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第四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结业仪式暨第五期理论学习周在北京落下帷幕,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张启龙作为研究生院学生代表,参加了为期9天的理论学习。培训期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陆昊、卢雍政分别给青年学生进行了授课。
 
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把大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与全国学联联合组建了“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校长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担任。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会观察、红色教育、能力拓展、交流研讨和出国考察等,旨在进一步通过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培养学习,切实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示范和带头作用。目前,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四期。
 
今年,共有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和研究院的两百多名学生干部参加此次培训。在理论学习周期间,同学们认真聆听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军事科学院等专家所做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基本国情研究、国际形势的分析、十二五规划解读等专题的报告,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骨干领导力的提升、沟通与演讲方面的技巧做了深入学习与探讨。整个理论学习过程时间安排紧凑,涉及面广,受益匪浅。此外,同学们还分别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改委、中国银行总部等政务参观体验及素质拓展等能力训练活动。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研究生院同学积极分享学生工作的心得体会,与其他高校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理论学习周后,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还将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骨干的综合能力。
 
研究生院一向重视青年学生骨干的培养,随着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推进,在新的一年,将围绕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根本目标,加强青年学生骨干的培养,创新活动载体和培养方式,逐渐建立全方位、分层次、多领域的培养工作格局。

12月12日,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项目说明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顺利举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负责人、慕尼黑工业大学校方代表及柏林自由大学校方代表出席本次说明会,并介绍了在德国开展博士阶段科研的方法和途径,吸引了广大同学的参加。
 
会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负责人马博婧老师从德国国家概况、德国科研概况及最新发展、在德国开展博士学习、申请奖学金资助等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介绍。并对在德国学习研究的途径做了详细的说明,比如,如何寻找、联络德方教授并最终取得德方导师的邀请函;录取之后,如何申请奖学金及获得其它资助的机会等。
 
其后,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校方代表金老师及柏林自由大学校方代表吴老师分别介绍了两所大学的概况及进行学习交流和深造的具体事项,并为学生提供了答疑解惑的信息源。
 
此次说明会让同学们了解了德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情况,更让大家获得了在德国攻读博士的相关信息,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一二九大歌咏比赛中,地学院合唱团获得一等奖,他们的童声领唱更是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这个领唱的小明星就是刘念依,今年9岁,是研究生院刘铁军老师的女儿。刘铁军现在负责玉泉路园区全健排舞、网球和足球的教学。当时地学院学生会文艺部长王永杰在全健排舞课上见到了刘念依,发现这个小女孩跳舞很好。当地学院最终选择《七子之歌》作为合唱曲目时,王永杰首先想到了刘念依。
 
经过三次劝说,刘念依才同意。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念依说:“当时我有点紧张,不知道该不该上,因为我没有唱过这首歌。”刘铁军当时很支持女儿上台,“和研究生多多接触对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来说挺好的,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别人交流是件好事。”
 
事实证明了王永杰选对了童声。刘念依的演唱可以用“出色”来形容。一位观众评价说:“这个小女孩唱的实在太准了。”当刘念依下台时,地学院执行院长魏东平给她竖起了大拇指,第一排的其他评委也为之赞赏。
 
当地学院获得一等奖后,平时9点半就要上床睡觉的刘念依和地球科学学院的其他成员一样难以入眠,当晚一直兴奋到十二点才上床。“哥哥姐姐们今天表现的很好,精神面貌很好,很棒。”刘念依可爱地评价着地学院合唱团当天的表现。
 
据悉,刘念依还将在16日的地学院元旦晚会上登台献唱。

12月13日下午2点,由研究生院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学生班长与诸位老师见面会暨学生关注的问题解答会”在玉泉路园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关注生活,关注权益”,主要内容是针对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关于网络、住宿、食堂、公共服务及设施、教务教学等问题,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的服务同学。
 
参与会议的老师包括学生处处长谭红军,教务处处长杜宇国,总务处处长赵力,中关村园区管理部主任邱文丰及网络中心副主任吕柯等,与会同学主要是中科院玉泉路园区的各班班长及中关村园区的学生代表。
 
会上,老师首先针对前期对同学们的问卷调查所集中反映的一些问题依次进行了回答,比如上网流量太少、宿舍开水供应不足、餐厅早餐品种单一、澡堂水龙头损坏、体育设施不全、人文讲座效果差及图书馆使用不便等。老师们悉心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传达了学校方面关于改革和改善的想法及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并广泛征集现场同学们的意见,给出了一定限期内完成改善工作的承诺。然后,学生代表根据自身经历及本班同学的反馈自由发言,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与会的老师也予以采纳,并表示一定会与相关领导协商并认真考虑,争取早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本次会议,老师与同学们平等的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的困难与需求,反映了科院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流露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新闻网讯 记者王坎、苏孟迪】在学期开始前大家选课时,你是否留意过在公共选修课中有一门体育选修课叫做“全健排舞”?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全健排舞还是一个新名词,在选课时也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了解这门课程。没有关系,今天记者就带您走进科苑的“全健排舞”课程。
 
12月13日是玉泉路校区全健排舞课程结课考试的日子,晚7:00同学们都准时来到二公寓多功能厅做着课前热身,今天考试的内容就是将本学期学习的20余首排舞曲目完整跳一遍。虽然考试内容很多,但是同学们一点都不紧张,用授课老师的话来说“考试只是形式而已,让同学们学习排舞主要是为了调节身心、舒缓压力”
据负责课程的人文学院体育教研室的唐晓义老师介绍,“排舞,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这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最早兴起于欧美,2008年奥运前作为一项新型大众健身项目引入中国。研究生院也是从2008年开始设立的全健排舞课程,所以算是全国最早开设排舞课程的高校之一”。研究生院的排舞课程总共26个课时,玉泉路校区设置了2个班,课容量100人;中关村校区1个班,课容量50人。“玉泉路校区在08年排舞课程刚刚开设时,每学期的课容量是90人,后来选修排舞课同学越来越多,学校就做出了适当调整,将讲课容量扩充到100人。排舞相对于其他的体育健身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强、无需基础、简单易学,概括起来一句话‘会走路就会跳排舞’”唐老师接着介绍说,“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请北京体操协会排舞专业委员会的老师来授课,授课选取的一般都是节奏感强、易于掌握的舞曲,很多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例如百老汇经典歌剧《猫》中的插曲《回忆》。”
 
在谈到练习排舞的好处时,唐老师介绍说:“练习排舞有健身、健脑、健美等几大益处。经常进行排舞练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对于处于繁重学习、科研压力下的同学而言,学习排舞可以缓解压力、调节身心,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课间休息时,记者采访到了地学院的吴同学,他谈到了自己学习排舞后的一些感受,“刚开始上课时感觉很紧张,节奏感差,身体也不协调。后来随着课程的进展,我发现排舞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现在也渐渐喜欢上了排舞,偶尔学习累了就跳一会儿,感觉对于缓解学习压力还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