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邹左军的那天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当记者撑着伞匆匆赶到约定的地点时,看到邹左军早已等候在那里了。面对记者的道歉,他笑道:“不是你们来晚了,而是我来早了。”简单的一句话,缓解了记者的紧张和歉疚,也让记者对这位从中科院走出的企业家心生几分钦敬。

邹左军是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强生物)的董事长。他于1988年从中科院生态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他和八位博士共同创办企业,终于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九强生物。今年,九强生物已连续第八年登上“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TOP100排行榜”。

设计自己的人生

浏览邹左军的简历,你会发现,他在本科生、硕士、博士生三个阶段,先后攻读了三个跨度非常大的专业:化工机械、自动化控制和生态学。采访过程中,记者才知道,这份特别的简历背后,有一段颇为曲折的故事。

1977年,沉寂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邹左军是当年全国570万考生中的一名。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他,由于成绩略低,只好接受调剂,被改派到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了化工机械专业的学习。哪知,开学才一个月,他就听说北京的高校扩招了,很多分数还不及自己的学生也能进清华,一种不甘心的情绪让他立志更加发奋图强。

邹左军的父母都是工程师,受家庭的影响,那时的他一心想读自动化专业,因而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这个梦想。大一下学期时,又一件事情“刺激”到了他:“刚到第二个学期,校园里有些同学已经不戴白校徽了,换上了红校徽,因为人家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原来,按当时的规定,大一新生是可以考研的。那一年,他们学校有四五个学生直接跳过大学阶段去读研究生了,这让邹左军十分羡慕。于是,邹左军开始坚持旁听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两个专业一起学,两份作业一起做。攒足了劲,想在大二这年就考取研究生。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第二年,政策又作出了调整,本科生只有到大四快要毕业时才能考研。失望归失望,不过这些小波折只是延迟了理想的实现而已,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生,算是圆了这么多年的一个梦。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流行一句口号:‘自己设计自己’,说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回忆起自己追梦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邹左军颇为感慨地说道。

通往更高理想的道路

说起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邹左军评论道:“读大学我是被选择的,考研究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读生态学的博士却是一个理性思维之下的选择。”当被问及为什么决定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读生态学时,他继续说道:“首先,我觉得一定要寻求名师的点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做研究就是要跟着国内最好的导师去做。另一方面,那时我们都在想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情。对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希望我们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其注入科学的内涵。”邹左军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我国的资源环境与人口,这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学研究,同时也和当时的国情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从化工机械到自动化,再到生态学专业,这是一条追求更高理想的道路。 “机械非常具象,机器每一个部件的尺寸、加工材料,都要考虑;自动化需要你有系统思路和优化概念,考验的是运筹规划的能力;生态学则更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学科的学习经历,也让邹左军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使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广阔,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

中科院是一个公平的平台

在采访邹左军的过程中,“选择”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走进中科院研究生院,也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首先,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府。另外,这里是个相对公平的地方,如果考其他大学的研究生,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交流体系,有一定的延续性,那么本校的子弟兵当然是有一定优势的。而中科院研究生院就不同了,这里人人平等,学生不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且还能得到众多名师的指点,这一点和大学是不一样的。”在那个年代,中科院的院士更是吸引着莘莘学子来到这方沃土求学。“那时候他们叫学部委员,现在叫院士,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很多都是从中科院走出来的。这些大师不仅仅教你具体的知识,而且亲身聆听他们的教诲,收获肯定更不一样。”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无论是学问还是做人,邹左军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提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他特别感慨:“在这里有那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听他们的课,除了具体内容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大家的风度,他们谦逊做人、严谨做事的态度。”“具体怎么解一道题不重要,考多少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里学到了做人做事的态度。”

从老师们的身上,让同学们也了解到科研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态度严谨,持之以恒。科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研究结果,它背后有着大量的辛苦工作。

谈起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师,邹左军不假思索:“李佩老师!”他接着说道:“我们那一代学生几乎每一个人都很敬佩李佩老师。她对教学要求十分严谨,如果考试差一两分不及格,那就是不能通过,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同时他还提到了另一位老师——当时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孙景才老师,“那时他管的学生有两千多,他能叫出其中任何一个学生的名字,知道你是从哪儿考来的,可见他对工作的热爱与用心”。他在研究生院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导师,有一位导师掌握二十多门外语,才学令人惊叹。他感慨地说:“遇到好导师很难得,希望你们能够珍惜。”

“两段式”教育:学好,干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方式是第一年在北京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后两年在研究所跟随导师在科研中学习。邹左军这样评价“两段式”教育:“我觉得这种模式特别好!”“这两个阶段,一是学习基础课程,二是跟着导师做科研。两种环境分别对应两段任务,结果就是学生学能学得好、干能干得好。别的地方做不到这样,结果就是学不像学的样子,干也没有干的样子。”

邹左军也是从“两段式”教育模式中走过来的,他根据自己的经历谈起了如何“学好”这个问题。“很多人学不好,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被学习’,被动地应付学习。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来自内心的话,学好完全不是问题。”邹左军可不是死读书的人,当时他是校学生会的副主席,不仅忙着课外活动,还在外语教研室打工,研一生活多姿多彩。

人生道路,选择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读书,那就是奔着当科学家去的。可是邹左军不这么认为:“现在社会发展到大学教育已经普及,研究生教育也成了一个基本教育,如果想要做一番事业,从主流的社会发展来看,研究生教育背景是必须的,所以我觉得不是说来中科院读一个硕士就一定要走学术的道路。”

事实上,受过自然科学训练的学生就业方向可以更加多样化,因为他们的数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强。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如果能成为一名老师,我会觉得无上光荣,因为培养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很多领域的大师。做一个企业家也很好,不说实业救国,起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能照顾应该照顾的人。但是一定不能糊里糊涂,一会儿想干这个,一会儿想干那个。要选准自己的方向”。“中科院出来的不一定都是工程师、科研人员,在硕士阶段,去做什么完全看能力、兴趣和对价值观的把握。”

博士毕业后,邹左军选择了创业。用他的话讲就是“我想为知识分子争一口气”。在那个年代,虽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仍没有经济地位。在邹左军读博士的时候,一个月仅有95块钱的补助,当时他已经成家,这些钱明显不够养家糊口,“我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争一口气”。因此,他和另外八名博士创立了九强,九强的企业文化是:“老九自强,养家尽孝是我们的义务。九洲繁荣,富民强国是我们的责任。以九为尊,永争第一是我们的精神。九强久强,基业常青是我们的追求。”养家、尽孝、报国报民,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追求,邹左军做到了。

199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了隆重的二十周年院庆,走出校园多年的校友欢聚一堂,高朋满座。当时的院学生会主席名叫陈锐,作为第二十届研究生代表在典礼上发表讲话。令他没想到的是,另一位登上演讲台的人,研究生院第一届校友代表,正是他的导师——刘嘉麒院士。一对优秀的师生同台致辞,严济慈老院长笑称这一巧合是“一种缘分”。

缘分还在继续。光阴荏苒,当初青涩的学生干部也成了我们眼中经验丰富、成熟有为的“老校友”—— 今天的陈锐,已是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管理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在国家、区域和城市的不同政策层面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日,陈锐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开创性的学生会工作

陈锐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8年他以“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和“北京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的优异成绩获得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了保送本校的机会,选择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全球变化和第四纪环境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研究员。在陈锐的预期里,从北大走进科院,不啻是从理想主义者的国度来到了“研究僧”的清修之地。“我来这里,是想换个环境,安安心心地做点学问的。”于是他一下选了72个学分的硕博连读课程,这是规定学分的将近两倍。戏剧性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开学后第二周,学校的党委书记就来问他愿不愿意做学生会主席,为大家服务。就这样,陈锐一下子承担起了“学霸”和学生干部的双重重担。

陈锐很快发现,这里的学生们大多过着单调而枯燥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机械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学楼之间。再加上那时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太高,有些同学心情比较低落。“虽然我们改造不了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善小气候。”就这样,作为学生会主席,陈锐开始了他引入校园文化、改善文化氛围的大工程。他组织了多种文体活动,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友谊赛和邀请赛,还创建了中科院最早的学生联合会……他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一生活能够给同学们留下宝贵的“最后一站校园记忆”。

在学生会,很多工作都需要从零开始。陈锐开创了研究生院最早的勤工助学中心,鼓励大家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家教,帮助别人也锻炼自己。然而,起初几乎所有家长都不愿请中科院的研究生来做家庭教师,大家普遍存在一种疑虑:中科院的人都是搞学术、研究高科技之类的,他们讲的课一般孩子能听懂么?为了打响“中科院家教”的牌子,陈锐决定先从自己做起,同时给两位毕业班学生做家教。他挑的这两个学生很有特点:第一个学生是个音乐天才,但是数学极差,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分数仍然徘徊在30多分。当时正值高三,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焦急。陈锐从学生本人的思维特点出发,鼓励他从艺术的角度体会数学,培养自信、提高成绩。最后这个孩子以70多分通过了考试。另一个学生是初三女生,虽说成绩不错,但是青春期的“叛逆”让她拒绝所有课外辅导。于是陈锐从她的兴趣爱好入手,先做交流工作。结果,小姑娘渐渐接受了这个能对足球和贝克汉姆侃侃而谈的非常有“个性”的老师。

“我挑这两个学生来教,就是为了证明,哪怕是毕业班的中学生,我们也能带好,也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甚至创造奇迹!”陈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教学成果向所有人证明了中科院的学生做家教绝对能行,而且能够做得更好。

打造大家的共同记忆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使馆工作人员不幸殉难。消息传来,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很多高校的学生都自发去美国大使馆游行。遇到这样的情况,陈锐立刻通过广播安抚同学们的情绪,让大家先冷静下来,劝说大家一定要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游行。在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组织同学们在操场上集合,向大家阐述游行的相关事宜。“这一幕,仿佛又回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当国家需要年轻人站起来的时候,我们科学院的学生必定能够挑起大梁!”回忆此情此景,陈锐脸上又浮现起当年的意气风发。虽然当时经费不足,学生会仍然承诺给大家报销往返车票,但是同学们都坚持要自掏腰包。

除此之外,同样令陈锐感到自豪的还有中科院学生表现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咱们中科院的学生第一批有秩序地到达目的地,第一批有秩序地返回学校。当天晚上,媒体来调查,发现所有的高校里,只有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学楼灯火通明。也就是说,在游行结束的当晚,我们大家依然能够静下心来,在自习室挑灯夜读。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爱国靠的绝不仅仅是游行和嘴上说说的爱国情怀,更要像‘两弹元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用最好的技术武装自己的国家!”

在网络尚属奢侈品的年代,陈锐常常思考着如何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把大家凝聚起来。他带领同学们将广播站打造成大家的清新小天堂,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号召大伙儿建立笔友间的交流,一同探讨学术问题,通过联合发表文章的形式,促进协同创新的探索;他还提出了“友好寝室”、“串门艺术”等概念,帮助同学们增进友谊,建立亲如兄弟姐妹的深情厚谊……陈锐还创办了一本内部刊物,搜集同学们自己写的诗歌、散文,整理成文集的形式。虽然只是油印的非正式读物,却也凝聚了一代人的青葱记忆。陈锐清楚地记得,在第一刊的卷首语中,他引用了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东渡扶桑时所作的一首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陈锐希望大家以周总理为榜样,能够耐得住寂寞,明白一切努力“重在过程”的道理。

毕业很久后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个同龄人看到陈锐,兴奋地说:“你是陈锐,我认识你!当年你就是我们这批学生的领袖!”对此,陈锐感叹道:“虽然你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人,但是我们那届的同学们会共同记住那无法忘怀的最后一段校园时光,这就是大家共同的永恒记忆。”

研一这年收获了什么

“我在研究生院最大的体会是,这里是一个能够让自己沉下心来思考、顿悟的地方。相比于信息爆炸的北大,这里的生活是慢节奏的。周末自习结束后,在从教室走向宿舍或食堂的过程中,你能静静地思考,并想明白一些事情。我就是直到从这里毕业时,才真正想清楚自己这辈子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陈锐而言,这份清明、透彻的心境是研究生院的一大馈赠,“那一年,我的生活就是上完课开会,开完会组织活动,然后上自习室或图书馆学习,非常忙碌,但是简单纯粹。可以说是‘步履匆匆,心境轻灵’”。

研究生的两段式培养模式,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一大特色,却也一直面临着争议和质疑。有些师生认为,研一的集中教学延迟了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日期,浪费了做实验的时间。然而,陈锐却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看到了这一年的价值:“第一年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的适应和对精神的追随,让大家了解科学家是怎么走上科研道路的,学习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科学问题的,探讨科学家是怎样攀登科学高峰并且摘下研究硕果的……科学院的课程并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宣读,更是对一代代科学家科研历程的回顾,这种教育模式是其他高校不可复制、无从模仿的。此外,我们的很多基础课都是大师级的科学家开设的。这样,你就会对一些学科的前沿领域或是一些新兴学科建立起大景深的、成体系的了解。你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对一个学科的来龙去脉产生非常透彻的认识。这一点,就够了。”

为新校友答疑解惑

在得知记者即将去采访一位优秀的“老校友”后,很多同学都请记者帮忙咨询一些他们深为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陈锐一一做出了回答。

不少同学提问,与清华、北大这些传统名校的毕业生相比,国科大学生在求职中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此,陈锐提醒大家,竞争不只来自外部,国科大学生还面临着同样激烈的内部竞争。事实上,“英雄不问出身”,在哪里毕业并不重要,关键是你的专业素养。“当你们拿着同样的毕业证书投递简历时,老板们怎样看出你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呢?你要用你参加过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思想,实现的标志性的科研产出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水准,这些可不是光凭简历就能描绘出来的。”

陈锐一再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人不可能样样精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考核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只要这个人某一点特别出色,就可以认为他(她)是优秀的。国科大的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涯有一个规划和设想,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中,掌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古人所说的,‘任你千军万马,老僧寸铁伤人’。你得打磨出自己的‘专属利器’,才能在职海拼搏中脱颖而出。”

针对青年学生普遍存在的“成功焦虑症”,陈锐则说:“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不同的。社会评价一个人,也许会以他的成就与头衔作为标准,但这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成功与失败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善于谋划未来的人一定不会成为loser,而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在当下索取,却忽略长远目标,则往往会陷入自己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中。

还有一些学生担心研一结束后,回到所里会感到不适应。陈锐给记者讲述了他那时的经历:“研一学期结束后,离正式回所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里,我自告奋勇和师兄师姐一起出了趟远门。”原来,当时陈锐所在的课题组要去吉林省的靖宇县进行考察。陈锐的父亲是作战参谋出身,在父亲的影响下,陈锐非常擅长查看地图、辨别方向。就这样,陈锐成了师兄师姐们的向导,拿着一张地图,带着两个车队,漂亮地完成了任务。“我当时的感觉是我真正融入了集体,有了归属感。”“当你离开一个集体时,一定要想着尽快融入下一个集体。否则,长时间停留在‘过渡的真空期’会让你窒息。”

陈锐的智言“锐”行

“越是在有限的空间下,越有着丰富的内涵。”

“你要找到事业的起点而不是一个将就的饭碗。”

“微观的研究里其实有着宏观的价值。”

“价值和利益的区别就是大我和小我的区别。大我中成就小我,忘我中超越自我。”

“人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儿;第二个阶段是做自己能做并且力所能及的事儿;第三个阶段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儿。”

……

与陈锐对话,你会发现信息量惊人的丰富。尤其是那些不经意间就跑出来的箴言、隽语,令人“耳不暇接”。在陈锐的身上,融合了两种看似矛盾却又相得益彰的气质:科院人因严谨而稍显严肃的气息和北大人纵横飞扬的才思。他讲话时,时而旁征博引地论述一个观点,时而又从这个观点洋洋洒洒地扩展开去。我有时感到很“纠结”,既想把他的话头引回到采访的主题上,却又忍不住想多听他讲讲那些平素很少能触及的,有关文化、情怀、人生、境界的思考。

陈锐,这位国科大曾经的学生会主席,在短短一年的任期里,为学生会做了许多工作。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所有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应当存在的社团、组织、传统活动,其实都是这些被我们视为“老校友”的学长学姐们从零起步,“白手”开创的。今天的我们,正如当年的他们,年轻、聪颖、有魄力,在这片校园里,我们又将为后来者留下些什么呢?

与第九届国科大学生会主席宋琪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为笔者打开了另一扇截然不同的窗户,他平易、亲切甚至略带憨厚、温暖的笑容令人如沐春风,被层层刨根问底亦无丝毫不耐烦,作为领导着国科大近五万研究生的“主席”,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他在采访中谈到的一样:“我在你身边。”

三年忙碌 三年坚守

现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一学生的宋琪在走入国科大之初,便选择成为了学生会学术部的一员,从学术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主席,宋琪坚守了三年。并不是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在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不靠谱的建议,他笑称,自己是一个性格比较“钝”的人,一条路踏上之后,就要坚持走下去,觉得事情到了他身上就不能撂挑子。

从同学们平日里多见的明德讲堂、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到迎新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到中科院学子进企业交流、创业就业指导讲座,再到最近的港澳学生来国科大交流访问等一系列数量繁多、形式缤纷的活动,学生会都在其中扮演主办者或重要协办者的角色。比如学校花大力气开办的明德讲堂,从预备会议、策划主题到邀请嘉宾、贴海报等,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而其中总能看到学生会同学们的身影。“我们什么都要管”,宋琪风趣地说道。“范围广”是国科大学生会学生工作的特点之一。同时,也面临着先天不足“传承弱”的缺点,园区学生一年一换,流失的骨干和工作精髓影响着学生工作经验的积聚与继承,这也是未来学生会要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研究生会与学生会“一肩挑”

对国科大学生会学生工作的感悟,宋琪谈到一方面是工作的“起点高”,中科院及国科大的地位和较高的人员素养是基础,使国科大学生会在高校圈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另一方面我们有自己的特殊性——“既是研究生会又是学生会”。在一般高校中,学生会在文体活动方面非常活跃,研究生会则偏学术,两者在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上都有相当大的区别,“但在我们这里得一肩挑”,他说,需将本科生的“活力”与研究生的“追求”两方面拿捏好。

学生会当下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是肯定的,宋琪也谈及自己对心目中理想学生会的追求:第一是引领青年思想,带给同学积极向上的生活、人生态度;第二是帮助同学成才成长,在科研、创业就业等领域培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第三是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衡量一个好的校园活动,宋琪认为有两点:同学们喜欢的和同学们需要的。学生会要尽量将两方面结合好。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声誉博实利

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前两届学生会主席王强和张启龙给宋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研一时,王强师兄教会他全身心投入学生会工作,将事情做精做细,要把自己“扔进去”;研二做副主席时,张启龙又教他把自己“提溜出来”,学会“站出来”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统筹安排。从另一个角度,宋琪认为,衡量一个学生会主席是否称职,第一要看态度:能否把好的工作状态坚持到最后;第二是要有横向和纵向的眼界,知彼知己,承前启后,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工作。“心到了,脑子到了,这两个都到了,才算是一个好主席”,有成为精英的思想又要有为同学们服务打杂的意识。

刚当学生会主席的时候,宋琪坦言“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经过头一两个月的实践后,他逐渐进入角色,站到了应有的高度思考问题,发现学生会“原来有这么多事情需要去做”,也意识到开拓视野的重要性。他主张增进北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乃至两岸四地青年的交流,“知道别人是怎么样,自己是怎么样。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利用学校在影响力上的优势,做到以声誉博实利,名实相长。“可能现在的合作交流还不是特别多,但是我们要先把这个脉络建立起来,将我们的高起点‘打出去’,以后慢慢来。” 宋琪说道。

作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为国科大后的第一任学生会主席,宋琪认为更名为“国科大”也对学生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他的理解中,“大学”有其崇高的内涵,向社会输送的不仅是以科研见长的科技工作者,更是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顶尖人才,在追求和目标上有本质的提升,学生会的方向也要与之一致并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在学生会,我在你身边”

“我在学生会,我在你身边”,这句话凝结了宋琪对国科大学生会定位的思考。他认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学生会如何,而是学生会中的同学们如何,不要把同学和学生会割裂开,要把学生会看作是同学群体中自发架起的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他希望成员们通过这句话,少走弯路,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太功利化,打杂也是为同学们服务;另一方面,他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句话,知道学生会的作用,起到学生会内部自省和外部了解的双向作用。

“在学生会内部”,宋琪谈及作为主席需“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带领这个团体。“从上往下”方面,推进“公共理想”意识,就目标追求、做事形式做一个引领。“公共理想”即服务意识,他谈到“学生会不是垫脚石,而是训练场,出来之后会得到一些收获,但大部分是隐性的,而付出却是实实在在的”,做学生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家,为别人创造价值,才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许只是一场讲座、一次交流甚至一句话就能让优秀的同学们变得更优秀一点。“从下往上”方面,“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继承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做调查问卷或平日和同学的聊天,听取同学的意见,了解同学的需求,比如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便要考虑是否要加紧创业就业相关培训,明德讲堂邀请什么嘉宾可以既照顾同学的兴趣、又让听众有所收获等。

在学生会的三年辛勤耕耘,宋琪认为个人收获同样巨大:不仅结识了一群非常好的朋友,还有视野的开拓,能力的提升,学生会让他看到了很多,这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学生会让我知道怎么去服务,去奉献,也让我了解什么是收获。”在他看来,开拓视野对于个人发展同样重要,要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不因为某个人的“赚钱了”或者“当官了”就心动改变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选择喜欢的并且适合的,不能太浮躁。

传承和发扬,变“小船”为“大船”

距卸任还有一个月,一年学生会主席的经历和总结也让宋琪对学生会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思考。他认为每一届学生会只是学生会发展历史上的一环,在继承上一环的同时应有所推进,让下一环能顺利接上来,“一年的时间很短,很难说我为学生会做了些什么,只能说我做了我该做的”。反思不足,他感到因很多客观条件所限,国科大学生会还未形成自身强大的传统,传承较弱。“一个组织如果很强大,它不会因一两个人的变化产生大的动荡,就像小船航行,很容易被风吹歪,没有很深的积淀会有很多弯路要走,随着积淀的深入,希望国科大学生会成长为一艘‘大船’,能把握自己的方向,环与环之间扣得更紧密。”

宋琪希望新一届学生会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做到继承与发扬——“我在学生会,我在你身边”。

和张潇潇见面时,她刚听完一场讲座,从国科大玉泉路礼堂出来后,递给我一张她的个人简历。扫一眼简历,满满一张A4纸上列满了她在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张潇潇是我校地球科学学院2012级601班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她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她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熟知。

本科毕业前夕,张潇潇为2012级大气物理所的研究生建立了一个QQ群,以方便大家的联系和交流。关于如何寄送档案、如何转党组织关系等问题,只要群里有同学提出疑问,她都会给予解答,如果她也不清楚,就会直接打电话向大气物理所招生办的老师了解情况。长时间下来,她和群里面的许多同学变得熟络起来,同学们都了解到她爱帮助别人并以此为乐。

刚进入国科大校园,张潇潇就在601班的班长竞选中击败几名男生并以高票胜出。又因为对党组织工作的热爱,她还兼任了该班的党支部书记。国科大第四期“笃志班”——从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干部中选出四十余名学生组成的培训班,她还作为这个班级的负责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在学生工作中实现价值

张潇潇对学生工作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热情,她总是在想如何把活动办得更活泼、更吸引人。若你关注他们班的一些活动,就会发现她不仅是一个策划者,更是一个执行者。从时间、场地、人员到活动现场的组织,她都要付出心血。经过多次活动的举办,她说:“由于经常和后勤部门打交道,他们很多人都认识我了。”

然而,密集的活动逐渐让班里的一些同学感到疲惫,有些同学在举行活动前向她请假说拉肚子或身体不舒服。作为一名组织者,知道同学参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人或许会体谅地想:请假就请假吧。而张潇潇是个认真的人,或者应该用“较真”来形容她,在这样的事情上她绝不含糊。她说:“我允许他们请假,但是我不喜欢编些理由来,如果真的出现拉肚子或感冒的密集事件,这个肯定是要上报学校的。如果是因为不想参加活动,那我就要和他们谈谈为什么不想参加活动。如果大家都不想参加,那我们可以不办这个活动。我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别的班级周末都有自由时间,大家相约一起看电影吃饭时,我们班的同学却有活动,长时间下来,班内肯定有怨言。后来我们也进行了调整,组织同学们分批次地参加活动或者把活动集中在一个时间点,这样大家的自由时间就有了保证,活动也能顺利展开。”

在和其他班级的党总支交流时,她被问到:“为什么你们班的同学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时积极性那么高?”张潇潇认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不高并不关乎到党员的党性问题,而是活动的形式问题,她每次都想着要把活动办得形式多样,内容活泼,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并有所收获。她的活动从来不是应付了事。由于她出色的活动组织和策划能力,地球科学学院的一些活动也交予张潇潇来组织。

张潇潇说起他们的班级,如数家珍,各个方面都没有落下。在生活方面,她一直关注着班里同学的心理变化,时常通过同学们在网络上发表的状态,判断同学的心理状况。若有同学出现心理波动,她会去和他们交流、疏导负面情绪。她说,“信息化时代就应该这样”,网络也是她为同学服务的一个突破口。失恋、身体不适、家庭变故等等,这些都是她关注的“点”,广泛而全面。刚开学时统计了大家的兴趣爱好,班里组织了轮滑、乒乓球和羽毛球活动。在体育方面,601班的篮球队在地球科学学院的篮球比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去年地球科学学院的元旦晚会中,他们班出的节目是情景舞台剧,三种形式的舞蹈编排,让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去。许多观众都反应他们的节目很好,很羡慕他们班的集体荣誉感。别人的赞扬也使班里的同学很高兴,能让同学们感到开心,张潇潇也是幸福的。

她说,只要是同学们提出的需求我们就要尽量满足他们,他们没有想到的,也要提前替他们考虑到。去年圣诞节,601班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寓意“平平安安、心想事成”,也感谢他们对班级活动的支持。过年时,给每个宿舍贴上福字窗花,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自我提高中找到快乐

当其他女生去逛街、K歌的时候,她不是在忙着组织活动就是在学习。常有人劝说她少组织些活动,多一点时间放松。而她却说:“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对于我来说,做活动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我的社交融于做活动中,在各种活动中也结交了许多朋友。我会把时间用在自我价值的提升上,只有对大脑的充实是让人长久受益的。”

活动确实占用了张潇潇很多时间,她的学习时间不得不从熬夜中获得。在第一学期,张潇潇的学习成绩很好,只有两门课程是八十多分,其他全部九十五分以上,连实践课也拿了“优”。她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平时从网上买来的书已经装了两箱子,她已经读完了其中的一箱。随着期末考试科目的增多,她说这段时间基本是四点睡觉七点起床,父母担心她的身体,她也知道这样的作息不好。但她仍旧笑着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在能工作和学习的时候我不想留遗憾。”

感受、传递“正能量”

打网球是张潇潇的兴趣爱好之一,虽然她的网球打得不太好。李娜是她的偶像,几乎每次李娜的比赛视频她都会看。谈到偶像,张潇潇语气中掩藏不住对她的喜爱。网球比赛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她说从观看比赛中可以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她从不忘记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从李娜身上,她也获取了奋发向上的“正能量”,“看完紧张激烈的比赛后就觉得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石景山区老山街道的“红蜡烛”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小组是一个社会公益组织,曾被评为第五届北京“感动社区人物”,而张潇潇也是其中的一员,她想要帮助更多的人。该公益组织的受助对象从一年级的小学生到高三的中学生,提供帮助的人很多已是白发苍苍,其中一些是退休的大学教授。“有许多老奶奶患有疾病,却仍然坚持帮助这些孩子们,他们自愿为离异、单亲、贫困家庭的孩子辅导课程。”张潇潇很感动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从他们的身上,张潇潇感受到了更多的“正能量”。

“那些孩子缺少关爱,他们拥有的太少了,只要给予一点点的帮助,他们就特别感激。”当他们对她说“姐姐,你真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太少。在“世界微笑日”的活动中,她给孩子们带去了校园贴画,孩子们特别开心,笑容绽放在他们脸上,也印在了张潇潇的心上。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她也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组织中来,帮助更多的人。

从小学五年的班长经历,到中学、大学,张潇潇一直活跃在学生工作的“前线”。她笑着说,这已经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闲下来就觉得难受,一旦忙起来就如鱼得水。她说:“我只自己学习好,有什么用?”她希望能帮助大家,让大家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个人价值到集体价值都有所展现,这样的状态才是她满意的。

研二就要回到所里了,张潇潇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气象人。

是机缘巧合,是命中注定,我们四个活宝,来自祖国大江南北,聚集在国科大的一个宿舍。一年的时光里,我们踏遍了北京城,像四只精力极度旺盛的兔子,上窜下跳,京城的东西南北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俏皮的身影。银铃般的笑声很轻易便刻在了心里。嬉笑中,我们互相了解,当你懂她们的一举一动,懂她们的每一个眼神时,你又怎能说你不爱她们呢?默默告诉自己,离别时决不哭泣,鼻子却立刻酸涩了。

瑶小瑶,有着南方姑娘特有的水灵和娇气。撒起娇来,让我这个黄土高原生长的刚性姑娘直起鸡皮疙瘩,恨不能一脚把她踢到月球上去。每个懒觉起来,都要逼我看着她的脸:“梅小梅,看我的皮肤是不是更好了?”她笑得美妙,问得亲切,我也只得催眠自己:“嗯,又白又细,美人觉果然养人。”日夜盯着这个嗲声嗲气的小女人,自欺欺人夸上几句,日子久了便把自己陷进去了,渐渐觉得瑶的娇小不禁让人宠爱和疼惜。还真别说,娇小的人霸气起来也确实不是人。考研近400分的成绩,看起文献来能把眼睛看到生疼缓不过来。握握手,幸好一年的时间足够长,让我这个北方的粗糙姑娘终于懂得欣赏你。

迪小迪,又一霸气的姑娘,国科大的校园里谁若不知,那只能怪他太孤陋寡闻了。研究生一年级便把自己嫁出去了,赶上了201314,结婚证号码是520,神话般的浪漫,没有人嫉妒,只因一切你都值得拥有。虽然生长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但洗衣做饭织衣,你竟样样精通。是我太浅薄,不知美貌和贤惠竟可如此完美地集合到同一个人身上。你说我坚韧的气质像极了你妈妈。我讲旧事,会担心一不小心惹你疼惜到流泪。惺惺相惜,你最爱逗我,叫我哈巴狗,我的老天爷啊。我内心冰冷的保护层被你打破了,支离破碎,你的真诚逼我不得不真诚待你,以同样的疼惜来疼惜你。

瑞小瑞,刚进国科大,咱俩一起抱怨这些个奇葩的学霸们,实在觉得误打误撞进了个与自己价值观和生活观完全不符的世界。一年挣扎下来,你也成了学霸,耽误了你看文献,你会着急地直起青春痘。的确,如果我们不是一类人,又怎么会聚集到这里。在国科大里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的我们懂得虚心学习,坐在自习室的时光也成了最快乐的念想。瑞小瑞表面傻里傻气的,看上去一点心眼也没有,让人很容易接近,很想和她交心,和她分享心底的秘密。家庭因素让她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瑞小瑞的胸怀,再加上无微不至的体贴,任何人都可以给她推心置腹的信任。我敬佩的人不多,你必须算一个。我们一起学会了见贤思齐,那么你就做我第一个要学习的对象吧。

这就是伴我在国科大度过一年时光的三个室友,她们各有特色、各具所长,在我难过时给我热情的关怀,在我迷茫时给我建设性意见,在我进步时给我真诚的掌声,在我“堕落”时给我严厉的批评。正是她们让我在北京的研究生生活,满满的都是欢笑,满满的都是成长,满满的都是财富。是命运的馈赠,让我认识了你们;是生活的大礼包,让我们用最高的效率培养了最真挚的友谊。我有太多的不舍,却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我有太多的依恋,却依旧改变不了大家终要散去的事实。离别之际,擦干眼泪,让我认真地抱一抱,我爱的瑶小瑶,迪小迪,瑞小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