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进入第六个年度,近5000名研究生在即将结束为期一年的基础课教学之际,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地一流专家学者的“传道解惑”。在他们的引领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世界科技前沿,接受了创新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其中物理科学学院开设的《科学研究入门与学术规范》系列讲座,更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术道德,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方面为同学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讲座共分七讲,几乎涵盖了研究生今后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童秉刚院士与王昌燧教授分别以力学和科技考古学为例,讲解了研究生面对的首要问题——如何选题;选好了题目之后呢?来自中科院国科图的周宁丽研究员,通过她自己多年的对于文献检索的研究和经验,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有效地查阅文献,并从中获取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而王建雄老师则通过生动的操作FDC程序,给我们演示了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和美好前景;完成科研后,发表论文至关重要。刘红老师以及吕铭方教授的讲座,又为我们全面剖析了学术论文写作的道德规范、投稿技巧以及审稿,直到发表的全过程;而对于我们在科研中面对的各种道德问题、科学研究中的德才兼备问题,童院士和王教授,亦在讲座中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诠释。这些讲座,场场座无虚席,每一个即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对这些自己将要面对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讲座中蕴藏的无穷知识是难能可贵的,而专家学者的人格魅力更是让我终生难忘。

在七场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菲君先生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报告。宋老师是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大恒光电总经理。长期从事光学工程和光学信息处理的科研、开发,主持光电产品出口。宋菲君先生以一个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以他的光电产业为例,就当今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链、我国产业创新的思考、以及大学生、研究生的就业、自主创业等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我们研究生阶段,学生的首要工作是做科研,但是毕业之后,无论继续做科研,还是到企业,都要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将面临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如何将在科学院里受到的训练、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财富?如何创业?如何将研究成果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作贡献?特别是毕业生如何应面对当今的“经济危机”和“就业难”现象。对这一系列问题,宋老师更是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为我们这些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指明了道路。

宋老师虽然是以他的光电技术为例进行的剖析,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刻理念却是适用于各种职业的。他首先以数字光电信息显示系统为切入点,介绍了当今世界主流技术的发展前沿,分析了高新技术的产业链,阐明了科学如何应用于技术。其次他针对国际光电产业的“金字塔”式结构,提出了我国光电产业创新的思考。分析了整个产业之后,他讲解了我们都很关注的人才培养及社会需求问题。对于我们平时里经常很迷茫的如何学、学什么,以及大学教学中棘手的如何教、教什么,给出了他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导师的独特见解。如增加动手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甚至还给出了“多做书后习题”这样的详尽但却非常中肯的建议。     

讲座结尾,他以“如果我再年轻十岁”为题,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道出了他的人生宝贵经验,并告诫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宋老师的谆谆教悔,使我受益匪浅。

【新闻网讯  记者刁付强报道】7月7日下午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教学园区阶一5教室,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现代物理与STS教育”研讨会进入第四次报告会,其中《2009年7月22日长江日全食观测》十分引人关注,该报告主讲人为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的李良老师。

记得去年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发生在丝绸古路上,北京天文馆组织的日食观测团赴西北塞上观测,国家天文台组织的观测团赴新疆哈密地区和甘肃金塔地区观测,那次日食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2分27秒。它从北美洲加拿大北部开始,经过格陵兰岛,穿北极入亚洲,再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后进入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省的人们可以依次看见日全食,其余地区的观众可以看见日偏食。

今年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的起点是在印度西部孟买沿海地区,全食带经过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从中印、中缅边境进入中国,穿越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进入太平洋,经过日本的琉球群岛,最后在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结束。此次日全食的意义无可比拟,它是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届时,月球背影浩浩荡荡扫过长江,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上海等许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都处在全食带内,就算天有不测风云,纵有云层遮挡,有机会目睹日全食的人数也会史无前例的多,按照日全食百年一遇的说法这些人们可以说是此生无憾也。

关于此次日全食观测,普通的民众可以欣赏到神秘壮观的自然天象,感叹自然伟力;摄影爱好者可以得到有趣的科学拍摄体验;科学家可以趁机研究探秘最前沿的宇宙理论,可能集中在太阳物理学领域,比如日冕温度逆变、太阳磁场对日地空间影响,地球温度骤降幅度等。有一个关于广义相对论验证的故事不能不说,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并且提出了三项实验检验,一是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二是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三是光谱线的引力红移。关于光线在引力场中将发生偏转,爱因斯坦希望在日全食时观测太阳附近的恒星位置,以验证这一预言。这一想法得到了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重视。1919年5月29日南半球日全食,验证预言的大好机会来临,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派出了由爱丁顿(A.S.FEddington)等人率领的两支观测队分赴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Principe)和巴西的索布腊儿尔(Sobral)两地观测。两地的观测结果于1919年11月6日公布,以实测数据第一次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此事一出,国际上轩然大波四起,最终肯定了爱因斯坦预言成真。另外一个故事也广泛流传,说是当预言被证实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正在上课,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他的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他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1930年爱因斯坦写道:“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主要意义不在于预言了一些微弱的观测效应,而是在于它的理论基础的简单性。”

关于此次日全食观测实践,安全问题值得一提再提。伽利略失明是由于直接用望远镜观测太阳吗?我觉得他不至于这么糊涂。日全食期间,千万不要用肉眼或者光学仪器直接观测,一定要用减光片或者护目镜,用相机拍摄的朋友们也千万不要忘记使用滤光片等减光设备。另外凡是有聚光效应的镜头都不要长时间对着太阳,不然镜头热激膨胀会爆裂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要是你要用一块黑色平面玻璃片观看,那怎么看也无妨。祝愿那天来临时,我国有尽可能多的人目睹这一天象奇观。

北京天文馆专门制作了2009年7月22日中国各城市可见日食时间表(http://www.eclipse2009.cn/rsyb/jsb.htm),供人们因时因地观测。

   

 

全食始

 

全食终

 

时 分 秒

时 分 秒

时 分 秒

时 分 秒

时 分 秒

成都市

8 07 05

9 11 06

9 12 47

9 14 29

10 26 22

重庆市

8 07 54

9 12 59

9 15 08

9 17 17

10 30 34

武汉市

8 14 53

9 23 56

9 26 39

9 29 24

10 46 15

合肥市

8 18 39

9 30 48

9 31 48

9 32 49

10 52 07

铜陵市

8 18 49

9 29 47

9 32 39

9 35 31

10 53 46

杭州市

8 21 26

9 34 11

9 36 55

9 39 40

10 59 21

无锡市

8 22 03

9 35 10

9 37 05

9 39 01

10 58 48

嘉兴市

8 22 20

9 35 01

9 37 59

9 40 57

11 00 21

苏州市

8 22 21

9 35 13

9 37 41

9 40 10

10 59 41

上海市

8 23 25

9 36 44

9 39 16

9 41 49

11 01 36


 

 近日,第八届“中科院研究生院文化艺术节”——“艺韵”书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出炉,成都生物所研究生王萌、何奕忻、李欣在此次书画摄影大赛中获奖。
 此次“艺韵”书画摄影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76幅参赛作品,经过评委组初次筛选,174幅作品入围。6月18日,中科院研究生院邀请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家程序、国家一级摄影师文伟、摄影协会指导教师杨小文等10名评委对入围作品进行了评选,共有70幅作品获奖(京外单位36幅,京内单位34幅)。成都生物所选送了5名研究生的15幅作品参加了此次“艺韵”书画摄影大赛中摄影类和软笔书法类的比赛,其中有3名研究生4幅作品获奖。王萌同学的摄影作品《天上人间》,从立意、构图、摄影技巧都技高一筹,从全国183幅摄影作品中脱颖而出,力压群雄,获得此次摄影比赛一等奖(全国有2幅作品获此殊荣)!何奕忻同学的摄影作品《远方》意境深远,获得了摄影类的三等奖;李欣同学的两副书法作品《奋进》、《云山风度松柏精神》,双双获得软笔书法类的优秀奖。
“中科院研究生院文化艺术节”每年一届,已成为推动文化建设、活跃研究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活动中,成都生物所团委积极宣传、组织研究生参加活动,鼓励有才艺的研究生发挥特长,希望研究生们积极参与、再接再厉,继续展示成都生物所研究生们的风采!

7月6日下午,材料科学系列讲座—热障涂层材料讲座在阶1(5)如期举行,主讲人是来自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曹学强研究员。

     曹研究员提到自己人生的两次重要转折,都与幸运数字“8”有关,第一次重要转折是1998年进入了德国Ruhr Univ.-Bochum 大学,攻读第二博士学位,从此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第二次是2008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一系列荣誉和奖项。荣誉光环下的曹研究员仍然一幅儒雅的学者风范,严谨、亲切、幽默。

     “就在枭龙、歼-10等相对先进的战斗机亮相的时候,人们也注意到:它们的核心部件—航空发动机还是使用着进口产品!中国在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解决航空发动机问题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中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的装备就无法独立自主,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就很受牵制。”在一段关于国内战斗机发动机发展现状的感慨后,曹老师话锋一转,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与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改进密切相关的热障涂层材料。曹老师从燃气轮机的内部结构及构成材料出发,解释热障材料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TBC)的原理及作用,讲述了热障涂层材料寿命的影响因素、失效机理、制备方法等;另外结合自己实验成果详细介绍了经典的热障涂层材料、新型热障涂层材料以及材料组合(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最后简述了热障涂层材料在航空、高速飞行器、船舶、电力、汽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讲座过程中曹研究员深入浅出,结合自身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现象来解释一些晦涩难懂的问题,另外曹老师还以自己的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实例激励大家要善于从看似失败的结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最后,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虽然曹学强研究员已经是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的老朋友了,但是每次曹老师都会给大家带来新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情况。曹老师通俗易懂、幽默严谨的授课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受益匪浅。

6月30日,中关村园区青年公寓6号楼多功能厅内,传来阵阵笑声。古香古色的节目单,再现传统的舞台布置,诙谐幽默的说学逗唱,这些都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曲艺社成员为广大师生精心准备的09年专场演出。曲艺社在6月25日和30日两天,分别在玉泉路园区阶一6教室和中关村园区的6号楼多功能厅,成功的举办了09学年曲艺社的专场演出。
6月25日晚七点,在阶一6教室中,曲艺社09年专场演出的首场在这里拉开了序幕。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牛晓莉和研究生院京剧社的指导老师王宗伟到场祝贺并观看演出。当晚,快板《十八愁》率先登场,王俊同学的快板不仅打得熟练,而且结合花点,有张有弛,轻重缓急,显示了很好的天赋!接下来,睿智机灵的子母哏相声《打灯谜》,新近编排、有科院内容的滑稽双簧表演以及有着极好现场效果的倒口段子《找堂会》,逐渐把演出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当去年反响最强烈的经典相声《规矩研究》登上台时,演出现场的同学都被演员精彩的架式、幽默的台词、到位的模仿表演深深吸引!演出此时也到达了高潮。
下一个的节目是由老社长朱纯阳和我们曲艺社的老朋友闫荣一同为大家带来的《托妻献子》。两位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与到排练和演出中,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最后一个节目是传统的群口相声《扒马褂》,由王俊、廉丽君和张凯亮一起表演。相声中,从最初三个人呛火的针锋相对,到最后为了把话说圆满时的油嘴滑舌,三个演员人物情绪把握到位,为此次首场专场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借鉴了第一场演出的经验,曲艺社的同学在6月30日下午就赶到了演出现场布置现场。七时,在一阵轻松的音乐中,中关村园区的演出也正式开始了。打头阵的还是王俊的快板,但内容却换成了情节更加完整的《三打白骨精》。王俊滑稽的表情、动作和语调带领观众们进入了故事情节中,也让大家领悟了快板的魅力。
接下来的《打灯谜》、双簧、《打堂会》、《规矩研究》和玉泉路园区的顺序一样,只是有了第一场的演出经验,这次大家的准备更加充分,而且临场发挥也更加机智、诙谐。台下的观众也大呼过瘾。
其中,还有天文台的申基和曹永亮为大家带来的相声《羊上树》。这个相声中人物的夸张、植物的拟人,还有申基的帽子都是亮点,也为大家带去一种不同的欢笑,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最后两个节目依旧是《托妻献子》和群口《扒马褂》。两个很熟练的段子,默契的配合,搞笑的台词,到位的表演,托住了演出的高潮,也让大家的情绪飘到了极点,以致于最后一个节目演出完毕后,观众们还不舍得离去,经过演员们两次谢场,大家才又一次热烈鼓掌意犹未尽地离开现场。
至此,曲艺社09年专场演出就全部结束了。社团的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他们的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向全院师生汇报,用自己的汗水为大家带去清凉,用自己的表演为大家带去欢乐。而对于观众们的回报,他们只是简单却真诚地说:“看到台下扬溢着观众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听到现场迸发出观众们一阵阵开心的欢笑,感受着观众给予我们的掌声。这些就是给我们的动力,给我们最大的支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