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纪念恩师胡新和教授

2013年5月于我而言是个灰色的月份,13日和14日两天,我的导师胡新和教授和我的祖母接连去世。祸不单行,接踵而至的噩耗让我茫然失措。相较于祖母因癌症缠绵病榻一年之久,胡老师的突然辞世更加让我措手不及,一时之间处于悲恸之中难以自拔。恩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就像一幕幕电影在我的脑海循环往复,挥之不去。

他是潜心学术的爱书人

胡老师被学界公认为中国科学哲学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他生前曾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自然辩证法通讯》主编、《工程研究》副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诸多职务,但在我看来,胡老师就是一位爱书、爱学术的修行者。

知晓胡老师始自在山东大学读硕士时,那时候上专业课,用到胡老师和金吾伦先生翻译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授课之间,王善博教授时常提起胡老师,赞誉之意每每溢于言表。彼时,我便起了了解胡老师的心思,想知道是位什么样的学者可以让业界同事提起的时候尽是赞誉之词。这件事情对我后来报考胡老师的博士生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胡老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爱书,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书房中码满了各种书籍,有学术期刊、哲学工具书、各类科哲著作,还有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经他评阅的学位论文,每本论文中都可以看到他认真评阅的字迹。他曾跟我谈起,要做好学术,甚至一篇小小的论文,都要广泛阅读书籍,不读书就没有办法知道前人的思想,无法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更无法产生思想的碰撞。做学术不是闭门造车,科技哲学的问题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提出并解答的。他本人就是广读书的践行者。师母忆起胡老师生前读书的事情时提到,他们在南方生活时,胡老师常常伏案读书至深夜,夏季蚊虫很多,他便给木桶倒上水,把腿放到水中,既清凉又免去了蚊虫叮咬的烦恼。想到自己如今在如此良好的条件下都不爱读书,更遑论读书至深夜,不由惭愧不已。

胡老师是真正热爱学术的人。谈及学术时,他整个人就会立刻变得不一样,语气振奋,眼中依稀闪耀着火花。他对每一个问题都是认真严谨的,科学哲学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是冷而偏的,然而胡老师却对这份事业无比钟爱。在我进行博士论文选题那段时间,每天都无比纠结,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又可以驾驭,能够成文又颇具价值的题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跟胡老师诉苦说:“选题好难啊!”胡老师很认真地告诫我,“做学术就是这样,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简单,要从浩瀚庞杂的数据中找到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甘坐冷板凳,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煎熬,还要跟得上学术界的研究进展,提出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抽丝剥茧、破茧成蝶的过程,虽苦却值得。”这番话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每每论文进展陷入瓶颈,内心焦虑之时,眼前总是会出现恩师彼时认真的神情,心情便会平静下来。

付出总会有回报,胡老师对学术的执着付出和不渝坚守让他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让他成为科哲界的领军人物。认识胡老师是件幸运的事,他呈现给我一个真正爱书、爱科哲、爱学术的人丰满而多彩的精神生活。

他是治学严谨的领路人

第一次见到胡老师,是考博前的暑假。我打电话给他,询问是否可以见一面。胡老师在电话中询问了一番我的大致情况,问我在北京还是外地,得知我当时正在北京,便欣然同意我到他的办公室面谈,并在电话中耐心地告诉我该如何坐地铁到人文学院。虽然我已从网上查询到路线和乘车方式,还是深深地为胡老师的细心和周到所感动,对于从未见过面的学生尚且如此,胡老师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那次见面并未持续很长时间,胡老师了解了我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我那时还未确定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有意先考取再选题,胡老师便建议我也了解一下学院其他导师的研究领域,再慎重决定。回到山东之后,我对自己的基础和兴趣进行了仔细的考虑,最终决定以认知科学哲学作为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从那时起,胡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精神和温和谦逊的态度便刻入我的记忆之中,让我每每想起都感动不已。

胡老师治学严谨,师德高尚,得到了所有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博士生前沿课上,胡老师对他所研究的“关系实在论”的讲解,思维清晰,逻辑明了,堪称我们做博士论文的典范。他的授课从不拘泥于知识点的传授,而是高屋建瓴,站在如何做好专题研究的高度,从选题到论证,从内在逻辑到具体论据,引导我们把握做好学术研究的要义,使我们获益匪浅。胡老师从来不会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浅薄”而加以轻视,相反,他总是鼓励我们主动提问,积极发言。我是个不习惯提问的人,组会的时候总是最后发言,胡老师并不介意,耐心等待每个参加组会的学生都进行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细致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4月23日,对于我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日子。由我做组会报告,我报告了博士论文中关于“表征”理论的一部分研究工作,胡老师先是从大的框架上分析了我的报告,建议我在具体做论文时从西方哲学的传统和认知科学具体的发展脉络梳理关于表征的理论,讲清理论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随后,他对我的报告一页一页加以分析,指出我在研究当中存在的误区和不足。现在想来,这是胡老师最后一次对我如此细致的指导,我终生难忘。

恩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真诚的,不但会认真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而且主动关心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他对名与利从来都不看重,真正能够放在心上的只是学生的成长和学术的进展,每个学生的进步都会令他内心喜悦。成为胡老师的学生是件幸福的事,他不但教给我如何做学术,还让我领悟到淡泊宁静的人生真谛。

他是为人谦和的同行者

胡老师不仅是谦逊严谨、恪尽职守的师者,还是胸襟宽阔、平易近人的长者,他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良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益友。提起胡老师,认识他的人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那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仿若看到他内心的宁静和谦和。如今,那标志般的笑容,连同他总是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的潇洒身影,一并成为了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说起来我和导师私下的交谈并不多,但每次谈话,他的真诚、谦和都让我深受感动。结婚登记前我找他签字借户口,他了解到我先生不在北京,便有些担心地问我:“那你毕业以后怎么办呢?”我告诉他我打算暂时不回家乡,可能要两地分居。胡老师便劝我还是要认真考虑一下,毕竟婚后两地生活并非长久之计,他以长者的角度提醒我以后要注意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那份真诚和关心让我内心温暖。今年3月份,得知我已经在寒假结婚的事情后,他主动提议大家为我祝贺,并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表达对我的祝福。因为我的爱人不在北京,本来想在师兄们毕业之际,让他来京,请恩师和同门师兄师姐们喝喜酒,表达谢意,不想竟成了永远的遗憾,令我心中难过不已。那么,就让我们谨以此文代替一杯薄酒,敬上我和爱人对导师的感恩之情。

胡老师是个平和而内敛的人,却又是个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快乐和青春的人。在他身上,意气风发、平和笃实并不矛盾地融合在一起,呈现给我们一颗强大的心灵,令与之接触的人无不受其触动而有所收获。

虽然胡老师走了,但闭上眼睛,仿佛总能看到恩师行走于书墨馨香的校园,站立在传道授业的三尺讲台,用他独特的带着南方韵味的口音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并总是带着那永恒的淡定笑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胡老师的言谈举止、学风师德默默影响着众多学子,他睿智的思想,儒雅的气质,乐观的心态,无不成为学生们记忆中浓墨重彩的图画。他那从容的学者风范,严谨的师者情怀,谦和的长者姿态,像青青的野草,生长于春风吹到的地方……

走进国科大副校长苏刚办公室时,他正在办公。但当他得知我们是国科大记者团记者时,他急忙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随和的笑容,使记者心中的忐忑不安顿时烟消云散。

因需设课   因课聘人

作为国科大的副校长,苏刚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苏刚推动施行“因需设课、因课聘人”、夏季学期等课程改革,这些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成为国科大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和闪光点,为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同时,虽然是副校长,苏刚仍然长期亲自指导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苏刚每年都坚持开两门课程,一门是学科基础课《凝聚态物理导论》,主要是为选修凝聚态物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修读的。虽然这门课的选课人数限制在六七十人,但来听课的人数却达到了120多人。在这门课上,苏刚要求学生在一个月之内要读懂七至八篇国际顶级的凝聚态物理方面的文献,并撰写相关报告。“这主要是为扫除同学们今后阅读凝聚态物理领域英文文献的障碍。”苏刚说道。据了解,该门课程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它是受到国际认可的,如果修读了此门课,出国留学时可以转换学分,获得免修的机会。对此,苏刚解释道:“《凝聚态物理导论》这门课的内容深度和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基本一致,因此是受国际认可的。已经有许多同学开具了修读证明,到国外留学时就可直接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苏刚开设的另一门课是《凝聚态物理前沿讨论课》,该门课讨论的是凝聚态物理最前沿的知识,每年会有30人左右选修这门课。通过修读这门课,同学们基本上能了解、掌握凝聚态物理最前沿的问题。根据同学们在课程评估上的反馈,对这两门课的评价都相当高,感觉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

而正是这种深入教学第一线的实战,苏刚意识到,要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作出改革。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以灌输、知识传播为主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的热情,现代教学应该是研究式、启发式、探究式及讨论式的。对此,苏刚意味深长地说:“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是教会学生怎么样自学的方法,怎么样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创造知识的方法。”为此,三年前,学校做出决定,强制要求每一位教授每学年必须开设一门讨论课。

庄重儒雅    精心育桃李

在与苏刚的交谈中,让记者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他的谈笑风生和平易近人。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得到,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却是相当严格的,可谓对人和蔼可亲,对事“不留情面”。

在《凝聚态物理导论》课上,每年总会有五六个学生成绩不及格,需要补考。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这门课内容覆盖范围广,对学生的基础要求高,并且还具有一定难度。面对学生甚至导师打电话来“求情”,苏刚从来都是“无动于衷”,他认为,更改成绩不仅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也是对学生本人的不负责任。所以,每次他都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拿出试卷来一道题、一道题的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嘱咐他们要认真复习,毕竟学习知识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另外,他还告诉我们,“挂科”也有其中的好处,它也可以提高一部分同学“抗挫折”的能力,告诫那些在学习路途上一帆风顺的同学们“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所征服不了的”,因而,我们都要面对和接受这个事实,“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面对挫折,积极克服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正确的选择。

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苏刚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和理论。他说:“首先,要明确目标。告诉学生我们的工作是瞄准世界前沿领域,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毕竟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是难以取得引领世界、开拓创新的业绩的。其次,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可以从一个很小的题目来进入一个研究领域,但只有把小的题目做好了,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也就是说,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稳。再次,在科研上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是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很多学生都觉得北京一年的集中学习似乎并没有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其实不然,这一年的学习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老师授课的思维方式都已经无意识地融入到学生的行动中去了,有了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地转变会使学生们更快地投入到将来的科学研究中。最后,作为老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每星期组会上,我都会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时时敦促、指导他们学习。在生活上也是关心照顾他们,及时帮助他们排解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使他们更能专注科研。”

苏刚培养学生的独特方法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近些年来,他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地出国深造,很多博士生现在已经当上了教授,承担着国家多项重要的科研任务。

工作巧安排   静心做科研

既要致力于行政工作,又要潜心做科研,那么苏刚是如何安排自己工作的呢?

苏刚说,做好管理工作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管理上要“抓大放小”,平常的工作也要分轻重缓急,做到条理分明,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另外,管理工作是需要平常的积累和投入的,为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他特别注重和周围老师的沟通和交流,每学期都会定时到各院系进行座谈、了解问题,从而使得以后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时间分配要合理。据了解,因为忙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苏刚平常的科研工作都是在节假日和下班后的“八小时”之外完成的,“抓住每一点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与此同时,专心致志、提高工作效率才是关键所在。

第三,要有计划,但拒绝“常计划”。制定一个中远期的计划来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是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要“常计划”,最合适的是每星期都做一个“周计划”,要不然,你就会被“天计划”所控制,进而产生的焦虑和手忙脚乱反而会影响工作的进度。

正是有这样的合理分工安排,提起苏刚的学术,很多人都竖起大拇指夸其“严谨、踏实”。苏刚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目前承担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项目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取得这样辉煌科研成就的秘诀,苏刚将其总结为“三个P”——Perception、Power和Persistence:Perception(眼光),开阔眼界、树立高远的研究目标,古语讲“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瞄准了太阳才有可能射到月亮,“一个人眼光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研究成果的深度”;Power(能力),确定的研究问题必须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与已有的能力相匹配的,因而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都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和评定;Persistence(持之以恒),研究方向确定以后就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能像“狗熊掰棒子”那样学一点儿丢一点儿,在科学问题上只有坚持去做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寄语广大学子

夏季学期结束后,研一的同学们就结束了在京一年的学习,开始陆续回所投入科学研究之中,对此,苏刚对广大学子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不要中断与北京这边任课老师的联系,要做到时时沟通,方便他们对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二,回所后,尽快适应所里的文化和环境,和自己的导师、师兄师姐以及一个课题组的老师同学建立联系,这些都将为自己顺利进入科研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导师,要积极沟通,多多发问,使导师尽快掌握和了解自己的科研进展;

第三,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要豁达大气、心胸开阔。在很多问题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基础。最后,苏刚将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所说的一句话赠给同学们:“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一起走。”

方正恢弘,气宇轩昂,跨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正门,面向我们的是一栋稳健而庄重的建筑,它安静沉稳地坐落在翠绿的草坪之后,与飘扬的红旗遥相对望。

是教学楼?是行政办公室?还是大礼堂?拾级而上,走过一片屋檐抛下的阴凉,阳光从建筑中间犹如四合院一般古典的大天井中洒落下来,与外墙低调的灰白不同,内里的砖红墙壁吐露出一丝跳跃的生机。

最终,我们的步伐迈入了玻璃门,宽敞的跃层大厅明净透亮,而两侧墙壁上雕琢的近十平米的古文字符暗示着此地的深厚内蕴:北边为“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南边是“唯实求真,协力创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当我们向大厅左右侧深入探索几步,看到整齐的书架和书籍,答案终于水落石出:这方方正正,犹如书镇一般的大气楼房,正是雁栖湖校区的标志——图书馆。

“图书馆真是学习的好地方”

东西通透的三楼中央是可容纳百余人的自习大厅,此刻刚过午饭时间,就已经来了数位自习的同学,来自光学工程专业的司同学在靠窗的位置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他每天都会来图书馆自习,虽然新学期课程颇多,但即使是下课后他也不会回宿舍,“虽然现在住宿条件非常好,每个人有单独的房间,但我还是更喜欢图书馆的氛围,毕竟和别人一起学习,你才会更有动力。”

在初来乍到的司同学眼中,崭新的图书馆让他感觉到新鲜、实用。而在另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任同学眼中,这里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宽阔的空间和明亮的视野,“雨后空气格外清新,比起在宿舍里看书,我更喜欢散个步,慢悠悠到图书馆来,继续写我的论文。”任同学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几天前发布的微博:“图书馆真是学习的好地方!”不仅附上了三张拍摄的照片,还@了中科院之声。看了她的微博,一位已经从国科大毕业的前辈,评论说:“新图书馆颇有国际学校的气质了,真羡慕你们,我没有赶上好时候。”任同学认为好的图书馆肯定能吸引学生渴求知识和主动学习。一般来说,刚开学不久,图书馆不会有太多的同学。但没想到前些天有次她来得比较早,看见门口坐着一排看书的同学,都在等图书馆开门。

与两位同学聊完,时间已经逼近下午两点,但自习大厅已座无虚席,借阅室里也有不少同学。物理学院的崔同学正在使用数字检索系统查找需要的书籍,她很喜欢雁栖湖图书馆的大气设计和清新布局,“尤其是苹果绿的沙发椅和白色的桌子,看起来非常舒服。”她几乎每天都会来图书馆看书学习。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里,图书馆是唯一颜色和位置都别具一格的建筑,它的存在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标识,更为同学们提供了最亟需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据了解,2013年7月16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竣工。为了能在9月9日正式开馆,图书馆馆长朱怡老师及全馆12名工作人员立刻全力以赴地投入新馆的内部建设,“刚进来时一片狼藉,电线都露在外面,我们都怀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否把馆开起来。”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说。但朱馆长丝毫不敢懈怠,酷暑之中,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团队为了尽可能按时开馆,牺牲了每周的双休日,天天“朝九晚九”地奔波于馆内装修、设备采购、书籍物流等大大小小的事务。“从工程公司接手图书馆后,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朱馆长指着我们脚边的地面插座举例说,“你看,这个地面插座本应该沉在地板下,但现在却凸了出来,为了显得整洁,我想办法购置了一批花架把它们遮掩一下。”为了把图书馆打造成环境舒适、资源便捷的知识殿堂,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必须注意到。

经过全体馆员近两个月的加班加点,图书馆终于在9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室共5层。其中,一层除了档案管理区外,安置了配有电动智能密集架的特藏书库。二层大厅有醒目的服务咨询台,大厅左右两边各有8台供学生查找书籍的数字检索系统,北侧设有工具书库、原版影印库及多媒体资料室,南侧为图书流通阅览室。而三层北侧是期刊阅览室,南侧为图书阅览室,中间是自习大厅。图书可外借30天,并可在线续借两次。

目前,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的藏书在6万册左右,其中大部分是由玉泉路校区图书馆搬运过来的相关学科书籍。此外还包括捐赠的书籍,比如,马石庄副校长就已先后两次捐出图书数百册。电子资源和海量学术数据库已经正常运营,全馆也实现了WIFI网络的覆盖,可为同学们在线学习提供便利。而且在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实现了电子期刊、资料、书籍等的跨馆借阅及第三方代借功能,学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上申请,经由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直接借阅国家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以及北大、清华等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书籍,这将极大地便利雁栖湖校区的新生学习,免除了交通和时间的烦扰。

为了了解师生对图书资料的真实需求,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图书遴选小组,小组在各个院系指派了责任教师,主要负责搜集本学院所需的相关书籍及数据库,图书馆将根据各院系的需求及时进行采购部署。朱馆长充满信心地说:“图书馆彻底完善后,藏书量将达到100多万册,涉及国科大的所有学科,尽可能全面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图书馆是智慧和交流的中心

对于图书馆的功能,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曾提到过一个新概念,图书馆将日益抛弃古老的看书学习的场所定义,更加丰富多元,变成一个“智慧的中心和讨论的场所”,也就是说,图书馆会成为一个让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的舒适空间,而不仅仅是单一的阅读。为此,朱馆长表示,国科大图书馆也将会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比如即将设计使用的IC(Information Commons即信息共享空间)研修室就会以此功能为目标,通过预约的方式面向广大师生开放。怎样让图书馆变得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国外很多图书馆,读者不仅非常遵守规则,也非常随意,他们可以躺着,靠着,可以就阅读和话题互相讨论,图书馆就像家里的书房。

在接下来两个月的“升级期”里,首要完善的就是图书资料的填充。“雁栖湖图书馆的目标不在于海量的收藏,而更注重开架的借阅”,朱馆长表示。采访时,正好一位来自物理所的同学替导师向图书馆捐赠书籍,朱馆长高兴地接受下来。之后他补充:“我们还想开设展览厅,因为我们除了从出版公司和书店大力采购外,还有来自各处的捐赠,有些捐书非常珍贵,值得单独展示给同学们欣赏翻阅。”

紧接着,图书借阅程序也将大变身,即将引入的Aleph500系统将是由以色列艾利贝斯集团开发的世界级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包括国家图书馆,国家科学图书馆在内的场馆都在使用。另外还有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亦称电子标签)的运用,它不仅能快速便捷地借还书籍,还有神奇的定位导航功能,可以帮助师生精准地找到所需资料所在的位置。而对于图书馆来说,升级后的系统能更有效地保护图书资产,明细每一本书的动向。

记者采访当日,雁栖湖图书馆正在举办施普林格出版社科技图书展。朱馆长说,硬件内容的彻底更新将为软件丰富提供基石,虽然图书馆目前也举办了丰富的比赛和展览,但还不够系统和连续。今后图书馆将把讲座和沙龙打造得更加优质,做成雁栖湖校区的品牌学术与文化活动。当活动丰富起来后,图书馆会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除了及时发布最新信息,朱馆长特别强调要把意见箱设置起来,让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被顺利传达。

朱馆长最后表示:“说得太多不如踏实工作,国科大图书馆的目标是建成有特色的,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功能的图书馆。但作为工作人员,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把馆开好,让大家觉得更方便,更有价值。”

青山湖畔,书香缭绕。幸运的国科大学子们必将穿过图书馆的层层书架,继续攀登人类进步的阶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他凭借在小麦育种领域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及成果,以及在我国粮食发展战略上做出的重要贡献,荣获了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记者心目中,李振声院士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为了能够采访到他,记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采访提纲、介绍信、《国科大》杂志样本寄给了他。本以为会石沉大海,然而,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三天之后,他竟然亲自打电话到记者办公室,只可惜那天有采访任务没有接到。

正当记者后悔莫及的时候,却发现手机里有三个陌生电话,试探性地拨回去,接电话的人竟然就是李振声院士!在电话中,他的声音那么和蔼、态度那样谦逊,令记者无比感动。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才知道,“朴实的人格风范”是所有熟悉李振声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

耕耘麦田

说起李振声的大事迹,件件都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小麦条锈病在我国大爆发,造成了我国粮食的大幅减产。小麦的一个“远亲”——长穗偃麦草,却对小麦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等均具有抗性。李振声希望通过偃麦与小麦杂交把偃麦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但当时许多学者对此方法持怀疑态度,毕竟它们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太远了。但是李振声认为这一方法虽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但在理论上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先后攻克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后代分离等诸多困难,育成了具有抗病和抗逆基因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以及利用小偃麦为亲本衍生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在三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要吃面,种小偃”,老百姓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了李振声最高的褒奖。

从1984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同期却出现了大幅的人口增长。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民需求,1988年,周光召老院长主持召开了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会议”,动员全院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大面积治理工作。于是,在中科院的全力支持下,李振声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开始了那场后来被誉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的大生产运动。短短六年后,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了500亿斤,为我国维持粮食供需平衡做出了贡献。

此外,李振声还开展了提高小麦氮、磷利用效率的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他所秉持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小麦育种新方向已经成为育种界的共识,并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直到今天,已步入耄耋之年的李振声仍然常常回到他耕耘一生的麦田。“李先生这么大岁数了,到现在还会在田地里一站半天,倒是我们这些后辈有时会喊着吃不消。跟他比,我们感到很惭愧。”李振声的开门弟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陈化榜如是说。

荣誉归于集体

关于李振声,有一件事令记者印象格外深刻:他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把500万元奖金中的个人部分全部捐献给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一部分用于科学研究,一部分作为困难学生的助学基金。他说:“荣誉归于集体,这次奖金也应归于集体。”

很多人都评价李振声淡泊名利。“在工作上,他从不计较得失,从不和别人争名争利。他所研究的问题都从实践中来,解决的都是老百姓最需要的问题。”陈化榜评价道。对李振声而言,比起个人得失,他更关注如何让老百姓和国家真正从他的研究中受益。

李振声个人生活也极其简朴。早在90年代初,“打包”这个词还没有兴起时,他就已经是“打包”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了。实验室开完会后,如果有吃不完的饭菜,他都会建议学生带回去:“不要浪费粮食,农民种粮不容易啊!”

做科研要从国家战略需求考虑

在采访中,很多人都提到了李振声的战略眼光。他似乎总是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却又想得很细。与李振声长期共事过的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欧阳竹回忆说:“我从1996年以后才真正开始近距离接触李院长,很快就对他特别崇拜。他在科学院里面组织了一些重大的讨论,我听他回顾并解释当年‘黄淮海战役’的重大思路,我感到李院长是真正关注中国的农业、中国的粮食安全。他所站的高度,他的科学思维确实是很令人敬佩的。”陈化榜也认为:“他在大的科研布局上总是能从国家战略发展方面考虑。从‘黄淮海战役’,到现在的‘渤海粮仓’项目,这些大的思路都是李先生根据国家需求想到的。”

李振声做科研工作,总先要从国家、人民的重大需求出发。他认为不应当花很大精力去做一件没有用的事情。这种强调实际、强调价值的科研态度,一直贯穿于他的科研生涯中。

做科研必须严谨踏实

与其他很多院士一样,李振声也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头脑。据说,几十年前某次会议上的数据,他至今都能复述得出来,哪怕这些数据与他自己的专业方向毫无关系。然而,比起天分上的优势,李振声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更令人惊叹。

在“黄淮海战役”前,国家提出要增收500亿斤粮食。其他人可能会从统计数据上去分析这些粮食该从哪里出。但是李振声却带着一支队伍,白天考察,晚上讨论,历时三个多月,才向中央提出在黄淮海平原开展这个增收计划。1987年,在李振声的主持下,中科院专家组向国务院递交了题为《全国增粮1000亿斤的潜力简析》报告。次年,这个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来到山东禹城考察,李振声问他们看得怎么样。陈俊生表示:“看到的比你说的好。”李振声说:“那我就放心了,说明我的汇报都是实事求是的。”“只有这样,他心里才会觉得踏实。”欧阳竹说,“他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深思熟虑,反反复复地调研、考察,要亲自看、亲自听,还要亲自跟很多人讨论。他的这种严谨态度,对我们影响很大。”

有一次,李振声要给国家高层领导写一个报告,他吩咐欧阳竹先起草一个初稿,然后再交给他修改。欧阳竹一个下午就把报告写好了,5点多钟时发给他。李振声很快就看完了这份初稿,给欧阳竹打了一个电话,说:“欧阳,稿子基本上是可以的,不过有一些细节我得再跟你讨论一下。”接下来,仅仅两页纸的稿子,李振声一句话、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跟欧阳竹斟酌,务求达到最准确的程度。“那天的电话一直就没有放下,直到他用的无绳电话没电了,只好充好电后再接着打。到晚上10点的时候,他才说,这个稿子我们一个字都不改了,可以定稿了。”这件事给欧阳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振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是他常常教育学生们的一句话。而现实中,他也的确以身作则,对后辈们关怀备至、悉心培养,他的人格魅力对许许多多人产生了受用一生的影响。

陈化榜,作为李振声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生活上受到过李振声很多关照。在中科院读书那些年,对陈化榜而言,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周五下班后去李老师家吃顿便饭。“我对第一次去他家吃饭印象最深。我家是农村的,以前从来没有吃过板栗炖红烧肉。尝了一下后,我不由得连连赞叹:‘李老师,这个菜太好吃了!’结果他马上把菜推到我面前说:‘好吃就多吃点儿。’我每次离开他家时,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的这个兜里揣一个苹果,那个兜里放一个橘子……”时隔这么多年,这些事回忆起来还是那么温暖。李振声除了在科研上指导陈化榜外,生活上也给予了他许多关爱。

有一段时间,欧阳竹主持的一项工作一时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尽管坚信自己做得很好,也相信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欧阳竹还是感到有点沮丧和失落。这时,李振声打电话给他,说:“欧阳,我能感觉到你最近有情绪。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经验,你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对,自己的工作将来可以对社会有贡献,坚持下去就好,千万不要受任何方面的影响。几十年来,我就是这么坚持下来的。”那天,电话两端,李院长远在北京,自己则身在山东禹城,欧阳竹还是感到了无尽的亲切和温暖:“这一通电话打了20分钟,没有谈一点工作,只是教导了我如何面对困难以及人生不如意的时候。这对我的人生和科研道路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成为院士后,他一直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平易近人的态度。不管去哪里工作,他总是能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

当年禹城站有一个实验示范村叫毛庄。虽然那时毛庄很贫困、很破旧,但是每次领导来视察时,李振声都坚持“把最真实的农村展示给领导”。

那时毛庄的书记叫袁兴波,非常配合中科院的工作。李振声和袁兴波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他每次去禹城都要叫上这个村干部朋友,一起研究工作该怎么开展。因为李振声带领的中科院农业专家组给禹城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袁兴波等人对这些科研人员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有一年过春节,中科院的工作人员因为任务繁忙,没能去毛庄看望那些农民朋友。结果,他们就打来电话说:“你们要是不来,我们就去北京看你们!”“只有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才能得到老百姓这样的感激。”欧阳竹感叹道。

还有一年,也是春节前,袁兴波突然找到欧阳竹,托他带一样东西给李振声。谁曾想这“东西”竟然是一双布鞋。袁兴波说,这双鞋的鞋底是他媳妇亲自纳的。李振声收到这份礼物后,非常感动:“老百姓能送我这双布鞋,是把我当作了最亲的人。对我们山东人而言,这是最贵重的礼物了!这放在以前,那可是送给解放军的。”之后,李振声也不忘买一些衣服回赠给袁兴波。

李振声常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对一位农学家而言,老百姓自发的、朴实的情感表达是最高的奖赏。在采访了与李振声一起工作过的科研人员后,记者突然感到,院士的头衔固然可敬,但老百姓给予的口碑才最为可贵。
 

9月2日晚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张同学听取了国科大副校长马石庄的讲座《从中国科学院走向成就》,并记下了马副校长的联系方式。第二天,他向马副校长的邮箱投递了一封咨询学校勤工俭学岗位的邮件,没想到马校长当晚就给出了回复,并将通知各部门拟定勤工俭学事项的邮件抄送了他一份。“马副校长迅速处理这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感受到了国科大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来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学习已经一个月了,许多学生都有类似张同学的感受,他们表示,来国科大读研,选对了!

听“牛人”传道授业解惑

“中科院有很多‘牛人’,能亲耳聆听‘牛人’的课,我们很幸运!”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同学一提起聂超群教授,就仿佛有说不完的趣事。这位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教授,每周二和周四早上都会坐班车前来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讲授《高等工程热力学》。虽然有全英文教材,但是老师从来不按教材讲。在同学们的描述里,聂老师有很多经典语录,“中科院一定是一个能够出思想的地方!”这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当时聂老师在解答为什么中科院的人发论文很厉害,听他说完这句话,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太震撼了,你没去现场听实在是太遗憾了。” 工程热物理所的李同学神采飞扬地向记者讲述。还有“先看森林后看树”,就是说你要先了解世界最先进的研究动态,再来关注你研究的专业方向有何成果。聂老师还半开玩笑地提及查资料,“图书馆查不到你想要的资料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可以进谷歌搜索作者,找到他的Email地址,发个邮件真诚地邀请他与你交流研究心得,说不定他就会把他的作品打包发回给你。”同学们听了都觉得这个方法有点不可思议,但还是想试一试。“老师还说要带我们出去,到廊坊、秦皇岛、连云港等地的实验室去参观,进行实地学习,让人很是期待。”

同为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新生,陈同学表示,他喜欢黏性流体力学课,“老师讲得很好,让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学习,尤其是这位老师不用PPT,而是在黑板上写板书,我喜欢写板书的老师。”一旁的王同学补充说,老师们大老远地从市区赶来雁栖湖上课,很辛苦,我们都非常感谢老师。

“感觉国科大的学霸很多。报到那天,在路上走着,就看到几个背着书包去教室自习的同学。”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夏同学说道,“本科的时候我们学校在市区,我和同学们隔三差五就出去逛,来怀柔后没得玩,倒是个学习的好地方。”他还回忆起开学典礼当天的一个细节,“主席台上没有一把椅子,那么大太阳,包括白春礼校长和其他十多位领导,全部陪同学们站着”,他认为这是国科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表现。

9月27日下午,《风吹草低见牛羊》讲座结束后,计算机与控制学院的冯同学仍拿着《组合数学》课本在教室自习。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她微笑着答应并聊起了刚听完的讲座。“这是我第一次在国科大听讲座,袁靖教授深入浅出地讲中国古代动物考古的现状与研究方法,感觉不是很难。其中‘烧尾宴’很有趣,描述了古代的宴席都有哪些菜式。在我印象里下葬的时候只有祭祀,头一回听说猪狗陪葬,长见识了!”

冯同学介绍说,平时课比较多,而且每节课都要占座。很多课程非常“火爆”,下午的课上午就要去占座,晚上的课中午就要去占座,“上课的人实在多,《现代信息检索》有三百多人选课,有时候还要加个转播视频的教室。”周一、周三上午的《随机过程》课,老师在101教室上课,107教室转播视频。老师在数理推导过程中很严谨,对待学生也很认真负责,“有一次转播教室没能播放前半部分,老师就重新讲解了一遍。”

在很多同学看来,课程网站很好用。晚上到网站看下课表,就知道第二天要上什么课、在哪里上课;下课后,也不用再像本科那会儿,拿着盘去找老师拷贝课件,课程网站上就能下载这些资源;提交作业、进行测验也可以在课程网站完成。

“雁栖湖图书馆是我们的最爱”

对于雁栖湖校区的新生,他们最喜欢的地方是校图书馆。

从国科大正门进入,前方就是新落成的图书馆。9月2日的开学典礼正是在馆前的广场上举行。在国科大新生看来,“图书馆的大门和旋转门看起来很宏伟;楼道很宽,特别大气”,二楼大厅有电脑,可以查索书号,也可以查某本书在不在这个图书馆里。自习室在三楼,大家都比较自觉,很安静。很多同学喜欢来这儿看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冯同学从图书馆借了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如矩阵分析、模式识别、数据挖掘,“文科类的书籍我同学借了《全球通史》,我借的是《周恩来外交风云录》,晚上睡觉之前看一看。”她还去期刊阅览室翻阅《环球科学》、《自然》、《科学》、《时代》等杂志,以提高自己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吃过晚饭后会去里面坐一会儿,七点前再去教室上课,一天的生活很充实。”

工程热物理专业的李同学偏好于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他说:“点开国科大图书馆主页就有SCI的链接,用校园网下载论文很方便。”

还有同学表示,希望这里能像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一样,24小时不打烊。

 “众口还是可以调”

衣食住行,是人生必需。在学校,宿舍和食堂是新生们最关心的问题。

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的夏同学和李同学说:“国科大的饭菜很好吃。在哈尔滨读书时,我一直觉得学校的东北菜不大合口味,到这边食堂一看,可算松了一口气,这里的菜应该不论南北方人,都能吃得惯吧。”

下午五点,人文学院的刘同学出现在一食堂的二楼餐厅,今天,她选择了炒西葫芦、油炸肉饼和素花卷的搭配作为晚餐。吃饭期间,她对一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我就是爱来一食堂吃”。而计算所的冯同学则坦言:“大四去过研究所实习,吃顿饭要十五元,而在新校区,每天吃饭的费用也就十五元。生活成本降下来了,我们过得也就更舒心了。”“我觉得一食堂的‘半份菜’非常合理,以前买一个菜的钱现在可以同时吃到两样菜,既实惠又健康。”此时,两个半份菜窗口前,许多同学正在排队买餐。

刚开学的时候,由于二食堂离教一楼比较近,学生大多都来这里吃午饭,窗口前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后来大家发现,一食堂虽然远一些,但是一样物美价廉,很多同学开始交替光顾两个食堂,这样,大家既不用过分拥挤,又能换换口味。此外,清真餐厅不仅为穆斯林学生提供了便利,也吸引了很多非穆斯林学生。例如,冯同学就一再推荐清真餐厅的小米粥。看来,虽然我们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但在管理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精心服务下,众口还是可以调的。

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邓同学是一位瘦高的男生,晚饭后他揣着循环播放《天空之城》的手机,在西A楼下散步。记者走上前,和他聊了几句。“住宿条件比本科好多了,床、衣柜、电脑桌、椅子、书架,该有的都有。”邓同学腼腆地笑了笑。计算所的冯同学在来校前就对单人间很期待,“现在宿舍的结构很合理,每个人有一个单间,但又多人共用一个客厅。既保证了个人空间,也有彼此沟通联谊的机会。”
 
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孙同学觉得“本科时候是多人间,一有人熬夜、玩游戏,整个屋子的人都会被影响,现在的单人间挺方便。”

李同学自称是“懒人一枚”,他关注的是在宿舍洗澡的问题。刚开始打开水龙头时水是冷的,而水卡仍在扣钱,后来同学们将问题反映给了学校。几天后,水卡扣费标准由6秒/分降至8秒/分,最后变成前三分钟免费,“学校还给每间宿舍发了一个桶,用来装前三分钟的冷水,这些水可以冲洗卫生间,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浪费掉了。”李同学还打趣说,自从宿舍能24小时供应热水,再也不用去开水房打水了!

秒杀到体育课的同学大呼“幸运”

在雁栖湖校区,能选到体育课的同学都会大呼幸运。

雁栖湖校区开设的体育课有太极拳、健身气功、网球、足球、软式排球、兵乓球、男子篮球、男子健身健美、排舞等,共31个班次,其中最火的大概要数拓展、北欧健步走、瑜伽,秒杀到体育课的同学大呼幸运之至,没有秒到喜欢的课程的同学只好望洋兴叹。

自九月初开学以来,雁栖湖校区的羽毛球馆开了,足球场铺好塑胶和草坪了,篮球场刷漆了,出来运动的同学也多了。工程热物理专业的王同学说:“我八月三十号来到新校区,当时去田径场看了一下,一片狼藉,什么都没建好。三天后再去,场地已经基本建好了,周边也干净了很多,很佩服工人师傅的效率。为建设我们的校园,他们真的很辛苦。感谢他们!”

计算所的冯同学每晚绕着宿舍楼跑步,偶尔和同学到室外打羽毛球,“因为校区又大又宽敞,可以跑好大一圈呢。沿途景色又美,空气又清新,太适宜锻炼身体了!”她告诉记者,学校给每个班都配发了篮球、足球、排球,空闲时间里可以玩一玩。冯同学选修了女子网球,她说:“教网球的老师很逗,这课挺好玩的。”

中秋节期间学校组织了趣味运动会,正因为有如此颇具规模、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所,才能让不同学院的同学都聚集在一起。跳大绳、拔河等集体项目让同学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感受到释放年轻活力的美好。

“前面是湖,后面是山,山上有长城,想想都觉得很美”、“校园里的建筑很漂亮,感觉像是进了联合国大楼”,同学们发自肺腑地赞美着雁栖湖畔、长城脚下的国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