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12日讯 中国科学院与全球资讯提供商——路透集团今日在京签署谅解备忘录,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共同建立一个新的金融风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路透集团首席执行官Tom Glocer先生,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人士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根据谅解备忘录,路透集团将为该金融风险研究联合实验室提供实时头寸保持和桌面分析系统Kondor+及Reuters 3000 Xtra高端桌面系统。Sun太阳计算机公司将为该研究实验室项目提供计算机设备。长期以来,路透集团一直致力于与包括Sun太阳计算机公司在内的专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应对中国金融市场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师生将从这一汇集了中外专家智慧的风险研究实验室中获益。路透集团将和中国科学院联手,拓展并强化中国资本市场产品的发展。   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科学院在着力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的同时,亦特别重视对国家发展与安全至关重要的金融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界的高层次学术交流,组织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领先的研究力量。此次与路透集团合作,成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联合实验室,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相信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4-10-13)

  ●20世纪里最重大的新闻中,51%是科技新闻   ●胡新和:这批科技传播学硕士生有三个可能的去向。他们可以去从事科技传播理论的研究,也可以去各类媒体等科技传播的第一线,还可以从事科技政策和决策评价等工作   ●刘华杰:科学分为原始性创新和横向扩散传播两大部分,北大更侧重告诉学生该传播什么   ●刘 兵:我们理解的科学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科普形态   ●江晓原:学者和媒体从业者都需要考虑如何改善“科学的界面”   从今年9月开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了首批10名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这也是我国高校以“科技传播”命名的首个硕士点。预示着三年后,我国将拥有自己 培养的科技传播学硕士。                   社会需要催生   当胡新和坐在记者面前谈起这个目前国内唯一的科技传播硕士点时,他的眼神和语调都透着一个“新”。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他参与了这个硕士点创建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   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无法一蹴而就,中科院研究生院设立新的硕士点有着自己多年的学术积淀。从1978年起,研究生院就设立了科学史、科技哲学专业。拥有一批如于光远、龚育之这样国内知名的导师。胡新和说,筹备设立新专业时,有两个取舍的标准。一是新专业必须是学科交叉的专业;二是新专业必须针对社会的需求。科技传播专业于2003年2月申请设立,于2003年3月被中科院研究生院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胡新和解释说,科技传播“非常重要”。他举例说,根据一项调查,20世纪里最重大的新闻中,51%是科技新闻。而目下充斥人们视听的时政新闻或娱乐新闻的比重都远远落在了后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对社会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公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一项新技术,公众已经不满足于只是知晓。公众更需要知道,这项技术将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科学家是否有能力对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有足够的控制、怎样来保证新技术不被滥用等。总之,公众已经从过去的习惯被告知转变为主动地关心“科学的运行”。这种由于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社会需求要求高等教育适应需要建立体制化的培养体系。   胡新和认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建立这样的交叉学科的专业点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科院是我国从事科学技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机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在研究生院,学生有机会接受广泛的学术熏陶,完善自己的科学知识背景。从科学的源头传播科学的声音。   创建科技传播硕士点,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的编写以至课程的设置都需要从头开始。胡新和介绍说,在新专业创建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合目前国内的科技传播资源。着手安排相关导师编写讲义,计划译介一些国外相关图书,逐步完善教材建设。除了科学史、科技哲学等学院原有课程,给学生开设了科技传播概论和科技传播实务等课程。   这些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为尽快的使学生接近专业,学院还制订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比如,2004级科技传播硕士生全体加入了研究生院的学生记者团。专业的导师们每周都要定期开会,根据在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集体磋商对策,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   对于学生们未来的分配方向,胡新和说,在我们的设想中,这批科技传播学硕士生有三个可能的去向。他们可以去从事科技传播理论的研究,也可以去各类媒体等科技传播的第一线,还可以从事科技政策和决策评价等工作。                   科学传播在路上   中科院研究生院设立科技传播硕士点,是科技传播教育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在此之前,国内的一些大学也纷纷设立了一些科技传播教育的专业方向。科技传播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   作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点,中科院研究生院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广泛了解,力求让学生具有把握科学发展脉络的能力,站在科学创新的源头传播科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科技哲学专业下设有科学传播培养方向。近年来,还设立了针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在职科学传播硕士学位班。刘华杰副教授认为,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设立说到底都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目前科学界正在形成一个共识,即科学分为原始性创新和横向扩散传播两大部分。然而每个学校设立相关的专业也反映出各自对科学传播的独特理解。在专业课程上,北大确立了四大课程,分别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相比而言北大更侧重告诉学生该传播什么,而不是怎么去传播。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现有科学史和科技哲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科技哲学的博士学位点。在科技史和科技哲学专业下都设立了科学史理论与科学文化传播方向。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兵教授介绍说,适应时代需要的科学传播教育,到现在还处于朝“理想结构”的“探索过程”阶段,还有一系列的难点需要克服。一方面是巨大的社会需求,一方面是社会包括一些学者对科学传播的观念还有待改变。刘兵强调了“科学文化传播”与“科技传播”的差异。他说,我们理解的科学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科普形态,与原先单向的居高临下的科普不同,科学文化传播更强调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而且区别于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文化的传播将为授课对象提供一种基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知识平台和知识背景。在我们看来,这也是更有意义的。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依托科学史系组建了“科学史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科学史系目前有科学技术史博士点和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目前已有博士生在做科学传播方向的论文。在读的学生中既有记者编辑等一线媒体从业者,也有一些出版社的老总甚至一把手。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的院长江晓原教授认为,一些学校纷纷建立科学传播教育点反映出科学传播教育的发展态势喜人,但也要看到科学传播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国家发展决策的科学化与贯彻国家的科学发展观都需要充实公众以及决策者的科学背景。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科学界与公众的交流仍然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界里学会如何与公众和媒体打交道的科学工作者也仍然只是少数人。并且各地的学者和从业者对科学传播的理念分歧也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科院研究生院设立国内第一个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点的积极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说到上海交大科学传播教育理念的特色,江晓原说,目前我们觉得科学传播需要考虑的方向之一是让公众在面对科学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学者和媒体从业者都需要考虑如何改善“科学的界面”,例如可以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短期内这是学者和媒体从业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从长远来看,还需要学会如何开发大众传播资源,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据悉,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科技哲学专业、首都师范大学的科学技术史专业、重庆大学的科技哲学专业中也都设立了科学传播或科学文化传播的招生方向。   科学正走在大众传播的路上,科学传播也在路上。 (本报记者 施剑松)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4-10-8)

                    康卫国   您经历过下乡、参军,您是如何把握人生的?是什么促使您不断学习,又一步步走向科学研究之成功之路的?   小学、中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对学习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希望能够不断地求学。父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尽可能多学些有用的知识,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报效社会。他们希望子女将来能够学有所成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去混一辈子。父母亲言传身教使我们子女都很注意学习。中学毕业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我曾经去一个知青点插队,随后有机会到内蒙古建设兵团,成了"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那个时代虽然缺少求学的机会,但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我把哥哥的课本拿出来,自学一些中学课程。后来根据毛主席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学生的指示,我有机会到北大念书。当时希望多学一些东西,老师安排的作业我把它做完,没安排的也多做些。1977年全国开始招收研究生,班主任就鼓励我去报考,所以在做毕业论文的同时就在做报考研究生的准备。幸运的是,1978年毕业分配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那里参加了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入中科院化学所,硕士读完了读博士,然后又有机会出国去留学,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   回顾过去,我能走上科研之路,首先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做科学研究不像从事其它的行业,它不仅需要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经过比较严格、科学、系统的训练,这样才能打下基础,完全靠自学是很难学出来的。文革结束以后拨乱反正,使我们这一代人又有了一个重新学习、到国外深造的机会。六年的研究生学习以及在美国读博士后,作访问学者,这都为我步人科研之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另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希望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没有随波逐流,在平常也作了一些准备,这样参加考试的时候才能够考上。人们说机遇不等待没有准备的人,我想这也是一个印证。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有大的环境和机会,但是自己也要能把握住这个环境和机会,有理想和追求之后关键还在于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去。有的时候年轻人可能经常立志,但是五分钟热度,不能持之以恒,没有毅力坚持下去,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求学过程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写的论文、打算发表的文章,他一字一句仔细地修改,如果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不主张发表,他不希望学生发表很多普通的、低水平的文章,反对追求论文的数量而提倡追求论文的质量。老师的言传身教、对科学的严谨,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对我今后从事科研工作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也非常好,关心学生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一种师生之情。求学过程中,我不仅学业上得到了教育,关键是做人上也获益匪浅。目前我带学生的方式与我当学生时候老师对我学业和做人上的关心和教导是分不开的。   您在中科院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到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作博士后研究,您感觉中西教育方式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我觉得中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对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育更多还是一种灌输性的、死记硬背的教育。在国内求学,毕业成绩基本是靠书面的考试,有的时候靠死记硬背也可以考得很好。在西方,比如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考试是一方面,有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去查文献、设计实验或者做社会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得出自己的答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同,老师根据答案的创新程度给一个相应的分数。   现在国内培养研究生,有的学生可能个人发挥空间比较大,而有的可能是导师把题目都出好了,甚至把实验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都想好,生怕你毕不了业。在国外是你能毕业就毕业,不能毕业就延期。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一个同学做了8年博士生没毕业。而我们由于各种体制不可能这样,学生都要毕业,不毕业好像老师脸上很难看;另外你不毕业压着别的学生,住的地方没有,其他条件没有,带来一系列现实的问题。研究生教育在弹性学制、宽进严出这一点上有较大差异。   对于做实验科学,我们现在有些实验设备是很高精尖的,不让学生自己动手,生怕弄坏了。在国外,如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的学生,老师会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的仪器设备做博士论文,如果最终测到的结果,是常规设备得不到的或者和目前已有常规设备得到的结果不一样那就很好,这就是创新。但这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为支撑。   西方教育的个人空间更大,教育、考评方式更看重创造性的发挥而不仅仅靠死记硬背书本上已有的东西。另一方面,基础也很重要,比较注重基础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好处。我觉得如果能在教育体制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保持中国教育传统的优点,然后把西方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优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对培养人才会很有好处。  中国学生在西方学习,考试成绩可能很好,但在讨论课上,西方的学生很愿意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学生往往就不太愿意发言、提出质疑,似乎别人讲的、书本讲的都是对的,缺少勇于怀疑、质疑的精神。外国的科学家在中国作报告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听 众基本没什么问题,或者不敢问,不敢在会上问。怕自己提的问题非常Sstupid或者怕自己英语不好。这一点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讲要尊师、要谦虚,但是不应该为此好多想法就不敢说了;对老师的质疑也不敢说了。尊师是对的,但是做学问提倡多一点怀疑精神我觉得同样是很重要的。   具备哪些素质特点的人可以称之为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个人的智商、情商水平都会影响他的成功,情商包括对世界前沿感知的灵敏性、遇到问题的应急反应、处理的能力以及一个人的毅力、品格,专注问题并能孜孜不倦地去努力追求,而不是总是希图捷径或者碰到困难半途而废。此外,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善于涉猎不同的学科。现在的科学发展中学科交叉越来越多,往往是在交叉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交叉点上才能有更多创新的机会,如果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学科,对别的学科不感兴趣或者不主动去涉猎,就不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创新想法。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科学大师在谈到自己创新经历的时候往往会说自己是在与不同学科的人喝咖啡或者平常交谈的时候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把别的学科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上而做出了新的成果;第二点,创新者不会轻易地放过一些新的现象。有时实验中出现一个新现象,会认为自己实验做错了,但是包括青霉素在内的很多发明,往往是源自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偶然出现的现象,而具有敏感性的创新人才能够抓住这些新的现象去追踪,把它搞清楚,很多科技的发现都是这种"种瓜得豆"的结果;第三要有怀疑精神,不要盲目轻信前人做过的东西。创新肯定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毫无疑问不能轻易否定前人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己经证明是真理的东西,但是也不能全盘接受前人的一切,怀疑的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此外,团队精神也很重要,现代科学发展往往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团队,不能仅靠自己而不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对实验科学而言,能够带领一批人一起工作,善于吸收每个人的优点、善于与不同学科的人合作,开展交叉研究也是创新所必需的素质。   您认为创新思维与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一般把思维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感性思维如喜、怒、哀、乐、爱、恨、悲、伤等,这是情感的部分;理性思维往往是演绎归纳、推理论证,经过理性思考的部分。理性思维是一个知识核心,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没有这样一个思维方式就很难攻克科学难题,很难取得创新和发明创造。从科学教育上讲这是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同时感性思维也很重要,人的情感往往会影响到做事、思考的理性。比如没有毅力,就难免会半途而废。要想通过理性思维取得成功,还需要有一定的感性作基础,包括人的奋斗,做科学研究需要全身心地不断投人。有一种执迷,像陈景润那样根本不顾外界说什么和自己其它方面的追求,-心一意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为求得科学的真理而努力,这都为理性思维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创新具有终极目的的意义吗?   创新本身是人的一种能力,它不应该是目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提高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想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大的着眼点。有的人以国家的需求作为创新的动力,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动性解决国家发展当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则出于个人的兴趣,希望接受挑战,解决科学的难题、自然界的奥秘,个人的兴趣与好奇心驱动激发创新。创新能力只是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不具有终极性,在价值判断上还应该从更高层面上来衡量它,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比如许多假冒伪劣也是创新的,给鱼吃避孕药、拿福尔马林泡木耳、伪造假币等等,这些也有创新的成分。创新运用于不同的目的、对象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对创新的评价和判断涉及到终极的问题,需要在价值层面来进行判断。   导师如何培养研究生才更有利于培养出创新人才?   我的学生曾经人选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也获得过中国科学院培养研究生的最高荣誉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特别奖,从我培养研究生的感受来看,关键是导师在给学生初拟大的科研方向后,不要规定得很死,不要把学生要做的都设计好,而应该让他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调动他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我经常和学生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去尝试,有时明知可能会碰到困难,也鼓励他们多去尝试,关键是不要压制他们的想法。如何发挥出研究生自己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他还当成大学生那样手把手地去教,这是一个关键。当然在实验条件上我们也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比较好的保证。   您取得了许多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成果,如何才能产生创新性思维,抓住这种转瞬即逝的创新灵感呢?   我对我的学生说,做试验当然有一个预期,希望能得到一个结果来证实自己的想法和设想,但是这种想法千万不能太强烈。如果实验结果不一样,就断定是实验设计或者哪里错了,或者有选择性地将试验结果使用在论文上都是不对的。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试验得到的每一个结果。如果一个结果和别的结果不一样不要轻易地放过,不要先怀疑什么,而应该一追到底。如果几次都是这样,一定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换位思考,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轻易放弃与你原先想法、设计不一样的东西,"种瓜得豆"就是这样来的。   目前,我觉得研究生要取得比较有创新性的成果,首先不要怕毕不了业而不愿选择比较难的有挑战性的课题。如果课题太难不能按时毕业,就不想去做,这样就不可能啃下硬骨头或者做出有创新性的东西。我觉得这可能是解决创新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学生的选题往往总是要找一个比较稳妥的题目,稳妥的题目基本上那是在预料之内的东西,那只能是在别人画好的曲线上抓一个点,而曲线的走势、斜率、截距那不会错。这个点是创新,只是小创新,它的意义不是很大。而如果提出一条新的曲线,新的曲线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你又没有多少文献可以借鉴,这时候要求就更高,但是这个时候也就容易取得比较大的成果。现实中往往导师和学生都想求稳妥、能毕业,影响科学的探索精种的发挥,学生难以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我们现在要求学生三年毕业,这可能是导致产生这种取向的现实因素之---,所以我比较提倡硕博连读,这样学生会有比较多的时间,能够作比较系统的研究。   您的题词显现出深厚的国学修养,能谈谈您对于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的看法么?   题词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院训。我自己从小也比较爱好书法、诗词,也写过、发表过诗,但是没有请老师进行过专门的指点和训练。其实很多科学大师不仅仅学问做得好,而且对音乐、古诗、古文也有很深厚的修养,比如香港出生的数学家、非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就有很深厚的国学修养,很多东西都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就一个人的发展而言,人文与自然、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是相得益彰的。我不提倡一个学者只成为一个纯粹的狭窄领域的书呆子。无论从事科研或者其他,人的修养都是综合性的,假如你的文学修养不好,写的论文就会文理不通、标点符号也不对,或者缺乏逻辑性,突出不了重点,翻译英文的东西很生硬。从根本上讲,自然科学和美学一个求真一个求美,但科学其实也求美,比如数学的表达式很多也是很美的,科学本身也有很多很美的东西,这两者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所以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修养,使自身的人格更加完善,有更好的素质。这是一个人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原因。   谢谢您为青年学子挥毫题词并接受我们的采访! (文章来源:中国研究生)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李斌)随着3755名学生日前走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门,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正越来越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校”。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说,中国科学院提出将全院建成“大学校”,一方面是整合全院科教资源,加快建设“一校一院”;一方面加快领导干部培训,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   中国科技大学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重点学科从4个增至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从9个增至17个;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中科院研究生院今年新生规模超过万人,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到2010年时,中科院在职研究生总数将达到3.5万人,和中科院固定职工之比约为1比1,从而改变全院人才队伍的结构。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融合到科研之中,导师除了科研还要教书育人。”白春礼透露,中科院计划成立教育委员会,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和出人才并重。   这位主管教育的中科院副院长说,将中科院建成大学校的另一重含义是在硬件环境上建设校园般的氛围,使科学院成为学习型组织。   博士生导师上岗班、所级领导干部上岗培训……据悉,中科院继续教育培训受训人次平均年增长11%,2003年达7万人次。最近几年,每年有近半数的所级领导参加培训,综合素质及决策能力明显提高。自1999年以来,中科院共举办了42期博士生导师上岗培训班,1510位博士生导师参加培训。(完)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4-10-10)

  对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届研究生来说,今年的中秋将是一个值得终生铭记的日子。9月28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2004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在京举行,3755名研究生分别被授予学位,其中博士学位2096名,硕士学位1659名。这是迄今我国培养的最大规模的博士生群体。图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左)向同学们表示祝贺。据了解,至2004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博士点114个,硕士点130个,学位授予的专业涉及9个学科门类。(本报记者 马晓岚 郑金武/摄影报道)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2004-9-29)