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雁栖湖园区,在青年教师培训班做一个发言。对刚才大家提及到的问题、还有我猜想到的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从对教学、科研和个人定位的认识以及未来研究生院的发展,做一些解读和解答,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首先,要对教学工作树立正确的认识,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根本出发点。从上级的要求来讲,院党组对研究生院的定位是“两个中心”,一个是教学中心、一个是管理中心。教学中心,意味着研究生院承担着全院研究生培养的集中教学工作,并对现有分散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示范和指导。目前,已有84个研究所的硕士生在北京集中教学;北京地区博士生的外语和政治课程也由我们直接承担,每年大约占全院博士生的40%。从规模上讲,应该说北京集中教学园区已经形成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另外,作为管理中心的职能,是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法理地位的依托和基础,它是具有唯一性的,必须理顺管理关系,否则多头的管理是不能称之为管理中心的。

    路甬祥院长最早提出研究生院“两个中心”的职能定位,并在2002年进一步明确要求,“委托研究生院管理全院的研究生教育”。路院长希望研究生院的管理机构,要把全院的研究生教育全面地管理起来,尤其是要把培养质量抓起来。我们自己也以为,通常习惯上所指的研究生院,是指狭义的研究生院管理机关、以及北京集中教学园区。而广义的研究生院,应该是涵盖科学院今天涉及到研究生教育的100多家培养单位,他们都是研究生院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研究生院应该是各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的研究生院。另外还有一种比喻,研究生院是一个“无限责任股份公司”:无限责任,在中国国情条件下,办学就要承担学生管理的无限责任;股份公司,各培养单位既是组成部分,又是股东老板;我们在研究生院从事管理、教学工作的同志,只不过是股东们聘用的各层面经理,是雇员而不是老板。我们,包括研究生院的领导班子,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研究生院的雇员经理身份,千万不能以研究生院的老板自居。一句话,研究生院是科学院的研究生院,是100家研究所共同的研究生院。

    今天,在我们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我想不必再多谈研究生院的定位、属性、管理、运行等问题,而是着重谈谈教学问题。必须强调,从研究生院建设发展的意义上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就当前面临的客观情况而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如何强调和重视教学工作,都不为过。

    先从我个人有关教学的工作定位说起。我可以列举研究生院近年来的两个关节点,说明我个人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重视。第一个关节点是在2001年5月21日研究生院更名成立的典礼之后,第二天上午,我就约彭家贵老师商讨研究生院集中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第五天就发文件成立组建教学委员会。第二个关节点是,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兼任着教学委员会主任。记得四年前,听到有同学反映,说他“自上学以来,从来就没有听过研究生院这么烂的课”,当时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再举个例子,目前院里正在进行的教育战略研讨中,各种意见都要发表,各类群体都有代表人物参与,大家多次提出来要注重中科院的教学,要拿得出几门课在全国能够比一比。话说得非常婉转,但意思十分明确,我自己感到压力很大。这些,归根到底说明了一个问题,研究生院要存在和发展,必须把教学工作做好。不仅要把教学工作抓得比过去更好,还必须比现在更下功夫、更加出色,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性,才有可能完成科学院交给我们的光荣职责和使命,才有可能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更多支持、各研究所的更多认同,也才有可能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

    教学工作要比现在做得更好、更出色,是有具体指标的。具体讲,应该做到相当多的课程和教师在全国的研究生教学中是一流的,就像在80年代李佩同志领导的外语系。那时,全国研究生的外语教学,公认科学院做得最好,也就是当时玉泉路园区的研究生院做得最好。同时,李佩老师也被誉为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所以说,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是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其中教学工作的重视、教学的重塑辉煌,不可或缺。

    教学工作的根本,就是质量问题。这几年我们抓了一些工作,定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来看,决不能自满。比如,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继续关注的。但要真正组织好、管理好,又还不具备很充分的条件。这是因为我们专任教师的队伍还不够强,难于弥补;再有,来自研究所的任课教师在本单位是按科研进行考核的,他们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开国际会议和出差是经常之事,这些事情不做好,在研究所就会没有立足之地。如果我们专任教师队伍足够强的话,我们就能够及时弥补这方面的临时变更和需求;政策机制完善的话,我们对临时缺课也应该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专任教师教学内容的思路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能不能把大多数基础课程,都尽量由专任教师来承担。而来自研究所的任课教师,要发挥他们的专长,讲科研实践中最前沿的东西。一门前沿课程也可以选择3—5个老师来讲,只讲与自己科研领域相关的、擅长的新内容,这样的话,学时数的安排可以灵活掌握。一学期近18周的时间全都栓在这里,对专任教师理所当然,但对于研究所的任课老师就不一样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专业课程可吸纳更多的科研一线的同志来讲,学生也欢迎。教学过程中,同学对课程的意见不会只针对来自研究所的教师个体提出质疑,而会说研究生院开的课如何如何。教学工作没做好,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是要背黑锅的、挨骂的。既然我们要背黑锅,就说明我们有责任,既然有责任就有相应的组织管理权力,有这个权力为什么不主动及时地做一些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呢?为什么不对任课教师提出更明确、更合理、更实事求是的安排和要求呢?

    我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时,会经常与同学聊天,问他们是哪个学院的、哪一年级的、哪个专业的,紧接着会问哪门课最好、哪门课最差。随意地听听同学们的反映,往往能够得到很真实的情况。一门普遍反映好的课程,都有一个严谨、严格的共性。内容很重要,严格严谨的学风也很重要。正因为严格和严谨,学生才能学到东西,才能受益。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看学生当时的课程评价问卷结果,而且要辨证地看、历史地看、综合地看,自己要有自信心和肚量,要不怕评价、经得起评价。我校80年代初的头几届研究生校友,好些人向我说起,当年对李佩老师的苛求称得上是刻骨铭心,不满60分就是不及格,差一分、两分都绝不作任何通融,就得重修重考。而现在,他们最推崇最尊敬的老师,恰恰就是李佩先生,甚至有点顶礼膜拜。原因很简单,李佩老师的严格严谨,使大家有压力,学到了知识,在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中才深切感到了受益,才从心底里感激李佩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不是我的推断归纳,而是校友们的原话。

    我个人一直认为,在学风问题上,不能把责任推给学生。总是抱怨学生这不认真、那不努力,没出息、不尽职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才这样做,我不赞同。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教师掌握着主动权,教师要承担责任。课是你讲的、课程要求是你定的、作业是你布置的、课堂秩序是你维护的、考试题目是你出的、考卷是你判的,凭什么要由学生承担学风不良的责任。古人说,“教不严、师之惰”,言简意赅。

    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中面临的问题,也要积极重视和改进。比如,政治课程的改革要下些狠功夫,政治课的关键,在服务于培养出忠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有些说了几十年的套话,已经变得比较空洞了,可以少说或者甚至不说;要与时俱进,说一点更富时代感的新话,说一点朋友之间思想交流交往的实在话,大胆改革。政治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在大原则下,多讲大实话,多用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就来说话,这也是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说得清、道得明的优势。什么是大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大原则,在此之下各显神通,把政治课讲得活、讲得好、能解渴,讲得让年轻人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愿意为之奋斗和贡献。

    另外,外语教学可不可以争取恢复到80年代在国内的优势地位?这里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要更好地把外籍教师和本校教师结合起来,把程度高低的学生分类进行教学要求。还有,专业基础课方面可不可以再下一点功夫,争取在某几个学科有几门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能够形成优势,让其他高校也觉得有价值、有必要来选我们开的课。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现在的《细胞生物学》就已在全国打响,既然上海能做好,北京为什么不能?就算我们专任教师自己没水平讲好,我们也可以把组织工作做到位,科学院在北京的力量那么强,37个研究所数量已经不少,科研力量能达到全院的一半左右。总之,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在教学思路、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风气氛围等方面下功夫,最后落实在教学质量和效果上,不是为了让教师单纯地去完成所谓的教学考核工作量,而在于想办法发挥优势,提高质量,形成品牌。

    抓教学对研究生院来讲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方针,这还寄希望于年轻教师把老教师的好经验、好传统继承下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这里面,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教师个人是不是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是不是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是其最终能否有所建树的根本因素。

    从今年年初开始,学校修订出台了教学、人事、科研、晋升的有关管理制度,有一种舆论认为研究生院不重视科研,是不是可以不要科研了,我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讲清楚。首先必须明确说明,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个人来讲,研究生院是一定要搞科研的,问题在于如何推动及安排。在三年前制定的教师晋升考核最初的模式当中,彭家贵老师就有一个很好的基本观点,一直沿用到现在。那就是教学是我们日常性的工作量考核,科研是晋升的阶段性考核。研究生教学,难以想象有脱离了科研实践的教学;即便是经典课程,脱离了科研也是讲不出来的、讲不好的。作为学校来讲,教学有优秀、优良课程的评选,有奖励,但奖励额度很小;科研有院长基金,有人才引进启动基金,每年各有100万元的额度,主要是为新到学校任教、任职的青年教师能够尽快开展科研活动服务的,这可表明学校支持教师科研工作的态度。

    研究所是中科院科研的主战场,希望我们的教师队伍与研究所的科研队伍能够有机结合、有效合作,能在大的科研团队集体中占据一些位置,那怕是一点辅助位置,而不提倡另搞一摊;也希望每个学院的教师队伍,能力要高,素质要强,虽然专业方向上可能会比较分散,但整体上应该相当于一个小的研究所的科研战略力量;另外,从服务各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出发,还希望在某些学科上进一步加强空白的弥补。一句话,研究生院肯定是需要科研的,学校一定会积极推进与研究所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支持教师们与相关研究所的科研合作。在与研究所的科研合作中,研究生院完全可以把成果统计、项目属性、论文计数、专利权属都让出来,有利于教师们与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未来的研究生院要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要从布局、规模、制度、队伍、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发展。2005年,全院年招收博士生5102名、硕士生6200多名,共11300名左右。在读全日制学生共31000多名,另外还有软件工程、MBA、项目管理等非全日制的硕士生2000多名,规模在国内早就高居第一位了。按科学院的要求,近年内大致维持这样的培养规模,这个数字即便出现调整或变动,可能也在五年之后了。从布局上讲,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肯定不会全部集中在北京,京内、京外都有,服务和依靠于科学院各研究所办学肯定不会改变,“三统一、四结合”的方针肯定不会改变,集中教学阶段、科研实践论文阶段的“两段式”培养模式肯定不会改变。科学院不可能回到原来100多家培养单位独立办学的模式,整合起来,就是要提高质量、发挥规模效应、发挥综合优势,确立研究生教育的法理地位,形成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

    听说这次会议大家还很关心新园区的建设。经过了一年半艰巨的努力,雁栖湖园区在国家发改委的立项申请,终于审批下来了。这是整个建设工作环节当中最初始的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就是说,国家认可了这个项目。我们可能还要花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才能把相应的建设审批手续全部办齐。当然,还包括设计、布局和土地资源确定。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它是一次性的,宽余一点总比窄小点好。目前,我们想把有可能作为我们校园的、相邻的650亩土地,尽可能地全部争取过来。按照北京的发展趋势,不排除今后科学院新建的和已有的研究所,与我们一起合作建设新园区。

    关于交通问题,很多同志觉得新园区太远。我记得七七年考上大学,七八年2月份到清华报到后,走出清华校园就是麦地和菜地;进城往南走,到北太平庄,也就是个孤零零的小镇子;北太平庄再往南,当时是叫小西天,还到处是坟头;再往南到豁口,也就是现在的北二环,才算到了城边。那时候,从清华园进城到豁口要1小时,到市中心要将近2个小时。现在,我们从玉泉路到这里(雁栖湖)也就1小时多一点。如果京承高速修通了以后,加上从怀柔城南接过来11.8公里的高速路,从中关村走四环到这里估计也就是40多分钟的时间。远近,不仅仅指距离,现代社会更注重完成距离的时间耗费。这样来说,比当年从北大、清华到市中心用的时间还少些,也就是还“近”了些。

    刚才讲了规模、布局,顺便讲了交通运行等。当然,还应该说说文化建设。未来的研究生院文化,我想还是一句话,营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有团结互助、文明友爱、进取创新的氛围。其实,路甬祥院长题写的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就是我们文化建设的追求。

    今天,在大家的意见中,有人认为教学任务量的负担太重。这个观点,我个人不太赞同。教员工作量考核的指标起点,是每年120课内学时。在实际考核中,教务处目前掌握得也还比较灵活,教学工作量如果差10学时左右的,也没跟大家计较。也就是说一年365天,相当于3个自然天1个课时的基本教学工作量。怎么会说教学负担太重,没时间做科研呢!无论作为个人来讲,还是作为学校来讲,都提倡要爬坡。上山,的确总是比下山费劲的,但上去以后你会觉得风景这边独好。如果想成为全国最好的,按路院长提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标准、成为在亚洲最好的研究生院,整个学校就要爬坡、不断地爬坡;个人也一样,在学校取得了一个固定的教师席位之后,开始的几年一定是费劲的,因为你要进步、要晋升,要晋升副教授、教授、博导,要努力成为学科的专家、权威,不费劲爬坡行吗。你不爬坡,别人在爬坡;你原地踏步,就会成为相对落后。人的一生,尤其在年轻的时候,有点压力、有点危机感,养成争先恐后的进步意识,本身是件好事。“成于忧患、败于安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做出过许多精辟的人生哲理归纳。

    想起一个老电影里的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好像是《列宁在1918》,我们这一辈人很熟习。如果把这话作为道理来讲,可就没说全。美好的日子是会有的,但却是在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才可能会有,是等不来的。尽管今天我们有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回顾过去的五年,比较之下我个人是有信心的,历经研究生院五年发展变化的同志也应该是有信心的。相信未来的五年,还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和进步,如果我们都在这支队伍当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那么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相信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购房贷款的首付也会有的。

    由于没有太多准备,以上讲的条理不够清晰,表达也不严谨。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谢谢各位!

    (本文是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同志2005年11月6日在青年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

     【新闻网讯】2006年2月13日至14日,在位于成都市郊的洛带镇,进行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集中阅卷工作。20余名专家经过两天的阅卷,得出了400余份考卷的分数。

    中科院研究生院各院系、培养单位也在此前后开展了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集中阅卷工作。据悉,成绩将在3月上旬揭晓。

     研究生时期必须学习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有品德的科学家才能得到多数人的尊重,他的工作才能使人信服。有品德的科学家是严谨的,是讲公德的,是有诚信的,是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的。在报告你的科研结果时,必须遵守严谨的标准,不要一有结果——即使数据靠不住,自己都不能信服——就出文章。否则,文章出了,不能继续下去,别人也不能重复。将来大家知道这个工作是错的,那你的科学生涯就有了污点。假如你的发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后来又发现是完全错误的,这个污点可能严重影响你的前途。千万不要因为眼前要出文章,就发表不可靠的结果,将来后患无穷。培养严谨的态度要从小事做起,实验时数据的收集、分析、记录都要严谨地、仔细地处理。到公用实验室使用仪器,应该怎样操作就怎样操作,该签名时就签名,要守规矩。想省事、走小路和占小便宜都反映了不严谨的态度,这些态度积累在一起就会成为习惯,到最后就会犯大错。

    科学家的品德也反映在与人合作的态度上。跟人家交流合作,必须公平互惠。合作是一名科学家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假如不会合作,你在未来的科学生涯里就有极大的局限。学会做一名好的合作者,是你成功的重要因素。怎样学习合作?从做学生开始就要学习,因为做学生时的合作是最多的,老师交给你的工作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你要跟别人合作。很多年轻人,尤其到国外后,普遍有一种想法: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就要竞争,要竞争就要厉害,要抢,不能退让。中国人过去都是软弱、被欺负,所以现在要厉害、要抢,有一个便宜就占一个便宜,有好处不拿白不拿。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浅薄的态度。你总是占便宜,人家就不跟你合作。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谁做文章的第一作者。都认为自己贡献最大,自己应该是第一作者。但是,要量化贡献并使每一位当事者都认为完全公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人的算法都不一样。很多情况下,是导师做主。导师要公平,做合适的评估。我们不要因为不是第一作者就认为太不公平。这次感觉吃亏了,你可以采用一种和气的态度接受这个事实,下一次可能会有好的安排。即使你的合作者这次占了便宜,下一次他也可能认为应该让你多得一点。这就是有来有往,不要以为什么事情都是你第一。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与人家合作时,我不争文章排名,一般我都是很好商量。多年来,我都有很好的合作者,我自己也有很多收获,因为这些合作使我自己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也扩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总的来说,这对科学是有好处的。其实学生也一样,在一项工作中谁的贡献怎样,大家心中会有正确的估量。所以,大家合作时不要斤斤计较,要以做科学为主,不要因为计较眼前的利益而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作为导师,文章署名或排名应尽可能公正合理。国内有些导师给学生排名时不是依据贡献来排名,甚至对没有参与工作的学生或其他有关系的人也会给好处,把他的名字放在文章上。还有的导师跟别人合作时一定要坚持自己在排名上占绝对的好处,到最后常常导致不愉快的事件发生。

    另一个与科学家品德有关的问题,就是国内科技界的浮夸风。用文字或在公开场合描述自己的成就时,也许要做到完全客观是比较难。但现在国内许多对个人或单位研究工作的意义或取得的成就的描述,常常夸大得不成比例。有人辩解说,“这是公关,为了经费和名声,这是必须做的”,“每个人都这样做,国外的科学家也是这样公关的”。我不赞同这种态度,如果过分夸大事实,不诚实的、欺骗的行为是所谓的国际趋势,我们也不应该遵循这样的趋势。我反对科学家像商人一样用尽一切办法,包括欺骗,去“销售”他自己和单位。我坚信,一位有品德的科学家应该是诚实的,即便是面向“无知”大众或那些不懂得他的研究领域的领导也必须是诚实的。当一名科学家成为科学管理者时,更有义务坚守科学家的行为准则:讲实话,不浮夸。中国科技界盛行浮夸,包括申请经费时的浮夸风,主要原因还是科学家不能坚守基本的品德。这种浮夸风已经成了中国科学发展、中国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尊重的主要障碍。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下一代的科学家能纠正这种不良倾向,要对自己、对科学、对社会坚守诚信的品德。

    胡适的两句话可以作为大家的座右铭。第一句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第二句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胡适当时讲的是考证工作,但同样也非常适合做科学。如果能严守这两句座右铭,你将成为一名好的科学家。

    (来源:科学时报2006-02-09,蒲慕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新闻网讯】2月16日,北京市教工委组织召开2006年北京市高校宣传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作指导讲话;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和市委610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当前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形势;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十余所高校的主管领导、各单位负责宣传工作、学生工作和安保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近四百名出席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管载麟参加会议并做工作交流。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回顾了五年来首都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的历程,认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做好首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保障校园稳定安全运行,对全国高校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全国“两会”三月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当前主要工作是认清形势,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趋势,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敢于迎接挑战,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工作指针;各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等干部队伍建设,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同时要统筹谋划,以规章制度作保障。在工作中,切忌“浮华,浮夸,浮躁”,不能搞泡沫;要大力挖掘和宣传像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等这样的优秀师生感人事迹;在新的一年,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创造新的业绩。 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说,教育部始终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的工作重点有三个:一是将全面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引向深入,抓住关键环节,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就业等实际问题;二是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三是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在任何时候不能松懈,不能麻痹大意。 另外,有十家高校做了经验交流的大会发言,如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教书育人”、北京工业大学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做法”、中国农业大学关于“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策划和突发事件应对”、清华大学关于“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经验都为兄弟高校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内容提要: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是中科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研讨工作,因而有机会对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再做一次新的审视,并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组织结构、学科构成、师资队伍、培养方式、管理办法,以及研究生院不同于一般大学的主要特色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梳理,以有利于我院各级领导、专家、老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学生对研究生院的建设与发展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客观的认识,共同努力办好研究生院。

    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简要历史

    中科院建院之初就提出了出成果、出人才并重的办院方针,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追溯历史,可以说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与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1951年6月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的文件,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开始起步。当年中科院招收了276名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人数的34.4%。

    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1955—1965年期间,中科院共招收研究生1518名,占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的10%。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科院研究生招生数及在读研究生总数(近千人),曾一度达到全国招生数及研究生总数的20%。中科院在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创建过程中,探索了课程学习与前沿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培养质量。这批文革前的研究生,后来大部分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和各级科研机构的领导。

    1977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在全国率先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197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在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同年招收了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530人,占全国招生人数的14.3%(197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0708名)。

    1982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首次授予博士学位18人,其中中科院培养的为11名,占首次授予学位数的61%。

    1982年5月,经中科院党组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可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以便于对外交流。

    2000年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已发展到在读研究生15000人的规模(其中硕士生7500人,博士生7500人),且分散在全国106个研究所中,规模的扩大逐步暴露出这种分散培养体制的种种弊端。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各项改革的强大动力下,中科院决心对研究生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对研究生教育资源进行战略重组,促进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与人才培养资源紧密结合,进一步落实科研教育并举,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改革思路。2000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文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各所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原学位授予权全部集中到中科院研究生院。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实施研究生的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即“三统一”)。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与分处全国各地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科院各相关研究所),实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院所结合的师资队伍,院所结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结合的培养体系(即“四结合”),这就是更名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办学方针。

    经过中科院研究生院组建四年来的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在读研究生总数已达29000人,其中硕士生15660人,博士生13340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全院有6100名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各约3000名。其中有4500名教授或研究员,近300位院士参与研究生培养。在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方面,理学为全国实力第一,工学亦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2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研究生,2004年就授予研究生学位3755人,其中博士学位2096人,硕士学位1659人。特别是2002—2003年中科院研究生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已占到全国授予的理学博士的三分之一。1999—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科院研究生院以不足10%的在读博士生数,获得16%的优秀论文,表现出明显的质量优势。

    二、组织结构,办学方针及其管理

    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中科院所属的独立办学的教育实体,具有法人地位。其组织结构与大学相比较可以认为:大学是地域集中、单一法人,有等级层次的科层组织,实施相应的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中科院研究生院则是地域分散、多法人单位,平权的分布式网络型组织结构。研究生院本部可视为该网络中的一个中心节点。具体讲,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以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为核心,包括有五个教育基地及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108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科院所属有关研究所)的网络式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即经过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科学院在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支持下,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研究所为学位授予单位的100多个研究生培养点。在上个世纪80至90年代,这一体制调动了研究所和科研人员既从事研究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带来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与活力。但由于研究所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体量很小,教育资源相对分散,造成了以下几个弊端:

    1.研究生课程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生源质量难于保证,管理分散,效益低下;

    2.学科建设发展迟缓,力量难于凝聚,特别是很难形成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平台,更不用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生培养;

    3.基础教学设施落后,不能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缺乏人文环境,全面素质培养相对落后。

    研究生院的组建正是为了克服这些弱点而进行的体制改革尝试,并在改革后形成的特殊组织结构形势下,实施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采取的办学方针是“三统一,四结合”。在操作层面上本部主要实施“三统一”的工作,承担一年级学位课的教学、实验、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各培养单位和基地通过四结合参与管理,具体承担研究生回所后二、三年级的学籍管理、专业课教学、讲座、讨论班活动,以及论文选题、研究、答辩、学位初审、思想政治工作、党团活动等。

    在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形式下,根据现实存在的情况又提出了《两级管理,所为基础》的概念。本部的管理手段是:依靠中科院授权转移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职能,通过各委员会(学位、学术、教学委员会)和院所两级的教育管理机构,运用国家和科学院的政策、法规,通过教育服务,信息沟通,检查评估示范指导等手段,对教育全过程进行管理。经过四年多的磨合,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探索了在复杂组织结构下,保证高培养质量,高管理效率的新途径,这在全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也是具有开创性的。

    三、关于学科设置问题及师资队伍

    在大学,研究生是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有学位授权点的专业来组织实施招生培养的。大学的各相关专业分布在大学所属的各学院,各系当中。

    中科院研究生院也一样,它的研究生也是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有学位授权点的专业来组织实施招生和培养的。不过这些专业则分布在中科院所属的各研究所之中(即培养单位),其中也包括本部自己的有学位授权点的有关专业。这就是说,从研究生培养的视角来看,科学院已有的所有学位授权点学科,都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的学科。这正是这种组织结构下,研究生院学科设置的独特性。

    目前研究生院在理、工、农、医、管理、教育六个学科门类中,共有26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其中理学拥有全部1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工学拥有9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等。而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1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0个。学科设置的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列。

    研究生院自身没有学科设置的决定权,而需要与中科院整体的学科发展布局相适应,特别要和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第三期知识创新工程紧密结合。在保持理科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工科及应用学科的发展,重视经济、管理、农学、医学等弱势学科的发展,特别强调新兴、交叉学科的设置及其人才培养。按中科院三期创新的布局,重点发展以下学科:信息科技与先进制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质科学和先进材料,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数学与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与科技政策、发展战略,重大科学工程和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并保持至少20年相对稳定的学科布局。上述布局中的不少学科均具有新兴和交叉的特点,许多没有包含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的12个大学科门类及相应的一级和二级学科专业目录之内。因此,又对这些学科从事研究生培养带来新的挑战,而这正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在三期创新中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期再一次打破陈规,进行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试点。

    师资队伍同样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即主要包括本部以学位课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教师216名,在各研究所聘请的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1478人,从各大学等聘请的讲课教师143人。在京区研究生院本部,每年开设的学位课、各种选修课及其前沿讲座共约880门。考虑到怀柔新园区建设好后入住的研究生最高将达到1.2万人,因此,按照1∶10的师生比,讲课教师的数量将可能增至1000余人(指京区聘请的),其构成仍是以上三部分,该项工作应纳入总体发展规划。由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二、三年级均回到各自的研究所,跟随导师从事论文研究,目前统计共有研究生论文导师609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约3000人,硕士生导师3000余人。

    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实施概况是:研究生院组织专家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修订各学科的课程设置,编制教学大纲。在一年级开设公共基础课(外语、政治)和学位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各种讲座,设置少量人文课程。二年级时,学生回所,在二级学科上开展论文研究。强调选题的前沿性、创造性,重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实验、学术交流、跨学科的讨论,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保持研究的活力。

    对教师来讲,在本部强调教学、科研相结合,以教学为主,不教课的老师不能聘为教授。

    在研究所,强调研究、教学相结合,以研究为主,没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老师不能被聘为研究生导师,亦不能招收研究生。这是1978年以来中科院研究生培养中早已形成的基本制度,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点。

    这种多层次、多结构、院所结合又分工明确,各发挥其优势的研究生院师资队伍及研究生教育的实施办法,就是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中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特点。

    四、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主要特色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培养上,真正有别于大学的特色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实施“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紧密依靠中国科学院国家科研院所的学术优势、资源优势,形成北京地区的研究生院本部,和分布于全国各培养单位的网络式组织结构。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规模、学科实力以及综合研究水平、设备、经费条件、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广泛的国际合作为背景,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2.采用“两段式”的教育模式。发挥了研究生院本部的教学优势和培养单位的科研优势,使学生直接受益,为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由于中国科学院在国家科学事业上的特殊地位,及正在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使研究生培养便于进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方向,直接参与到科技强国的建设中去,增强了使命感,激发了爱国主义的精神。

    3.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打破了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不能授予学位的传统,通过贯彻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在我国大学以外,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独自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的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引起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这说明,国立研究机构也可以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这是科技教育资源在国家范围内的优化重组,是新世纪科技教育走向合流的良好开端。

    4.在培养的广度、规模、质量上表现出学科覆盖面广,培养规模大,研究经费落实,科研起点高,管理模式新,培养质量好的明显特点。并且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中一支不可缺少的有影响的重要力量。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由于本部校园面积窄小,基础设施缺位较大,教学实验设备相对落后,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均不能适应2000年以来研究生扩招后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需要,现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2.缺少形成校园文化的主园区,使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及多学科学术环境和育人文化平台的形成缺少支撑。而主园区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精神的铸造和传承是不可缺少的。新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解决上述困难。

    3.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尚不能很好适应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学科发展规划的需要,及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这一部分还要下功夫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不断进行革新和调整。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也是国家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急需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中科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笔者相信,在新世纪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经过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一定会成果丰硕,基业常青。

    (作者:余翔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教授。文章来源:科学新闻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