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万一、李宗远) 67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67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但是,纪念馆内展出的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所有前来参观的观众震惊和愤怒。   一位观众告诉记者:“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心情非常沉重。当年我们的同胞惨遭日军的屠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太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是我今天参观感受最深的道理。中国要强大起来,只有国力强大了才能不被人欺负。”   当记者走进纪念馆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200多名新党员正在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研究生院副院长隋红建告诉记者,同学们平时关注的大多是科技前沿的发展,而接受国史、国情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他们较欠缺的。67年前中国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是由于中国的积贫积弱。要让同学们懂得身上所肩负的振兴祖国的重任,只有中华民族强大了,才能在风云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郑建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革北京市委每年都要在‘七七事变’爆发纪念日与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举行活动,是要告诉人们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纪念馆里展出的一幅幅清晰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再现了“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壮历史,再现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恢弘气势。 北京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王新华表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4-07-07)

  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将参拜靖国神社作为每年必为之举之后;当中国劳工向日本索赔遭到驳回之后;当日本通过蓄谋已久的海外派兵大大突破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之后……“七·七”事变纪念日——这个烙在中国人心底的日子,更激起人们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警觉。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解放军报》日前发表文章说:“因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帐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月7日’,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   位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最近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和前来纪念追思的人们。100多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新党员7日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这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成为部队、学校、机关、工厂培养年轻人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课堂。   纪念馆馆长王新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开始。我们纪念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争,不是为了煽动仇恨,恰恰是为了和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快60年,但日本侵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至今无法消除。正确对待历史是推动中日友好和维护亚洲和平的根本所在。“七·七”也是东北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二战期间,这片黑土地饱受日军蹂躏。如今,齐齐哈尔市民仍然在遭受日军遗留的毒气弹危害。齐齐哈尔一位社会学者说,历史不容回避,侵略者罪责难逃。“七·七”纪念日不仅能提醒国人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更能警醒世人对日本军国主义抬头保持高度警惕。   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不仅没有坦诚面对侵华历史,还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对战争罪犯顶礼膜拜。联系到日本自卫队近年来一系列令人担心的举动,一些民众认为,与同是二战加害国的德国相比,日本对二战罪行没有清醒的认识。   有民众7日在互联网上批评说:“一个到别国发动战争却不敢正视历史,现在又开始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向军事大国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邻国放心,又怎么能为受害国人民所宽容呢?”   为了警示世人勿忘历史,“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一本真实记录侵华日军屠城血证的专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日志》在南京出版发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这本“日志”不仅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与此同时,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众多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已分赴南京江宁、栖霞、雨花台、浦口等区的30多个行政村,寻找大屠杀的亲历者,展开了为期20天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证言调查”。为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中国民间抗战现在时”丛书的第三本《鬼子还会再来吗?》已经出版。前两本《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个人的抗战》出版后,在全国和海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认识的鬼子兵》作者方军说,中日两国人民都希望世代友好下去,但是我们不能不提过去的历史,尤其要正视过去的历史。只有对历史事件进行彻底的清算,中日友好才能巩固和发展。   接受采访的许多民众同时表示,应把每年的7月7日定为“国耻日”,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众多网民也纷纷在互联网上发表纪念感言,“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成为纪念主题。一位叫傅民的市民表示,不应只记着历史的耻辱,更应当发奋图强,加强应对事变的能力。他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文章来源:新华网2004-07-07)

  日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CUSPEA(中—美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的缩写)学者为主体的“李政道讲座”开讲,CUSPEA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发起和运作,派遣中国学生赴美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育交流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4-07-02)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原春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小学期开学了。在学校的教师名册上,新多出了45位海外“临时工”。   与一般打工者不一样,这些“临时工”打着“飞的”,漂洋过海,来到北京打上6个星期的“零工”。然后,就飞回他们各自的“老巢”,继续自己的工作。   他们的“老巢”一般是世界知名大学或者科研院所,他们则是其中的教授或者研究员。   有人以候鸟来比喻这些海外“临时工”:在小学期的季节里飞来,等到小学期结束了,他们又飞回老家。   今年夏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小学期制,越来越多的“候鸟”出现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来的“候鸟”太多了,以至于给这些知名学者找办公室成为让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最“犯愁”的事。   这些飞落于不同高校的“候鸟”中,既有华人学者,也有不少老外。E.S.Sousa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机系教授,曾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和授课。此次他应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邀请,为夏季学期开设“移动通讯与网络分析”系列讲座。美国知名天文学家霍利斯·约翰逊教授应邀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必修课《理论天体物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赞助了研究生暑期精品课程的项目,这个课程的宗旨是力图改善国内研究生课程老化的现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力争和国际接轨。其中,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暑期学校设在北大,来自全国19所院校的50多位研究生在这里免费学习一个多月的课程。   最让学生们动心的是授课教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鄂维南教授、美国Courant研究所的蔡申欧教授和EricVanden-Eijnden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张平文教授。这些教师在各自研究领域内都颇有建树。   如果不是设立小学期,这些“候鸟”们很难有大段时间来中国为学生们系统授课。   对这些“候鸟”而言,待遇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给的待遇并不高。”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说。   以中科院研究生院为例,“候鸟”们的上课费与国内的教授一样,一个课时500元人民币。一个小学期,最多16个课时,也就是8000元人民币。   “我都不觉得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漆纳丁教授说。他也是中科院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的授课教授之一。   “这些人,后面加个零,都未必能请得来。他们太忙了。”马石庄副院长说。   甚至有些人还要赔钱来讲课。比如参与中科院“李政道讲座”的学者们,他们都是CUSPEA(中美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的受益者。   CUSPEA项目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发起的,1979年到1989年10年中,近千名中榜学子从全国各地奔赴美国80余所著名大学学习。20多年过去,他们学有所成,分散在世界各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漆纳丁教授是“李政道讲座”的发起人。漆纳丁发出了200多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中这样说:兄弟姐妹们,如果有人在暑假回国探亲,顺便来中科院作个讲座,把最前沿的知识讲给学生们听。   漆纳丁很快收到了20多封回复邮件。经过筛选,确定了时间吻合的7名在国外工作的CUSPEA学子。其中不乏在世界领域内公认的著名学者,比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王忠林教授,前不久他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这些学者的机票都是自己解决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火炬传递到年轻人的手中。”漆纳丁教授说。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4-6-30)

  本报北京6月24日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政道讲座”今天上午拉开帷幕,8名“中美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学者和两位研究生院首批培养的博士将陆续登上讲台,为中科院的研究生们讲授当代物理学的前沿成果和动态。 据介绍,CUSPEA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发起并运作、派遣中国学生赴美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育交流项目。1979年到1989年10年间,近千名CUSPEA中榜学子从全国各地奔赴美国80余所最负盛名的大学学习。他们因“处处开花、人人杰出”而为美国教育界惊叹,并相继以优异成绩取得博士学位,目前已在海内外不同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其中数百人在教授等高级别职位施展才华。   此次“李政道讲座”的总干事漆钠丁教授是首批CUSPEA学子之一。他介绍,李政道教授组织CUSPEA项目的10年中,将1/3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这一项目上。这份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支持、对青年学生的无私关怀和提携,铭记在所有CUSPEA学者的心中,使“为祖国富强作出贡献”成为CUSPEA学者共同的心愿。    据介绍,中科院研究生院今年首次设置夏季学期,“李政道讲座”是夏季学期开设的200余门课程之一。“讲座”每周开办两讲,持续5到6周;工作在国内外前沿领域的10名授课学者,分别来自北京、中国香港、加拿大和美国,授课内容涉及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纳米物理和生物物理等领域。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