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许多人都跟伟大的鲁迅先生一样,“年轻时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我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是在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之后,似乎是在继续旧时的梦。是这样的吗?我想我需要花一点时间整理一下零乱的思绪,因为我有时会在心里问自己:我究竟为了什么又花那么大的力气走进校园,在这里我将学到什么,它是否会有利于我以后的生存?

    人生有时是充满讽刺的。当年自己豪情万丈,不辞千里的离乡求学,只是想离开贫穷的家乡,到外面去寻找一种别样的生活,甚至于做出一点成绩,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交代。而大学毕业之后却又回到了家乡,当上了一名中学地理教员,像一只苍蝇在飞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老地方。

    那一年我24岁,生平第一次的体验到那种强烈的失落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在这里,“当官的看不来教书的,教主科的看不来教副科的,教理科的看不来教文科的”,上班时要签到,没课时要坐班。人们会为增加几块钱的津贴津津乐道,也会为多扣几块钱的工资找领导扯皮。平时谈论得最多的是谁这个月又多收入了几十元。最多的消遣就是打麻将。人们又是那样的无聊,任何人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满校风雨,并将成为人们长期的谈资。比如某某想跳槽,都到外面面试过一次了等等,这些都是经久不衰的新闻。刚上班时,我还有一点优越感,我比这里的人们毕业的学校要好,但这种优越感很快的被他们转化为嘲讽,“还名牌大学呢,赚的钱没我多”。

    我不喜欢周围的环境,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保持与它的距离就是了。我想我不能再对事业的成功报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回到村里,我是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我的亲人和我都从这份尊敬中得到虚荣心的小小满足。父母都无可置疑的认为我会在此生活一辈子,从此不用当农民,去体会那其中的血、汗和泪水,多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他们不知道,如果我完全的溶于那个环境,他们多年的努力只是将一个本该是纯朴的农民转变成为了一个小市侩。激情冷却,年少时的理想大概过于夸张了,就让它落于地面。我明白自己的专业和综合实力在外面是缺少竞争力的,所以我不打算到外面“瞎折腾”了。这年头,大学毕业生一年更比一年多,差专业找份工作是不容易的。我已经认清了形势。我比方鸿渐幸运多了,他失业了,为找一份工作而不可得,我至少还有一根“鸡肋”。重要的是,我认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二字而已,而幸福就是“以你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C.Moley)。事业成功并不能代表人生成功。而事业和爱情是构成幸福的重要因素,那么我只能寄希望于找到一个古典的女孩,成就我向往的一份古典爱情。时年我已24岁,从未谈过恋爱,与女孩子的交往都极少,这大概是农村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吧。我希望在此能找到一个女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且自信,弱水三千,自有我一瓢饮。总之,我要找到足够的理由让自己安定于此。

    我已决定将自己的脚坚定的踩在脚下的土地上。我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毕竟我是老师,总不能尸位素餐,误人子弟。一次上课时,一个学生睡觉,我请他站起来。他说:“老师,不是你讲的不好,是我实在太困了。我打算学理科,高考不用考地理。”他说的极其有理,我读高中时同学们也是这样。只是我们不敢在课堂上跟老师理论。我就让他坐下了。一些班的学生知道我是学理科的,所以上完课后会问我一些数理化之类的题目,所幸我未全忘,有时也能对付过去。有一次在轻松的解答完一个学生的数学问题后,他对我说:“老师,你为什么不去教数学?教物理化学也行啊!”

    无论是同行对小课的看低,还是领导、学生对地理的不重视,都不足以让我离开此地。生活的第一要义是生存。我那时看来,只有考研才是前进之路,但太幸苦,我视为畏途,我不去读,自有人去读。我心中还有希望,就不会离开。

    人在一种希望破灭之后就会生发另一种希望,多是用消极的代替积极的。比如古人仕途不顺就希望隐身市野,爱情不成就希望遁入空门。我在这个地方己工作了近两年了,苍老了许多,希望也在此间破灭了,然而还在照旧的生活下去,因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停滞越久,移植时也就越痛苦。是我在与一个学生的交流中改变了我当时还会继续安定下去的结果。

    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敲开了我宿舍的门。我请他进来,他于是跟我讲他如何痴情于一个女孩而现在又分手了的故事。跟现在的高中生失恋的故事几乎一个版本的。这个学生让我领教了现代高中生的大胆与早熟。他说我不是主课老师,没有主课老师那般严肃,最主要的是他认为我身上有一种他喜欢的书生气,是一个值得信任和亲近的老师和朋友,一定会替他保守秘密。这个学生勾起了我对自己那份希望破灭过程的完整记忆。

    是在我25—26岁的过渡期里,单位来了一位师范院校的实习生,她是我一个同事的师妹,我们很轻易的混熟了。待她两个月实习完之后回到学校时,我就发短信告诉她,我很喜欢她。她也给予了我积极的响应。至于她喜欢我什么,很具体,但我不想再提了。古龙说:老年人谈恋爱,就像老了的房子着了火,一发不可收拾。她的家就在我工作的这个小城市,但她的学校和我的单位之间隔了一个武汉。我们通过手机和书信联系。中途因我到武汉出差,只抽空到她的学校见过她两次,当她放寒假回家时,我们的故事便结束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来自农村,家里太穷。我和她基本上都遵循了一种俗套的程式。我先是问她为什么,再是竭力的挽留她离去的脚步,最后是自己伤心与绝望。她先是不忍,而后是在父母的劝说下开始动摇,最后终于认清形势下定决心。这本已是剧终,可我遵从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认为多付出一份努力或许会有转机,所以又去自作多情的纠缠。那时她已大学毕业去了另外的一个地方工作了。直到我自己累了病了不能再继续给她写信时,我才终止了自己导演的那个可笑的丑陋的续集。当年我在笔记本上记下那一个个细节时,纸上铺满的全是泪水,而今天我已不再激动。

    我的第一次恋爱真正的生命是两个月。我遇到自己想要的女孩,即徐志摩所言的“灵魂之唯一伴侣”,我全心付出,倾注自己全部的痴情与梦想,期望第一个与自己牵手的女孩成为自己的妻子,但我已没法做到了。我这片老房子烧成了灰烬。李敖先生说:唯有恋的短暂,才能爱得永恒。这成立吗?我现在还不知道。来了又去了,二十余年的梦想就此消解了,感觉真的像梦一样。

    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流出了久违的泪水,我似乎不觉,而坐在我对面的学生的眼睛却睁大了。他如顿悟的佛徒般虔诚的看着他的老师。这就像人们对已埋葬的事物总不免去凭吊,我说要忘却那一切却又不时的勾起了伤痛。我非常感谢学生对我的信任。当时正在给他讲一些书中的痴情故事。给他讲《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十六年后,仍然从绝情谷的断肠崖上跳了下去。讲《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为了阿珠终身不娶。讲康熙的老师伍次友先生为情出家,讲康熙朝文武全才的能臣周培公为情早逝。讲美国的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曾经沧海”的故事。讲“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讲“海不能填唯有恨,人难再得始为佳”,讲“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管他愿不愿听,我都要让他明白他的“痴”不值一提。我相信眼前的那个男孩,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人世沧桑后,一定会成为人生角斗场上刀枪不入的斗士,绝不会为像他现在遇到的事伤心,比我要坚强得多,因为他“出道”早,并且颇受点化,你看他虔诚的态度就知道了。其实我还想告诉他:男人必须优秀才能有魅力。女孩是一种现实的生物,你不要相信誓言,要绝对的相信实力,否则你的失望不可避免。这世间不存在弃绝功利的爱情。而你,还是学生,还靠父母供养着才能读书。学生在起身离去时,我告诉他,以后不要读书太多了,为什么?因为书看多了,人就容易变成一种理想主义者,而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完美,没有听说过“窗下乃是坟墓”吗?虽然我绝对同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读书是为了建立一种健全的人格构架”,但少读书的人似乎更能圆滑世故,生活得更好,而书读多了的人,却容易文弱迂腐,思想保守,身上一股“酸气”“人的痛苦就在于他知道的太多了”。在历史上是不读书的蒙古人打败了读书的宋人。

    我在跟学生交流时,心里就在进行着反省。和我的学生相比,我只是多了苍老,我也一无所有,一无所成,却还一直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失败,幻想的破灭。想起了莎翁的一句话:I am nobody!

    我又咬紧牙关,攒紧拳头,准备再一次的背井离乡。对于校园的那份宁静与古典,对于那浓郁的人文气息还是极其喜欢的。我的又一个希望就是离开这个我不再有希望的地方。

    考研完后,有一次我遇到了我宿舍对面楼的一位老太太,她跟我说,我以前总看到你宿舍的灯到2点多才熄,怎么现在又熄早了。我微笑着告诉她:我又习惯于早点休息了。我很久都不想笑了,可能是因为笑时皱纹太多。我又苍老了许多。

    我来到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花了一定的代价,看得见的还是要计算一下的。我在原单位已工作三年,按理它不该收取我的违约金,但校长硬是让我乖乖的交了1000元所谓的违约金,否则他不放档案啦。扣除了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和学生高考后我应得的奖金。总计不少于2500元的。扣除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走人了。这些钱以我父亲的计算方式是可以买两头很好的耕牛。放到现在,如果我每个月多吃100元,那么三年里我至少会吃的很舒服。当然,“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我想走了就不该这样去算帐。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利之所在,群聚若蛆”。我不为利而来,这本不是我要来的地方。看着周围年轻的小兄弟们,我感到了凄凉,我与他们似乎不协调。我本无意跟他们一样过那种起早贪黑的读书生活。我从自己的处境设想,这里也是一个收容所,收容了一些在生活中不如意的难兄难弟们,我们中的一些人,一定如《天龙八部》中的虚竹一样,安心于做一个小和尚而不可得,才逃到这个地方的。

    来了就来了,怎么说也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看看外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同胞们等着进来呢。但是想一下自己的专业,就又有了读大学时的那一种感觉:我们在这里是跟好专业的同学当陪读的。毕业之后,他们走上“康庄大道”,我们是否又会像大学毕业时那样为找一份工作几近四处哀告,最后只得将自己廉价出售。我记得读大学时老师讲过一个例子: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与进口的佛教在下层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到了上层,当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道教的玉帝老儿去求助于佛教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来佛来镇压。足见他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了。那么我们到底要学到一个什么层次才能去漠视专业之间的界限,让我们学什么都能比以前更好的生存呢?研究生在旁观者看来是不错的,我们的人生又实现了一次壮丽的海拔。但如我者,实是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那则寓言是这样讲的:狐狸看到一串葡萄,想吃却够不着,就去学跳高。等它学好本领再来时,一跳却越过了葡萄架,还是没吃着葡萄。我们的愿望跟这只狐狸一样简单,但却似乎总不能实现。

    当年是因为在一个地方看不到希望才逃的,逃到这里已无处可逃。那就朝前走吧。研究生毕业那年,我就三十岁了。真是“三十年湖海常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常言道:三十而立。我,三十岁不仅看不到儿子立,连自己都不知何去何从。生的愿望原本简单,却奈何不了现实。想起了娶了一大群如花似玉的老婆,又身为爵爷的韦小宝之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此言真也。

    (作者:朱明勇,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关专题: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columnindex.asp?columncode=h18

【新闻网讯】为全面落实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服务百所行2005”工作计划,也使入学新生尽快了解教学资料中心的资源与服务,9月15日、16日,我校分别在玉泉路和中关村教学园区成功举办“服务百所行2005”资源与服务讲座。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发展部张建勇、信息服务部郑菲、王保成、资源发展部周秋菊等专家应邀出席。来自两个教学园区的600余名学生积极踊跃听取讲座,讲座场面热烈,令人鼓舞。 王保成老师以“CSDL资源和服务概览”为题,针对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电子资源进行了重点讲解,郑菲老师主要介绍了如何获取研究生科技文献信息,研究生院教学资料中心朱怡老师配合“服务百所行2005”活动并结合图书馆导读工作,从基本情况、开馆时间、纸本资源、电子资源及读者须知五个方面一一介绍了教学资料中心的常规服务,教学资料中心的毕世栋老师也介绍了教学资料中心和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并提出利用文献资源的具体建议。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其获取有效资源的能力,也为教学资料中心进一步做好支撑保障与信息服务工作坚定了信心。 此次活动由教学资料中心承办。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服务百所行2005”活动,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的一项重要部署,旨在深入推介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的“资源与服务”、提升全院文献情报系统能力的建设,加强所级图书馆的信息门户建设,提高文献情报系统面向科研一线的整体服务能力。

     怀念考研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一段饱含激情的岁月。大学报志愿时,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结果进了南方一所二类本科院校。这所大学的硬件设施非常好,而且可以和很多的海外学生交流,但却不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有心里憋着这么大一口气,高考的阴影笼罩在我心头常达四年之久,进校之初我就下定决心要从头开始,要证明自己。从此大学四年成了高中的延续,无形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前进。

    大三暑假开始正式准备考研了,由于打算换个学习气氛比较浓的地方,就选择了北京。跟一个朋友打着背包就上北京来了,坐了34个小时的火车,找了一天的住宿,终于在一所学校的招待所里落了脚。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周围的各个高校打听情况了,那时真是很兴奋,一天天的跑都不觉得累,要回去的最后一天,突然想到我还有一个高中同学在中科院读书,于是就过来见一面。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给我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各个相关所的情况和优势,在他的引诱下,我决定豁出去了,准备报软件所,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没把握的。

    八月上旬回到学校,南方的夏天真是热,可还是热不过考研人的热情,一般情况下图书馆里都挤满了人。我班上正好十个同学在准备,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约定:“考研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管是谁都不能轻言放弃,遇到困难时大家互相帮助!”这么简简单单一个口头约定,把我们十个人绑在了这张考研桌上。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对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我知道人的意志再强也有想退缩的时候,可在这样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内,一种强烈的集体责任感使我不断的坚持下去。在一起整整复习了4个半月,我每天能集中精力8小时以上,累了大家小声聊会,出去吹吹风,然后回来继续拼。到周末的时候一般都有一次聚餐,女孩子比较懂得吃,于是我们吃过了很多不同风味的饭店。到大家都筋疲力尽之时,我们一起去爬山,逛街,打球。时间过的很快,距离考试时间就剩下半个月了,这时大家都有点浮躁,都感到筋疲力尽了。我们每天上午就在湖边草坪上背些政治,英语作文,数学公式之类记忆性的东西,其他时间都去玩了,心里崩地紧紧的弦确实要好好放松一下。虽然如此,晚上睡觉时却总难以入眠,这半年努力确实不容易,谁都害怕失败,苦了我宿舍的那位兄弟,成了我倾诉的对象,经常睡着了还被我叫醒来聊,结果每次都我睡的比他早,他白天还要实习,看来他比我还辛苦。不得不提的是我女朋友,这小家伙以前经常会拉我出去玩,这段时间都去烦他舍友去了,说我这边等我考完在补上。她对我的支持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考试前一天我们为了避免往返奔波之苦,到考场附近的宾馆里开了五间标准间,我们居然还能抱着书躲在被窝里看,看累了再出来打闹一下。晚上正好有NBA比赛,我忍不住看起来了,他们也看不下去了,大家就一起看了一晚上球,热闹的很。上考场了,我紧张程度远远超出了当年高考,光割开一个信封的封口就花了不少时间,手抖个不停。考数学时碰到几道大题都不知道解,一下就慌了,想着这大半年的努力就毁在这门上了,眼泪几乎都要出来了,不断暗示自己要镇静,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试卷。这考验的是意志啊,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最后专业课考完时我坐在位置上好久才能站起来,高度紧张的神经已经绷紧到极限了,就这样,初试结束了。

    接下来等待成绩的日子让人心焦,不高不低的成绩让我着实提心吊胆了一阵。复试通知书终于到了,虽然内心平静不下来,我还是强迫自己抓紧能利用的任何时间,准备复试的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复试中的上机题正好让我复习到了。坚持就是胜利,我再一次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今天,我坐在舒适的中关村青年公寓宿舍写下这篇文章来纪念我的考研历程,在这段时间里,真是尝便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更使我意识到了成功的不易。在研究生阶段,我也会继续努力,回报关心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作者:潘聪,中科院研究生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软件所)

    相关专题:http://news.gucas.ac.cn/info_www/news/columnindex.asp?columncode=h18

【新闻网讯】9月14-16日,“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旨在把握生物技术的国际前沿,探讨生物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生物经济的发展。论坛在一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举行,这是我国生物技术领域规模大、涉及学科面广、组织层次高的一次会议,也是国际上首届生物经济的高层论坛。我校生物系百名学生积极参加了此次论坛于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开幕式,以及15-16两日在友谊宾馆贵宾楼进行的“医药生物技术”分会。 在开幕式上,陈至立国务委员、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国家发改委张晓强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国际组织的代表也发了言。随后,在诺贝尔奖得主Torsten Wiesel教授的主持下,其他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精彩的演讲。 医药生物技术分会的主席是中国科学院的陈竺副院长,来自国际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近二十名科学家在会上对当今医药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各自作了出色的报告,使同学们再次陶醉在高科技的海洋中,备受启迪与鼓舞。 论坛已圆满结束,约1000位国内高层决策人士、科技界知名人士及130多名来自美国、欧洲、亚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法律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此次活动是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活动,为生物界高层人士和产业领导者提供了共谋发展的平台。论坛是由国家科技部与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世界卫生组织(WH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共同主办,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承办的。

     【新闻网讯 杨建忠报道】9月15-17日,由中科院沈阳分院与大连化物所联合举办的“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研讨班”在大连召开。沈阳地区各培养单位和青岛海洋所新入选的20余名研究生导师以及大连化物所40余名研究生导师和10余名研究生辅导员参加了研讨会。大连化物所包信和所长、党委副书记包翠艳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沈阳分院人事监审处处长魏军主持。

    会上,包所长首先对参加研讨班的研究生导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祝研讨会取得成功,并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接着,中科院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余翔林教授、研究生院马石庄副院长、培养办缪园主任、北京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唐登华教授、中科院沈阳分院刘伟男教授分别就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思潮、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发展、挑战、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学生沟通中的心理卫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大连化物所王秀岩研究员也应邀在大会上就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问题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会议采取了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研究生导师与讲课老师的课堂互动、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讨论,不仅提高了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也给研究生导师带来更多的思索和启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同。

    会后,中科院研究生院为参加研讨班的研究生导师70余人颁发了培训证书。今后,培训证书将作为研究生导师上岗的资格认定进入研究生院导师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作为招生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条件。

    最后,应大连化物所盛情邀请,研讨班的老师还兴致勃勃参观了大连化物所生物技术楼和航天催化楼,并和我所员工一起在笑声和掌声中观看了我所举办的中秋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