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巨轮又一次转到了12月9日,一幕幕历史的上演让这一天变得意义深重。而对于我们学生,它更是一本永不改版的教科书。

1935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接着又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带着狂妄的“东亚梦”,日本肆意蹂躏着中国。华北事变后,日本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再也不要像牛羊一样任人宰割了!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拉开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帷幕。一群爱国书生,虽没有舞刀弄枪的体魄,但拥有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委员会,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运动”,反对日本侵略华北。随后,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大、中学学校学生声援北平学生。在学生的感染下,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整个民族的力量,呼吁维护主权保护国土。

•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侵华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唤醒了国人。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纵观历史,学生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最早的觉醒者,也是唤醒国人的先锋力量,例如维新变法中的梁启超、新文化运动中的胡适等等。正是这些青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大无畏的勇气,振臂高呼,唤醒民族,推动历史发展。

今天,我们盛世一代,没有了抗日救国的艰辛使命,却依旧有同样紧迫的危机环绕,依旧有着同样沉重的责任。日本虽然已经被我们驱逐出了中华大地,可它侵占别国领土的野心始终未泯。钓鱼岛事件是我们与日本新的对抗。对于日本欲将我国钓鱼岛占为己有的小动作,国人愤恨不已,游行示威,舆论抗议,抵制日货,足见大家依然对日本保持高度警惕。如今我国综合国力今非昔比,国防力量日渐强大,我国国防部做出了强硬的战略部署,坚决保护钓鱼岛主权,举国上下依旧是同心协力一致抗日。然而,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大局。虽然我们现在有能力抗日,但是一旦战争来临,遭遇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能否立刻恢复国力,能否再与美国抗衡?如果真的彻彻底底地抵制日货,国内的科学技术及科技产品能否维持现有的发展速度?……

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眼前,我们需要的是更长远的目光,更强的科研能力,振兴国家的科研事业,而不只是也不能只是站在街头振臂高呼“捍卫领土,还我主权”。身处信息化的时代,国家的强大与否更多的取决于本国的科技实力。而新一代的科技实力决定于我们。因此,我们肩负的厚重的历史责任就是 “科技强国”,彻底摆脱发达国家的科技制约,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电影《钱学森》中,钱学森说“手中无剑与手中有剑不用,是完全不同的”,其对国家真正强大的无限希冀溢于言表,内中的情感发人深省。钱学森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的航天、导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这些新青年更应该秉承钱学森的精神,把中国的利剑——科技打造得更加锋利!

“中国梦”没有“东亚梦”的狂妄,也没有“美国梦”的野心,我们梦想的仅仅是祖国的强盛,世界的和平。但是我们的梦不容践踏,面对别国的挑衅,我们必须手握利剑,保护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新一代的科研后备军,我们要以一•九运动为镜,以强国为使命,用坚实的臂膀和炙热的爱国之心承担起振兴科技的重任,捍卫主权,扬我国威!

毕业季到来时,你是否准备好了?你的硬件、软件性价比高吗?如何才能得到招聘者的青睐?如何在众多的就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近日,国科大校友与学弟学妹们交流了他们的“就业经”。

争做“T型”人才

在读书期间,要做到软件硬件两手抓,做“T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是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这种人才结构不仅在横向上具备比较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而且在纵向的专业知识上具有较深的理解能力和独到见解。

“T型”人才中的代表、在百度工作的“IT精英”邓铸辉学长分享他的经历说,“T型”人才的职业优势是实践经验强,易于切入岗位;就业能力高,易于加入企业;职业素养高,易于融入社会。以自己为例,由于具备了“T型”人才的素质,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都很强。面对复杂问题,他也总是善于思考,把似乎无法整理的思绪,用头脑风暴式图形化表达出来,从而就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他认为,有好的“idea”固然重要,但是简洁有效地表达更为关键。

做好职业规划

人生第一要务,其实不是你要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而是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面临众多的选择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己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考察,进而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做出一个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路,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马东媛学姐与大家分享了她在微软公司实习的经历,她说,要从细微处、在点滴中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然后从一个社会人或工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结合起来,让自己在忙碌中不失目标。

保持阳光心态

在就业的过程中,要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只有经历过生命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要拥有阳光的心态,注重友谊。倾听和倾诉,在让人纠结的择业过程中,尤为重要。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人和你一样,喜欢尝试,喜欢挑战,喜欢一起结伴跑步,喜欢一本书,喜欢一个行业。很多时候,我们都行走在路上,成功不仅需要智慧和选择,更需要机遇和他人的帮助。在我们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双赢思维,不是你赢,也不是我赢,而是在共赢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就业是所有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可以大胆尝试创业,虽然创业过程艰辛而异常困难,但它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主动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像阳光一样,温暖你我,共同成长。

在采访中,学长们鼓励大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梦想。

一部好的作品,也许应该在特定背景中叙述感人的故事,刻画性格分明的人物,细致地表现情感,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便是这样的作品。这本关注了亲情、友情与爱情,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的小说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征服了众多读者的心。

我曾在大学期间看过这本书,如今再看时,它依旧给我莫大的感触与震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许会忘记具体的故事情节,但书中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却始终萦绕心头。这仿佛是一句永恒不变的誓言,燃烧了主人公哈桑的整个生命,也照亮了阿米尔的赎罪之途。

一个救赎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由主人公阿米尔讲述。“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在一种淡淡的回忆笔调下,故事便从阿米尔的童年开始讲起。

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位富家少爷,其父亲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富商巨贾,而哈桑是仆人阿里的儿子。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喜欢读书,性格软弱;哈桑是被压迫的哈扎拉人,目不识丁,勇敢忠诚。这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从小一起长大,度过一段又一段快乐的时光。“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椹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椹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

阿米尔与哈桑一样,从小就失去母亲,还由同一个奶妈哺乳。但是,阿米尔从来没有把哈桑当作其朋友,因为阿米尔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陪伴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虽然我们彼此学习如何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放开双手,或是用硬纸箱制成功能齐备的相机。关乎这些事情,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宗教也是。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

“每当我从床上爬起来,拖拖沓沓走向卫生间,哈桑早已洗漱完毕,跟阿里做完早晨的祈祷,帮我弄好早餐……我边吃边抱怨功课,哈桑收拾我的床铺,擦亮我的鞋子,熨好我要穿的衣服,替我放好课本和铅笔。”这段叙述仿佛就注定了哈桑会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奉献自己的一生,即使他是地位卑微的哈扎拉人,即使阿米尔只把他看作仆人。在哈桑眼里,阿米尔不仅是他的少爷,还是他一起玩耍、给他讲故事、称赞他的人。为了让阿米尔开心,为了保护阿米尔,哈桑在心里不停地重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的母亲是贵族淑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生阿米尔时难产死亡。因为这点,父亲对阿米尔一直很冷淡。阿米尔也认为其父亲恨他,因为他杀害了父亲深爱的妻子。正是这样,阿米尔特别渴求父亲的亲近、爱与认可。相反,阿米尔的父亲对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有着超常的温情和关注,甚至为哈桑请名医缝补好了兔唇,导致阿米尔心生妒忌。“我要爸爸全属我一人。再说,有一次哈桑和我在喀尔卡湖畔打水漂,他的石头跳了八下,我用尽力气,也只能跳五下。爸爸在旁边看着我们,他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阿塞夫是一个凶恶的富家少爷,经常欺负阿米尔和哈桑,阿米尔每次都胆怯,哈桑却勇敢地拿出弹弓保护着阿米尔,这也让阿米尔悔恨自己。

在十二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统统打败,成为最后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的主人。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哈桑!”阿米尔大喊,“把它带回来!”哈桑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

这一天,哈桑为阿米尔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胜利,阿米尔像个男子汉一样在严父的注视下赢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而哈桑却遭遇了不幸。在那个阴暗的小巷,恶毒的阿塞夫挥动着不锈钢拳套,与其他两人侮辱了哈桑,而这一切,阿米尔都看在眼里。他看到了哈桑奋力地挣扎,看到了哈桑痛苦的表情,看到了哈桑呆滞的眼神,看到了哈桑手里的蓝色风筝。而阿米尔,因为怯懦,眼睁睁的看着哈桑遭到侵犯而袖手旁观,懦弱地跑开了。

自那以后,阿米尔内心备受煎熬,但对哈桑的愧疚却被奇异地转化为一种莫名其妙的仇恨。阿米尔一直挑衅哈桑,甚至往哈桑身上扔石榴而希望哈桑暴打自己一顿,以此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可善良的哈桑什么都没做。“我希望他会报复我,破门而入,将我臭骂一顿——这样事情会变得容易一些,变得好一些。但他没有那样做,隔了几分钟,我打开门,他已经不在了。我倒在自己的床上,将头埋在枕上,眼泪直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哈桑每一日的存在,他的身影,他的关怀,都变成了抽打阿米尔的鞭子。在这种折磨之下,阿米尔将曾经的错误演变为罪恶,偷偷地把钱和手表藏在哈桑的床垫下,打算以此栽赃哈桑,从而使父亲将哈桑赶走。

面对阿米尔父亲的询问,哈桑看着阿米尔,毫不犹豫地承认了,他承认自己就是贼,为了他许下的那句虔诚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心灵该是多么地高尚、善良与无私,宛如浩渺的天空,包容了阿米尔的所有过错。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但是仆人阿里还是带着哈桑离开了。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背井离乡地到了美国,并将家里的房子托付一个朋友和生意的合伙人拉辛汗看护。在美国,阿米尔开始了他的新生活,结婚,埋葬相依为命的父亲,成为崭露头角的作家。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拉辛汗的电话唤起了阿米尔童年的痛苦,却也为他指明了方向:“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从病重的拉辛汗嘴里得知一个惊天秘密:哈桑其实是自己的父亲和仆人阿里妻子所生,即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哈桑及其妻子死于非命,阿米尔冒死从塔利班人员阿塞夫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故事的结尾,阿米尔带着索拉博这个受尽苦难的孩子放风筝,当阿米尔内心涌出哈桑曾说过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并看到孩子唇边的一抹微笑时,他或许真正得到了救赎。

永恒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就像笔下主人公阿米尔一样,他也是从小移民到美国,所以其对故事发生地喀布尔及美国的生活都有体验,使得《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显得很有真实感。小说一面世即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出版商周刊》,长达80余周,足见其魅力。

这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温情小说,笔触清淡,温婉含蓄,在沉静中暗含忧伤。讲述的故事既残忍又美丽,主和仆、贵族和贱民、朋友和兄弟、历史和现实,种种转变都被刻画得生动而细腻。“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值得瞩目,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极为难能可贵”,《出版商周刊》如此评价道。

在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阿富汗难以名状的情怀和记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苏联入侵、内战、塔利班当权……我们看到了种族和种族的冲突,看到了宗教和宗教的矛盾,看到了文化和文化的融合,看到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制度的对立。但仍有风筝在高昂飞翔,飞行在一切的恶行和苦难之上,人们埋藏在心里的对幸福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也永远不会消失。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直率描写,以一颗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去述说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欢笑和悲伤。而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也让这个关于救赎的故事更多了一些悲天悯人的色彩。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贯穿全书始终,哈桑的这句话被无数读者公认为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文字。关于哈桑,那个对阿米尔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孩子,心地善良,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嫉妒。哈桑出生以后叫的第一个人名是“阿米尔”,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对于哈桑来说,阿米尔是主人,更是不可背叛的朋友和兄弟。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顶替恶作剧的责备,在阿塞夫面前挺身而出,忠厚地化解来自阿米尔的嘲弄,甚至后来为袒护阿米尔的谎言承认自己盗窃并且甘心离开,哈桑一直都在为阿米尔牺牲。哈桑是哈扎拉人,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完美特性。

而阿米尔,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部分人格。掩卷回想,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结,在自己那懵懂无知的年幼时代是不是也因为某种内心的恐惧或懦弱而伤害过他人。成长的过程不会总是一帆顺风的,需要我们不断经历总结从而不断成长,人性也并都是至纯至善,而我们的力量来自于自我的忏悔和自新。或许,在阿米尔身上有着我们各个年龄段的影子,既是那个不愿与人分享关爱的童年阿米尔,也是那个始终无法忘记童年友谊、最终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的成年阿米尔。

正如作者卡勒德·胡塞尼在前言中所说的一样:我看到小说作品独有的联结人们的力量,我还看到了人类的体验有多么普遍:羞耻、负疚、后悔、爱情、友谊、宽宥和赎罪。阿米尔懦弱的转身造成了哈桑心中的伤,人性当中的劣性战胜人性中的善;哈桑的死,让阿米尔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救赎道路展示出人性中的善,最终战胜恶,小说的主题也就得到升华。

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一切美好的感情,也可以是一切美好的品质,甚至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追求一个完美的期许。在历史和命运面前,我们或许都曾经犯过错误,丢失过自己最为心爱的风筝,但终要有勇气将它追回来。正如译者李继宏所说那般:“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

每一个真正的行者都不会为某一次的旅行寻找一个借口。对于行者来说,背上行囊,行走在路上,慢慢体会走在路上的感受就足够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旅行,也许是那颗从小就不安分的心,不甘心安守着一亩三分地,再加上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所以,我喜欢走在路上的感觉。更羡慕那些说走就走,寻找走在路上感觉的人。

去年六月份,在去新疆的火车上,遇上了一群从成都到拉萨再到青海、新疆,一路徒步过来的同龄人,甚是惊讶。问起在路上的点点滴滴,原来他们已经在外面行走了一个多月,徒步,搭便车,睡帐篷,拉睡袋……路上的种种奇闻趣事深深地吸引了车上的每一个听众,而那种心酸与苦楚,我可以清晰地从他们脸上的表情看出来;但当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他们脸上却荡漾着满满的幸福感。

说起去新疆的这次经历,我是独自旅行。计划路线是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叫朋友帮我在网上订的票,朋友一听说我要去新疆,她问了我好几遍,你确定要去?你确定要一个人去?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些问题,似乎在寻找着一个确切无疑的信息。其实,我动摇过,因为路途遥远,因为时间太短吧,种种的原因困扰着我。也许不是一个真正的行者,所以才会为每一次的出行找借口。直到坐上了由北京出发的列车,我的心才开始慢慢地平静。

坐在列车靠窗的位置,车窗外不时地闪过高楼和树木,看着渐行渐远的铁轨,与那些擦肩而过的人和事,喜欢这种感觉,与风的相会,与雨的相约,陌生的旅程,陌生的脸孔,更是一种陌生与新奇的心情。列车穿过市区,穿过原野,穿过那绿得发亮的麦田、那连绵的群山、那镶嵌于群山的窑洞,穿行于广阔的华北平原,穿行于那些麦田与防风林,我的心开始轻松起来。

出行,比较倾向于坐火车,大多是因为火车平稳舒适的感觉,那平稳的速度可以给一个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刹车打断。我并不觉得漫长的旅程会有多么的辛苦,相反,连续几天几夜在火车上度过,中途不断有人上车,也不断有人下车,可以让你接触到不同的人、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心境,会不断地问自己,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因为何事,将要到哪里去。这种猜测和臆想总是奇特的,当你通过与其聊天而获得答案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所以说,阅历太少,或许是因为长期在校园里生活,而难以接触到各阶层的人,而在火车上,可以接触到民工、菜农、老板、白领、学生、领导……他们总会带给你不同的人生故事。

旅行,是接触新事物,感受新环境的最好方式,学习或工作累了,心累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旅行。而旅行之于我,也是这么一个作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平静的生活造就的只有一潭死水,生活需要一种落差,除了生活中经历的跌宕起伏之外,我们能做到的是,在一个熟悉的环境生活久了,就通过旅行,在短期内改变眼睛所能触及的人和事物。改变环境,建立落差,这才是生活。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两种状态,自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行者,这样就不用背负着读书人或者行者的名分而上路,不必为这些做太多的准备,以致被别人问及时感到尴尬,某天想出去走走,买上一张火车票,背上简单的行囊就可以出发了。

在路上,你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拷问灵魂。

在西安,一个人背着行囊穿行在古城中,自行车的铃铛声与卖菜的喊叫声,诉说着这个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在回民街上,与一位来自香港的老伯闲聊,聊起他年轻时的闯荡,所经历的人生、辛酸苦辣以及对下一代人的期盼;在穿越茫茫大漠的列车上,聆听着几个维吾尔族姑娘与小伙子的故事,他们在西安的求学经历,那种迫切希望回家乡的心情。每一次的旅行,总会在这些故事与人物中荡涤心灵,洗净尘埃,看清每一段曾经走过的路。

有人说,旅行,是一次美丽的失踪,而我希望在这次失踪里,能够寻找到幸福花开。

今年上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城市蔓延,给养禽业和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十年前,几乎席卷全国的“非典”SARS疫情曾经是一场灾难,带给人们痛苦和伤害,更是给我国人民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当年,我校三千余名师生员工也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科学防范,戮力同心,奋战六十多个日夜,最终取得校园“零感染”的胜利。

领导高度重视  层层真抓实干

2003年4月初,“非典”疫情在北京出现后,研究生院(国科大前身)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院党组、北京市委和教育部党组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大力宣传,严防死守。

成立预防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4月18日,研究生院召开院务会,根据科学院部署,成立“非典”预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邓勇、常务副院长高文亲任组长;同时,学校各学院、系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构筑起学校上下一心,群防群控的“非典”阻击防线。“五一”假期及每个周末,研究生院各级领导干部和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全部坚守岗位,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

领导亲临视察,增强师生员工战胜“非典”的信心和决心。4月2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到中关村视察检查预防“非典”的情况。同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副秘书长、人教局局长何岩到研究生院看望、慰问师生员工。科学院领导一行的视察,进一步稳定了学生的情绪,鼓舞了师生员工的士气,增强了师生员工战胜“非典”的信心和决心。

党员骨干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甘于奉献。面对抗击“非典”的严峻形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和后勤保障人员主动请缨,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党委书记邓勇身先士卒,舍家忘我,带头值第一个夜班,爱人是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每天随他来学校复习功课;党委副书记孙建国为妥善安排发烧学生和需要隔离人员,曾几个日夜不能寐;院领导班子成员在整个预防“非典”时期,都未曾休息,始终战斗在一线;后勤党总支十余名党员冲锋在前,带领全体职工,全力保障后勤补给畅通;钱玉美、周惠兰、吴忠良、杨建虹、李俊社、吴晓东等一大批教授和管理干部,主动承担了“非常时期”的学生工作,深入到第一线;郭逊敏、吴楠、吴健松等一批学生党员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动员组织广大同学积极配合和参与学校抗击“非典”的工作。他们突出地体现了研究生院众多坚守在抗击“非典”岗位上的党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光辉形象。

紧抓教学工作  调整教学方式

研究生院党委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为减少师生感染机率,从4月21日起,研究生院调整了教学方式。开设空中课堂和“草坪课堂”,进行网络教学。在课程进度和基本要求保持不变的前提下,150门课程开设空中课堂和网络教学;规模较小的32门课程,仍然坚持课堂教学;部分课程,如外语听说课,则以“草坪课堂”进行教学;4位外籍教员实施网上教学。另外,同学们还通过户外讨论会等形式,开展集体学习。

全天候开放阅览室和自习室,购买一千多册图书。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从四月中旬开始,学校阅览室、自习室全天候开放。为了满足同学们学习的要求,教学资料中心新购买了1000多册图书,不到一个星期,全部编目完毕,对学生开放。学校想方设法为同学们创造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把“非典”对教学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加强学生管理   丰富校园生活

采取封闭式校园管理,确保学生的稳定、安全和健康。为确保玉泉路教学园区3000多名师生的稳定、安全和健康,研究生院采取完全封闭式校园管理,所有出入口有门卫和学生志愿者护校队24小时把守,严格执行出入证制度,将“非典”隐患拒之门外,确保一方净土。

组织学生志愿护校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能力。学生会发起“保卫校园、人人有责”的行动,组织学生志愿护校队,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承担部分校园管理和巡视等任务,提高锻炼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累计1000余人次参与学生志愿护校队的活动。

研究生院党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珍爱生命 抗击非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向白衣天使致敬”大型签名活动、“珍爱生命抗击非典”主题征文和宣传板报竞赛活动、“科苑创新杯”创业计划竞赛以及跳绳、投篮、排球、羽毛球等多种形式的室外体育竞赛活动,在研究生院校园蓬勃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舆论氛围

为减少“非典”给学生带来的思想波动,避免在学生中引起恐慌,研究生院党委广泛拓宽信息渠道,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开辟网页非典防治专题,编印《工作日报》和《玉泉快讯》。从4月21日起,研究生院在校园网主页开辟非典防治专题进行宣传,每天发布几十条信息;每天编印1400份“非典防治工作日报”,累计编印60期;每天编印《玉泉快讯》,放大张贴在学校所有行政、教学、科研、公寓等场所,将最新情况及时告知全院师生,使其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国和北京市的防治动态、学校的决策和措施,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战胜“非典”的信心,编印90期,累计近8000多张。

加大对外新闻报道,着力塑造研究生院品牌形象。研究生院邀请新闻媒体深入校园采访,先后有3篇报道在《科学时报》登载;中央电视台一套采访地学院石耀霖院士;新浪网主页专题报道管理学院“非典”研究成果,被多家网站转载;研究生院有50多条“非典”报道在科学院主页登载,科学院办公厅《要情》采用5条研究生院上报信息;研究生院还组织学生记者团深入一线,采写了大量新闻报道,通过网络、广播、宣传板报等媒介将最新的消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同学。

构筑后勤保障,提供物质基础

为广大师生员工及时发放预防“非典”的中药,提供温度计、口罩和消毒水;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禁止校外人员留宿;后勤临时工全部留在校园内等,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学生食堂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制度,实行“三不准,六必须”,即:不准食堂工作人员外出或亲属探望,不准采购人员、非炊管人员进入后厨,不准身体不适的炊管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必须做到“四勤三好”,戴口罩,测体温,定期消毒,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和每日巡查。后勤工作人员每日保障烹制可口饭菜,提供免费汤,及时供应新鲜水果。由于执行制度严格,有效地保障了食堂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学校门诊部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抗击“非典”,门诊部主任何锐志大夫,每天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每天两次到留观区探望同学,她既给他们看病、解答问题,又做大量细致的心理抚慰工作,不辞辛苦,默默奉献。负责后勤工作的孙勤副院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冲在第一线,还从家中带来自己熬制的姜汤给患感冒的后勤工人喝。

从6月2日开始,随着北京地区“非典”疫情的逐步稳定,研究生院全面恢复课堂教学。教师们又精神抖擞地走上了讲台,学生们又回到了熟悉的课堂,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失去的时间和损失补回来,用优异成绩回报研究生院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

6月29日,研究生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暨表彰大会,表彰抗击“非典”先进集体36个,先进个人191名。

研究生院党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科学院党组所赋予的神圣职责,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无私奉献,严防死守,坚决确保玉泉路园区“非典”零感染,夺取抗击“非典”战役的最后胜利。这一不平凡的壮举已经彪炳史册,坚如磐石,铭刻辉煌,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