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14天了,抗震救灾已经进入伤员的救治和家园的重建阶段。灾后重建不只是要给灾区人民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而且要通过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建设,使灾区的生产生活恢复正常运转。灾后重建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3场主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研究员作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方略的主题报告。
 
灾后重建有5个难题和5个优势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特大地震灾害。”葛全胜说,“这次地震受灾范围广、人员伤亡惨重,需要转移安置的移民多。而且,次生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地表覆被损毁严重,基本生活生产设施基本丧失,有形文化遗存遭受重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预计1500亿~1800亿元,约相当于2007年全国GDP的0.6%~0.7%。因此,重建工作困难重重。”
 
葛全胜认为灾区重建面临5个难题:
 
第一,受灾群众数量大、心理受创严重,受灾群众的安置、生活和健康保障、心理干预抚慰任务艰巨。
 
第二,经济损失大,基础设施特别是生命线工程的破坏程度严重。
 
第三,灾区多为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高山峡谷区,建设用地较少,资源承载力较低,地震的巨大破坏将加大重建中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第四,由于地表覆被被严重损坏,耕地损失很多,有堰塞湖、滑坡、泥石流等诸多次生灾害,加之存在余震的可能性,恢复重建极具难度。
 
第五,灾区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文化遗存外,还有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重建时要加以考虑。
 
与此同时,葛全胜指出重建工作存在5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党和政府第一时间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全国军民抗震救灾,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高度赞誉,为灾后重建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和舆论环境。
 
第二,我国正处在很好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开展,为灾后重建事业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发展机遇。
 
第三,经过30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足够的保障。
 
第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历史经验,为灾区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支撑。
 
第五,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的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灾后重建分3个阶段
 
回顾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的历史经验,葛全胜归纳了6条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一是政府主导。葛全胜强调:“基层组织体系的迅速恢复是保障社会稳定的第一前提。”
 
第二是受灾群众生命、生活保障和生活、生产秩序恢复,这是核心。“通过生产自救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而且自救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安慰的过程。”
 
第三是心理安抚和生产自救,这是关键。
 
第四是政府投入、社会援助,这是基础。
 
第五是科学规划、高效管理,这是支撑。
 
第六是社会稳定、执法严格,这是保障。
 
葛全胜介绍,灾后重建一般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应急安置期,大概在震后一个月内。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生命健康维护,生活秩序基本恢复。主要任务就是救援、健康维护、临时安置、基层组织恢复、防疫、防次生灾害、心理安抚、生命线通达、生产自救。安置模式是以就近异地安置为主。
 
第二阶段是安置过渡期,大概在震后一个月到半年。目标和任务是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服务等基本功能。关注灾情评估、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生产恢复、教育恢复、三孤救助以及治安等问题。安置方式主要以回迁安置为主。
 
第三阶段是永久性安置。目标包括灾民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建设、服务功能得以重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任务是生态环境重建、生活重建、服务重建、生产重建、文化重建。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资金筹措、管理执法、工程建设与监理、就业和三孤安置等。安置模式根据规划就近、就地集中和异地分散安置。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
 
“重建之前如果没有规划,那什么也谈不上了。”葛全胜说:“重建规划的目标就是要提供实现稳妥安置受灾群众,灾区重建后生活基础和服务设施现代化、产业布局科学化、人居环境优美、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
 
重建规划总体方案由一系列的规划构成,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这些规划也都将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地质地理条件评估和建设项目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抓紧制定。
 
“作规划,简单地说分为4个步骤:摸清家底,搞清楚规划服务的对象并研究其发展规律,描绘出发展蓝图,对蓝图实现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葛全胜说。
 
对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问题,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资料以及以往工作的积累,葛全胜建议,在大规模重建工作之前首先要做5件事情:灾情综合评估、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受灾群众安置预案编制、有序组织生产恢复。
 
灾情综合评估的目标就是核实因灾受损情况,为受灾群众的临时与过渡安置的选址和安置规模、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的目标是辨识震灾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环境质量的影响,摸清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及其区域差异,为灾后重建规划打好基础。
 
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即要评估灾区的综合灾害风险,辨识高风险区及其风险程度,确立生活生产安全岛,划分人类居住适宜区和非适宜区,为重建规划编制的工作和不同区域的设防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相对于某些发达国家,葛全胜认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做得还不够:“如果有灾害风险评估等级图,将来盖房子、建城镇,就可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受灾群众安置预案编制的目标就是定量确定恢复重建规划的服务对象,有序恢复生活秩序,同时具体落实各项救援措施。
 
灾后恢复自救方案制定与落实的目标就是引导和推动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与生产秩序。
 
目前,灾后重建的规划还没有做,葛全胜结合灾区的情况和以往的工作,着重谈了自己对于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
 
他指出,区域发展规划要重点关注受灾群众就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的范围、规模、去向和路径问题,灾区重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方案,灾区移民安置与经济恢复重建中的对口援助与区域合作模式,建立灾区移民安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监测预警数据库及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等。
 
关于产业发展规划,葛全胜认为,要根据灾区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发挥资源优势,明确产业恢复重建的突破口,突出重点选择和确定区域重建优势产业,确立合理的产业布局,提出符合实际的、促进产业恢复和重建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重点关注灾区经济结构应急性调整方案和工矿企业的恢复重建与布局。
 
针对城镇体系规划,葛全胜认为,应该结合灾区自然环境评估结果,重点关注灾区城镇与村庄居民点选址、重建与布局方案及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灾害风险也必须纳入,统筹考虑。
 
葛全胜最后指出,要把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做好,在科学层面上还要及时开展7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区域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应用研究与能力建设;灾区资源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综合研究;灾区土地利用适宜性综合评估与生态农业发展研究;人地关系优化与产业布局理论研究;灾区移民安置与经济恢复重建中的对口援助与区域合作模式研究;重建减震抗灾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滕吉文院士:地震预测存在三大困难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聚焦汶川大地震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1~74场主题报告会于5月24日~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报告会聚焦汶川大地震,中国科学院滕吉文、崔鹏、葛全胜、倪四道4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地震发生的成因、地震灾害的预警及快速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考,并对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预防、灾后重建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71场报告会的主题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强烈地震,由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主讲。
 
滕吉文指出,地震预测既是一个亟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又是一个亟待实施的防震抗灾工程。他说:“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受众多要素的制约,而且每一次地震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和深层动力过程。为此,给地震的预测带来了众多的未知数。然而,地震科学工作者从来未曾忘记过这是自己的天职。”
 
地震学家把地震预测定义为:同时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率4种参数,每种参数的误差小于等于一定的范围。
 
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和临震预测。在我国,以数年至10年、20年为长期;1年至数年为中期;数月为短期;数日至十几日为临震。
 
滕吉文说:“尽管地震预测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模型,但是和实际还有很大差距。地震可预测性的困难,源于人们不可能以高精度测量断层及其邻区的状态,并且对其中的物理定律仍然几乎一无所知。”
 
滕吉文指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其一,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精确探测深部介质与结构,对预测地震发生的地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二,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比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限制了作为一门观测科学的地震学在对现象的观测和对经验规律的认知上的进展。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而经验规律的总结概括以及理论的建立验证都由于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的非频发事件而受到限制。
 
其三,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是发生于极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滕吉文认为,实现地震预测的科学途径主要包括: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家群体;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和真实规律的识别;坚持地震预测科学实验,即地震预测试验场;加强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精细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多元可靠信息的集成和综合研究;加强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我国境内(包括台湾岛)曾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灾害一次次发生,但是基于地震预测的艰难,人类尚无力阻挡。
 
滕吉文指出:“在对地震预测的不断探索进程中,强化防震、抗灾乃当务之急。地震预测和防震、抗震必须并行,即实施‘双轨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重大破坏和经济损失。”
 
(作者:陆琦 肖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26)
 
 

本报讯(记者柳志卿)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昨天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抗震救灾专场报告会上,汶川地震灾后评估专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研究员表示,根据该所所做的遥感解译,灾区地表覆被严重受损,15个县市耕地损失接近150万亩,加上次生灾害严重威胁部分地区重建,保守估计至少10万灾区居民需要移民。

  他表示,灾区多为生态环境极为敏感的高山峡谷区,建设用地较少,资源承载力较低,地震的巨大破坏将加大区域重建中的资源和环境刚性因素。另外,灾区有限的耕地此次受灾严重,加上大量的堰塞湖,雨季来临时,这些堰塞湖可能会溃堤,还有滑坡、泥石流等诸多次生灾害风险增大,部分地区恢复重建极具难度,因此要做好更多移民的打算。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2008-05-26 作者:柳志卿)

“中国就是缺少地震预警系统。”昨日,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4场报告上,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倪四道指出,地震发生过程之中如果可以做好早期预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灾难扩大化。

  因为地震预报的难度,地震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倪四道指出,利用发生后地震前几秒钟信息,是可以预估地震能够造成的损失。以此次汶川大地震为例,从震中映秀传播,到北川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然后到达青川又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前后跨度200多公里,耗时100多秒。若事先建立预警系统,地震扩散过程中,及时提醒其他地方利用10秒钟人躲出20、30米没有问题,而且离地震越远做准备的时间更长。青川离震中200公里左右,其间可以做不少事情,有些损害是可以避免的。

  另外,倪四道指出,地震危险性评估也是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即根据历史上发生地震,再通过地表变形的测量,是能够推断某个地方地震可能性有多大,超过6级、7级、8级地震概率多少。地球科学可以对这个地方做一个非常好的评估。如果地震危险性不大,就可适当把房子建在这个地方,如果有一定危险性,也可以很好地对建筑进行设防。

  倪四道告诉记者,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地震监测网点、完善信息传播机制来建立,硬件上,在我国只需两年就可建成。

(2008年05月26日04:09  来源: 新京报    作者:鲍颖)

  人民网科技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马丽)在今天召开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74场报告上,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倪四道教授介绍了我国及世界上地震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同时劝慰大家对于地震预报要有期望和耐心。

  倪四道介绍,根据地震波,地震科学可以做出一个错动分布图;根据地震错动量,可以计算地表加速度,而地表速度最终可以转成裂度图,可以协助救灾指导,即救援人员要以什么样的密度去分布等;还可以在所有信息收集来以后,根据1小时地震发生破裂的情况很清楚地反推和再现地震过程,从而计算对建筑、桥梁损坏的程度。“如果一次地震如果持续100秒钟,几次摇晃肯定会倒,”倪四道举例说,将地震科学所得出的地面震动信息传给建筑设计者,设计者就可以预测房屋损坏情况。

  “希望大家对地震预报要有期望和耐心”,倪四道在演讲的结尾表示,“因为这个耐心是时间的耐心,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要有耐心,不一定是我们这一代能够做到的事情”。

      对于网上流传的关于“一个方法能够预测云南和四川一年内会有地震”的文章,倪四道认为“这种预测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不能让云南和四川的群众职工在一年内不做事情”,因此可操作性强的短临预报非常重要。倪四道表示,地震短临预报很难去做,大家可以耐心等待,但是现在可以而且迫切需要做的做的就是“防、避、救”。

      “防就是合理设防,比如说种南部地震裂度很低,就不用设防很高;避就是快速回避,早期预警;救就是高效搜救,科学指导救灾”,倪四道认为,应该把有效资源放在最有效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