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是每一位参加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营员的第一项活动。尽管来自同一省市,但彼此间还需要通过“破冰”来建立七天内朝夕相处的合作团队。
    浙江组营员的“破冰”是在7月25日上午游览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秀丽的风景之后开始的。上午,同学们在教一楼教室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随后的游戏环节,增加了同组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下午,在班主任杜俊林老师带领下,同学们参与了越障碍、翻纸牌、建大桥三个团队协作活动,增进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各组的比较中,同学们总结经验,在最后一轮由全班同学一同合作进行,取得了最佳成绩。晚上,休闲放松活动也是破冰活动的一部分,辅导员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安排了各种游戏,集体合作压气球,你画我猜,零存整取,几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同学们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失败的同学们还要接受小惩罚。在欢笑中,浙江组同学们已然融为一体,组成了合作默契的团队。
    辽宁组是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最大团队。25日傍晚,辽宁组3班同学的破冰活动是通过班委选举进行的,这群来自大连市二十四中学、东北育才学校和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同学,各个都表现不俗。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1-121,每位同学都踊跃发言,进行精彩的自我介绍。来自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周子佳说,班长的作用应该是像一根针一样,把大家都穿起来,而不应该是像一条绳子一样,把大家都捆起来。最终,凭借着个形象的比喻,他打败了四位竞争对手当选了班长。东北育才学校的王万洲在中学期间曾多次撰写演讲稿,凭借这个优势当选了宣传委员。还有年龄相对较小的李冠龙,凭借着美妙的歌声征服了其他营员,一举摘得文艺委员的桂冠。而来自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李航宇同学则当选为体育委员。

        你知道科学研究最小的尺度——纳米吗?你知道纳米技术包含哪些内容吗?你知道纳米科技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何影响吗?7月26日,我有幸和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的营员们,一起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纳米研究中心,用自己的双眼去感知这一关于“细微”的学科。
        一走进纳米研究中心,同学们就被这里严谨有序的实验空间和浓郁的科学氛围所感染。这里不见嘈杂,只有宁静。每个实验室里摆放的实验仪器或大或小,形状各异。有的同学们熟悉,而更多的是同学们闻所未闻的高精尖设备。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近距离和这些“怪家伙”接触,同学们就已经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
        不过,别急,先等一等。参观前,在纳米研究中心的多功能厅,同学们先是看了两部与纳米技术和纳米研究中心相关的宣传片。从片中,许多同学第一次知道了纳米技术的最前沿研究阵地在哪里,第一次对纳米研究中心的历史和现状有了了解。这两部宣传片,可以说是为之后的正式参观做了良好的铺垫。
        正式的参观终于开始了!在五位国科大博士生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地走进了各个实验室,去听、去看、去记,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和大脑去勾勒自己对纳米技术的认知。各位“师哥师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参观的同学们讲解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用途,解说他们正在进行的实验。同学们在认真聆听的同时,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在互动中,我也感觉收获颇丰。
        除了进入实验室参观,同学们还在大厅的触摸屏显示器上自主去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每翻开新的一页,都是一片新发现的大陆,同学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开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参观的同学很多,天气也比较炎热,但一切活动都井井有条。当进入需要保持清洁的精密实验室时,每位同学都自觉套上了鞋套。看样子,尊重科学,尊重实验室的精神,已经深入到了同学们心中。
        纳米研究中心的参观已经结束,同学们都意犹未尽的样子。不过,这还只是夏令营的第一天,在今后的几天时间中,还会有许多中科院的研究所向同学们开放。夏令营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也才只是开始。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带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2015年7月25日凌晨1点,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迎来了来自四川的32名营员。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32名四川籍中学生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在火车上飞驰了16小时,掠过大半个神州大地后,终于抵达北京西站。而刚从高铁车窗外的夜色中回过神来,营员们就已经和赶赴北京西站接站的六位辅导员老师打成了一片。
    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的许秦铭一边和他的辅导员聊着各自的学习生活,一边用看惯了四川绵延的丘陵的双眼,注视着北方地平线上宛若午夜日出的灯光。而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正是在这一片灯光之后与他们邂逅的。到达雁栖湖校区已是凌晨1点,营员们快速进入安排好的房间洗漱入睡。25日9点整,在辅导员们的带领下,这些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们走上雁栖湖校区的环校道路,沿途参观国科大的建筑与景观。最后,四川组夏令营营员来到国科大雁栖湖图书馆,在这庄严的建筑前合影留念,为此次参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即将开启的夏令营行程画上一个逗号。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开幕在即,六天精心安排的科学之旅在等待着他们,愿他们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7月2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在中科院学术会堂举行开营仪式。今年的科学夏令营迎来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0名优秀中学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国科大副校长席南华院士出席开营仪式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王颖为夏令营营员授旗。开营仪式由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主持。

  丁仲礼在致欢迎辞时说,希望通过举办科学夏令营活动,使年轻的同学们能够感受科学之美,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希望通过夏令营,使更多的同学了解中国科学院,亲身感受中科院的先进实验室、科研平台和重要成果,并且愿意在将来追随科学大师的脚步,成为科学领域的精英,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席南华重点向营员们介绍了国科大本科教育的特色。他说,国科大旨在培养未来的科技领军人物,力求提供最优质的本科精英教育。国科大的本科教育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师资力量雄厚,本科生师资大多是中科院各研究所的优秀科学家;另一个是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先进。

  席南华说,国科大办本科教育起步较晚,但是我们没有负担、没有惯性,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站在最高起点上。为了办好本科教育,国科大委托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收集和研究了世界上每个专业办得最好的5所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通过这些研究报告,了解了中国的本科教育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确定了国科大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在本科教育中,国科大特别重视学生的数理基础、学科交叉、人文素养、写作技能和国际视野。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国科大计划为每名本科生安排国际交流项目。席南华表示,国科大有优质的师资,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相信再加上各位同学的刻苦努力,大家在国科大可以得到最好的成长。

  据杨国强介绍,国科大2015年科学夏令营为期七天。国科大为营员们精心挑选、安排了中科院12家研究所的参观学习活动。有化学所前瞻性化学科技、纳米中心神奇的纳米科学参观讲解,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文献检索、电子所电子雷达科学的体验,有物理所物理实验、数学所数学科学的观摩学习。除此之外,通过杰出科学家讲座等活动,营员们可以面对面与知名科学家包括院士交流。国科大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营员们感受科学之美,拓宽科学视野,体验前沿科学,激发科研兴趣,培养科学精神,锻炼实践能力,明确自己的科学理想。

  夏令营营员刘恬、兰宇驰先后代表各省营员发言。来自北京101中学的营员刘恬,是一个热爱生物的女生。在她眼中,营员们在国科大的相聚,是因为大家对科学的热爱,希望大家珍惜机会,玩得开心,有所收获。来自武汉二中的兰宇驰同学表达了对即将开始的科学之旅的热切期待,他代表全体营员感谢国科大提供难得的机会,并向营员们发出四点倡议。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王颖向夏令营营员授旗。随后,全体营员起立,在杨国强带领下,全场齐颂国科大校训“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正如刘恬同学所说,“在夏令营的这几天,谁都不知道自己会被什么所影响。也许听完某个报告,有些同学就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从事相关研究,并成为精英。”对于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00名中学生而言,这个夏天将因为夏令营而精彩,将因为科学而难忘。

 

    2015年7月24日,大暑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将迎来参加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的全国11个省市的400名高中生。七月的酷热,丝毫没有影响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对于夏令营志愿服务,承办此项工作国科大电子学院的老师们已经轻车熟路,工作安排面面俱到。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志愿者们已经在白天将所有报到所需物资送到羽毛球馆,并将帽子、营员服、书包和手册各种营员必需品,按照省市分类摆放,布置好报到场地,充分准备好第二天的报到工作。

    24日晚11点,在西区宿舍楼前,终于迎来了首批浙江组营员。在接站老师张启龙及接站志愿者的带领下,营员们拖着行李箱出现在夜幕里,一张张新鲜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虽然已经临近深夜,志愿者们仍旧热情地带领小营员们到各自宿舍,讲解注意事项,有条不紊地安排营员就寝。 

    至此,201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学生科学夏令营志愿服务工作拉开帷幕。担任此次志愿服务的老师,既有电子学院的。也有国科大其他院系和部门的老师。志愿者是来自国科大不同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他们带着热情与决心,希望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挥洒汗水、付出劳动,协助夏令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