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健康生活

                            提高――内在涵养

                            展现――个人魅力

                            共筑――信息新风


    这是信息学院日前开展的“精神文明周”提出的口号。2006年4月3日至2006年4月9日,信息学院学生会发起了一场倡导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精神文明活动。

    从内而外,把方方面面调匀了,画自己的春色图。让自己在浮躁中沉淀一份清静与坚持,在忙乱之余梳理出悠然的闲适与恬淡;在纷繁芜杂中寻觅,在荆棘丛生中跋涉;在五彩缤纷之后洗尽铅华,在春风中沐浴缕缕惬意,涂自己的诗句,在星辰洒满天际的夜空勾勒一幅自己的银河小舟,神游万仞;在柳吐翠,花含笑的画卷中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低吟轻唱……

    基于这种想法,开展了活动,同学们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虽然站在那里不停的发,还会遭到拒绝,但我们学生会的同学一溜儿站开,同学们大多积极响应,心中自然舒坦。   

    活动准备之初,学生会以简明而又醒目的形式提醒大家,让大家容易接受的同时,也准备了许多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放在网上,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方面,比如志存高远方面的视频讲座,也可以是调节心态,学习待人处事的原则与技巧,或者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这样短期和长期内容相结合,宣传又辅之以宿舍文化节和优秀宿舍评比活动,虽不敢说“效果明显”,但我们尽力从思路上准备全面,为大家哪怕带来些许益处,那就即时不敢说心满意足,也算尽力。

    海报贴到各个楼道,还有教学楼,以期大家能关注,宣传单简洁的提示,不流于说教,对女生和男生各提出了我们细心准备的一些提示,希望大家繁忙的学习中,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协调发展,历练心志,锻炼身体,分清轻重缓急;在如今功利取向比较明显,浮躁情绪日益严重的社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方向,寻找合适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学院学生会 汪彦刚)

     目前,各行各业的知识女性越来越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尤其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女科学家的数量是在逐年递增。缘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计明娟教授,就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女性进行了一次专题访谈。

    计明娟教授,女,1949年生,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74-1978,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78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事生物化学、结构分子生物化学和分子模拟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采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等计算方法在Sybyl工作站上对吗啡类化合物、内源性肽和分子筛的构象搜索、动力学模拟、静电势分布、结构预测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抗糖尿病的PTP1B抑制剂的药物分子设计。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石化部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为《生物分子结构化学》和《分子模拟原理与应用II》两门课主讲教师,正指导研究生三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研究生院启动基金项目各一项。

    青春——留在北大荒

    计明娟教授在同学们的眼中不仅是一位严以治学的成功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她深受同学们的敬仰和爱戴,同时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受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同事们的尊敬和赞赏。但计明娟教授郑重对同学们:“我不能成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只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一些成绩。”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与祖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计明娟老师至今无法忘记北大荒兵团的那段经历,她把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青春留给了那片土地。

    她说:“我从小就一直当学生干部,各方面都积极向上,革命热情很高,无论什么事情我都想做好。高中毕业后,虽然我心脏不好,但还是坚持要去东北军垦农场,去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于是就带头去了北大荒。回头想起来那时东北可真冷呀,再一次拉练过程中,我的手指被冻僵了,队友们用雪帮我搓,才保住了手指,直到今天我的手指还是变形的。那时在地里干活即使是受伤了,也轻伤不下火线。而作为排长、副指导员的我更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从计老师言谈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们那代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怨无悔。

    “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的人都很纯朴,用今天的话来说思想特别正统。” 计老师用沉稳的语调继续说,“当干部就要以身作则,共产党员要有模范带头作用。组织上要你做什么,就要服从组织安排,这些只停留在想法上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哪里艰苦就要去哪里锻炼。现在,我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仍然都是很正统的。”

    当学生们问到:“共和国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那么现代的年轻人与共和国的同龄人有哪些不同呢?”计明娟老师笑一笑说:“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当时的观念不一样,我们那时满脑子都是毛泽东思想,积极进取,只要组织有需要,可以舍弃一切去服从组织安排。现在的社会比较开放,年轻一代的思想显得都比较活跃、成熟和现实,他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可以看出,北大荒精神对他们那一代人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北大荒不求索取只求奉献,他们独特的经历,注定使他们肩负起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

    自强——在科研道路上奋力前行

    从北大荒到北京大学就读是计明娟老师人生的又一转折点。计老师告诉学生:“那时候大学不招生,工农兵学员都是被推荐上大学的。我在兵团干了6年后,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去上学。我认为上大学,学习知识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到了北京大学,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北京大学我很早就开始准备报考研究生了,但毕业分配时,组织上把我分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那时研究生院刚刚起步,党组织希望我放弃报考研究生,我就服从了组织安排。”

    当同学们问她是否因为听从组织安排,放弃报考研究生而后悔时,计老师用她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平静的说:“从现在的状况来看,在学历上我没有像那些报考研究生的同学那么顺利。工作后有出国进修的机会,也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被取消了。接着我像所有的女同志一样结婚、生孩子,当再一次遇到公派出国学习的机会时,我爱人又去世了。”

    “虽然我前进的道路比较坎坷,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没有硬环境,自己可以创造软环境。我想这可能与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到北大荒锻炼有关。”计明娟教授的话语中透出坚定的信念。“我认为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坎坷的经历,有时也会犹豫徘徊,甚至会胆怯,但是,一个人只要充满信心,有追求的目标,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就能让自己坚定的奋斗下去。”计明娟的话道出了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的心声。十年浩劫,复杂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气质;人生道路的坎坷、重重的磨难又练就了他们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计明娟教授一直在科研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奋力攀登。“你心里不用总是想着,怎样去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应该经常思考自己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要,去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这是计明娟教授对学生、同事经常说的话。她始终认为:在很多时候,人必须淡薄名利, 脚踏实地地去做平凡的事情。

    多年来,她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我一直都很喜欢做科研工作,由于刚毕业我就被分配到研究生院办公室工作。但我还是一有空,就去清华、北大听课,在学习上我很主动。”回忆起那些年边工作边学习的情景,计明娟教授颇有感触地说:“我先后选修了13门研究生课程,获得了39个学分,这为我今天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因为我和那些考研究生的同学经历不一样,要缩短和他们的差距,那么我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无形之中也有不少压力,但我从不抱怨,也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学生们问:“计老师,您在科研的道路上艰难跋涉,难道不觉得苦吗?”计明娟教授笑了笑:“我觉得我在科研这条路上走得很开心,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成绩。人要自信,有目标,还要自强不息,有毅力。”计明娟教授凭着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以及在科研的道路上的顽强拼搏,取得了成绩。

    访谈中,学生们可以深切地从计明娟教授的身上感受到那种坚忍不拔的执著精神。“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自信,并设法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总有一天你也会成功的。我觉得我身上唯一可取的也就是我的毅力,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半途而废,就像我申请基金,一次不行,再申请一次,申请了三次,给了几万,后来又给了几十万,人不能被困难所吓倒,有志者事竟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成功时不能有傲气,失败时也不要气馁,更不要太在乎名利,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母爱——女性的光辉

    长期以来,计教授除了从事科研工作,作为导师她始终以自身的言行感染教育着学生。她热爱学生,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先做人,再做学问。”计明娟教授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放在首位,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他们,在科研道路上耐心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上关心他们。

    现在学理工科的女生越来越多,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偏见,高学历的女生常常有一困惑。她们借访谈之际向计教授敞开了心扉。

    同学们问计教授:“无论从那方面来说,女性与男性还是有所差异的,那么计老师,您能就您的切身体会来谈谈,作为女性科学家应该如何处理学术研究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变角色以使自己处于一个比较适当的位置呢?”

    就这个问题计明娟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男性、女性同样都可以很优秀。在成家前,大家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而成家以后,夫妻双方应当互相体谅,互相扶持。两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家艘承担的责任,并学会为对方和家庭付出。”

    计教授继续说:“对于家庭,不应该分得那么清,不是说那一方应该多承担点责任。现在知识分子家庭,男女双方都有自己的事业,在家里应该共同付出,默默地做出各自的贡献。我认为在家庭中不是以性别来决定付出多少的,而是看双方的事业,就当时情况而言,谁承担的任务比较重些、责任大些,另一方就要自己主动为家庭多付出点,以给对方空出精力来发展事业,减轻对方的压力。对于小孩的培养,也不是专属女性的事情,男性也可以很好地教育孩子。可能说女性天生比较细心,对一些细小的事情会比较注意,会照顾人。但男性的思维方法和处事方式不同于女人,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能力。”刚说完这几句话,计教授和学生们都笑了。此时的计教授在他们眼里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

    计明娟教授还告诉同学们:“要真确处理好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平时大家都很辛苦, 每个人要读那么多的书,要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因此自己要学会调整心情,缓解自身压力。五天工作日积极工作,周末的时候适当放松娱乐。师生之间也要融洽相处,就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样,多沟通多交流。”

    同学们纷纷讲述社会上的一些说法,把女博士归入“第三类”人,因其学历很高,男人不敢恭维,将其视为“恐龙”级人物。

    听了同学们的话,计明娟教授适时地鼓励女生,不要受社会上那些偏见的影响。她说:“现在高学历的女生很多,女性好强并不代表女人就不会顾家,她们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如果说女性应该怎样去做,我觉得要学会在事业、家庭之间统筹兼顾,要充满自信,不是说女人顶'半边天’吗?那也应该做出'半边’事业来。”

    说到这计明娟教授看了看同学们,知道她们心中的“委屈”,继续说:“我觉得女博士除了学历高外,跟其它女生没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多女博士都很优秀,人长得不错,人品也很好。可能是男生自尊心太强,如果在学历方面低于她们,会感到自身有压力。两个人在一起组成家庭,不能让一方为了追赶另一方而增加负担,所以女生碰到这种情况,应该要妥善处理。”

    她说,“书要读,恋爱也是要谈的。如果想在学术上做出一些成绩,当然要多读些书,基础坚实些,知识丰富些。同时,在生活上我觉得女生要多和男性朋友交流,大大方方地去交朋友,可以从男生那里学到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处事方式。现在的女博士比以前多很多了,我想这种'第三类’人的说法应该会有所改善。学业上的拼搏使她们内心坚强,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让她们遇事多了几分理性。但她们同样热爱生活,也会生活。我相信她们对待感情、家庭一定会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执著、认真,会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采写:化学学院马林、穆仕芳、王云)

     2004年9月,我荣幸地迈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门,成为人文学院社科系科技哲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我又被支部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在院系领导和杨晓梅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和支委们一起努力,组织党支部和积极分子们开展了各种活动,从中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通过做支部书记工作,使自己接触了许多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在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谈话的过程中,我有许多的感受和触动。谈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谈心的过程,党员和群众之间彼此更像朋友,谈人生、谈理想,谈生活、谈追求,谈学习、谈做人等等。其实,贯穿于整个谈话过程的一个中心点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党员。

    关于信仰、入党动机和理想信念

    信仰是一个人的追求,也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动力和源泉。信仰不坚定或左右摇摆,就像人生失去了航标。有的人今天想做这个,过两天又想干那个,究竟自己想做什么也说不清楚,这种摇摆不定、无目标的做法,不仅造成在工作中的见异思迁,同样也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感。因此,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谈话中,我也常常会受到鼓舞和教育,有的同学非常明确地表示: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都不会泯灭,并将作为个人一生的追求。在谈到入党动机方面,也有两种看法:一是完完全全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优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它的片面性,不符合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首先,在当今社会,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作为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当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能力还不具备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时,理论与现实就有了脱节,所表的决心就过于空或大、不切实际了,到不如珍惜现在、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为真实一些。实际上,当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就是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社会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其次,作为个体来讲,不断的提升自己、锻炼自己是应该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要求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和发展,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先人后已的精神。只有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综合素质,才能正确理解党的宗旨、坚定党的信念,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关于做人、做事和共产党员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做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们都是研究生了还不会做人吗?”其实不然。会做人、做好人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升、不断积累的过程。做人,不仅仅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对生存于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能干的人,从个体上来讲,都很优秀,但为什么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做人的问题。那么,如何去做?

    我认为除了个人自身的素质外,豁达、宽容、责任、坚持、理性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名党员所应具备的。人们常说,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许多事情有良好的愿望但往往却收不倒好的效果,委屈、误解的事也常有发生,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和困惑。也正因此,作为一个党员,豁达的心态、宽容的理性、坚持的品格以及勇于承担的责任感都将对解决问题起到积极帮助的作用。做事和做学问是一脉相承的,它更讲究的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一种过程,我们每个人除了具备良好的品质外,还应具有基本的知识能力和高效的做事方法与灵活的处事能力。

    回顾自己两年来的研究生院生活和担任支部书记的工作,我感到收获、锻炼很大,在杨晓梅老师言传身教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支持理解中,在人文学院社科系这个其乐融融充满人文气息的集体里,我成长了、成熟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处理问题上也更加理性了。虽然,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有很多欠缺,但我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党支部工作,为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我认为:做人、做事以及如何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话题,在此,愿以自己的点滴体会来与大家共勉。

    (人文学院社科系供稿 作者:人文学院社科系老生党支部书记 申丹娜)

     【新闻网讯 记者 方晨、洪佳、张音】4月11日晚,著名的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先生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S101教室,为同学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在方先生演讲之前,记者利用短短的十分钟时间,和方先生进行了一点简单的交流。这位来自八闽大地的打假斗士,面目清癯,目光清澈,身高有1米8左右,眉宇间透着几分敏锐与严肃,谈吐间显出几分腼腆与幽默。

    在讲座开始之前,S101教室早已是座无虚席,很多慕名而来的同学没有座位,只有站着听方先生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和科研规范。

    五年心路历程

    谈到当初打假的动因,那是在2000年,自己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国内有很多造假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来揭发。于是,自己开始主动地查证揭发。

    有人说他是“斗士”,有人说他是“痞子”?那么他是谁,他从事打假为了什么,学术打假是他的追求吗?

    方先生用“路见不平”来形容当初从事打假的动机。方先生说自己其实只是一介平民,碰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也只能是揭发出来。至于造假者能不能被处理,自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方先生的一个愿望就是国内能建立强有力揭发惩治学术作假的正规渠道。但是现在囿于各种原因,这方面的机构有些地方有,还很不完善,有很多漏洞。

    方先生向我们描述他学术打假的过程。从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进行学术打假活动,他的背后没有任何团队,没有任何组织。之所以能办成很多事情,是很多人给了他帮助,有很多是无私的、自愿的帮助。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非常自觉地在帮方先生。例如,在需要产、查找日本的资料时,就得到过日本留学生的帮助,做的十分详细。很多期刊数据库他本人没有权限去查,只能靠那些在学校的人进入图书馆去查。此外,还有老院士对我们很支持,包括物理学界著名的何祚庥院士,生物学界著名的邹承鲁院士。

    他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真诚,自己对正义的理解,赢得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台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有正义感的人;在台后,是一批佩服他的勇气和实干的人默默地支持。那么仅仅依靠他来打假,够吗?对待我们这一帮未来科学院的中坚力量,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时时要记牢的科研规范

    方先生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对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应该遵循必要的规范。首先,要在正常的渠道上发表自己的成果,接受同行的检验,即在peer review的刊物上发布成果。第二,不应在刊物未印刷前,预先向媒体发布成果。第三,在发布成果的时候,要表明利益关系,表明你的科研经费是谁资助的。第四,关于成果共享,对未发表的成果,个人是拥有特权的(privilige);但是对于已经发表的成果,或者是公共赞助的成果,应该与同行共享。第五,不应当一稿多投。一稿多投侵占了版面,间接得伤害了同行的利益。第六,就是署名责任。既然署名了,就要荣誉与责任公担,不能只享受荣誉,不承担责任。

    方先生还向我们推荐了一本美国“三院”的科学、 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出版的有关科技伦理道德的小册子《On Being A Scientist: Responsible Conduct In Research》。他说这本书很好,可以看成是学术道德方面指导性的书籍。

    先生对学术造假有很深刻的认识,一再告知我们学术道德教育和建立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演讲的时候,他还笑着和我们说:“我今天还要教你们如何不被我打!”顿时,赢得了满堂的欢笑。

    新语丝的鲁迅情结

    方舟子1994年创办世界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尤为值得我们注意到是,在新语丝网站上,有“鲁迅家页”一栏,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很多著作和文章;他在网上批判的文章,颇有几分鲁迅的风格,自己也经常引用鲁迅的原文。他的新语丝上,还有鲁迅著作。他说,他出远门都要带上鲁迅全集;有人称他为“网络鲁迅”。讲座结束时有一个同学问道:方先生是不是要做新时代的鲁迅。方先生说自己的确以鲁迅为榜样,从初中就开始看鲁迅的文章。他谦虚地说网友称他为“网络鲁迅”,实在是恭维他。他觉得自己没有鲁迅那种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很多社会现象看的不是很透彻;自己也没有鲁迅那种文学素养,笔锋不如鲁迅的精彩;自己更是没有鲁迅对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那种彻底地理解。自己能比鲁迅强的地方,也就是对西方社会了解得更加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梦想、曾经与未来

    方舟子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尤其是在美国的学习经历,他现在最想当的就是作家,做个科普作家。作家可以比较自由,先生现在在国内的生活费用也是靠稿费来支持。谈到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方先生不禁感慨美国的大学比中国的大学单纯的多,很有点象牙塔的味道。美国大学里师生关系十分密切,很多教授都是怀着对科学事业无比的热爱来从事研究工作。方先生至今还和他的博士生导师保持着密切得联系。而国内,由于体制上的差异,与国外不一样的地方还是很多。

    谈及未来,先生坦言:“从一开始就对学术打假也没有任何长远的规划。”当初这么做,只是路见不平,觉得学术造假危害很大。他直言:“我的兴趣也不在学术打假,也不以学术打假为职业。其实我更愿意从事科普写作,写书之类的工作。”

    我们面前,这位带有闽南乡音的方先生腼腆、幽默,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严肃,不留情面。通过他精彩的讲述,我们就可以认定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实干的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魅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做一件真实的事情,所以赢得了所有真实的支持。

     【新闻网讯  赵明泽】4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业余党校2005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玉泉路园区礼堂隆重举办结业仪式,600余名研究生学员完成学习任务,顺利结业。

    研究生业余党校2005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从2005年10月下旬开班,至今已历时半年余。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举办,得到了中科院院领导、京区党委、研究生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同志亲临开班仪式,并作了首场党课报告。京区党委有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研究生院有关领导作了重要讲话,研究生业余党校校长远泽清巡视员对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提出了学习要求。在以后的培训中,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了中科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同志,首都师范大学郭海燕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党委书记沈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焕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副教授等领导和专家的党课报告;学习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正负电子对撞机;观看了先进党员事迹和领袖革命生平的录像片;接受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教育;并在各个院系党总支组织下围绕五个讨论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全体学员提高了对党的认识,全面学习了党的知识,进一步端正了入党的动机,在思想上取得了巨大的收获。

    本期业余党校结业式是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和思想进步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更是迈向新阶段、承担新使命、做出新贡献的开端。

    结业式上,来自化学学院的李斌凯、资环学院的郭海峰、物理学院的常磊、信息学院的贾小雪、生物系的张智和地学院的彭菲六名学员代表就几个月来党课的学习成果作了总结,他们或结合学习过程,或结合成长经历,或结合志愿者活动,谈到了对党的认识由朴素的感情、肤浅的理解到理性的思考、科学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的思想过程,他们深刻的感受、坚定的信念引起了在座学员的共鸣。

    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业余党校校长远泽清巡视员对本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学习作了总结。他重点强调了要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问题,要求全体入党积极分子树立远大理想,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脚踏实地,自始至终地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研究生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沈永前教授代表党委对学员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对学员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本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6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将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进步,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参加仪式的有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业余党校校长远泽清巡视员,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业余党校副校长隋红建教授,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研究生业余党校副校长肖建春,研究生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沈永前教授,数学系党总支书记陈玉福教授、生物系党总支书记杨建虹,团委书记刘红雨、副书记王静老师。他们和六百余位入党积极分子汇聚在礼堂交流心得,共享学习成果。结业式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赵宝奇教授主持。 (学生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