度午餐时,大家围绕在HR负责校园招聘的David身边,交流关于企业招聘的相关事项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良好的人品”是David反复强调的部分,是否可以在企业中具有良好的职业生涯,良好的人品很重要,包括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较强的责任心。在拜耳,大家都深有体会,不管是接待我们的业务拓展总监朱煜铎博士、企划部创新经理李洪超博士,还是各个实验室或车间负责技术介绍的员工,或是接送我们的司机、陪同我们参观实验室的实习生,都表现了一种敬业精神、一种良好的职业素质、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
 
“没有想到我们做的东西,有这么多的应用”
 
在默克,我们参观了珠光颜料业务部门在华工厂,听取了Dr. Hilarius介绍了公司在珠光颜料和太阳能电池的技术研发应用纳米技术。在拜耳参观了各实验室为汽车行业,电子设备,体育运动等行业提供的高性能聚合物而进行的研发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了解该中心在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电池、真空等离子体装备、空中飞行机器人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在药物所,据李亚平研究员的介绍,研究所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力直接用于新药的研发,并推进新药成果的转化。学生们感叹道,“没有想到我们做的东西,有这么多的应用”,“原来科学技术可以和人们的生活这么息息相关,除了发paper 外我们还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突然觉得博士还是很有用的。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和相关的应用领域,可以更加激发我们的科研兴趣。”
 
“上海是个活跃的城市”
 
回忆起上海,学生在总结里写道“路边的植被反映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不同的风格:上海路边的是法国梧桐,北京则是高大的杨树;上海的路很窄,歪曲,而北京的道路宽敞而且笔直;上海是个像法国梧桐那样很有风情的城市,外滩上的西式小楼,富有江南水乡风情的居民;而北京城内的红瓦高墙,则是庄重;上海经济发达、活跃,而北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
 
“上海的人们具有活跃的思维方式,无论从老师到学生,他们做事很主动,老师自己找项目,学生自己找实习。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目的很明确”。大家在分享了药物所李亚平研究员“2+7”万元的科研创业经历,默克实习助理徐晓敏—一名研二学生在著名企业的实习工作经历后,深有体会:生活和工作中,态度很重要,只有“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方可获得机会。
 
后记:
 
短暂的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了。有同学在总结中写道:“不能说这三天的实习能对我今后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帮助,但至少开阔了我的眼界,对我目前的科研、生活、工作态度有所触动和启发”。总结起这次活动,研究生部老师以及随同的梁兴杰研究员、任红轩老师非常赞许大家在这次实践中的表现:“大家都在时间观念、纪律观念、学术交流、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确实能感受到大家的进步。”
 
体验式教育的精髓,就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悟,并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7月19日晚上,随着火车的鸣笛和天下难得飘落的小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4名博士研究生带着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告别了上海,顺利返回北京,为期三天的上海社会实践终于划上了圆满记号。

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研究生服务团首批10名团员顺利完成了在绵竹、什邡等地震灾区开展的相关心理援助任务,于7月23日下午返回成都。
 
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成都教育基地管委会主任彭宇行与载誉归来的10名研究生亲切座谈。同学们向彭院长汇报了他们在灾区的工作情况以及通过为灾区人民服务所收获的成果。他们一致表示感谢成都分院领导和教育基地给他们提供了这次锻炼和了解社会最基层状况的机会,使他们在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成长了自己;灾民们在大灾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敢、坚强、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和教育了他们,使他们懂得了责任、学会了感恩;这段经历将是他们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坚强地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同时,这次活动也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以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的热情。
 
彭宇行院长高度评价了这次研究生服务团到灾区开展心理援助自愿者活动的意义以及取得的积极效果:一是奉献了爱心,二是了解了社会,三是磨练了意志,四是丰富了人生。彭宇行院长还就如何学习历史、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当代青年的使命,一是学习知识,二是应用知识;当今社会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是根据其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评价。青年学生要自觉服务祖国,奉献社会。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文化智慧是人生的追求。同学们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汲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很好的课堂。最后,彭院长以“服务祖国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与同学们共勉。
 
中科院成都教育基地研究生服务团心理援助自愿者活动是由成都教育基地、成都分院团工委、成都分院科技合作处共同推动和组织的。同学们在绵竹体育场灾民集中安置点、东汽以及什邡洛水镇洛水村等地服务期间,努力践行中科院领导关于中科院的研究生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要求,顶着酷暑不辞辛劳地努力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深入灾民家中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参与相关社会问题调查访谈、协助中科院心理所培训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如用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为东汽厂的灾后重建提供建议以及相关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任务,在服务中与当地灾民建立了依依不舍的友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科院研究生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当地政府、老百姓好评。中国共产党什邡市洛水镇委员会、什邡市洛水镇人民政府、什邡市洛水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向每一位同学和成都教育基地颁发了“什邡市洛水镇5.12抗震救灾纪念证书”,以表达洛水镇3.5万受灾群众对同学们辛勤工作的肯定和真心奉献的感谢。中科院心理所5.12汶川地震心理援助队负责人给成都分院领导发来短信:成都教育基地派来的10名研究生志愿者在绵竹、什邡表现非常优秀,谢谢成都分院!服务团在灾区工作期间,成都教育基地和成都分院团工委负责人专程到绵竹、什邡慰问了同学们并向同学们赠送了慰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