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由遗传发育所人教处组织的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由委员会主任陈永强主持。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教育干部等16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遗传发育所薛勇彪所长首先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在研究所长远发展上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培养过程。随后,委员们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特别是在学生思想工作、学位申请、开题与中期检查、课程管理、招生工作、文体活动及建立完整的导师监督机制等方面充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了改革建议。经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在诸多方面达成共识,会议召开的卓有成效。   近年来,遗传发育所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十分注重狠抓培养质量。为此,遗传发育所先后成立了几个相关的工作委员会。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加大管理力度,近日成立了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五个工作组,陈永强书记担任委员会主任。 (遗传发育所人事教育处供稿)

  目前,2004年度中国科学院各类冠名奖学金的评审工作结束,测地所博士生闫昊明、硕士生霍星亮分别获院长奖学金优秀奖和刘永龄奖学金优秀奖。   闫昊明2001年考取了测地所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大气、海洋、地表水对地球自转的影响,大气与海洋的相互作用,海洋在地球自转和重力场中的作用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深入的进展。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多项科研项目,首次提出了将Hilbert方法应用于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提出了将小波振幅谱方法和谐波分析方法应用于极移年际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关系,以及日长变化与厄尔尼诺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篇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   霍星亮同学于2001年9月考入测地所。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的研究,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全军武器装备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并以第一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出色地完成了课程学习和科研任务,目前正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闫昊明同学和霍星亮同学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他们本人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他们的导师朱耀仲研究员和欧吉坤研究员的精心指导,研究所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视,以及测地所科研领域前沿项目为他们成长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 (测地所供稿)

  目前,正在武汉教育基地进行交叉学科课程“生物信息学”不仅吸引了武汉地区重点高校的学生,外省的学生在得到信息后也赶到武汉注册听课。能容纳近300人的大教室,开课前一天晚上就被研究生们抢占一空。甚至有外校的研究生因为没注册不允许听课而急得直哭。不论白天的上课、报告会,还是晚上的上机实验,偌大的教室和计算机室总是满满的人,连走廊里都是学生。即便是下课或是报告会结束了,教授的周围还是围满了人。来听课的不仅有学生,还有科研人员及高校的教师。这就是武汉教育基地今年品牌课程建设取得的效果。研究生们在听了教授及专家们的讲课后,一致认为受益匪浅,对工作非常有益。   为了搞好这门交叉学科课程的建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武汉教育基地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次请来授课的教授和专家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他们均为国内生物信息科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由于课程实验性较强,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这门新兴学科的知识,授课采取了讲座、报告会、实验操作及问答和研讨的形式,研究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武汉教育基地将在今年品牌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做好来年的品牌课程建设。 (武汉教育基地教学部供稿)

  10月28日下午2点,李健民研究员在教学主楼704教室,为研究生院的莘莘学子作了题为《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的灿烂文化:陶寺文化》的精彩学术报告。这是地球科学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之二,   李健民研究员的报告是从文明与文化的区别入手讲起的,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使得同学们对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认识更加清晰。他栩栩如生地讲述了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的陶寺文化,言简意赅的概括了考古学中的常用术语的含义,为同学们揭开了考古学神秘的面纱。同时,李老师展示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很多珍贵图片尚未正式发表,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报告会后,同学们反映热烈,积极踊跃发言、提问,李健民研究员耐心地解答了大家所提的问题,并与同学们合影。   李健民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前及夏商周考古、青铜兵器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 (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会采编部)

  10月24日晚,信息学院703班携手704班在青年公寓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趣味游园活动。来自两班的一百多位同学不仅分享了游戏的快乐和丰富的奖品,也在开心的氛围中加深了交流、结识了新朋友。   这次游园活动提供了十多种游戏,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猜谜,飞镖,夹豆子,青蛙跳水,迷你保龄球……这些久违了的游戏唤起了每个人的童心,大家放下了平时的矜持,卸下了学习生活的紧张,尽情地投入到喜爱的游戏中,多功能厅里充满了传递友谊的欢笑。   “迷你保龄球”尽显了同学们的创意:十几个矿泉水瓶摆放的颇有专业水准,击球工具则是一个篮球。大家排着队,迫不及待地要一显身手。虽然大家送球的姿势五花八门,击倒的瓶子也有多有少,但每一次击球后都能听到参与者和观众开心的笑声。“飞镖”周围也围满了同学,弹无虚发者博得阵阵掌声,大失准星者也微笑着再接再厉。对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同学,“猜谜”是自己敏捷头脑的最好展现方式了,这次果然是高手云集,不断有同学连续猜中而赢得一张又一张兑奖券。同学们灵活的手脚一点儿也不比头脑逊色,在“夹豆子”和“踢毽子”中,不论是快速夹取的豆子,还是高高飞起的毽子,都吸引了大家的驻足观看和喝彩。“背投接球”则是两人配合的游戏,一人向后抛球,一人正面接球,每队选手连同观众都在这一抛一接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   晚九点,持续两个小时的游园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依依不舍中结束。大家手里拿着开心获取的奖品,心中则感受着欢乐的友谊。能够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信息学院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能够在一起放飞心情、一起玩有趣的游戏更是一种难忘的经历。703和704班班委会将继续根据同学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增进同学之间、班级之间的友谊,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信息学院703班 杨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