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李艳华27日报道】天气怎样影响着国计民生?气候与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在27日的论坛正式开始前,记者采访了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

    让科学服务于人民

    记者(以下简称记):秦教授,您是中国气象局的局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那么请您谈谈您从事的科学事业是怎样在祖国的气象领域中发挥作用的?
    秦大河(以下简称秦):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的一个事业单位,主要的作用是服务于祖国的气象事业。一是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领导提供重大或一般灾害的预防、预警和预报;二是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天气预报;三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服务和国家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信息服务。所以,我们的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服务,为决策服务,为中国人民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因为我们的服务是全球化的。而这种服务需要我们有这种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来自于科学。我们从事的这项事业本身就是科学,就是让科学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经济、决策,社会建设。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纽带,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天气影响国计民生

    记:在这次报告中,您的题目是“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那么气候是怎么影响环境的呢?
    秦:气候和环境是难分难舍的一对,环境里边包含着气候,气候又会影响环境,我们统称它们为气候系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大气圈里发生的所有变化都与水圈、岩石圈表面、土地结构、生物圈以及冰雪圈,它们的变化也都体现在天气变化之中,影响着社会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以及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记:您是否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他们是怎样影响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的呢?
    秦:比如人类活动,在很多方面影响着环境。温室效应就是由人类引起的,这与气候变暖不同,它主要是指短时间尺度上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度升高,包括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各种气体,大量的人类活动,都会造成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气候变暖主要反映在短时间内的极端天气,所谓极端天气,比如暴雨、台风、沙尘暴、暖冬、暖夏,这些都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举一个例子,就象台风,在七十年代,可以使数万人丧生,而去年的云娜台风由于预报准确,只是死亡了一百六十几个人,而且还不是死于台风本身,而是建筑的原因。再比如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和往年的暖冬相比,全国大概有一半的省区平均气温接近于正常的冬天,和往年的暖动比,正常了很多。由于天气变冷,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暖气不够热,水温太低,北京的燃料油、煤都要相应的增加储备,这也就牵涉到了经济问题。所以说,天气问题,环境变化,时时刻刻正面、负面影响着国计民生。

    今夏北京可能多雨

    记:前一段时间,广州又下了大雨,那么在即将到来的五六月份,北京是否还会出现比较突然的天气现象?
    秦:这个情况北京前几天已经出现了;还有前几天在贵州也是如此,前天晚上上海出现了大风、前天下午在江苏天气突变,等等。我们无法为未来的一两个月的天气进行预测,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对于天气也只能预报几天,也只是后三四天。天气预报不同于气候预报,短期的天气预报大概是0~3天,中期是4~7天;而气候预报当年三四月底预报当年的夏季,九十月份预报当年的冬季。象现在是四月份,我们预测的情况就是温度比往年的偏高,主要降水带,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湖南一带,也就是大概在三峡大坝以下,另外是在内蒙古的边界一带。

    记:那么今年夏天北京的降水量不会很多,是这样么?
    秦:不是的,今年华北地区包括北京的降水量,与正常年景相比是略微偏高的。我们是把过去三十年的降水量取一个平均值,比这个值高一点就是略微偏高,这个幅度大概是0~10%。你们可能希望在短期内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数字,肯定的说法,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预测。

    为奥运做好气候预报

    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在8月8号举行,届时天气的影响非常重要,那么你们有什么样的对策和准备呢?
    秦:我们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计划,正在实施中。世界气象组织和前两届奥委会气象业务组织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国家气象局牵头,北京、上海等奥运项目举办城市都展开了相应的工作。“七上八下” 是北京市的雨季就,也是北京的最高温季节。我们已经将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汇报给了北京奥委会,这对于奥运会时间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参考。

    记: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报道】“随着宣布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团轮值成员名单的那一刻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正式成立了。……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为拥有将近3万名研究生的亚洲最大的研究生群体,终于拥有了自己统一的学生会。”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首任轮值主席朱沛胜不胜喜悦地在闭幕词中说到。

    4月26日上午9点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园区S101教室正式开幕。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中科院京区党委副书记孙建国、中华全国学联副主席、驻会执行主席王果、中华全国学联副秘书长郭舒、中科院团委书记杨建华、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孙伟、副主席王寒风、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常代会主任彭阳、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马跃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胡志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博士生部部长孔祥田出席了会议。来自中科院各分院/教育基地、各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玉泉路教学园区、中关村教学园区的学生代表、部分教育管理干部及列席成员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主持。在全场齐声高唱国歌后,邓勇书记致了热情洋溢而又内容深刻的开幕词。京区党委副书记孙建国也在致辞中语重心长地送给了各位代表三句话。随后,全国学联副主席王果和来自其他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会代表也纷纷致辞,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和期待。

    开幕式结束后,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赵宝奇教授主持正式会议。按照大会议程,首先由来自武汉教育基地、北京计算技术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中关村教学园区学生会的主席作了开展学生工作的经验交流报告。他们的报告对即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然后,依次由中关村教学园区学生会副主席王丹同学做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章程》(草案)的起草说明,研究生院学生处副处长邱文丰同志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及主席团成员轮换方案》(草案),玉泉路教学园区学生会主席张杨同学宣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致全院同学的倡议书》(草案)。上午的大会议程正式结束。

    下午大会的第一项议程是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分成四个小组,围绕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章程》(草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及主席团成员轮换方案》(草案)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致全院同学的倡议书》(草案),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热烈,不失尖锐与争议,在对上述文件总体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马院长、赵宝奇处长等参加了小组的讨论。

    接着进入全体会议,各组组长分别汇报了各组代表的讨论意见。应与会代表的要求,大会临时增加了一项议程,请马院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章程》(草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及主席团成员轮换方案》(草案)形成的指导思想,解释了与会代表的某些疑惑之处,使大家对上述文件的内容和精神达成了共识。

    随后,与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分别全票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章程》(草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及主席团成员轮换方案》(草案)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致全院同学的倡议书》(草案)。研究生院学生处副处长邱文丰同志宣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轮值主席及主席团轮值成员名单,研究生院学生处副处长颜雪红同志宣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至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正式宣告成立!

    在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首任轮值主席朱沛胜同学代表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致了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的闭幕词。

    最后,大会主持人赵宝奇处长宣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全部议程,胜利闭幕!

    大会结束后,应与会代表的要求,研究生院学生处副处长颜雪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管载麟、吴亮其老师及学生记者团魏沛同学分别介绍了研究生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情况、研究生院校园网BBS《科苑星空》及学生记者团的工作情况。

    4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生会第一次主席团会议召开,学生会轮值主席朱沛胜主持会议,秘书长赵宝奇参加会议,马石庄副院长作了讲话。会议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章程》(草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及主席团成员轮换方案》(草案)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致全院同学的倡议书》(草案)的修改意见,然后,大家深入讨论了学生会2005年度工作计划。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27日报道】“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五单元报告会于今日下午两点半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发表了题为“中国气侯与环境演变”的首场演讲。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主持首场报告。

    时隔5个月之后,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终于迎来了第五单元报告会,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又迎来了一批批熟悉和新鲜的客人们。熟悉的客人是中科院的学子们,关心论坛、场场必到的理事们,以及不辞辛劳的论坛主办者们。新鲜的是演讲者,他们都是我国各个领域中的主要决策者和知名科学家。

    秦大河院士在讲演中,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秦大河提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按10万年以来的规律,本来到了1980年应该是下降的时候了,但是不对,现在这个二氧化碳还在继续上升,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已经改变了自然规律,成为人类影响气候的一个铁证。

    最后他还提出了几个观点:一是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积极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二是由于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所以它仍是地球环境科学中摆在第一位的难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围绕国家目标给予资助、开展研究,给中国外交部门环境外交谈判提供科学武器,从而改进和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和变化的认识。


     【新闻网讯 记者梁琪 张光希27日报道】秦大河院士的首场报告之后,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院士做了题为“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报告,他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便亮出了他的观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孙鸿烈院士首先就不久前由“敬畏自然”引发的一场争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用“敬畏自然”的说法,确实表明当前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的做法所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因为如果把“敬畏自然”理解为自然的东西我们就不能动了,那么除了现在已经动过的没法还原之外,我们其他的都不能动,那也就停止了发展。实际上我们利用的耕地,我们的城市、农村、我们的交通道路,全都是自然变化。

    孙院士提出,要做好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环境保护,首先是要综合起来考虑地球环境问题,而不是一个研究水,一个研究土,分开来研究;其次就是要改变现在的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把过去线性的经济模式,改为循环的经济模式;最后,要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改善我们的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

    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教授主持孙鸿烈院士的报告。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论坛理事任继愈先生参加此次论坛。26日参加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届学代会的各地学生代表们也听取了报告。


     【新闻网讯 熊志建报道】4月26日下午,山西煤化所研究生会组织了部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研究生会部分成员参加了所义务植树活动。

    研究生分到的任务是清除枯树苗并按规定挖好植树的树坑。任务看似简单,但对于平日不多参加劳动的同学来说,干好还真不容易。但是,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顶着炎炎烈日,认真细致地完成了各自承担的任务。

    本次活动的开展适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到第二阶段,各位学生党员再次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