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评】写给2010年的春天

  • 傅茜 (研究生记者团)
  • 创建于 2010-04-22
  • 1105
走在乍暖还寒的4月之末,飘雨的北京,天气竟有些许异常。雨中的空气有些许清凉,雨后的视野有些许明丽,这样的景象有些许故乡春天的味道。
 
有言道“多事之秋”,借引过来,今年的“多事之春”,在经过了去年漫长的严冬之后,在人们心切的等待之中,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时候,多少有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意思。然而,这个春天对于中国、对于13亿的中国人民而言,似乎是那样的“来之不易”:西南干旱,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雨贵如油”的真切;玉树地震,让我们感受到了“地震无情人有情”的真切……
 
翻开日历,已是4月22日,熟悉的数字提醒我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是不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除了例行传统,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宣传之余,我们是否该且行且思?
 
午后的校园,仍是照例的熙熙攘攘,只是在这个飘雨的日子里有了另一番景象。经过一公寓门前,地球科学学院举办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聚集了大量热心参与的同学。展板——海报——宣传单——现场答题,吸引我也融入了现场活动中,现场回来,收获了答题的乐趣,也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由地球日引发的一点点思考。
 
2010年的春天,到底在哪里?真正的春天,究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西南有干涸的旱土等着春天的到来;西北有玉树的同胞等待着春天的温暖;再看北京,连续的低温天气,飞沙昏黄的天际,延迟的樱花花期,甚至于4月末时仍有玉兰花与紫荆花同放的稀有景致,我们也在静候春天……世界地球日,我们再次重温了《京都协议书》,我们再次为汶川、玉树的同胞们哀悼,我们再次重温“低碳环保”的理念。
 
我们且行且思,为的是渐行渐远,我们渴望春天,却仅仅只能静候春天……同学们,纵使臭氧层有了空洞,请不要让孩子们的春天也出现空洞!
 
 
 
责任编辑:傅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