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魏沛)在28日的学位授予仪式上,导师代表、心理所所长杨玉芳教授发表了一番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讲话,博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其后,杨玉芳就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杨玉芳认为,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各科研院所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研究生,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关心,科研目标的凝练、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条件。同时培养研究生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真正的人才是在经历了长期磨练和持久的自我努力后才脱颖而出的。

    从导师方面来说,杨玉芳认为,研究生培养一定是一个导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在相处的期间需要不断地激励对方。导师一方面需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在大方向上帮学生进行把握。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与学生间互相启发思路,这对于思想都非常活跃的年青人来说是非常有益,而在选题上要尊重学生自己的考虑。杨所长笑着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是很难一下子说得清的,一方面真的是希望他们成才,希望他们远走高飞,一方面又希望他们与课题组、与研究所保持紧密的联系,“常回家看看”。

    对于心理所未来的发展,杨玉芳说,整个心理所的规模有必要扩大,因为从其历史和承担的任务来说,如果没有规模,力量分散了,那就会做不出气势来,力不从心。杨所长略带着一点自豪地说,我们的研究生都是非常有潜力的,问题是,导师必须把他们带到一个本专业非常前沿的领域中去,给他们创造很好的条件,在学科的交叉、联合上给他们创造便利,创造出一个奋发向上进取的环境氛围,那么他们将能交出一份令人喜出望外的成绩单。

     【新闻网讯】据9月29日互联网综合消息,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5年第8期发表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5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等17所研究生院再次入选中国一流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列全国自然科学第一名。

    本年度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的标准与上两年相同,即:在中国研究生院评价中,获得工学前7名、理学前4名、医学前3名,农学前2名、管理学前3名、文学前3名、经济学前2名、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研究生院。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各学科的入选数量根据各学科门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和开设该学科的院校数量确定。

    按照以上标准,在2005年我国405所大学、244个科研单位,共计64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含军事院校、不含主要为军事工程服务的科研单位,不含第九批硕士点单位)中,有17所研究生院入选中国一流研究生院。一流研究生院的入围数量和名单与上两年完全相同,体现出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具有稳定性。17所一流研究生院中,科研单位3个,大学13个,还有1个既是科研单位又是大学,即中国医学科学院又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44个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中,有3个进入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度理学第一名、工学第二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以及工学的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总分列全国自然科学第一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总分列全国社会科学第一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作物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405所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中,有14所进入中国一流研究生院(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大学的研究生院。文章认为,大学是我国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群体。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占我国研究生总数的90%以上。大学学科门类多,规模大。在大学就读研究生,可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选修课程。但是,大学招收研究生数量多,平均用于研究生的个别指导时间低于科研单位。

    文章谈到,目前我国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数量占我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总数的37%,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博导总数的15%但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不足全国研究生总数的10%。这一方面说明大部分科研单位规模小,招生人数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科研单位就读研究生,能得到导师更多时间的指导。初步统计显示,科研单位的研究生得到的导师个别指导时间,通常是大学的2倍。科研单位没有本科教学工作量,导师和学生都可以全力投入科学研究,与大学相比较,更容易出成果。

    文章认为,中国一流研究生院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能够就读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的A++级学科,将得到全国最好的专业教育。文章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创新教育,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导师接触。与大学相比,科研单位的师生比不高,在科研单位就读研究生能得到导师更多时间的指导,满足学生接触导师的需要。因此,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到科研单位就读研究生。

     【新闻网讯 贾宝余报道】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软件工程硕士获得学位。在三年多的培养过程中,作为教学组织实施单位的软件学院,始终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科学的质量关,把教学培养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所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不断提高。培养上,把课程体系与IT人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业余文体与学术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与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论文阶段则通过选题、开题、中期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应用性研究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证书的同时,在职业发展和应用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参加此项学习的研究生们认为,经过几年的职业磨练,重新“回炉”学校学习知识“很值得”,同学们表示,选择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学习,“不后悔”。对于今后学院的发展,同学们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学院的“认真、严格”的质量关,不断有更多的IT从业人员“回炉”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成为“IT精英”后走出来,“这样,我们的价值也就能更大的提高了”。

    在我校首届软件工程硕士毕业之际,记者走访了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院长潘辛平教授。他就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情况及“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记者:软件学院的使命设定为“培养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行业骨干”,这和国家教育部设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目标稍微有些不同,您能解释一下吗?

    潘辛平:这是我们对国家提出的培养目标的具体阐释。国家的目标确定了,那目标怎么达到呢,我们分析了产业人才需求和科学院特点提出“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培养目标。从IT技术人发展来看,要达到高层次最基本的就是精技术,随着其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和职位提升,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懂管理成为IT人职业提升的一个必然要求。应用型,则是我们在社会上感受最强烈的,学技术的人不懂领导需要什么、不懂团队需要什么、不懂得合作,所以我们明确提出会做人。

    今年白春礼院长在一次报告中讲到,我们目前毕业的研究生80%都到中科院系统外工作,前一段时间研究生院院长助理苏刚教授在教学工作会议上说,中科院现在是差不多90%的毕业生出去工作,10%留在院内。那么在80%-90%的研究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对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样的,我们原来的培养体系能否适应这种需要,是我们在从事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记者:这样一个就业的比例,对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过程意味着什么呢?

    潘辛平:这意味着,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或者以软件学院为代表的这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必须及时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为我们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定位就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

    我们知道,传统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基本上都是属于学术型的,或者面向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培养体系,所面向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技术,追逐一个前所未有的很专的方向。然而任何应用单位都是要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我看过很多单位、交往过很多科技部门的负责人,比如银行科技的老总,证券公司科技部老总,税务总局电脑部老总哪个是一直做一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呢?没有一个。这些单位的技术员工也都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他们可能今天研究数据库,明天研究操作系统,后天研究网络,过两天研究安全,还要研究质量保证,还要研究项目管理,还要研究业务,这些工作明显就不一样。

    所以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的这80%—90%的人,如果不在学校,如果不在科学院的研究所的话,他的工作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要满足团队、满足领导的要求,用最快的速度用最低的成本用最高的效率做出符合团队要求、企业的要求、机构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兴趣。我们原来这方面做的不足,所以我们培养硕士博士要么就出国了,要么在研究院所,要么大学,到企业的有一些。有一些成长的很好,但是很多是成长不好的。有的毕业生为什么一直上不去,我想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应用的人需要特点。比如不管什么问题,叫他做数据库他就使劲做数据库,而你要叫他换操作系统,他很慢的才换过去;经常跟团队跟领导发生冲突等等。原来的硕士生博士生的研究训练,对他的研究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有可能只顾自己的研究兴趣,他可能就跟单位跟团队跟领导非常不协调。这是很典型传统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差别。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

    记者:那么应用型研究生要关心什么东西?

    潘辛平:一个好的应用型人才,首先除了原来那样,能够对一个问题深入追究,研究下去以外,他要更多的关心一个团队的目标是什么,管理的需求是什么,管理是包括成本的概念,包括团队的概念,包括绩效的概念。好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有这些概念,否则就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他的目标就是原来他自己的兴趣,做研究就是自己的兴趣。这个我们原来的研究生培养不足的。学生如果没有这个概念,到单位就可能会跌跌撞撞,如果悟性很高,可能会成长,如果悟性不高,可能会撞的头破血流,最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因此,应用型人才他的目标是团队的目标,他要懂得团队作业,团队管理,团队的考评,团队的协作,团队的质量意识,团队的标准化意识,团队的流程管理意识,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就可能成长很快。这也是我们提出“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培养目标的考虑。

    记者: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科技需求。有人本科刚毕业,或是短暂工作过,那么他们在学校中应该如何更有效学习呢?

    潘辛平:在对国家培养目标一步步细化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能力,就是研究素质、研究能力,应用型的研究能力。从在一个应用型单位的人才发展来看,普通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随着新任务要学操作系统,学网络,学安全,因为领导可能就安排你去干;干了四五年,可以领导项目了,那就得学管理,学项目管理就得有财务概念,有组织和协调的概念,有流程的概念,有标准化的概念;到部门当部门经理时,需要懂沟通,懂得矛盾处理,懂得算账,甚至在往上走到科技部的总经理的时候,就要跟部门和部门之间协调。应用型人才学的东西非常的多,你教他多少东西够呢?我觉得教多少东西都不够。那么有限的教育体系更应该关注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有限的课让大家获得一种应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去年开始进入论文,有的同学非常有经验,公司副总和技术总监的很多,然而做开题是还是说不清楚问题。这些学生可能干工作干的很好,但是没有切实抓住关键和重点,这就反映了他的应用型的研究能力够不够。研究能力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发现一个问题后,根据它的价值通过调研、分析、综述、比较等手段,找到适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听众(可能包括领导、合作伙伴、同事、客户等)清楚地说明你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支持。工程型的应用硕士,要培养进一步的研究能力。因此,针对三年左右的学习时间,我们提出要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引导老师研究性讲授。告诉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一门课的内容,一门课的结论,而要知道这么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逐渐的我们的体系就会生产出满足应用需求的应用型研究人才。

  训练“学习的能力”

    记者:您就是说,研究生要学习一种“学习的能力”,不能光教有限的知识,因为知识本身是有限的,而且变得太快。

    潘辛平:对。到研究生阶段,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知识都是由一些问题引发的,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最后怎么样形成了书本里的知识,这个过程要比这本书的结果更重要,因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都会学。大学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介绍这门学科有哪些知识,研究生阶段不应该这样,这些东西已经不够了,应该很快的教给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教给他探索新问题的能力。比如这个问题别人探索的和自己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别人是怎样研究的,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哪些必要等等,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情况不一样。我们学生的课大概十几门,三十多学分,除英语外,大部分都是可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课程。软件学院的学生平均工作了四年,这四年中,这些学生也都在不断学习,但这种学习可能还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这里面有一段程序或者做法怎么做”,这都是应急性解决问题,但不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拿一些问题来,只能够到书上去找结论,他没有研究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求所有的老师不只讲一门书,告诉结果,而是希望老师传授创这门学问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习惯性分解问题,分拆成别人已经做过的或者需要用什么方法探索。比如网络这门学问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多点通讯,为了节约成本研究出星型结构、环行结构,为了不同应用才会有话音通讯协议、多媒体连续的协议,还有保密通讯的协议,要他们知道这个问题,从而不断解剖问题。我们的老师有来自产业界的专家、也有来自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我们希望我们的老师都朝着这样的一个方向去讲授他的课,去研究所讲授的课,去研究怎么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满足把这门课重要的结论、重要的方法、重要的工具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出去才能面对不断变化的应用。

  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记者:您说过软件学院的老师有来自产业界的,也有来自于相关研究院所的,那如何保证您所提到的“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呢?

    潘辛平:我们现在的老师有所里的专家,这些老师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非常优秀。他们这么多年做企业项目,做行业项目,在市场里面摸爬滚打过。即便没有,我们也经常组织这样的讨论会,请他们来交流这样的理念、案例,介绍经验。我们和老师一起去理解这样的理念,希望所有老师去讲研究性的学习,同时也要讲做人、讲管理。

    我们同时促进老师间的互动,软件学院有大量的来自企业和行业有这方面很强的感受一线专家,通过交流研讨方式让他们与所里老师相互去交流,相互借鉴,然后我们也把这些案例反复的宣传去影响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让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研究生和大学除了知识上不同以外,更多的是研究能力研究素质的不同,从而在教学培养实践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授”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在应用上的创新。这样他们能很自然的融入我们培养模式里面。

    记者:软件学院在2004年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这个中心把一些政府、企业、银行、高校等机构的优秀人才都汇集到这里,目标是否也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吗?

    潘辛平: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如果就用某一个算法的某一个参数的改进去训练学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从训练题目来源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应用行业的真实的前沿问题。怎么来呢?因此我们希望把金融信息系统的真实需求拿来训练我们的学生。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真实的在应用第一线的题目来训练我们的学生,希望有更多的导师来参与,也希望导师来指导学生。所以这个平台是共赢得,受益范围很广。

  掌握研究的方法最关键

    记者: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还是全日制学习,而且很多人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他们面临为期3年的硕士阶段或5年的硕博连读阶段。那么,您认为软件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种模式,对上述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有什么启发?

    潘辛平:其他模式,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来看,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的原来的传统原来的研究能力就是我老师的研究方向的问题,我已经知道哪里有问题了,你就给我做,就象师傅带徒弟。这样确实可以提高研究能力,但是现在的学生你还能这样带他十年二十年吗?不能,需求这么大,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我们就希望每个老师在授课时就教怎么去想问题,怎么去分解问题,怎么去探索问题,怎么去展示问题。读书要去理解书中的每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别人是怎么探索的,这种方法的创造性会更好。有些学生基础很好,如果仅仅讲知识,一定是重复的,新知识也新不了多少。你怎么讲,学生能够坐的住,有收获呢,一定要用研究的方法去讲这课,而不是知识传授的方法去讲,我觉得研究生教育最关键的是这个东西。十几门课程,每门课都要成为研究训练的课程,而不是知识传授的课,学生也希望他们关注,好的研究生就应该这样训练。

  理解是“会做人”的核心

    记者:对于应用型人才,您突出强调了“会做人”的重要性,那么您认为怎样才算“会做人”?怎样才能做到“会做人”?

    潘辛平:会做人的核心是理解。因为在一个团队里,个人能力是有制约的、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不能单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作为团队成员要理解他人的目标,理解同事的目标,理解领导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理想。会做人不意味着圆滑,而是要学着去理解。比如单位领导有时候的选择,也许从个人角度认为不对,但他也许是对人力资源的限制、员工的限制、竞争的限制,使得他没有办法去作选择。如果你一味的职责而不去帮助他改善,就不会做人。我们的学生出了研究所和学校,大部分人都是要天天和别人合作,如果搞不好就影响公司影响整个团队收益的。所以我们希望“会做人”的理念很熟练的变成学生的应用能力,切实提高自己。

    会做人还是一个成功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一种切实的需求。要作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会做人。个人研究一个难题,也许研究一年也不一定能够研究出来,但是如果你会做人就会有很多朋友,遇到任何问题,我马上会找到这个行业的朋友。一个人一年都解答不出来的东西,也许别人很快就能够解答,从而扩大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这也是活生生的会做人的价值。

    因此,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要想提高在做人方面的提高,就要学会理解。因为成功不可能是你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是在某一个领导的领导下,一个大的团队的成功。如果不理解不配合,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被这个团队所排斥。所以,理解而不是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价值,是最重要的。理解别人的判断,理解别人的需求,你去支持别人的判断,去理解别人的判断,去满足别人的需求,最后结果是你的需求被最大的满足。

    从故事中学做人的价值

    记者:目前研究生院在学研究生达3万余人,前面提到90%左右的毕业生将走到企业或者产业一线,他们中,大多数将来也是应用型的人才。那么对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您认为如何更有效地训练?

    潘辛平:我觉得一样要训练他们。老师要经常给他们传授这些做人的价值、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故事,通过大量的故事,讲一个实践来讲一个技术,讲一个技术可能讲一个项目,讲一个项目可能讲一个实际的过程。讲来讲去,学生就已经能学到很多很多概念了。这种观念的出现没有违反什么管理原则。管理不是课讲来的,做人也不是讲课来的,是通过讲技术,讲技术后面的案例,案例背后的故事,这样学生就懂得了管理的价值,懂得了做人的价值。

    记者:软件学院的老师很多来自企业,也有部分来自研究所及高校,这和传统教育不一样,传统的教育大部分是来自学校。而且软件学院的学生都有几年工作经验,这和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也有所不同。这种教育的过程对其他类型的研究生教育有启发意义吗?

    潘辛平: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从学校来的,他对管理,对团队的战斗故事就不能很深的理解。他可能更习惯的还是你给我教知识。而工作过的人,再来学习,他的期望就会有一些不同。但是我认为核心是一样的。核心是训练对于问题的敏感,训练他研究性学习、批判性学习的能力是一样的。这是差不多的,就是习惯有一些不同。这些人工作这么多年以后,他已经对实践中的磕磕绊绊有些感觉了。他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他会自己看书。本科四年,学习了四年。工作了四年,又自学了四年。他的期望是不太一样的。实际上他对我们的教育机制的教育团队的教育能力的要求更高,我们应该把这些学生培养的更好。

    此外,软件学院的研究生大都是在职学习的,虽然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来培养以上提出的目标,但由于学生时间的关系,通过校园文化做更多的努力不容易。我们还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对教育体系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要向其他部门、专家等多学习,希望更多专家给予我们指导。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阅读本专题更多文章请进>>> >>>

     【新闻网讯 记者魏沛报道】28日,白春礼院长在参加研究生院2005年学位授予仪式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是科研与教学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科院研究生院将在全院同志的支持下越办越好。

    “中科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中心,科学研究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但培养人才也是一个。科研与教学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是科学院的一个基本工作方针,教书育人是科学院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科学院党组对此十分重视。”白院长说,“作为研究生院的院长,我将尽我的所能,与老师同学们一道,把我们的研究生院办成一个真正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生院。虽然路还很长,但是我有信心,在中科院党组的关心下,在全科学院同志的支持下,研究生院将越来越好。”

    白院长回顾说,自研究生院2001年更名成立以来,我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生源数量来讲,每年以大约22%的速度递增;从质量来说,一年比一年出色,而教学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中。

    白院长透露,科学院最近正在开展全院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已经成立了一个由各院所领导和教育专家组成的小组,正在研讨面向未来的科学院教育工作的一些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报院党组批准后,将对科学院教育重点包括研究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希望,研究生院的师生们按照胡锦涛同志给科学院的“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的要求,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共同努力。

    白院长特别给我校的研究生们“捎”话:能拥有刻苦求学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敢于创新的思想和高度的团队合作理念,“唯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攀登上险峻的科技高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网讯 付立军报道】“这三年真很富有挑战性,虽然时间很紧张,但很值得、提高了很多。”9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的全院学位授予仪式上,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批工程硕士,苏朝曦用四个副词“很”描述他3年期间的感受。当天,他与另外43名软件工程硕士毕业生,及2703名博士生、2143名硕士生同时获得学位。

    这批同学2002年9月入学,在三年的时间里修满了课程学分、完成了论文,顺利获得学位。虽然选择在职学习方式,但是这些同学在入学前就具备了平均4年的工龄,带着工作中和职业发展中的问题考进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他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强,因此尽管三年来学习与工作压力很大,但是这些同学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文体与学术交流、论文等方面的工作提升自己。杨东日、苏朝曦、邢彬彬等多名同学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中科院系统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微软创新杯、学院组织学术活动并获奖。论文期间,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项目,在学院和导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型研究能力。论文答辩时,得到了导师和答辩专家的一致认同,专家评阅反馈后一半多的学生的论文达到优秀水平。

    软件学院在三年多的学生培养中,始终坚持科学的质量关,把教学培养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所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不断提高。培养上,把课程体系与IT人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业余文体与学术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与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论文阶段则通过选题、开题、中期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应用性研究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证书的同时,在职业发展和应用型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回首看自己三年得学习经历,同学们都觉得“很值得”,同学们表示选择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学习,“不后悔”。对于今后学院的发展,同学们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学院的“认真、严格”的质量关,不断有更多的IT从业人员“回炉”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成为“IT精英”后走出来。“这样,我们的价值也就能更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