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探索的欲望,我们来到了北京参加“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 
     今天(7月26日)是我们夏令营的第一天。早上,我们参加了隆重的开营仪式,见到了敬爱的丁校长,开启了我们的科学之旅。然后,我们到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听了研究所科学家的讲座后,我们参观了研究所的部分地区,亲眼看见了电子显微镜及显微镜下的物体图像。接下来,我们又观看了几个小实验,了解了一些魔术的真相及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原因。在中科院的图书馆,我们了解了一些文献检索知识,以及一些在网上找资料的小技巧。然后我们参观了中科院图书馆里珍藏的宝贝——各种书,有许多外国著作及国内著作,有几十年前的,也有最新的,应有尽有。 

 这次夏令营的名额非常有限,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及国科大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从“雄鸡”的“腿部”走到了“脖子”,走出了家乡,来到我慕名已久的国科大。我能在这里认识许多的新同学,新老师,和大家欢聚在一起畅谈科学之梦。
      这次夏令营我并不是奔着玩来参加的,而是奔着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的愿望而来的。当时,我报名时还有点犹豫,甚至报名后还有一点儿后悔,因为在夏令营活动期间,我们学校正在上课,这可能耽误我的课程。但当我来到国科大后,我才知道:我并没有错,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爸爸告诉过我一句话:有舍才有得。我耽误的课,我回去后可以再补回来,但夏令营里的东西在课本里都是学不到的。现在回过来一想,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我没有参加这次夏令营的话,我就只可能在教科书上知道电子显微镜,在高中阶段就不可能目睹它了,就不可能亲眼看见电子显微镜下的物体了。也就没有机会亲眼看见世界著名的科学、文学著作了。即使这些都是一些微浅的东西,在许多科学家眼里都不算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很丰厚的“大餐”,值得我好好地回味回味。
      只有经历了,才不会觉得后悔。只有行动了,才不会有遗憾。科学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此次夏令营是我人生中不平凡的一次活动,它开启了我的科学探索之旅,充实了我的人生。

  我时常惊艳于科学的魅力。

  已经度过的十一年学习时光里,我会被笔者感性、平淡或是尖锐的笔触打动,也许是因为华丽的词藻,也许是因为细腻的内心,也许是因为壮阔的描写,也许是因为寥寥几语勾勒出的社会的黑暗抑或光明。文科的魅力,大概就在于它的多情。

科学却是不同的。

  科学是纯粹的。如果说文学的世界是混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不同,于是是非也不同。但科学的是非却简单得像一道条件结果都无比鲜明的判断题。在事实面前所有的辩驳都是无力的。就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判断一件事非黑即白,与人情世故无关,与是非观人生观无关,甚至与做出这件事的人的名声威望都无关。

  科学如此纯粹,所有的是非即便现在充满争议,可在未来某一天总会分出对错。“日心说”便是最好的例子。神学的压制,众人的怀疑,都抵挡不住真理显现的脚步。时间推翻了人们自诞生以来对于上帝盲目的向往与崇拜,带来的,是社会对于真理越发执着的追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真理坐在车上,总有一天会脱去他迷雾重重的外壳,将他最本真的一面显露出来。

  科学也是多情的。多情二字不只属于葬花之行,科学也无处不流露出“多情”二字。曾经,我听过一首歌叫《悲伤的双曲线》,我并不十分喜欢这首歌,但却也不得不说一句:理科生仍然具有浪漫的情怀。化学研究所里,往日里大脑缜密如计算机的人们,化身为疯跳《江南style》的“蛇精病”。挥舞着试管刷或者铁架台,调戏着不在状态的保卫哥哥,在氤氲着消毒水的空气里高歌着让人兴奋的乐曲。科学家都是艺术家,如果他们是画家,草稿是他们的画布;如果他们是歌者,试管是他们的音符;如果他们是作家,试剂是他们的纸笔。

  忙碌的学习生活没有磨去他们对于艺术的热情,相反,他们以一种更加努力的姿态,珍惜着为数不多的轻松时光。实验室内,他们是全神贯注的“圣斗士”;出了实验室,他们大概就会变为行为艺术家。繁重的科研事业,不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发散度和想象力,它限制的只是时间,却提高了他们适应的能力。科学不会使他们变成公式化的计算机,只会给予热爱它的人们文思和才情。

  我爱国科大,爱它对待科学的纯粹,爱它对待科学的多情。真正的科学和世人的目光或是个人的成就无关,不过一腔热血尽情挥洒,谱写新世纪的锦绣河山!

2015年7月26日,对于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科学夏令营的四百名中学生来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这群怀着对科学的探索与追求之心的营员们,齐聚中科院中关村园区,正式开启了探索科学、了解科学的奇妙旅行。按照计划设置的三条不同参观路线,营员们在各研究所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院史馆、国家科学图书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及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史馆秉承“承载中国科技历史,传承中国科技文明”的精神,记录着中国科学院的成长与发展。陈旧泛黄的照片,斑驳的文字记录,无不承载着科学发展的曲折与欣喜。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营员们对中科院的建院背景、知名学者、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科学家敬业奉献以及博爱精神,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家科学图书馆高端的电子设备展现了图书馆信息数字化的一面。在这里,图书馆变身为一个数据交流的平台,共享区让营员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字化时代给资源共享带来的便利。其后营员们逐层参观了图书馆的各个藏书区,文史哲书籍的“无用之用”、理工科书籍的“方为大用”、外语书籍的“他山之石之用”以及孤本、善本的“古为今用”,无不展现着文化的共通共融与博大精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宣传片向营员们展示了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多个领域科技的进步带来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博士解说员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久居象牙塔的营员们“以小观大”,领略到科学细微之处的美妙。

  化学所别具一格的宣传视频向营员们展示了其独特的人文情怀,在对化学所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科研成果及国际地位等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营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参观了分析测试中心先进的核磁共振仪与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设备,并体验了所里精心设计的几个趣味化学实验,让营员们充分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从来不是局限于书本,探索求知的孤勇与无畏的实践冒险,才是心之往矣的最美旅程。

  追求科学奥义的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只有拥有笃定梦想的人,才会排除万难,勇攀科学的高峰。雁栖湖的夏夜静谧、安稳,却又承载了多少少年追求不凡的梦想。

2015年7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F楼会议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鸿钧院士为参加国科大2015年中学生科学夏令营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并介绍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发展历史及中国科学院的概况。

讲座开始前,同学们首先观看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历史发展的有关视频。高鸿钧院士向大家介绍了物理研究所各实验室的相关信息。高鸿钧院士还指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目标是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国际大师,举行夏令营活动,一是帮助同学们对科学、技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二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及相关研究所。

随后,高鸿钧院士向同学们介绍了物理所的历史贡献。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位列第一。高院士还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和特色顶尖仪器的自主研制情况。最后,高院士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纳米科学,并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世界上最小的电影—《一个男孩和他的原子》。

高鸿钧院士的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15时45分,来自浙江各地的同学们如期而至,共同踏上了由杭州开往北京的高铁,并由此开启历时六天的国科大寻梦之旅。

  一场美丽的旅行少不了精心的策划与安排。早在数日前,浙江组带队老师杜俊林与吴家章老师便已做好充分准备,以保障全省三十名同学一路畅通无阻。杜、吴两位老师在开营前一个月就与各校取得联系,引发各校对国科大有着无限向往的同学踊跃报名。随着一位位同学陆续到达杭州高铁站,本次国科大科学夏令营也在逐步升温。终于,在杜老师的点名后,G90高铁向着承载着梦想的地方前行——暂别了,浙江杭州!

  在高铁上,许多素昧平生的同学被安排在了邻座。或者腼腆地相视一笑,抑或短暂的只言片语,让两个人相识了,让列车上三十多名浙江人的心悄然相遇。五小时的奔波可能在平时显得漫长,而在杜老师与吴老师和同学们的谈笑风生中,这五个小时却显得格外短暂。老师与同学们欢快地交流心得,分享食物或是玩猜词游戏,浙江组的营员们不知不觉地跨越南北,来到了心向往之的“帝都”北京。

  是怎样的缘与分,将三十名浙江组营员汇聚北京?是国科大!是国科大给了营员们这样一个珍贵的机会,而营员们也将选择给未来的自己一个成才圆梦的机会!从杭城相遇,携手同游,国科大的旅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