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研究生记者团李娇报道〕 今天,2003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刘东生院士受“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做了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报告。记者有幸在后台采访了刘老先生的夫人胡长康,这位专程来陪87岁高龄的老伴作报告的老人听到有人要采访她时,摇头说:“我可不喜欢接受采访,我可不愿意。”但是,当听说我们都是研究生院的学生记者时,这位慈祥的老人欣然同意了。   在问到刘先生为何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时,老人开心地笑着说:“他有好多优点啊!年轻时条件很差,生活更是艰苦,但是他不在乎这些。他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人,全力以赴地工作,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他很团结同志,地质学研究嘛,百闻不如一见,必须进行野外考察,要亲眼看看地貌才行,他能把大家组织到一起。他也很重视人才的培养,现在还亲自带研究生。”说起老伴的优点,胡先生赞不绝口,“他不怕危险,我们进行野外考察,遇到危险是很正常的,他怕我担心很少提起,但是我还是知道一些。”说到这里老人俨然没有了刚才的欢喜,但仍然很平静和坦然。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历太多的故事!“地质考察中经常有人牺牲,比如遇到山洪暴发、山体滑坡这样的突发情况,我知道有一次一块大石头突然滑下来,幸好他一闪身的时候石头从身边滑过,他安然无恙,上帝保佑啊!”老人叹了一口气,仿佛还对那次历险心有余悸。“还有一次,我们在新疆时,骑马行进过河,河水太凉了马受惊了,他被摔倒了河里,冲走了好一段距离。”她依然平静地说着,“但是,这些都没什么,搞地质研究遇到这些很正常,他现在很健康,我满足了。”   “您也是一位地质学家,但是人们提到您的时候总称您为刘夫人,刘先生这些成就的背后一定离不开您的支持吧?”   “那当然喽!”老人自豪地说,“我很支持他的工作,他要去哪里考察,我都让他去,每次他去,我都很担心,但是我理解。”老人看了看我们说,“你们现在经历的太少了,十年文革时,我们受到了很多迫害,经常下乡劳动改造,研究不能搞。当然,虽然研究暂时放到了一边,但是脑子里一直在想,这种思考没有停止。他很坚强,我们都挺过来了。如果没有那十年文革,他会做得比现在更多。要知道,那些年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胡先生的思绪已经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十年,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起身说:“我去看看他。”显然她不放心刘先生了,我们陪同她来到了休息室,刘先生也正在接受学生记者的采访。这两位不愿在媒体抛头露面的老人却给我们学生开了许多绿灯。记者向刘先生简单地转述了胡先生对他的评价,老院士孩子般地偷看了老伴一眼,爽朗地笑了,“是这样的,搞科学研究就是需要这种平常心,不能被名、利左右,这是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的心态。”   “国际著名、深受尊重”,“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这些是国际同行对刘东生院士的评价。今天,在与刘东生院士及其夫人接触的过程中,他的平常心,他的无私精神,他“从不急功近利”的人生态度,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了刘东生院士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

  〔11月4日 研究生记者团何仲太报道〕 1991年,他73岁时参加了南极考察队;1996年,他78岁高龄时又去了北极的斯瓦巴德岛;去年,他又以86岁的高龄踏入“死亡之地”罗布泊。   还是他,63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4岁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79岁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85岁,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86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现已87高龄的刘东生院士。作为第四纪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环境地质学家、地球化学与地球环境学家,刘院士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席、十三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今天下午,刘老应中科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之邀,来到人民大会堂,为800多名听众作了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精彩报告。   报告结束后,记者抓住了难得的机会,在休息厅专访了刘东生院士。      记者:70高龄后,您还保持着野外工作的精力和体力,您的秘诀是什么?   刘老:跑野外是很艰苦的事情,但是我跟那些长年累月在野外搞地质勘探的同志们比就差远了,我吃的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青年们是要响应祖国的号召,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义无反顾。现在虽然不总这么提了,但是我们能做的还是要努力去做。你们年轻人好啊,你们现在是我的榜样,我很羡慕你们啊。至于生活中的秘诀,这里就不便多说了。      记者:在您获得科学界最高荣誉后,仍然激励着您不断努力的动力是什么?   刘老:我想奖励是两方面的,一是科学规范,科学是要有个规矩的,奖励是有必要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创新的,科学要鼓励创新。其实这也是一种科学道德,我们搞科学的应该要不断去创新,我想这也是一直激励我的主要动力吧。就像袁隆平,我很佩服他,他早先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并没有影响他继续不断超越。      记者:您领导的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研究群体是我国乃至世界环境演化研究的骨干力量之一,您认为团队精神在其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您对我们青年人如何培养团队精神有什么建议?   刘老:现在不同于过去了,只要是一个能称得上的科研项目,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单独完成的,有时需要上千人,所以你所提的团队精神就很重要了。这种精神在我们做的所有的项目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现在的青年人也必须培养这种精神,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带动我们的国家天天向上。      记者:您刚才的报告中提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是现实中我们总是看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现象,你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刘老:我想这是一个过程。我记得在70年代末的时候,有一次周总理约见一个外国记者的时候就提到了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当时就已经重视起来这个问题了。但更重要的是从科学技术方面重视。经过这么多年,我们的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像过去我在地质部的时候,那时候找矿,就是纯粹的找,也不顾会不会破坏环境。现在不同了,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加强了。像前几年北京的沙尘暴是很严重的,但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已收到了很显著的效果了。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的。   采访后记:刘东生虽然年事已高,仍领导、参与多项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带领中青年科学家继续向世界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高峰攀登。   记得有句歌词,“革命者永远是年轻”,其实,科学工作者也要“永远是年轻”。 治学严谨的刘东生院士今天仍然锲而不舍,勇于探索,不时地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让我们祝愿他永远健康,快乐,生命之树常青。

  〔11月4日 研究生记者团李峥报道〕 “奥运会现在确定的时间,是2008年8月8号晚上8点,很好记,中国人学广东,非发不可”。11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上,做了题为《北京奥运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的脱稿讲演,其间风趣地介绍了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期。   据王岐山介绍,申办奥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承诺日期,国际奥委会开始对北京提出的要求是:2008 年夏季奥运会从7月26日开始,历时16天。   可那段时间正值北京的三伏天,考虑到天气对运动员比赛水平和现场观众的影响,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希望把赛季延至8月下旬,此时的北京酷暑渐退,雨水较少,有利于运动员发挥最好水平。   王岐山在讲演中说,经过与国际奥委会的反复交涉,北京奥运会确定为8月8日开幕。“选定这个日子主要有三个因素”,王岐山对这些因素一一做出了轻松幽默的解释。   第一个因素是欧美假期,奥运会赛季一定要在欧美假期。“因为我们和他们有时差,如果不是休假,外国人一般不会夜里起来看呀,他们夜里要不看,那电视广告转播费从哪儿收呀。奥运会真正的赞助大户都是国外厂商。这里有利益,这步他们不让。”   其次,作为世界四大网球赛事之一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紧随奥运之后。我们知道,四大网球公开赛积分的含金量要远远高于奥运会上的网球比赛。 “在美英法澳四大网球公开赛上运动员得到积分才能排名,有排名才有出场费。又是利益,不能让步。”   最后,如果北京奥运会延至8月下旬会影响美国棒球赛开赛。王岐山对此笑道:“这里外里,美国哪方面都领导世界呀,不让不行呀,所以这时间就挤在这儿了。”   王岐山幽默而又透彻的解释和分析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笑声和掌声。王岐山这才说道:“一个时间问题就能说出这么多故事,可见承办奥运是多么复杂。”他一再强调的是,承办奥运的诸多事宜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11月4日研究生记者团张懿璇、苗苗、何仲太报道〕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首场报告会上,北京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王岐山的演讲主题是“北京奥运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回答研究生院学生的提问——“2008年奥运会,您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王市长坦言:最大的困扰是参差不齐的市民素质。面对300万外国客人,如何展现我们的精神面貌是最关键的问题。他生动地将其形容为“外国客人要看的是中国人什么样,而不是楼什么样”。   在一个多小时精彩的演讲中,王市长坦陈了北京奥运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如协调开幕时间的难度、场馆修建和水上项目工程艰难浩大等等,但他谈及最多的还是人的素质问题。他举出生动的例子说明对外国球队的不理性、不友好态度、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讲到,就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他亲眼目睹许多观众包括一些官员都随意进出,不该出声时大喊大叫,他形象地说道:“欣赏不同的体育赛事就要了解不同的体育文化,可咱们全当成看足球了!” 他还从北京密云正月十五重大事故,以及前些时间在北京举办的马拉松赛上的意外伤亡事件,谈到中国人缺乏自救和救人的能力问题。而这些都在警醒我们:国民素质还有待大大提高。   王歧山说,我们要把北京2008奥运会办成一个“绿色、科技、人文”的奥运,我们北京的市民应体现这三个理念。   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内坐无虚席,连会场两边和后排都站着不少认真的听众。从百年奥运梦想到如何实现“三大目标”,从人文理念的核心到“孝道”在今天如何实施,王市长在完全脱稿状态下风趣的演讲、生动的叙述和坦诚的交流态度使会场内时时洋溢着热烈的掌声。  在报告结束时,王歧山强调,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埋头苦干,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信心办好奥运。

  〔11月3日研究生记者团许晶报道〕 11月4日下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四单元主题报告会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讲。在院宣传部和新闻业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院学生记者团将首次参与“论坛”的全程报道,“我们负责报道一切”——这是刚刚组建的新一届学生记者团在此次报道活动中的口号。   记者从院宣传部了解到,迄今为止,联系参与此次论坛报道的国内各大媒体就有包括两家国家级通讯社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近40家。研究生院邓勇书记在“论坛”筹备会上对学生记者团的报道计划大加鼓励:“联络安排采访时,给咱们的学生记者核心媒体的待遇。”他说:“希望咱们的学生记者成为宣传报道上的第五纵队。”   2004年10月底才组建的新一届学生记者团现有成员30人,面貌一新,突破不断。首先,在组织结构上,这支新队伍首次归院宣传部直接领导,为院新闻网提供新闻稿件;其次,在成员构成上,国内首批科技传播专业——也就是我们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专业的10位硕士生都加入了记者团,他们的专业学习方向和三年学业都在本部完成的特点,使他们毫无疑问地成为学生记者团一支稳定的骨干力量;而且,新一届学生记者团还首次聘请了新闻业务指导老师,现在担任业务指导的莫扬老师,是人文学院科技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她曾在我国有影响的经济、科技类媒体采编一线工作多年;新一届学生记者团的第一个重大任务也是突破性的——就是首次参与“论坛”全程报道。   学生记者团的管理虽然从原来的学生处转到宣传部,但学生组织的性质不变,服务同学的宗旨不变。对于此次报道,院宣传部的指导意见是——以学生的视角全面报道论坛的全过程。莫扬老师对学生记者们说:“对于我们学生记者团来讲,‘论坛’报道是战役性的,就像‘人大’、‘政协’两会对于新华社一样;而在‘论坛’的报道上,我们就要做校园的‘新华社’,全面、深入、生动地报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