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创业商学院在中关村教学楼S102成功开设了本学期的第三期课程。本次课程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有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副教授Luke Williams先生,中科院管理学院副教授汤超颖女士,以及21世纪天使资本投资总监、创业影院创始人杨海涛先生。这三位重量级的嘉宾不但吸引了不少科院理工科方向的学子,还受到了许多MBA在读学生的欢迎,不少管理方向的MBA在读学生慕名而来,给现场增添了不少学术氛围。 

    首先,汤超颖主讲“创业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着重讲述了一个创业型团队的人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如何去协调一个团队内部的关系。汤超颖针对每一个重要的问题都列出了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由每一个关键词出发进行发散思维,在场观众们积极参与互动,整个讲课过程生动活泼。

    第二部分是由Luke Williams做的全英文演讲。作为青蛙设计公司合伙人,著名咨询顾问、教育家以及研究颠覆性思维方法与创新战略的演讲家,十多年来,Luck一直与美国运通、通用电气、索尼、卡洛驰、维珍集团、迪士尼和惠普等公司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模式及新品牌,他还在中国出版了一本名为《颠覆性思维》的新书。会后,Luke耐心地为每一位粉丝签名,积极地配合观众拍照留念。 

    最后出场的是杨海涛。这位风险投资行业颇有名气的智者给大家讲述了自己很多的实战经验,同时,从二十一世纪天使投资里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做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的课程在三位大师的深刻讨论后圆满结束。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对本次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新闻网讯 记者苏孟迪、陈洁琳】如果不是采访,记者恐怕永远不会找到京城这样一间定位独特的咖啡馆。车库咖啡,京城著名的创业咖啡馆,“总有一群人和你一样”是它新浪微群的签名。与其他打着各色旗号的咖啡馆相比,车库咖啡略显低调。它隐蔽在宾馆的二层,电梯不能直达。咖啡厅门口的墙上,贴满了各色的手写招聘条,发布的都是互联网行业创业者们招募团队成员的信息。下午2点,将近二百平米的车库咖啡几乎坐满了人,桌面上最多的是笔记本、平板电脑,然后才是咖啡,不同的创业团队都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这里。正如车库咖啡标榜的一样,“用每天一杯咖啡钱的成本,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以及各种办公所需的设备和资源,把早期创业者的投入降低。” 

    Steve Bell,一个身形高瘦的美国男人。他戴着眼镜的模样,倒真是和另一位“史蒂夫”有几分相像。在L&L Products、GE Plastics等公司渡过了早期职业生涯,并积累了丰富的销售和管理经验之后,Steve开始了他三次辉煌的连环创业之路。1994年他建立了CORE Products GmbH,该公司后来成为全球一级的汽车行业供应商;1998年,他建立了Supply Solution公司,致力于提供优秀的汽车工业供应链管理软件;2006年,他再次获得风险投资并建立了一家充满想象力的电子商务公司Shang By;2009年,Steve与人合伙成立Trilogy VC,并一直就职于其管理层至今。因为刚刚在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发起了“ChinaStars中国星创业大赛”,Steve Bell的名字成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学子耳中熟悉的名字。

    11月7日,在车库咖啡,Steve Bell接受了中科院研究生院记者团的专访。

从美国到中国,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

    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商,经历了三次创业的Bell现在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转移到了年轻的学生企业家身上,实现了从一个创业者到一个天使投资人的“变身”。

    天使投资,英文表达是Angel Investment,是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是指富有的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它是风险投资的一种形式。

    谈到选择天使投资作为风投项目的时候,Bell谈起了他偏爱学生企业家的原因:“Face book、谷歌、微软、苹果……所有这些公司都是有学生创立的。所以当我回顾历史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制作出最伟大的产品的公司,那些改变世界的产品,并不是由于社会发动创立的,创立它的其实都是学生。”

    在当今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一词已经屡见不鲜,在就业难的困局中,一些学生开始投身自主创业这一领域。但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着创业比例不高、科技转化率低、创业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一中国现状,也有人为Bell敲了不少警钟。但Bell不为所动,而正是第一次来中国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学生的创新力。

    2005年,Bell第一次来中国,那时他的身份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第二执行官。在杭州建立了软件工程小组的过程中,Bell结识了不少团队雇佣的中国当地年轻人。Bell坦言,正是这些年轻人让他看到了在中国学生企业家中进行天使投资的广阔前景。他们勤奋努力、思维敏捷,有时候提出的点子甚至让Bell惊喜万分。也是从那时起,Bell萌生了在中国大学生创业者中进行天使投资的念头。

    “中国学生创造新想法、新产品的能力让我很激动,但是有一件事情,在中国是缺失的——缺乏投资商来支持和关注年轻的学生企业家。这就是我来中国的原因,因为我相信在这里既有好机会也有大需求。”Bell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尽管历史上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办者大部分是美国的大学生,但是我认为,同样的机会在中国也同样存在。中国的经济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才对外国企业家开放,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学生和美国的学生是一样有创新、创造、产生新产品的能力。我相信两者没有任何区别。我认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和美国虽然有许多不同,但是有许多许多的学生,我相信下一个扎克伯格,下一个盖茨,下一个乔布斯也许就叫张、王或其他的名字,他将是一个中国学生。”

ChinaStars——一场真正的竞赛

    和Bell的谈话总是绕不开ChinaStars这个比赛,Bell也很乐意和我们分享他对于这个比赛的设想和感受。

    和我们设想很不同的是,Bell完全是一个实干主义者,他坦言,即使在比赛的构想、组织阶段,也没有多想最终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在组织ChinaStars这个比赛之前,Bell和他的团队看了大量的创业项目,对时下全球范围内的商业事件进行研究,“每个月都看超过五十个项目”,他和身旁的何梦君和王曙球对看了一眼,“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新产品、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发生的事情,逐渐也产生了很多想法”。 Bell强调:“我不想投资自己的点子,我只想投资年轻人的想法点子。”

    所以面对最后晋级团队的创意,Bell和评委们都很喜欢,难以取舍,最后把决赛的五个团队的名额扩展为六个。Bell给出了他们的评判标准:“我们评判的标准是哪些队伍做得最多。”这样的队伍才最可能在接下来的三周、三个月内做得最多。“我们在ChinaStars最后找到的六支队伍,是我们相信取得了最多进展,在未来会成为胜利者的队伍。”这也是他们设计“72个小时+90天”这个比赛模式的初衷,“两周前开始ChinaStars的比赛时,有120个学生参加,组成了三十个不同的小组,制作了三十个产品、小样或产品雏形,有的队伍甚至三天内就已经做出了可以试用的第一代产品”,这些都给了Bell和他的团队很大的信心,Bell亲身的创业经历告诉他,创业赢家都是“实干家”,而怎样才能做得做得最多呢?“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要有极大的决心,驱动力并坚持不懈。”

    中科院团队Amazing的项目创意和其他有备而来的团队不同,中科院团队现在的创意完全是在现场72个小时内产生的,这一点和Bell原来的设想不谋而合。在Bell的计划中,构想的是独立的选手在72个小时内自由物色并组成团队,在讨论中诞生他们的创意和点子。“而我们做的就是给一些我们的经验和我们的背景,我们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应用、软件或想法更好。”

    作为一个创新创业的比赛,怎样确定团队的创意都是出自选手自己,而不是来自导师或者就市面原有产品的一点改动,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对此,Bell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我不关心这个点子是哪里来的,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团队是这个点子、这个方面的专家。这个团队要对把这个点子做出来充满激情,这才是重要的。”他认为,每个点子都是由一个早期想法演变而言的,随后产生一个新想法,制造出一个新产品,这对于音乐、文学或者产品创业都是一样的。Bell强调,即使是导师先种了一个种子,但“这六个团队完全有能力和激情把这个种子培育成自己的果实。”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起了Bell他们举办这次比赛遇到的最大困难,没想到之前侃侃而谈的Bell居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苦思冥想了很久,“遗憾”地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这种类型的比赛,我和我的团队都学到了很多,意外的是事情比我们预期的更为顺利,有好些部分我们都没想过会像现在这样好。”

 

 

 

2011年11月25日下午,由校友会牵头与团委、学生会共同组织了30余名在校生到北京中科大洋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座谈。校友会理事、北京中科大洋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姚威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做了详尽和细致的安排。
   
    姚威介绍了大洋公司创业时的情况以及现在公司的运营情况、企业文化、管理团队等,他说,大洋公司秉着“自主、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创新和进取,不断努力,因为大洋人的奋斗目标是“做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企业”。姚威、甑为华、邓伟三位校友与同学们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互动。姚威建议同学们,选择未来的工作应考虑个人兴趣,对自己要有信心、更要坚持。
 
    公司广电产品部负责人骆萧萧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人力资源部及研究院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就职业规划和公司技术研究情况做了介绍。
 
    参观的同学纷纷表示,类似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开拓了视野,近距离的了解了成功企业,而且从成功校友身上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秋风渐紧,为丰富广大科院同学的业余生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会体育部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一届羽毛球赛。此想法一经敲定,体育部的干事们与羽协球友便在部长闫铎与羽毛球协会负责人刘辰的带领下紧锣密鼓的安排起赛事来。

    一切准备妥当后比赛于11月26、27两天如期举行。比赛过程紧张有序。第一天评出男单、女单、女双冠亚季军,男单冠亚季军分别由地学院李延峰、生科院吴全德、地学院孔凡逵同学获得,女单冠亚季军由地学院韦一凡、人文学院郭遗星、生科院赵莎莎获得,女双全部由地学院包揽。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气氛更加活跃,比赛异常激烈,男双冠军由陆刚、王雷两位博士逆转比分获得,混双冠军被吴家法、吴霜摘得。
 
    比赛过程中羽协的同学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进行了干事纳新、会员吸收工作,大半参赛选手加入了羽协。广大球友也希望借此次机会能使羽毛球协会正式在研究生院中成立。
 
    本次“玉泉杯”羽毛球赛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同学们的交流,也锻炼了体育部举办赛事的能力。


    【新闻网讯 记者李林报道】11月18日上午9点半,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捐资设立的“中科院设计院志愿者基金”签约仪式在中科院礼堂二层报告厅举行。中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任会长、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生谭艳清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讲话。

    在讲话中,谭艳清说到,“青年志愿者”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名字,在这个名字的召唤下,正有许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奉献除自己的微薄力量,为社会发展、进步添砖加瓦。
    
    青年志愿者行动自实施以来,得到了高校中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中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抱着“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心态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诸多服务。

    据了解,11月18日也是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院庆的日子。与以往庆典不同,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将原定的庆典活动经费节省下来,和职工捐款一起,共计60万元捐赠给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设立了“中科院设计院志愿者基金”,用以支持国内各高校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组织和团体从事志愿者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